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我比崇祯大一岁 / 新三百章:不放跑一个

新三百章:不放跑一个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我比崇祯大一岁正文卷新三百章:不放跑一个叛军不傻,吃亏多次后没了精气神,开始摆烂。
  他们天一黑就坚守大营,根本不去营寨外边。
  今天晚上秋高气爽月明星稀,黄毅又来了,一路上畅通无阻。
  他甚至于登高看到了叛军中军大账灯火通明,看到了叛军将领在开会议事。
  然叛军根本一无所知。
  没办法,李九成、孔有德之流怎么可能知道黄毅有可夜视的现代望远镜呢!
  这种东西明朝人恐怕都想象不出来!
  李九成等等商议后决定明天早上依旧去炮击兴和军大营,回营时那些大炮就直接上路。
  一个时辰后毛承禄率领本部人马出发,再一个时辰后陈有时率领本部人马……,李九成亲自率领三千人马断后。
  这就是李九成这个“都元帅”得到拥戴的原因。
  他真的每战争先。
  真做到了不惧生死。
  撤退时甘愿走在最后。
  历史上就是因为李九成冲杀在前,被关宁军阵斩。
  李九成其实是叛军的灵魂人物,得到拥戴,他不死叛军还就未必投奔建奴。
  然历史没法假设!
  登莱叛军最后的幸存者都是汉奸,都是摧毁汉民族的刽子手,都罪该万死!
  争取不放跑一个!
  黄毅端着望远镜细看,很明显,今天晚上叛军营地跟前几日大不同。
  有不少将校的亲兵在连夜收拾东西。
  这是准备开溜啊!
  黄毅得出了结论。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了好机会,当然不能放过。
  第二天,兴和军营地瞧上去没有任何异样。
  实际情况是这里少了一千八百铁骑。
  叛军如同完成任务般,每门大炮开火十回后掉头就走,他们是准备先走一步。
  走?哪有那么容易!
  大炮上车后才走了二里地,大地忽然间颤抖起来,一彪人马杀气腾腾而来。
  与此同时,沉寂了将近半个月的兴和军大营蓦然间炮声隆隆,一百多颗炮弹飞向依旧在列阵等待有序撤退的叛军。
  这当然是黄毅的计划。
  连续这许多天不还击,使得叛军误以为兴和军火炮太少甚至于没有火炮。
  所以叛军炮兵在离兴和军营寨一里处列阵开火,叛军的步兵、骑兵列阵的位置离兴和军营地寨墙只有二百步。
  这是个安全距离,步弓、鸟铳、三眼铳、弩箭通通打不着。
  所以黄毅亲自率领骑兵在叛军大炮开始移动并且走了二里之时发动骑兵突袭。
  不好意思,黄毅也怕被炮击,不仅仅怕叛军的炮火,自家的炮火也得防着。
  所以把骑兵突袭的战场预设在自家火炮射程之外。
  这个时代的红夷大炮上了车再要开火谈何容易?
  转向、卸载、组装、装填、瞄准,不是训练有素的专业炮手,给半个时辰都做不来。
  叛军的火炮来自于缴获,他们的炮兵绝大多数是拼凑的。
  在遭遇突袭的情况下居然没有几个想着尽快打炮,一个个都在尽快奔跑。
  “稀溜溜……”
  “昂嘶……”
  “妈呀……”
  “疼死了……”
  “救命啊……”
  战场上狼奔豕突人喊马嘶残肢乱飞!
  整齐划一的呐喊声如雷贯耳:“兴和军平叛,投降免死!“
  “兴和军不杀俘虏!”
  “扔掉武器,让老子看见双手!”
  “跪下!”
  “不想死的都给老子跪下!”
  “轰、轰、轰……”
  兴和军营地大大小小一百多火炮打了三轮,四五百颗大小铁球落入叛军队列翻滚跳跃……
  这里可没战壕和防炮土垒,这里的地面还大都是乱石嶙峋,于是乎石屑乱飞。
  叛军虽然有三四万人马,可惜超过半数是地痞流氓或者被裹挟的老百姓。
  他们哪里懂防炮?
  叛军如同没头苍蝇般,包括那些东江镇老兵,没有人意识到趴在地上是最明智的选择。
  “啊!啊!疼死了……”
  “救命啊!妈妈……”
  哭爹喊娘声中,叛军已经乱作一团,根本没法组织有效抵抗。
  “轰隆隆”兴和军营地的寨墙忽然间倒了,一排排、一列列的步兵战士踏着节奏鱼贯而出。
  他们有的挺着一丈二尺的白蜡杆长枪,有的端着装填完毕的燧发枪,还有的提着雪亮的钢刀举着盾牌……
  “呯~”
  九百支火绳枪和六百支燧发枪分三次开火,抛去哑火的数量大概有一千四百多颗弹丸打出。
  这是火绳枪和燧发枪量产后最大规模的一次齐射,兴和军阵列顿时硝烟弥漫。
  没办法,黑火药就是烟大。
  根据地量产的燧发枪质量应该强于法国沙勒维尔步枪、美国1795型步枪。
  这不是吹牛逼,而是黄毅开金手指提高了根据地的钢铁工艺。
  黄毅的手机里一直保存着法国沙勒维尔步枪也就是拿破仑火枪、美国1795型步枪的图片和视频。
  在有地盘、有人、有钱粮的情况下,当然要造出更好的燧发枪。
  这一次大规模运用相当于是对这种跨时代武器的一次检阅。
  北方的气候比较干燥,怕潮的燧发枪在这里打放,发火率超过了百分之八十。
  被三排弹雨狂虐,本就混乱的叛军顿时崩溃了都在逃跑,无论是骑兵、步兵或者是鸟铳兵。
  根据地的火炮产量越来越高,为了增加机动力,所以这一次出征并没有带重炮。
  仅仅是带了十八门十二斤、三十六门六斤、七十二门三斤炮。
  黄毅上报朝廷所说带上仿制的红夷大炮三十六门,每一门超过三千斤,那是为了给缓慢行军找理由罢了。
  根据地出品的十二斤全钢火炮炮身比拿破仑十二磅炮的炮身轻四分之一,八百斤左右。
  由于炮车用了轴承、钢铁轮毂和杜仲胶轮胎质量倍增,重量骤减,只有拿破仑炮车的七成,三匹马拉着就能跑。
  六斤炮也比同样型号的拿破仑炮轻多了,总重七百多斤,两匹马拉着能够疾驰。
  三斤炮更加轻便,炮身二百斤,四个人抬着,或者用根据地生产的独轮车推着,能够运上山地组装。
  叛军的纪律太差了,之所以能够越打兵马越多,是因为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
  这种乌合之众组建的军队不可能顽强,能够一呼而起,就能够一哄而散。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