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筑梦年代 / 第五十五章:梁家郝镇

第五十五章:梁家郝镇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晚上九点多,两人在附近找了一家宾馆住下,忙碌了一天,也没了多余精力,各自回房间休息。
  一夜无话,第二天十点多夏雨先起床,两人收拾妥当下楼。天色阴沉,闷热,直到快十一点,款项才迟迟下拨到栗楚账上,等手机、办卡、入网一应办理完毕,正好来到饭点。
  吃过饭后,两人告别,栗楚继续留在市里。
  这段她一直待在渭水,不仅要处理大成股权变更一事,还要负责新公司的组建和配置。
  夏雨给她定了二十天,时间上比较宽泛,栗楚没经历过这种独立公司事务,两眼一摸黑。
  为此,夏雨昨晚在酒店加了两个小时班,将阶段性的工作流程和大纲罗列出来,可以说,只要栗楚遵照上面指示按部就班,也不会太复杂。
  未经许可,一夜未归,难免让父母担心。
  果不其然,正在家忙活水管的夏久新看到儿子一进门,就口吐芬芳不断。直到夏雨将五张崭新的老人头,递过去时,对方态度才缓和下来。
  当然,也少不了一番盘问,夏雨早就想好说辞,无非朋友为了感谢,多给了一些利息云云。
  巨款失而复得,夏父终究没过多跟他上头,象征性说教几句,出门而去。
  接下来几天里,夏雨恢复忙碌不堪,有了手机,不必靠双腿传递信息,他暂时没让父母知道这个事,也是私下悄悄的使用。
  通过电话得知,姑父宁耀军正准备从榆林回来,夏雨也不急,便拜托对方帮忙跑几处记忆中的地方,正好栗楚的人力储备还未成型,姑父早早回来,没有人员组织架构他也动不了。
  正是今年给人浇地,自家三亩瓜地,抽不出太多时间管理。
  到了如今,西瓜基本坐果成型,进入成熟期,母亲韩秋仍在极力赶工,夏父却已失去耐心,甚至安排的自家瓜地浇水,都一二再而三的推后。气的母亲闹了好几次,夏雨当然理解父母态度的截然不同。
  俗话说,只有自己付出努力的事务才会得到珍惜,夏父没日没夜给人浇地,收益一天天到手,自然对此特别重视。夏母韩秋一天到晚扎进瓜地,风吹日晒,腰腿酸辛,自然不希望这段劳动成果打了水漂。
  甚至这天傍晚,和丈夫大吵一架后,竟亲自从自家吃水的水池里,一桶一桶的往瓜地拉。
  夏雨未能幸免,也被强行一起加入到抗旱中,母亲不愿放弃的劲头,他心里也不是滋味。
  其实,以夏雨角度论,更倾向父亲的理智,自家瓜地已过时效,亡羊补牢也效果不大。赶上难得一段炙热的天,也是最后一波浇地好时机,若是给自家瓜地浇水,于事无补不说,届时西瓜仍旧长不大。
  父亲那边,只要机器运转就入账,水泵每天只停两小时,其余一直高负荷进行,这是不得已为之,机器跟人一样,如果不休息,真撑到极限趴了窝,可就南辕北辙。
  今天父母吵起来的导火索,就是水泵停下休息时,夏母认为一个小时就够,希望丈夫拆开水管,从自家瓜秧根部区域扫一个来回,一解燃眉之急。
  可夏父却以机器休息不够为由,坚决不开,最后退而求其次,要半小时,还是被拒绝。
  于是,母亲韩秋一边哭着从水池打水,一边指着丈夫破口大骂。一向脾气暴躁的夏久新,难得一次的没有跟着上头,自始自终窝在门口阴凉的石阶上,默默抽着烟,时间一到,头也不回地溜向田野。
  就在这样既忙碌又充满酸甜苦辣的农家生活中,一直过了大约四五天。
  这天中午刚吃过饭,姑父宁耀军终于登门造访,这次他打扮的西装革履,连陪伴了两三年的捷达都焕然一新。
  自从中考一鸣惊人后,夏雨的人权自由宽松起来,但也仅仅是宽松。这几天夏雨表现还算尽心,相比以前的安心沉气还差了点,夏父夏母偶尔说教也是不少。
  而作为宁家蜂窝煤厂的大老板,宁耀军则态度大变,没了中考前的不咸不淡,也少了中考后仍长者的姿态。再次见到夏雨后,嘻嘻哈哈的拉着他的手,一个劲的说着好话。
  甚至连一旁父母都觉得辣眼睛,殊不知,这段两人虽没见,但电话遥控一直进行。
  宁耀军这次在陕北呆了一个星期,连续去了好几个地方,也伙同他多年的铁大哥赵重阳,按照夏雨的指示,去了一些矿场踩点和暗访。
  宁耀军接到侄子电话时,已经在榆林呆了两天,正准备离开。
  在这之前他去过一趟神木、鄂尔多斯,其中也有大的收获,但也是游山玩水,见识风土人情居多。
  侄子突然问他具体坐标地址时,宁耀军还觉得荒谬,侄子没去过陕北,能知道区县以上名字就算博学,怎么可能具体到街道镇名。
  谁知侄子对那边情况如数家珍,尽管听侄子说,他老师有一份地理图。随着宁耀军踩点过程中,当地一处名不见经传的村落,村上几处煤矿的名称、方位侄子都能讲出大概。
  最可笑一件事,他来到一处叫梁家郝的镇子,镇子外有两处分叉口,大中午天气炎热,野外荒无人烟,山头错综复杂。
  他顶着烈日,顺着指示,找到一处山坳,山坳下一片广袤的废弃煤田景象。
  下山坳的时候宁耀军没想那么多,可等他自主回去时,才发现路途多变。没有任何悬念,宁耀军迷了三次路,给侄子电话也打了三次,这才从那片山坳里走出,不然四十多岁大男人,还真得交代在那片荒僻的山道。
  回去后,宁耀军越想越不可思议,他第一次去那地方,至少也是成年人的身临其境。侄子可是孩子啊,夏家连襟家教比自家还严,怎么可能去过。
  一个半大的孩子,到底是以何种方式,仅仅通过口述方位和所谓的地理图,就能精准找到目的地?
  他有很多疑问,不过这都不怎么重要。再见到侄子后,宁耀军不自觉客气和敬畏起来,通过那次山坳之行,他隐隐感觉,将要摸到一条快速获取财富的机会。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