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人间渡 / 第七十三回 雀鸣凤翱翔 十里迎红装

第七十三回 雀鸣凤翱翔 十里迎红装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家得知李均文要举行婚礼之事后也是极为重视,但作为李家家主,李修泽不可能亲自参加李均文的婚礼,毕竟现在李家虽然名义上归属于洛阳朝廷,但实际上早就是割据一方的诸侯了,因此李修泽也不可能去洛阳。
  李修泽不能亲自去,但他派了自己的妻子和自己的长子李均叶一起前往洛阳主持李均文的婚礼事宜。而罗家这边在李均文将罗静月带走不久便派出了自己的大儿子罗正钰带着人到了长安,一来算是向李家派遣质子,这样李家便不会对罗家在蜀地有太多的猜疑,二来也是为了日后李均文举办婚礼时罗家这边有人去送亲。所以在接到消息后,李均叶和罗正钰便赶忙前往洛阳。
  几日急忙的赶路后,李均叶和罗正钰一行人方才到了洛阳。得知李家和罗家的人到了后,李均武也不敢怠慢,亲自前往城门迎接。
  李均叶骑马领队在前方,后面跟着李修泽夫人的马车和李家随行的下人及护卫,李家队伍之后才是罗家的车马。
  李均叶见李均武在城门处迎接,忙下马上前对李均武行礼道:“均武大哥。”
  李均武看着李均叶笑道:“叶儿都长这么大了。婶娘在何处?”
  “我娘就在后面的马车。”李均叶笑着对李均武回道。
  李均武忙上前走到李修泽夫人的马车旁边,行礼道:“婶娘辛苦了。”
  “你心里还知道有我这么个婶娘呀。这么多年了,上次到了家门口也不进来看一下,清儿怀孕了也不通知我们一下,要不是文儿说起,我这个做婶娘的都还不知道。想来这次若非文儿成婚,婶娘我离世时怕都见不到你。”李修泽夫人卢氏对李均武埋怨道。
  李均武忙赔罪道:“是武儿的不是,还请婶娘责怪。”
  “你的事我后面再教训你,现在重要的是文儿的婚礼,我李家公子成婚,排场规格都不能失了李家的颜面。”卢氏淡淡的说道,但言语间将李家的气势展现的淋漓尽致。
  “这是当然,武儿只让礼部的人定了婚礼的流程和结婚的日子,其仪式规格都还在等婶娘来了确定。”李均武恭敬的回道。而后李均武又说道:“婶娘,住处我已经安排好了,是先去休息还是先去宋国公府。”
  “还另外安排什么住处,我就住在宋国公府,文儿婚礼安排的紧,我不亲自看着不放心。”卢氏有些不悦的说道。
  “是婶娘。”说着李均武亲自领着李家一行人向宋国公府而去。而罗家的人李均武则安排人带他们直接去现在罗静月住的宅邸。
  不久,李家一行人便到了宋国公府,此时李均文和李茹芸也在宋国公府门前等了许久了。两人见了李家的车队到了,连忙向着卢氏所待的那辆马车行礼。当车队缓缓开到宋国公府门前停下后,众人拥护着将卢氏请了下来,李均武和李均叶也是恭敬的站在马车的两旁。
  卢氏缓步走下马车后,看着这府邸上挂着的“宋国公府”这四字的牌匾,不禁叹息道:“上次来文儿都不大呢?”
  李均文见婶娘触景生情,忙上前问候道:“婶娘,外面冷,快进府休息吧。”
  李茹芸也察觉到了婶娘的情绪有些悲伤,忙接着李均文的话道:“对呀婶娘,茹芸给婶娘说,大嫂生的那孩子可乖巧了。”
  “哦,清儿也在。”卢氏收回深思拉着李茹芸的手道。
  “对呀,只是大嫂才生完孩子,不宜下地。”李茹芸回道。
  听见李茹芸说公主和孩子都在府上,忙道:“快带我去看看。”众人见了不敢怠慢,忙领着卢氏前往公主的院落。
  李均文一行人到了公主到的居所后,卢氏便抱过李均武的孩子,逗着怀中的婴儿。并向李均武问道:“这孩子可曾取了名字?”
