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属于刘皇叔的大唐盛世 / 第二章 横渠四句,震烁千古

第二章 横渠四句,震烁千古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如果说这一天就这么过去,远远不会为刘和带来如此惊人的的名望,这一天成为了刘和人生真正的转折点,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一天为太宗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太祖实录》。
  半个时辰后,已经偷偷逃跑的刘和偷摸的出现在了门口,悄悄观察,诸位大概已经酒足饭饱,收起来了饿虎扑食的架势,重新新落位,恢复了高雅之士的模样,开始高谈阔论,不过蔡老头的胡子有点卷,估计是熟了,活该,谁让你骂的那么狠,我早就看见了还看了半天,我就是不说,气死你。不对啊,荀攸他们几个人怎么在擦剑,怎么擦完之后布上是红的,好像血啊,这是什么情况,这是杀人了么,还是他们几个资格差点,没吃过瘾,准备擦好剑,把自己分分炖了?要不,还是跑吧。
  就在刘和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声“安平,诸君皆在此,何故不辞而别啊~!”
  “卧槽,被逮住了,就不该回来,完了~!”不过吃都吃完了,俗话说吃人嘴短,总归要留点情面吧,刘和带着最后的一丝幻象。豁出去了,后悔也晚了,回来都回来了,再说别的都没用了,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再说自己好歹也是有身份的,汉室宗亲啊,刘备那个卖草鞋的都能借着这个名头招摇撞骗,自己这苗正根红的,总不能真的因为想吃个涮羊肉这个被干掉吧,顶多就是受辱,已经被成狗了,也不差这点了,韩信还受胯下之辱呢。
  整理衣衫,刘和恭恭敬敬的走到蔡邕面前,躬身行礼。
  “小子自知孟浪,若非诸贤警醒,恐误入歧途。醒悟后,倍觉无颜面对诸贤,故而离去。”
  “既已离去,何故去而复返?”
  “小子以为,大丈夫立于世,当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安能行小人之举,故来请罪。”
  “好一个坦坦荡荡,还是有些担当的。”
  蔡邕的眼中流露出一丝惊喜,抚摸着略带卷曲的胡子“安平能幡然醒悟,孺子可教也!”似乎这句话为刘和重新定了性,从无可挽救的浪荡青年,一下变为了误入歧途却可以挽救的失足青年。
  蔡邕和善的示意刘和重新入席“今日在座诸君,皆为我大汉的才俊之士,安平系出名门,本应成为我大汉栋梁之才,想必刘幽州勤于政务,忽略了对安平的教导,安平却不应因此随波逐流,当时常自省,不辱刘幽州之清名,快入席吧,聆听各位俊才高论,定大有裨益。”
  刘和瞬间愣了一下,这就过去了?认个错就过去了?刚才还群情激奋呢,口诛笔伐,让自己认罪呢?这就翻篇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这老头转性也太快了吧,这帮人属变色龙的么。还有,太神了!
