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赵辛重新回到自己的房间,开始思考起来。申宫一定知道这块令牌的意义,所以一定不会让我去送死,应该是之前燕王所言,他与赵氏家主因为这块令牌起了分歧,他们其中有一个人要杀我,有一个人要给我一次机会。
无论他们二人谁要杀我都没有关系,我赵辛不是一个任人摆布的木偶,无论是谁想控制我,都应该付出代价。
如此尽快离去正合我意,也不知韩知退出了什么事情,让他如此着急的离去,一会儿取了四把剑,晚上见了玉牙儿,就尽快赶往落月谷,与韩知退相会。
不一会儿,就有人敲门,正是之前离去的赵铬奉燕王之命,前来送剑。
“这就是四把剑?”赵辛看着赵铬身后,两个人抬着的一把巨剑,疑惑的问道。
“确实是四把剑。”赵铬说道。
“这明明是一把剑,哪里来的四把剑?”赵辛说道。
“这确实是四把剑,不信你看。”赵铬说道,然后命人将剑翻了过来,只见剑柄处刻有三个字:四把剑。
赵辛头疼,从来没有想过申宫所说的四把剑会是这个样子,想来自己若是不知道实情贸然去寻找的话,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
寻常的剑,剑宽两指半,剑身长七尺。而这把剑,通体深黑色,与成年人的手掌宽度差不多,剑身竟长达九尺,剑尖十分尖锐,剑身两边却没有开锋,是一把钝剑,整把剑是由两个人合力一起抬过来的,看起来十分沉重。
见赵辛确认,赵铬命人将剑放到地上,轻轻一松手,剑尖朝下,大半的剑身就插进地上的青石板中。
“这把剑一直在武库放着,从来没有人用过,武库兵器谱上记载,此剑重达一百零八斤,来历不知,何人所用不知。只知道剑柄处刻有名字:四把剑。”赵铬说道。
赵辛两只手一起用力,把剑从地上提起,确实十分沉重,根本挥舞不起来,若是拿它当做兵刃,还没遇敌,便会被累死。也不知道申宫要他拿这把剑是什么意思。
谢过赵铬,赵辛将身后床上的床单取下,裹住剑身,吃力的背在身上。
好在赵辛肉身强横,背起四把剑后,适应了一下,便可以正常行走。
与大执事赵铬告辞,直接去韩域商号要了一辆马车与地图,然后去燕王府后门处等候玉牙儿。
---分割线---
“韩兄,经过这一天一夜的奔波,下面就到了邢城了,咱们去吃些东西休息一下吧,我义兄走之前告诉我,邢城之内,应该是安全的。”说话之人正是准备逃往京城的颜池清。
二人昨日清晨,早早的出了燕城,一路上快马加鞭,路上换了好几次马,终于在今日的正午,到达了邢城。
二人下了马,牵着马走进邢城。
邢城不大,城里好一点的客栈只有一家,平时一楼招待客人吃饭,二楼就是一些房间,提供给往来的客商居住。
此时客栈来了一位白衣僧人,一身白衣,纤尘不染,脖子上挂着一串龙眼大小的念珠。
僧人走进客栈,找了一张大桌子坐下,对掌柜的吩咐道:“店家,将这客栈中最好的斋菜挑三样,给贫僧端上来。”
“得嘞,大师你稍等片刻。”客栈掌柜殷勤的答应了一声,就沏了一壶茶水,让店小二送过去,自己去厨房吩咐。
和尚刚到的时候接近正午,不一会儿,菜端上来以后,客栈中又陆陆续续的来了几波客人,将一楼全部坐满了。
此时韩知退与颜池清刚刚来到客栈,让店小二将马匹牵到后院,他们二人准备先去一楼吃些东西。
进了一楼以后,发现一楼早已坐满了人,根本没有空位,颜池清拉了拉韩知退的衣袖,用眼神示意他。
韩知退便看到,一名白衣僧人占了好大的一张桌子,只自己一个人,桌子上摆了三样斋菜,僧人并没有动筷子,好像在等人。
“大师,我兄弟二人途径此地,实在是腹中饥饿难忍,这一楼其他的地方已经没有了空位,不知您这张桌子方便吗?”韩知退客气的问道。
“阿弥陀佛,施主请坐,贫僧正是在此等候你!”白衣僧人伸出一只手掌示意道。
“等我?你我素不相识,为何要等我?”韩知退问道。
“贫僧受人之托,护你一路平安!”白衣僧人道。
韩知退沉默,能请人护送自己回家的,只有父亲了,看来父亲已经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只是为什么请的是这个僧人呢?
