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我的九零年代 / 第二十章 东西好就卖得出去

第二十章 东西好就卖得出去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老曾以为自己听错了,恨不得掰开杨志的脑袋看看他在想什么,于是摇着他的肩膀着急地问道:
  “小杨,你这是干什么呀?怎么又打退堂鼓啊?”
  杨志还在犹豫着到底该不该和老曾说实话。他怕说实话伤了老曾的自尊。
  “咦,你这小子,是不是又想到什么好的門路?快跟哥说说。”老曾两眼放光。
  “哪是啊!”杨志苦笑不得。
  “是这样的,老曾,你看,”
  杨志谨慎而又缓慢地一边说,一边观察老曾的脸色:
  “东乡也就这么大一点,买了你的鱼,就不买我的豆腐。买了我的豆腐,就不买你的鱼。”
  “切,我还以为什么事呢。多大点事啊?有钱就大家一起挣呗。没钱就少挣一点。”
  杨志没想到老曾会这么说。他还以为老曾在为卖不出的鱼愁眉苦脸呢。
  其实老曾只是打肿脸充胖子。但是坑哥们的事,他又干不出,只好这样说。
  “我其实想去外面走走。”杨志咬了咬牙,说道。
  “这倒是好事,好事!大好事!去哪呀?”老曾拍手叫道。
  杨志说:
  “我还没想好。我只是想,老是在潭镇这里转来转去,就像孙猴子跳不出五指山一样。”
  “这话说得对。”
  老曾又和杨志坐在路边石墩上沉默着。
  沉默。
  沉默是清晨的日出。
  去哪呢?
  没头绪。
  老曾拍拍杨志的肩膀,站起来,又拍拍自己屁股上的尘土,说道:“小老弟,先别急,我先出摊去,有空我们再讨论。确实,这里太穷了,你走出去是好事。”
  杨志其实已经有了模糊的想法。他想去德城。
  德城,据说以食闻名,听去过那里的人说,德城的人最喜欢吃!
  他想去那里试试,看豆腐好不好卖。
  “你是和豆腐干上了还是咋的?”老曾用手指戳他的脑袋问道。
  杨志白天上完课后,老曾也差不多时间回到家了,他就每天傍晚的时候就来找老曾聊天,谈谈去德城的想法。
  听到老曾这样问,杨志苦笑不得。
  要不然呢?他又不会其他手艺。
  他要是会其他的,还能和9分钱一斤的豆腐干上了?
  要不,这周末去德城看看?
  “我不行,我还得卖鱼,这鱼不能老这样养着,养不长,会死的。再说了,我媳妇肚子也大了,小的又还小,走不开。”老曾摆摆手,摇摇头说道。
  “我就和这鱼干上了,这辈子就在东乡西乡潭镇卖鱼了。”他继续说。
  “啊,老曾,”杨志低着头,问道:“你不和我一起,我哪敢啊?我都不敢抬头看人。”
  “臭小子,你蒙得了别人,还蒙得了我老曾?”老曾笑嘿嘿说道:“我看你啊,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别人是豆腐西施,你是豆腐大朗。”
  “你......你才......是大郎!”杨志一急,就说话不利索,他又急又好笑。
  没办法了,只好自己去了。
  他找了一个周末,骑着车子就上路了。
  德城,如果坐车的话,要先去潭镇,然后坐三天一班的车到县城,再坐五天一班的车去德城。
  杨志当然不可能坐车去,他现在只有8块钱存款,能省下一分是一分。
  所以只好骑车去。
  天才刚蒙蒙亮,他就带着一大壶水,还有几块豆饼,出发了。豆饼是用豆渣做的,他从小就吃。
  家里啥都缺,就豆渣不缺。连他们家的猪吃豆渣都吃怕了,他也怕,不过没办法,他想不出有什么东西可以做干粮。
  蹬脚踏车如同跑马拉松,如果一开始上路,就靠着一股新鲜劲、兴奋劲蹬呀蹬,那很快就会泄气。泄了气,那就会觉得这条山路没完没了。
  如果有伴的话,那肯定互相问得最多的话就是“到了没?”“还有多远?”“啊我不去啦,我不去啦!”
  杨志现在没有伴儿,只好问自己。他在心里问了一千遍了:“怎么这么远啊,到底还有多远啊!”
  这路啊,一个弯接着一个弯,一个坡接着一个坡,沿着难将河顺流而下。过了两个钟头,才到了难将河的渡头。
  杨志推着车,付了一人一车的钱,上了渡船。
  难将河的渡头,在难将镇上。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小的镇,也可以叫它村子,甚至,它仅仅是一个码头。就是因为人们要过河对岸去德城,慢慢从一个渡船发展出一个渡头,接着发展成一个小村子。但是,要想再大也没有了。
  因为人们不在这里停留,人们只是把这里当成摆渡的地方。他们要去更热闹的德城。
  到了河对岸,杨志问了问人,原来沿着难将河继续走,骑车大概一个小时就到德城了。
  剩下的一小时,虽然累,但是因为目标明确,眼看就要到目的地了,杨志越蹬越起劲,把那些一个个同样要去德城的其他同路人都远远甩在身后。
  终于到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楼房,因为杨志还在河堤上,地势较高,所以有点居高临下的感觉。沿着斜坡冲向那一片片房屋,杨志的心都跟着雀跃。
  一路上,两旁的商店、行人、自行车、甚至两旁的树,都让杨志感到高兴。这里一切都和潭镇不同,甚至和县城不同。他说不出,反正感觉......感觉很有活力!对,活力!
  西乡缺少的就是活力。
  这里什么都是朝气蓬勃的。连带着路边吵架的人,嗓門也比老家人的清脆!
  杨志漫无目的地到处乱窜。
  他不需要目的。
  他只想到处看看,感受一下,就好像已经足够了。
  直到他兜圈兜到了市场旁边。他看到市场两旁路摆满了摊子,卖什么都有,笔墨纸砚、书画报、油盐酱醋、米面粮粉,他兴奋极了。
  果然比潭镇活跃。潭镇这也不能卖、那也不能卖。
  甚至比县城还放得开。
  他一边逛,一边感受这种热闹。甚至他的阴阳脸在这里根本就没引起人的注意。别人都不把这当一回事。当他问起在这里摆摊要去哪里办理证件时,别人扑哧的一声笑出来,问道:
  “你是外地来的吧?”
  “肯定是啦。不然怎么会不知道我们这早就不提这个老黄历了。”
  旁边的人七嘴八舌地跟他说:“我们这,东西好,就有人买。不好,没人买。其他的都不算数!”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