  李均武还没说话,公主这边忙回道:“回婶娘,本来均武哥是想让伯父给孩子取名的,但清儿听人说这刚生下来的孩子得赶快将名字给他定下,不然没名字就还不算完全是阳间的人,恐弱小夭折,清儿想着长安与洛阳一去一来恐废时间,故我便催着均武哥先将这孩子的名字给定下了,故这孩子叫李茂元。”
  卢氏听后也点了点头道:“确实,我也听过这说法,孩子名字取晚了怕对孩子不好。”而后又念道:“李茂元,不错,这名字取得挺好。”
  李均武一旁见状,也忙说道:“这孩子还没有小名,婶娘不妨给孩子取个小名吧。”
  卢氏听后思忖了片刻道:“这孩子要是你父亲和母亲能看到,不知道有多欢喜,可如今、、、,如此,便叫忆儿吧。”
  公主和李均武见卢氏突然想起了李修延和母亲,赶忙扯开话题,卢氏也觉得在这欢喜的日子自己不该如此伤感,也忙笑着与公主说些其它的。
  几人在公主房间谈笑了许久方才出来了。而后李均武告诉婶娘婚期定在十日之后,只有十日的时间,卢氏感觉也有些急了,但她也清楚现在天下的局势,对她来说早完婚也好,虽然只有十日,但对李家来说准备确是来的及的。
  卢氏先是亲自确定了李均文成婚的规格,若非此地是京师,恐怕这婚礼仪式的规格都跟天子一样了。其实这场婚礼之所以李家和朝廷都如此上心,一方面是因为李均文的身份,而另一方面则是朝廷想通过婚礼之事结交好李家,而李家也有意通过婚礼的礼仪规格方向试探朝廷和对朝廷展现李家势力的用意。
  对于李家所提出的婚礼礼仪规格,魏朝的官员都认为这远远超过了公爵当有的规格,这就差成婚的时候穿戴天子成婚的服饰了。可即便知道魏朝官员也没办法,现在魏朝还没能力和李家开战,只能安抚交好李家,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李均武自然也清楚这些,所以作为朝廷的丞相,他默认了这逾礼之举,并且还让魏帝在成婚当天驾临现场,对于这些李均武却也无奈,只能迎合李家,否者李家发难,洛阳危矣。
  到了纳采、问名这一天,李均文盛装打扮,在宋国公府正堂隆重登场,司仪手捧文书,站在东侧丹陛上,高声宣读,任命正、副二使,去罗家纳采,问名。乐曲声中,两位使节手捧奉节、奉诏在仪仗队和鼓乐队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奔向罗府。此时,罗府所有人员早已等在大门口了,他们接受礼品后,将写着女儿姓名、简历、生辰八字等项内容的“表”,呈交使节,并设宴招待使节。使节率队回宋国公府后,将“节”和“表”,交给卢氏。
  到了行纳吉、纳征礼的时候,宋国公府派使节持节,带着礼物和有关文件,前往罗家家。而其中李家的赏赐不仅罗静月和罗正钰及其全家人有,甚至连家丁、奴仆,也人人有份儿。
  而当亲迎之时,李家效仿皇帝娶妻之时的做法,因为皇帝由于地位至尊,所以亲迎之时会改成派一个有儿有女的大臣做代表去迎亲,所以李家也如此行事,李家让洛阳朝廷派出有儿有女的大臣前去代表迎亲,对于这个做法,虽然李均文不愿意,但自己婶娘已经决定了,所以李均文也没办法。而朝廷这边,迫于李家的实力,也只得如此。
  宋国公府中早已张灯结彩。各主要殿堂都备足了鞭炮、红色烫金双喜字儿大蜡烛。所经过路上都铺了红毡子。
  仪仗队、鼓乐队在迎亲队伍前,迎亲使者居中,后面居然跟着迎亲官员、和宫中太监及侍卫,还有象征皇后的仪仗,并抬上大批的礼品,直奔罗府。俨然就如同天子成婚一般。而罗正钰率全家老少,在大门口跪接迎亲队伍。迎亲使者高声宣读。罗静月着公爵夫人礼服,戴金钗霞帔,吉时到后,一行人吹吹打打回到宋国公府,罗静月被送到大堂与李均文拜天地,行大礼。
  魏帝来见到李均文的婚礼规格和仪式,脸上满是不悦,可他也没办法,因为这些都是魏国丞相李均武和朝堂上的众臣同意了的,故而在婚礼结束之后,魏帝便找了个理由起驾回宫了。
  而当日暮慢慢落下,李均文终于等到了洞房之时,他赶忙摆脱了一群人的祝贺,让李均武和李均叶替自己顶着。
  李均文看着坐在床榻上的罗静月,缓步走近,慢慢的摘了罗静月的头盖,而后对罗静月道:“此生无绝期。”
  罗静月幸福的看着自己的的夫君,温柔的笑道:“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人言人生有四大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故李均文和罗静月洞房一夜自是不提。
  而这晚,正当李均武因为李均文结婚了高兴时,宫中侍卫匆忙跑到宋国公府,找到了李均武,在其耳旁低语了几句,闻罢,李均武脸色大变。
  此生得良人,相伴共一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