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赵辛和玉牙儿走进村子,正好看到村口处的空地上搭了一个戏台子,很多的村民坐在戏台的正前方,等候开场。戏台子后边有不少人穿着戏服,正在给自己的脸上化妆。
等赵辛与玉牙儿走到村口附近时,戏就已经开始了。
玉牙儿与赵辛一个生活在草原一个生活在山上。从来看过戏,自然新奇。就走到近前,准备看一下。没想到,刚刚一看,就被戏中故事吸引了进去。
故事讲的是一对青年男女相爱之事,故事背景是前朝。冀州候苏护有女名妲己,生的貌美如花,与西伯侯长子伯邑考两小无猜,青梅竹马。
二人一成年双方父母便定下婚约,不日即将完婚。
只因那冀州候苏护去朝歌面圣没有送礼给奸臣费仲尤浑二人。二人为报复苏护,上秉君王冀州侯苏护有一女,艳色天姿,幽闲淑性,可选进宫帏,随侍左右,堪任役使。
君王听之大喜,命苏护送女入宫,没想到苏护不同意,竟然在城门口题反诗离去。
君王大怒,派兵讨伐苏护。一个是一方诸侯,一个是一国之君,苏护只在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打了几场胜仗,之后便被围困于城中,城中百姓得不到城外的接济,渐渐变得饥民满城,饿殍满道。
苏护心生绝望,心道不久之后冀州城一破,大军将我妻女擒往朝歌,露面抛头,尸骸残暴,让天下诸侯笑我为有勇无谋之辈;不如先杀其妻女,然后自刎,既可以免了她们日后惨遭凌辱,其余之人又可以开城投降,以救城中饥民。
心里这样想着,拿着剑走进女儿的闺房之中。
妲己也知道战争是因自己而起,看到苏护来到自己的房间,竟然痴痴的问道:“是伯邑考来救我们了吗?”
恋爱中的女人大抵都是如此痴情,对自己心爱的人充满信心。
苏护看着妲己,心中悲痛不已,眼前的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又不是自己的仇敌,如何下的去手?虎毒尚且不食子,更何况人?
苏护丢下手中的剑,心中更加悲痛。
就在此时,有下人禀报,西伯侯长子伯邑考求见。
妲己心中大喜,本以为伯邑考是来救自己的,却没有想到,伯邑考带来一封书信,劝说自己父亲将自己进献君王,更加以苏州的黎民百姓的生命相要挟逼自己入宫为妃。
台子上的戏文到此为止,后事如何,并没有继续演出来。
在台下百姓看来,伯邑考舍小家,为大家,是真英雄,全都称赞伯邑考深明大义,胸怀黎民百姓。
只是玉牙儿看完戏,心中十分难过,为戏中妲己而伤,戏中伯邑考的行径让她十分的厌恶。每个男人在一个爱他的女人心中,都是一名盖世英雄。
只有真正有过希望,才会知道绝望是多么的痛苦。外人只看伯邑考舍弃妲己救黎民百姓,却苦了一个弱女子不单单被强送入宫,还绝灭了心中希望,倘若那伯邑考没有来该多好?妲己还可以安慰自己,伯邑考被人困住了,无法前来,或者正在赶来的路上,给自己心爱之人找万千的借口,为自己的心里留下一丝希望。可是他偏偏来了,他不止来了,正是这位自己心中的盖世英雄,亲手将自己的希望磨灭。
“赵辛,假如你是台上的伯邑考,我是苏妲己,你会如何选择?”玉牙儿突然对赵辛问道。
“宁负苍生不负卿!”赵辛认真说道。
听到了赵辛的回答,玉牙儿竟然没有开心起来,反而心里更加沉重。
你肯为我如此,我怎能让你背负万年的骂名?
赵辛想着台子上的故事,总感觉这故事很熟悉,似曾相识,却如何也想不出在哪里曾经见过。
一场戏竟然从上午演到了傍晚,此时看戏的百姓早已散去,玉牙儿在发呆,赵辛也在沉思。
就在赵辛沉思的时候,台上饰演苏妲己的那个人竟然回来了,没有卸妆,仍是苏妲己模样,一开口,竟然是一个充满磁性的男声:“若是你,你当如何选择?”
台下百姓早已散去,此时只有赵辛站在台下,赵辛当然知道,这话是问的自己,回答道:“若是我,定然抢回妲己,兵发朝歌。”
听到赵辛的回答,涂满颜色的脸上看不出表情,只是声音变得十分严肃的问道:“兵发朝歌?你一方诸侯,怎么会是一国君王的对手?到时候天下战乱,黎民百姓该怎么办?”
