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秦仇 / 第十七章 贵谷贬盐

第十七章 贵谷贬盐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月余,城中米粮告磬,城中米价涨到十文,有商人前往其他地方购粮食,只是来往车马费,进出城十税一,人吃马嚼又是一笔消耗。恰好赶上青黄不接,地里收不到粮食,各地存粮都有限,即便去其他地方买,本来两文,也得四文,出城进城上税又要加两文,人吃马嚼得再加上两文,到了海曲,十文算不得贵。
  每年青黄不接,粮食多涨价,只是涨得不离谱,粮商有存粮的,多以六文就卖了,遇到特别不好的年程,也从来都是八文钱。只是今年不同以往,陈家受扶苏公子牵连,家业多被官府查封,无奈之下,陈平老爷拉走了大部分粮食和盐,陈平老爷没了家族支撑,这才开始在城中卖粮回拢铜钱。
  城中有盐的商户,都急于出盐,因为陈平人还在,但是没钱了,不收盐。可城中米价高涨,盐价却涨不起来,反倒是降了不少,手里缺了钱的小商户,已然在以十文出售,以解燃眉之急。
  只是普通百姓,多不敢买盐,看着行情,米价还要上涨,怕断了炊烟。城外有盐田的,也巴不得快些出手,盐都不值钱了,留着盐田有何用。
  也有家底丰厚的,几家商号合作,把十八文收回来的盐,一股脑装了十车,派了二十多个护卫,往西边城池去卖。
  总之城里最乱套的就是商人,这小半年,目睹了盐价如送云端,最高收购价都有二十二一斗,一时间城中都吃不起盐,买不起盐的就跑到城外盐田去买盐土,那回来自己煮,只是总有些泥沙在里面,好好地佳肴也成了泥沙炒饭。城中富人都去城外买田,再请工匠作成盐田,本以为一本万利,谁知道盐价陡降一半,盐田不再值钱。
  也有人尝试着去把盐田改回来种粮食,但老人都知道,改盐田容易,改农田则不可能,因为海水已然浸泡田地,想种任何东西都难以成活。改成种粮食,已然成了奢望。
  ………………
  张良命陈平开始卖粮,一斗米参半斗沙子,再以五文一斗卖出去,不掺杂沙子的卖十文一斗。米粮敞开了卖,黄仲和黄叔带着几个年纪稍大的匈奴小儿,在店门口守着,以防有人抢粮。
  店门口早已围的水泄不通,县衙不得已,派出衙役维护治安。陈平自然不能让县太爷白干,当晚就送过去一石粮食,县太爷也深谙驭人之术,自己留下一半,余下的雨露均沾,当班的衙役都分到一些。只是苦了城中富户,掺了沙子的粮食怎么也吃不下去,即便家里人摘的再仔细,也免不了还有沙子在里面。
  普通老百姓反倒心安,若没有这搀着沙子的米粮,自己恐怕就买不起粮食吃,至于一点沙子,也吃不死人,好过饿死。陈平到了几户人家,本来想着安抚一下,让人吃沙子,心有愧疚,不曾想好几家都劝他,一定要卖掺了沙子的。这时,陈平才恍然大悟,没了这劣品粮食,寻常人家连饭的没得吃,全被富户买了去。
  再看这未掺沙子的细粮,被城中富户价格抬高到十五文。尽管说是放开了卖,怎奈全城只有自己一家有粮,店里的伙计脚不沾地,也忙不过来。陈平倒也大方,店里的伙计,都以粮代铜钱,原本每月三十钱,当下却每月给他们十五斗掺了沙子的米粮,伙计们个个卖命,要知道这相当于月钱七十五,要是紧着一些吃,余下的卖给旁人,还能攒下不少家底。
  张良在阁楼上默默看着这一切。压低粮价,亏了九千钱,抬高盐价,收拢了百石盐,亏了六千钱,一日卖出一百石粮食,却挣回来一万钱。幸亏当年东行游学,在三川郡钱庄留有两千金(折算铜钱六万四千),不然这个小小的县城,却腾挪不过来。期间黄明亮改盐田收一万钱,却也填了陈平的胡吃海喝,一大帮伙计丁口的人吃马嚼,一切都是刚刚好,如果稍有一分不慎,自己这计划就功亏一篑。
  张良长舒一口气,万事开头难,不贱农,又何以伤了大秦帝国的根本。脑海天书中一句经文闪烁,正是那句“饥在贱农,寒在惰织”。
  旬日,陈平只是卖粮,却不收盐。城中富商这才想明白,原来这厮根本就是在哄抬物价,但城中确实没有粮食,即便是自己这个时候也会抬高价格。且看卖盐的商队,什么时候能带回来分润,不然即便是自己这般积富之家,恐怕也熬不下去了。
