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汉时风月三国猎 / 第一百一十六章 提前问世的通宝

第一百一十六章 提前问世的通宝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我想重定钱币制度。”
  杨翦此言一出,真的是石破天惊。
  随着摊子越铺越大,各项支出越来越大,朝廷面临的尴尬是,府库里没钱了。
  朝廷的府库没钱,少府的皇家私库情况更不好。
  杨翦还有些余钱,不过那都是从地里刨出来的,而且要用钱的地方也多。
  袁术称帝,自己将不得不发兵征讨,解决袁术之后,杨翦不打算主动发起战事了,而是要专注于解决现有地盘上的问题。
  如今自己拥有凉、雍、兖三州与并徐豫三州大部分地区、荆州的南阳,屯田与军屯已在各地推行,见到了成效,百姓也基本稳定下来,虽然蝗虫、冰冻、干旱等天灾频发,瘟疫也时有爆发,百姓困苦不堪,深受饥饿与瘟疫之苦,但有相当的百姓也能勉强度日了。
  在自己的推荐下,华佗成了太医令,自己也给予了大量的钱财,让他研究方剂,收购药材,应对瘟疫。
  凉州叛乱已平定,自己已让谢家出面,在关中地区组织商团,经凉州与西域地区重开商路,杨若会派兵保护。
  从条件上来看,重开币制的条件已经成熟。
  自从董卓进洛阳,毁五铢钱,滥发劣制小钱,导致钱币超发,物价飞涨,一石谷涨至数万钱,史书记载:是时谷一斛五十万钱,人相食啖。
  钱贱物贵,币制崩溃,粮食与布帛成为实物货币成为主流的交易手段,朝廷虽然年年铸币,但物价高企,不过聊胜于无。
  对于杨翦的此议,一众文谋是持反对与谨慎态度的,王莽与董卓便是因为改革钱币制度,导致通货膨胀,最后使经济崩溃,民生凋敝,导致了自身的灭亡。
  李复曾是董卓身边的首席谋士,更是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说道:“主公若在此时重定钱币制度,实为不智之举,第一,如今钱贱物贵,铜铁又是我们急需之物,耗费大量铜铁铸造钱币并不划算,第二,百姓如今不愿意使用钱币,铸造出来没人愿意,便成了废铜烂铁,重新拿来作其他用途,白白耗费时间与人力。”
  杨翦说道:“你们的忧虑自然是有道理的,但我反而以为此时正是重定钱币制度的好时机。现在流行以物易物,小钱几乎已经无用,正好用新钱币代替小钱。最主要的是,现在人们最缺的不是金银之物,而是粮食,而可以拿出来的粮食现在都掌握在朝廷手中,完全可以拿来平抑物价。”
  看着众人一脸的疑惑与不解,杨翦不得不给他们深入浅出的讲讲课。
  杨翦的打算是,不再在钱币上注明重量,而是在正反两面铸上建安通宝字样,以文为基本计价单位。
  朝廷只铸造少量币值为一文钱的基准钱币,而主要铸造当二当五钱币,面值不同,用料与重量大小有相应区别。
  朝廷以一两黄金易十两白银易十贯铜钱易一万文铜钱的标准做为定制。
  为了让人们慢慢接受新钱,一是钱币制作要精细,不易仿造伪造,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便是,它在流通中是有效的,也是不易贬值的。
  朝廷首先以钱币向官员们发放俸禄,为了保证官员的钱币不会作废,朝廷向人们出售粮食,人们必须用钱币来购买,人们可以以家中的金银珠宝按朝廷规定的标准兑换官员手中的钱币。
  这样做起来有些麻烦,但万事开头难,这样能让新钱币顺利的参与到流通中去。
  朝廷手握硬通货粮食,可以调节控制物价,可以解决发行新钱会引发通胀的问题。
  董卓改革币制失败,是因为他的目的本就是为掠夺财富,通胀不通胀他不懂也不关心。
  新钱一旦被人们所接受,关注的重点便是两点,一是金银铜矿收归国有,逐渐取消实物货币,朝廷建立金银储备,可以有效调控物价,二是防止盗铸,盗铸这东西在古代很难控制,杨翦能想到的也只有几条,首先是严刑峻法,盗铸钱币夷三族,重奖举报告发盗铸行为,其次是请书法大家书写钱范文字,钱范制作精良,留特殊印记,五年或十年以新币回收一次旧币,旧币退出流通。
  杨翦虽然不懂什么经济学,但比起自己面前这一众文谋,还是强上了那么亿点点的。
  李复等人听得似懂非懂,但杨翦首先只是拿官员们试试水,看看效果再推行,便也没怎么反对。
  至于官员,有不愿接受者,可以拿新币到内务府换取等值金银,但在年末考课中不得评为甲等。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说起杨翦向皇帝献上的《官员考课法》,对朝廷与地方官员每年都会进行严格的政绩德行考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