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大宋:从遇到英雄开始 / 第十章文彦博

第十章文彦博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王家的酒坊生意火爆,这是谁也没有料到的。
  现在不光太原府的酒楼开始从王家酒坊进刘,就连并州所有的酒楼老板都纷纷来到王家酒坊,想要从这里购买。
  这一下可把原本开酒坊的张家给记恨上了。
  张家酒坊是整个并州最大的酒坊,并州所有酒楼的酒都是张家供应的。
  如今所有酒楼老板全部跑到了王家,致使张家的酒坊生意一落千丈。
  张家一纸诉状告到了知府衙门,知府衙门便派人查封了王家酒坊,并且抓走了王延明。
  “太原知府!”
  王淮安沉吟了片刻,对二狗问道:“你可知道张家酒坊的主人是谁?”
  “小的正想给少爷禀告。”
  二狗急忙回道:“这张家家主名叫张卜仁,是知府文良玉的老丈人。”
  二狗的话令王淮安有些讶异,原来他们还有这层关系。
  想必这文良玉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是可惜了这个名字了。
  “咚咚咚”
  就在这时,一阵沉闷的撞击声从大门处传来。
  王淮安扭头看去,只见不知何时,王家老太太已经在王延亮的老婆,王刘氏的搀扶下走了进来。
  “王淮安,你给我们出来!”
  王家老太太站在院门喊道。
  “祖………祖奶奶!”
  王淮安心不甘情不愿的喊了一声。
  “哼!”
  王老太太冷哼一声,愤怒道:“我可当不起你的祖奶奶。”
  “我早就说过,你们父子两个,一个是粗鄙的武夫,一个是不学无术的小混子,将来肯定惹大祸的,如今应验了吧!”
  王淮安没想到这老太太竟然是来幸灾乐祸的。
  王老太太接着说道:“王淮安,你给老身听好了,从今天开始,你们父子两个与我们王家没有关系,就算是吃官司也不许去找延亮,免的耽误了延亮的前程!”
  “就是,我们家老爷与你们父子可不一样,那是要做大事的,以后王家还要靠我们家老爷撑起来呢!”
  一旁的王刘氏也添油加醋,说完便搀扶着王老太太离开了。
  王淮安没有理会王老太太与王刘氏,而是与二狗径直来到了酒坊。
  如今酒坊已经被官府查封,酒坊的伙计都在酒坊外,吵吵嚷嚷,仿佛菜市场一般。
  看到王淮安到来,便有人喊道:“大家别吵了,少东家来了,咱们听听少东家怎么说!”
  有些与王淮安相熟的更是问道:“二郎,这几个月我们在酒坊也挣到了钱,如今酒坊被查封了,你说该怎么办?”
  王淮安站在酒坊门外,高声问道:“你们相不相信我?”
  “当然相信了,不然我们也不会在这里等你,早就散伙回家了!”
  “就是,有什么话,二郎你就说吧!”
  …………………
  王淮安话音刚落,众人纷纷高声说道。
  王淮安清了清嗓子,说道:“既然如此,大家就先回去吧,三日后就可以回来开工了!”
  “哗”
  众人再次叫嚷起来:“你说的是不是真的?”
  “三天后真的可以开工?”
  “可是衙门会同意吗?”
  “你不会是骗我们吧?”
  此时,王淮安也来了火气,冷冷道:“我说三日后开工,就三日后开工,如果你们不信,可以不来!”
  王淮安说完,冷哼一声便离开了。
  原地只留下傻眼的一帮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只好无趣的回家了。
  是夜,太原城的街道上,黑灯瞎火的,所有的店铺都已经关闭,街上静悄悄的,只是偶尔能听到一声声的打更的声音。
  突然,一道黑影从街道上一闪即逝,将那打更人吓了一跳,使劲的揉了揉眼睛,还以为是自己看花了眼了。
  此时太原城只有一处地方还亮着灯,那就是知府文良玉的府邸。
  文良玉是一名年约五旬,身材浑圆的男子,其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任谁看到都会心生好感。
  据说文良玉是文彦博的孙子。
  文彦博,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人。
  天圣五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因讨平王则起义之功,升任同平章事。
  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任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再次拜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
  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法“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累加至太尉。
  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宋哲宗即位后,经宰相司马光举荐,起授平章军国重事。
  元祐五年,再次致仕,绍圣四年,降授太子少保,同年去世,年九十二。
  宋徽宗时,与司马光等并入元祐党人碑,后追复太师,谥号“忠烈”。
  文彦博历仕仁、英、神、哲四朝,荐跻二府,七换节钺,出将入相五十年,是大宋朝的文官之首,虽然屡屡被致仕,但是其影响力一时无两。
  其在政期间,与其子文及甫大肆圈地,积累海量财富,以至于民怨沸腾,尤其是河北大灾那年,更是假借救灾之名,贪墨大宋朝廷赈灾款项,以掺了糠的粮食救灾。
  文及甫的罪行当即被范仲淹识破,将其带至金銮殿,面见宋神宗。
  令范仲淹没想到的是,老奸巨猾的文彦博率先就将了他一军。
  神宗皇帝听了范仲淹的控诉,脸色当即便沉了下来。
  这时,文彦博突然高声说道:“陛下,这一切都是老臣的主张。”
  闻言,神宗看向文彦博,怒道:“文相公,你也算是三朝元老了,为何要如此做?你如此做致我皇朝于何地?如何对得起河北苍生?”
