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见过了张顺的家人,这寄户的事算是定下来了。
孙昱又开始给韩晋准备生活用度。
孙昱将他带来的货物送到了预订的人家手中,又换购了一些粮食和盐巴,大包小罐的往张顺家里送。
一麻袋一麻袋的各种粮食送到,张顺的老妻顿时就喜笑颜开了起来。
家里的几个小孩子也欢喜的摸着粮食袋子,心里想着有这么多的粮食,娘亲晚上会让我多吃一碗吧。
零零碎碎要用的东西太多,黑林寨只是一个村寨,是不可能有太多商品产出的。
譬如铁制品,黑林寨就没有铁匠这种高端的匠人,所以就连菜刀,剪刀,绣花针等东西都没有。
而这也正是孙昱这种行脚商人存在的意义所在了,从物资齐备的县城为村民购买大小的零碎物品,赚个辛苦钱。
毕竟村人行走驿道还得缴纳过路费,入城还要入城费,为了买件小物品根本就不值当。
当然,乡里每隔一段时间是会开一次墟市供乡人交换物资的,这期间会有很多外乡人或者行脚商带着货物前来赶集。
财力雄厚的乡里还会请些曲艺优伶前来表演,表演些杂技,唱个曲,说说书什么的。
当然,现在不是集会的时间,孙昱还是要回去邦县城里为韩晋再购置物品的。
在此之前还拉着韩晋去往一户人家,让一位心灵手巧的妇人给韩晋量了身形,定做了两身衣服。
“这李家大娘子是乡中有名的女红好手,手艺那是没得说的。”
孙昱带着韩晋从李家大娘子的家里出来后说。
“乡中的土布虽然不甚精美,但也算结实耐用,弟弟就先将就着穿。”
“待哥哥回城去,定要选匹上好的“魏布”,再为你做一身不输你身上这件长袍的体面衣裳。”
孙昱指着韩晋的衣服说道。
韩晋摸了摸自己身上这件系统出品的衣服,这柔软细致舒适的布料和精美细致的针线。
再想到刚才选的那些布料的材质和触感,差距确实是非常大。
大概是高端定制的服装和并夕夕卖的九块九包邮的衣服,差距那么大。
当然,韩晋不是一个太娇气的人,也不是觉得让别人为你付出理所当然的人。
“兄长,这已经很好了,不用再破费了。”
“不行!郎君以后是要见世面的人,怎么可能穿的太寒酸了。”
孙昱义正言辞的说道。
“不说穿蜀国织锦作的衣裳,怎么也得要秦国白棉或者魏国细布才算得上体面。”
“兄长已经为韩晋破费许多,我怎好意思奢求。”
韩晋是真心实意的说道。
“郎君,你别管,这骠骑将军给的赏金也有你的一份,你就安心便是。”
孙昱并不在意这花掉的钱财,本来就已经是赚了,用一匹老弱的驴骡子换了一匹健壮的马骡子,这一进一出就赚了不下二三千钱。
加上又有许多盈余在身,怎么都是赚。
而且,这点钱财并不是孙昱所特别看中的。
他看中的是韩晋的未来和他的富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古往今来不胜其数。
韩晋在心里给孙昱算了一本账。
两套衣服加鞋袜,还有毛巾等物品,足足用了两匹布料。
每匹布大约50公分宽,不足十米长。
两匹布料孙昱就付了1000钱,又付了150钱的手工钱。
加上刚才跟村民买了十来石粮食,(1石=28市斤)又花了一千多的铜钱。
还有盐巴,一小罐两斤看起来杂质不少的盐巴就花了100铜钱,一斤官盐价值50钱,真是让韩晋咋舌不已。
加上零零碎碎的其他物品,孙昱已经花了三千多铜钱。
韩晋问过孙昱,知道一个普通的壮年男子,一天工作12小时的工钱大概30钱左右,不包吃包住的。
这就花费了一个壮汉几个月的工钱了,韩晋感觉其实也没买什么的样子。
只能说古代生产力不够发达,物资都很贵吧!
……
孙昱又跟村人买了一条活鱼和一只活鸡,一只野兔,一大块腊肉,再买了一大缸村人自酿的米酒,跟韩晋提着东西就返回张顺家中。
张顺的家就是“门”字型的格局,后边三间正屋是一横排,左右各有一间长屋是竖列的,房子正中是一个院子。
张顺将右边的一间长屋收拾出来,腾给韩晋当居所。
右边的长屋本来是用来屯放干草木柴和农具等杂物的。
左边的长屋是用作伙房,在旁边还有一个简易的牛棚,里面养有一头健牛。
韩晋两人回来时,房子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
几个半大的孩子正提着扫帚,水桶和抹布在搞卫生。
张顺在给房间铺架床板,几片厚实平滑的木板,架在开有凹槽的几根方形长条轨木上,一个虽然简易但是稳当的床架就做好了。
铺上厚厚的一层干草,盖上一张草席,一张相对还算舒适的床榻就完成了。
“你们回来了啊!”
张顺搭好了床看到了韩晋二人,还有手里提着的东西。
“嗯?怎么又买了东西,老头子不是说了,别再送东西过来了!”
张顺老大爷看起来有些不高兴了。
“孙二郎,莫以为老头子贪图你的东西,才让你弟弟在我这安家,老头子缺那点吃的么!”
“你把老头子看成是什么人了!”
孙昱连忙和韩晋向前道歉。
“张大伯,你可别误会了!”
孙昱开口解释。
“这些我是准备请张家嫂子给料理了,备一桌席宴,我们爷几个好好喝一杯,庆祝一下我弟弟今天的乔迁之喜。”
孙昱又提了酒缸对着张顺示意。
“好好好!原来如此,倒是我老头子疏忽了,咱们是该吃顿酒席庆祝一下。”
张顺哈哈大笑一脸不好意思的说道。
“来,这天都快正午了,咱爷们几个搭搭手,把这活物料理好,赶紧让翠烹了。”
张大爷一听要喝酒,这劲头一下就来了。
几个小孩子也听到了要吃酒席,一个个都眼里放光,看着兔子和鸡,还有油汪汪的腊肉直馋出了口水。
年纪最小的孩子,也就是被韩晋吓哭的那个小不点。
此时心里对韩晋这个“叔叔”的印象一下子就好到了极点,这叔叔是个大好人。
给我们送来了好多好多粮食,还有盐和油汪汪的肉。
在几个心急吃酒席的人一起动手下,一桌还算丰盛的酒席不用太久就弄好了。
韩晋本想展示一下厨艺,发现这烧柴的炉灶火候不好掌控,铁锅倒是有了,就是太厚了,而且造型更接近汤锅而不是炒锅,调料什么的都认不全,也就只好息了这个心思。
饭菜上桌,桌上只有韩晋孙昱和张顺三个大男人入席。
小孩子和妇人在伙房里面吃,是没资格入席的,不过还是能听到孩子们兴奋的欢呼声和咯咯的笑声。
想要让原先陌生的人关系变亲近,不用别的办法。
喝上一顿酒就行了。
韩晋穿越的第三天,再次端起了酒杯,和张顺老大爷喝了个不醉不归。
喝到老大爷红光满面,双目圆睁,歪歪倒倒的硬是要和韩晋称兄道弟,恨不得斩个鸡头来个结拜仪式。
韩晋望着张顺倒下的身影,不禁好笑不已,这张老大爷就四个字。
人菜瘾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