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汉时风月三国猎 / 第三章 中山甄氏

第三章 中山甄氏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关羽高大魁梧,怕是有两米余高,脸色如麦,一绺乌黑长须垂到了胸前,典型的关西大汉。
  关羽手持一把长柄环首刀,与演义中那把品相极佳,在北宋才会真正出现的偃月刀相去甚远。
  做为一个新加入的寻常小兵,杨翦自然没有机会与刘备关羽接触。
  杨翦试着问起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事情,老兵一脸懵逼,说道:“刘国相虽然与关张二位将军寝则同室,恩若兄弟,倒也没有结拜。刘国相慷慨任侠,又是皇室后人,少有大志,自然不会学这些盗窃匪寇之举。”
  杨翦一边操练,一边尽可能多的了解一些情况,以便于做出最合适的应对。
  由于操练认真刻苦,又能勉强填饱肚子,杨翦体格愈发壮实,已能自如的使用环首刀劈砍斩杀,也能于十丈之距射中靶心。
  也因此,杨翦被任命为什长。
  这日操练完毕,杨翦如往常一样向屯长田发告假。
  田发笑道:“你这小子天天去郭伯才家,到底是去借书看呢?还是去看他家闺女?”
  杨翦苦着脸说道:“田大哥,你就别寒碜我了,就我这样吃不饱,穿不暖的小士卒一个,可不敢想讨媳妇这样的好事。”
  这田发准假倒是爽快,就是每次都要这么戏弄自己一次,天天如此,这很影响心情啊。
  杨翦知道田发并无恶意,只是无聊之余找乐子的举动。
  不过郭良家里有不少藏书,而且郭伯才本身是个饱读诗书的儒生,年轻时也曾游历过不少地方,颇有见识。
  这对于此时的杨翦来说,无疑是最有诱惑力的。
  至于他家那个十五岁的女儿郭瑾容,虽然已经长开,相貌清秀,看着很是养眼,不过也真的只是养养眼而已,这个时候,哪有心思想这些个闲事情。
  郭良初始也以为杨翦借书求教为虚,接近女儿是实,颇为拒绝防备。
  几次下来,这个少年人真的每次都是在认真求教,借阅的书籍不仅认真看了,还能提出不少令他也为之惊讶的看法来。
  对于这个谦恭有礼,心有锦绣的少年人,郭良早已放下戒备心来,反倒生出惺惺相惜之意,硬是要与杨翦平辈论交。
  杨翦以为郭良如此,是怕自己打他女儿的主意,为了避嫌,便也未推辞,这反而令郭良以为他是真性情,更加欢喜。
  杨翦离了军营,入城直奔城东的郭良家。
  到了门口,便听得院内郭良的妻子姚氏正追着鸡跑,听她自语,却是今日要杀鸡待客。
  杨翦赶紧退了回去,却不防正在帮忙的郭瑾容眼尖,正巧看见,忙朝屋内喊道:“爹,杨什长来了。”
  这小丫头死活不愿称呼与自己年龄相仿的杨翦为世叔,自以为是的以杨什长称之,郭良也无可奈何。
  郭瑾容这一喊,杨翦便再也无法退走,只得大声说道:“愚弟去去就来!”