  对于神宗的连番质问,文彦博非但没有慌张,而是慢条斯理道:“老臣想问问陛下,朝廷发放的一百万担粮食可以救助多少难民?”
  神宗答曰:“应该可以救助一百万难民吧!”
  文彦博再次问道:“那陛下又知道河北难民有多少?”
  神宗顿时语噎,他确实没有询问此次河北有多少灾民。
  文彦博举起三根手指,说道:“是三百万!”
  “朝廷想用一百万担粮食救助三百万难民,可能吗?”
  “再加上路上人吃马嚼,到达河北,一百万担粮食又能剩多少?”
  神宗辩解道:“不够的可以在大名府调,再不够就让当地官吏想办法。”
  文彦博轻蔑的瞟了神宗一眼,说道:“大名府此次也是灾区,他们能保证他们管辖范围内的灾民就不错了。”
  “当地官吏如果有办法,何至于让他们的难民逃往他出?”
  神宗再次语滞,无言以对。
  这时,范仲淹突然反驳道:“这也不是你们将赈灾粮掺杂糠的理由。”
  “那糠能吃吗?灾民吃了能不生病吗?”
  文彦博指着范仲淹,大喷口水道:“我说范相公,你真是读书给读傻了!”
  “战乱时期,逃荒的难民吃树皮肯草根都能挺过来,吃糠如何不可?”
  “一百万担粮食掺杂了糠,就可以救助三百万难民,如此就可以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
  接着文彦博对着神宗道:“老臣一片忠心,日月可鉴,还请陛下明鉴!”
  所有人都知道文彦博此话是强词夺理,但是都无法反驳,就连神宗与范仲淹都无法反驳。
  片刻后,神宗无奈道:“原来文相公真是一片忠心呐!”
  “朕已经明白文相公的苦心了!”
  看到神宗松口,文彦博暗自松了口气,紧接着便再次说道:“陛下,还请查办此次赈灾的总指挥范仲淹!”
  “什么?”
  闻言,神宗顿时一惊,范仲淹的忠心他是知道的,否则也不会委以重任了。
  文彦博指着范仲淹,对神宗说道:“陛下,原本这批赈灾粮是能够及时送到河北灾区的,但是由于范相公的阻挠,以至于赈灾粮一拖再拖,无法按时抵达灾区,如今大量灾民哗变,更有甚者已经开始冲击官府。”
  “什么?”
  闻言,神宗豁然起身,惊声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为何朕一点儿消息都没有得到?”
  此时,文彦博才取出一封快报,说道:“这是老臣昨夜接到的急报,还请陛下过目。”
  神宗的贴身太监接过急报交给了宋神宗。
  其实文彦博早几日就收到了这封急报,他压着不报,就是为了今日的翻盘。
  神宗看着急报,越看脸色越是难看,最后将急报一巴掌拍在桌案上,怒声道:“真是反了!”
  “谁可以带兵去平叛?”
  “陛下!”
  文彦博拱手道:“平叛不及,一群乱民而已,只要神卫军出马,便可平定!”
  “当务之急是惩治罪魁祸首,否则很难令人心服!”
  范仲淹是王安石一党的人,王安石倒台后,文彦博等人就看他不顺眼,几番下黑手都未能成功,如今更是要将范仲淹赶出朝堂。
  这时,司马光也出列道:“请陛下惩治首恶!”
  紧接着便是一众官员附和,使得神宗一阵为难。
  神宗看了看文彦博、司马光等一众官员,又看了看被气的脸色铁青的范仲淹。
  最后神宗无奈道:“撤除范卿赈灾总指挥以及枢密副使的职务,贬去岭南任知府!”
  “噗!”
  听到认命,范仲淹当即气的口吐鲜血,身体摇摇欲坠,险些栽倒在地。
  “匹夫误国,大宋危矣!”
  这是一代良相最后的话语,紧接着便溘然而逝。
  [space]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