“不试试,怎么会知道结果?倘若连自己心爱之人都保护不了,又如何谈的上拯救天下苍生?”赵辛看着台上苏妲己的眼睛,一字一顿的回道。
台上之人沉默,对赵辛抱拳,然后走下台子,退到后台。
赵辛感觉出玉牙儿的心情很低落,知道是台子上的故事影响了心情,站在玉牙儿的身边,小声的哄着玉牙儿。
“我家梅先生请您到后台一叙。”不一会儿,一个在这里打杂的仆从从后台出来,走到赵辛跟前邀请道。
赵辛本不想去,但是总觉得这台子上的故事自己似曾相识。于是决定到后台见一见这位“梅先生”。
拉着玉牙儿的手,跟着仆从来到后台,就见后台搭了一个简单的帐篷,仆从禀报了一声,然后示意赵辛与玉牙儿进去,便告退了。
赵辛掀开帘子走进去,发现帐篷内的空间并不大,其中摆放着一张桌子,桌子有三样精制的素菜,桌子后一男子站起身来,对赵辛说道:“请!”
听声音,正是在戏台之上,扮演苏妲己之人。
“在下梅道九,一个无名戏子,游走江湖,靠演戏为生,刚刚在后台,我看其他人都四散而去,唯有你留在台下,似有不同见解,所以特别请这位兄弟前来一叙。”那人自我介绍道。
梅道九?自己并不认识,赵辛想到。如果此时韩知退在此,定然会大惊失色,梅道九,大周第一刺客,性格乖张,喜怒无常,喜欢写故事,然后扮演成故事中的各种人物,在戏台上表演。尤其是在杀人的时时候,喜欢扮演成被杀者最亲近的人,然后出其不意的将人杀死。传闻梅道九最喜欢欣赏被杀者死亡时,脸上的那种震惊,绝望与愤怒。
可惜这些赵辛不知道,虽然觉得故事不对劲,但是还是只认为眼前的人只是一个戏子罢了。
“在下赵辛,此去邢城,梅先生的戏真是十分精彩。”赵辛说道。
“刚刚戏台之上,突然心有所感,所以才有一问,希望赵兄不要见怪。”梅道九说道。
“我亦根据自己的本心回答!”赵辛回道。
“关于这出戏,我有两个结尾,不知赵兄有什么看法?”梅道九说道。
“愿闻其详。”赵辛道。
“其一便是今天的结尾,伯邑考舍小爱,为大爱,送妲己进宫。其二是伯邑考协妲己私奔,天下陷入战乱之中,民不聊生,不知赵兄认为哪个结局比较好?”梅道九问道。
“在我看来,梅先生结尾之一,只不过是一个笑话而已,之二天下陷入战乱之中也不尽然,要我说,戏虽好,但结尾不过如此。”赵辛说道。
梅道九愕然,自己的戏文故事千金难求,还从来没有人评价自己写的“不过如此”。
梅道九第一次听到别人对自己写的故事不是阿谀奉承,而是如此评价。脸上渐渐漏出感兴趣的神色,希望赵辛继续说下去。
“如果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如何谈的上胸怀天下?男子保家卫国,不就为了保护身后的妻儿平安?要我说来,那伯邑考只是一个懦夫,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沽名钓誉罢了。其二,为何要逃?既然选择保护,就要勇敢的站出来,好男儿何惜一战?何惧一死?我想那苏妲己也不害怕死亡,否则就会早早的央求苏护送她入宫了,既然不惧一死,那与自己心爱之人共同赴死,岂不是人生一大美事?”赵辛铿锵有力的说道。
梅道九听到赵辛的回答,陷入深深的沉思,身边的玉牙儿听到赵辛的回答,看着赵辛的眼睛中爆发出了与往日不一样的神采,拉着赵辛的手,不自觉的握紧了。
赵辛感觉到自己手中的异样,看着玉牙儿宠溺的一笑。
梅道九此时回过神来,脸上重新换上温和的笑容,郑重其事的站起身来,对赵辛说道:“请!”
三人开始吃饭。
不多时,赵辛听到外面传来一声:“大哥,快走!”
听到声音,三人不知出了什么事情,放下筷子,一起走出帐篷。
就看到夜色中,一道身影由远而近,极速奔来,身后相隔不足一里,。有数十道举着火把的身影追赶着。
那道身影赶至近前,赵辛认出来,正是之前在河边磨石剑的那个傻子,只是此时背负石剑,骑乘快马,眼中精芒爆射,哪里还有之前的痴傻模样?
“大哥,快走!”那人下马跑到赵辛跟前,对赵辛说道。
“你叫我大哥?你认识我?”赵辛并不记得自己有这么一个弟弟,奇怪的问道。
那人看着身后的追兵越来越近,急忙的说道:“大哥,咱们先离开这里,之后在与你细说!”
情况紧急,之前赵辛在河边的时候,就感觉这人与自己有关系,现在又被人追杀,来不及细想,就准备先行离开。此时梅道九早已命人取了两匹快马送来。匆匆道声谢,赵辛翻身上马,带着玉牙儿骑上一匹马,那傻子骑上一匹马,三人一起向远处奔去。
梅道九看着三人远去的身影,心里默默说道:“我们很快会再见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