招手示意颜池清坐下一起吃,又让店小二添了一些吃食,二人开始吃了起来,僧人并没有动筷子,只是坐在原地,安静的等候。
“你是要把我带回家吗?”韩知退问道。
“贫僧只管保你一路平安,至于你去哪里,贫僧就跟到哪里!”僧人说道。
不是送我回家吗?终于肯让我自己选择了吗?父亲,这是你的妥协吗?
“大师如何称呼?”韩知退问道。
“大师就免了,贫僧法号无缘,来自苦禅院!”僧人道。
“原来是无缘大师,有劳了!”韩知退客气的说道。
“哪里来的要饭的,快点出去!”二人谈话间,被一阵吵闹声打扰。
只见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拉着一个五六岁的稚童,两人衣衫褴褛,满脸的灰尘,正站在客栈门口,眼巴巴的向里边张望。刚刚出言训斥的,正是客栈的小二。
无缘看到这情形,站起身来,走到门口,一只手拉着少年,一只手拉着稚童,对店小二道:“阿弥陀佛,店家不要误会,这二位小施主是我请来的客人!”
听到无缘的话,小二满脸狐疑之色,虽然不相信,但还是让开了道路,让无缘拉着二人走了进去。
那少年被无缘抓住了手,本能的就想抽回去,怎耐无缘力气很大,根本抽不回去,只能木讷的被无缘拉着走到桌子旁边坐下。而那五六岁的小孩非但不认生,居然跳到桌子上,不用筷子,直接下手吃了起来。
韩知退无奈,只得又向店家要了几个菜,四个大人,一个小孩,一起吃了起来。
“你叫什么名字?”吃饭时,韩知退对那少年问道。
“我叫武朝若,他是我弟弟,叫小不点儿!”那少年回道。
“武朝若,这个名字怎么女里女气的。”旁边的颜池清嘟囔道。
韩知退瞪了他一眼,颜池清翻了个白眼,不在说话,韩知退发现,武朝若正埋头吃饭的头,更低了,几乎要低进饭碗里。
“武朝若,武朝若,怎么好像在哪里听过,好几年没回家了,有些消息都记不清楚了。”韩知退心里说道。
武朝若与小不点儿吃饱了以后,并没有多做停留,主动的离开了。韩知退与颜池清吃完,又与客栈掌柜的要了三个房间,每个人一个房间,三人各自回房休息。
武朝若与小不点儿离开以后,直奔一家布衣店,店主一看二人这模样,自然要向外赶,当武朝若从怀里拿出来一袋银钱在手里晃了晃以后,店家立刻换上了一副谄媚的笑容,不一会儿,武朝若与小不点儿就大变样,换了一身新衣服走出了布衣店。
此时的武朝若哪里是之前的那衣衫褴褛脏兮兮的少年,分明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女。
“姐姐,你为什么要偷那人的钱袋?”小不点儿问道。
“那不叫偷,那叫借,你懂不?”武朝若拧着小不点儿的耳朵,一字一顿的告诉他。
“懂了,懂了,姐姐,你快些松手,我的耳朵要被你拽掉了!”小不点儿赶紧求饶道。
“哼,要不是你,我怎么会沦落到如此地步,要去偷别人的钱袋,不过这钱袋还真漂亮,上边绣着一对鸳鸯,不像是男子用的,倒像是女儿家的东西。”武朝若说道。
武朝若偷偷的从家里离开,等上了路才明白,书上说的都是假的,什么大侠来去如风,江湖上自有豪义之士资助都是假的,自己身上的银钱本就不多,开始出来的时候还拿着家里大小姐的架子,带去来的钱几乎被挥霍一空,这一路上仅靠着剩下的散碎银两度日。哪里想到半路上竟然捡到了这么一个小不点儿,还特别能吃,这不,刚刚到了邢城,二人彻底的弹尽粮绝,饿了肚子。刚刚想混进那客栈,吃上一顿霸王餐,没有想到被那僧人看到,反而请他们吃了一顿饭。
二人一边走一边说着,没有发现身边不紧不慢的行来一辆马车。等马车行至二人身边时,马车的车夫截住了二人的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