  也不待屋内应答,杨翦自去市上赊了斤猪肉与两斤酒水。
  这年头,物价飞涨,钱币成了最无用之物,自董卓废五铢钱铸小钱,民间钱币不行,几乎都选择以物易物。
  军饷折成了粮食,虽然很少,但也勉强可以让士卒自己平时去换些个人必须之物。
  在这个粮食金贵的乱世,粮食反而是最硬的通货,加上刘备治下秩序不错,当兵的赊上一点东西,还是被百姓信任的。
  一般情况下,除了占用朝廷军器军粮军饷的士族私兵,是没有军饷的,不仅如此,庶族服兵役,还得自备粮食武器盔甲。
  刘备的军队比较复杂,是为了平定黄巾军,由朝廷许可,以个人财力招募的,既有平原本地服兵役的庶族子弟,也有从流民中招募的外地人。
  像杨翦这样的流民募兵,宽裕时多少也会发放点军饷。
  杨翦提着酒肉进了郭家小院,将酒肉交给了郭瑾容,径自入堂屋寻郭良。
  寻常百姓都是一堂两屋,郭良虽是个读书人,但家中也只是一般,也只有这板壁土屋三间。
  堂屋之中,郭良正与一名儒袍中年男子相对跪坐,见杨翦进来,抬手召唤道:“杨兄弟来得正好,为兄与你介绍。”
  杨翦近至郭良身边肃手而立,望向那中年男子,揖手为礼。
  那中年男子嗯了一声,不过是淡淡扫了杨翦一眼,甚是倨傲。
  听了郭良介绍,杨翦才知中年男子乃是冀州中山郡无极甄氏的甄尧。
  中山无极甄氏于两汉一代,乃是真正的官宦望族,但到了此时,已日渐末路,上代家主甄逸于六年前去世,官不过上蔡县令,甄尧与其兄现任家主甄俨两兄弟虽曾举孝廉,甄俨不过是曲梁长(人口不过万的县长官称长不称令)。
  但甄氏底蕴深厚,其母又是出身于常山郡的望族张氏。
  这个时代,世家大族才是真正掌握地方命脉与天下大势的人,相互之间更是以联姻方式彼此勾连,织就庞大的利益网。
  杨翦幼时看三国,怎么看都很励志。一个编草鞋的,带着一个杀猪的与一个逃犯,艰难创业,居然最后能三分天下。
  长大后再看三国,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隐隐发现了在三国故事后面,三国鼎立的背后,那些传承已久的世家大族的力量无所不在。
  但就一个琅琊诸葛氏,便能搅动三国风云了。蜀国丞相诸葛亮,其兄诸葛瑾,吴国大将军,同宗诸葛诞,魏国御史中丞、尚书。
  而刘备前半生寄人篱下,颠沛流离,直到得到东海糜氏、琅琊诸葛氏等世家大族的支持后,才时来运转,创业成功。
  自己一个寒门庶民,自然入不了这些世家子弟之眼。
  杨翦心中冷笑,脸上却未露声色,转头对郭良拱了拱手道:“愚弟不知伯才兄(汉时男子有名有字,字一般为二十虚岁的冠礼上取字,为了方便,本书不就年龄)家中来了客人,多有打扰了。昨日所借书籍已看完,小弟想再借上几卷。”
  郭良见甄尧无礼,颇为尴尬,听了杨翦之言,笑道:“不妨事,书籍皆在屋内,想看什么,让瑾容为你取来便是。”
  杨翦闻言谢过,复又对甄尧拱了拱手,从容而出。
  郭良也曾以寒门举孝廉,加之颇有学识,故而游历之时,才得机会与甄尧结识。
  “伯才兄,恕尧直言,即便这个杨姓少年真是大才之人,一个庶民,没有世家大族的支持,也是永远没有出头之日的。听闻你婉拒了刘国相的邀请,却对这个少年刮目相看,何也?”甄尧看着杨翦背影,目光冷淡。
  郭良说道:“允常兄说笑了,乱世之中,能保全家人,苟活性命,已是幸运。刘国相虽然心怀大志,但如今根基全无,羽翼未成,想在这乱世之中创下一份基业,谈何容易。良才疏学浅,也没有什么大志向,一家人在一起,能平安相守便心满意足了。至于这位杨翦小兄弟,他的好学与见解,为良生平仅见,每次相谈甚欢,实有知己之感,自然刮目相看,以友视之。”
  甄尧哦了一声,郭良的学识与见解,他是知道的。而且从刚才来看,这少年人的心性也不错。
  “伯才兄与他交往之时,可曾发现其他不凡之处?”
  郭良有些愕然,笑道:“允常兄,杨翦年纪虽小,却颇为沉稳,除了谈及时政,每每一针见血,直击要害外,很少言及其他。不过有一次酒后乱言,元启曾说过,他知道汉室将亡,天下三分,却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出手改写历史。”
  郭良看着震惊的甄尧,苦笑道:“当时我听完,自然十分震惊,再追问时他便突然清醒过来,只说自己醉酒后胡言乱语,不可当真。但那时给我的感觉,他说的就是真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