  陈平看了下账目,卖出去一千三百石,进来十三万铜钱,打点县衙,伙计丁口消耗,又去了二百石,存粮也就四百多石。张良这刮地三尺之术,胜过千军万马。
  这时,屋外传来嘈杂声,原来,是富商们的联合商队回来了。陈平老了一下,盐车几乎没动,货物都还在,一行人也是垂头丧气的。张良已经站在陈平身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马上传书”,张良盯着车队,“让他解散工匠,带上自己人,躲起来,不要进城。”
  “诺”陈平马上下楼,安排去了。
  黄仲看陈平拿着帛书过来,听到是给黄明亮的,立马找了一只最雄壮的鹰隼。一个时辰,黄明亮已然收到帛书,不得不感慨,师叔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鬼点子,想必出城来寻找自己的人还才走出去不远,而他却已经知道了消息,这要是用在战场上,绝对能收到奇效。
  黄明亮本是九段强者,并不惧怕任何人。帛书上写明,城里有人要找自己麻烦,既然用鹰隼传书,想必张良想让自己暂时消失,好让那帮人扑空。黄明亮留下一笔钱,让工匠自己去分,遣散了他们。黄明亮带着最近收拢的乞丐、流民,往深山方向躲藏去了。
  城中富户急匆匆从城里,带着仆从食客,一大帮人,找到黄明亮居所的时候,已经将近日落时分,只是屋子里没有人,连工匠也不知所踪。富户气急败坏,赶紧又往回赶,勉强进了城,几个家族的老人聚集到一起,正在商量着如何是好。
  原来,城中几大家族的联合商队,前往西边薛郡、东郡、济北郡,只是各大郡治所在都碰了壁,原来商队之盐都是海曲县盐田自然晒干而成,少不了混有泥沙,而且味道偏苦。城中各大酒楼都不买他们的盐,普通老百姓却嫌太贵,况且有的地方白盐十八文,粗盐才要十四文。几个管事儿人一商量,便以十文卖出去,解燃眉之急,不料卖出没多久,一家酒楼到官府告状,说他们的盐有毒,一年方三十的壮汉在酒楼吃酒吃菜莫名其妙就死了,用的就是他们的盐,官府请来城中老盐商。老盐商品尝了一下,才说道,他们的盐都是琅琊郡以外的海盐,不但味道苦,确实有毒,只有琅琊县天时地利人和,所产海盐才能食用。管事的凑了一笔钱,息事宁人,也不敢再卖盐,但是又舍不敢扔掉不管,便拉着盐回到了海曲。
  几大家族长老合计好,选派最大的家族吴家,到县衙告状,向县衙说明原委。县衙派人去乡野抓黄明亮对薄公堂,怎奈无论如何也不能找到其人。又抓了几个当时改盐田的工匠,工匠们只是交代自己听命于黄老爷,委实只是普通泥水匠人,并不懂得如何改盐田。工匠也坦言,他们也没收这几家大户的铜钱,冤有头债有主,即便是赔钱,断然也拿不出来,要杀要剐随便,官司就这么僵持下去。
  但城外盐田的价格却从三百文一亩地跌落到一亩一百二十文,却还是无人愿意买,有佃户曾偷偷在盐田边上种菜,不料均不得成活,一时间盐田再便宜也无人愿意买了。几家大户,每天守着成山的海盐,荒芜的盐田,家里的铺子也无东西可卖。一时间,整个海曲城里都分外萧索,路上几乎没有行人,买米买盐都是找陈平,但陈平停工歇业,不再买卖。
  好在吴家早先派出去买粮食的队伍正好晚了几天回来,带回来上千石粮食。吴家也学陈平卖掺着沙子的粮食,不过确实一斗米一斗沙子,千余石粮食一下子变成了三千石粮食。一斗四文,比陈平的还便宜一文钱。
  张良见时机已到,便命令陈平压低粮价,掺杂沙子的卖三文钱,不掺杂沙子的还卖十文。吴家见生意还是冷清,便以掺沙子的卖两文钱。这是陈平没有再降价,还是三文。
  卖了一阵子,精明的平民便不再买吴家的粮食,只买陈平的粮食。
  旬日,下来,陈平关门歇业,木牌上书,守磬。吴家松了口气。
  城中百姓挨了一阵,赶上城外粟米成熟,一时间各大商户把盐田,商铺都低价出售,盐田更是低到八十文一亩。
  张良出面,带着韩雅娥一家一家上门收购铺面,盐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