  其实说到底,刘和是一个来自2000年后的灵魂,其意识,习惯,认知,都停留在属于他的那个年代,对汉末没有任何了解,至于只要是国人就会看过的《三国演义》,拜托如果以三国演义为对社会认知,人家自己都说是演义了,真当真怕是会死无葬身之地吧。
  实际上整个汉代,终其四百年,在大多数人的意识里,德行操守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汉代如果说说“才”决定了一个人的上限,那么“德”则决定了“下限”。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孝”,汉代的官员选拔制度是察举征辟制,“孝廉”在诸多名目中堪称第一,而“孝廉”中“孝”之所以还排在“廉”的前面,原因就是,汉人认为,孝顺的人,再坏也是有限度的,而不孝顺的人,再优秀也不不见得就一定会走正道。
  士大夫群体对士人的定性,几乎决定了他的上升空间,离经叛道绝不是正途,很传奇的东方朔,只能在宫里给汉武帝讲一辈子故事,就是这个原因,刘和只是犯错了,并不是不就要,也并没有离经叛道,所以也没有直接社死。
  同样的情况,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不犯错,犯错不代表品行一定差,如果犯错后,经过别人提醒,幡然醒悟,改过自新,同样不会因为曾经的过错而永无出头之日。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后世语文教材中的周处。真实的周处并不是什么无名之辈,他是西晋大臣、将领,东吴鄱阳太守周鲂之子,也是高门之后,周处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后来改过自新,浪子回头,发奋读书,甚者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最后的成就远超其父,甚者位比三公,这就是浪子回头的典型。当然了堪称不学无术的刘和是肯定不会知道大名鼎鼎的周处竟然是三国时期的人物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主流社会意识,被认为应该属于士大夫群体一员的刘和,就这样因为这样一句“君子坦荡荡”,被洛阳的文人群体接纳,也就等同于被全天下士族接纳。然后刘和就这么愣愣的的坐在席上发呆,不知所措,最后还是蔡老头发现了刘和的尴尬,刘和发现蔡邕的目光后再次拱手施礼,发现蔡邕在向自己招手,看来是让自己过去,想想某人的提示,刘和起身前去。
  “不知道老大人有何吩咐。”
  “安平不必拘束,就坐在我身边吧。”
  “和谨遵老大人之命。”
  “昔年刘幽州为宗正,某亦于京师,曾与刘幽州有一面之缘,刘幽州为人宽厚,有谦谦君子之风;为官清廉,不慕奢华;其执掌地方亦为政宽仁,安抚百姓,深得人心;张举叛乱朝廷束手无策,刘幽州领命,星夜兼程,单枪匹马平定叛乱,堪称士人楷模,宗室之表率~!”
  刘和都听傻了,自己的老爹这么牛么,感觉自己都脸红了,好像蔡老头说的能做到一样就算不错了,可是自己为什么不知道呢,老爹都这么牛了,自己想吃点涮羊肉就会被群起而攻之,这不太符合常理啊,疑惑归疑惑,但是依然记着某人的嘱咐,恭敬的端坐,听蔡老头说话。
  而蔡邕,一边说话,一边也在仔细观察着刘和,看到刘和的表现后,满意的点点头,看来还是可以的,至少够沉稳,不像之前表现的那么轻浮,看来之前的表现只是初到洛阳的不适应吧,外人看似刘和弱风光无比,以汉室宗亲,冠之年入洛阳,为天子近侍,何等的荣耀啊。可是实际上呢,刘虞执掌幽州,以汉室宗亲执掌重兵,董卓寝食难安,从入住洛阳开始,不断拉拢刘虞,授大司马,升太傅,召刘虞入京,刘虞拒不奉诏,无奈之下只得把刘和送到洛阳为质,做人质有好受的么,所以这孩子也是不容易,德行操守不差,就是不知道才能几何,师从何人。
  “伯安曾言,平生引以为豪者,有一子,名和,恭顺谦孝,他日必为大汉栋梁之臣,而今,安平已入洛阳,有昔日伯安之风,今入中枢,随侍陛下,有何计较?”
  “临行前,家父曾于我言,谨小慎微,谨言慎行。”
  听到刘和的话,蔡邕无奈的笑了笑,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是最后又摇了摇头,想想自己这些人,不也是在按照这句话做的么,那些出头的,已经被诛杀殆尽。不过这小子还真是实在,这话都往外说,蔡邕苦笑过后开口“令尊确实是爱子心切啊,那安平自己有什么志向么?”
  志向,好遥远的一个次,上一次提到志向是什么时候的事了?为什么脑子里的第一反应是马丁路德金那篇我有一个梦想,现在蔡老头问的肯定不能用那个小黑人的话来恢复,我有一个梦想,太傻了。
  刘和脑子在发散思维,在开小差,但是表情却显得无比凝重。在蔡邕看来这是在认真思考,于是正襟危坐,等待刘和的回答。刘和回过神来,发现蔡邕的变化,心想如果被他知道自己在开小差,估计能直接给自己一巴掌吧,毕竟看起来老头对自己还是挺不错的,骂人是真的,关心也不是假的。
  认真思考了几分钟,刘和下定决心,决定听“她”的话,“坦诚,直接,哪怕说的大一点也没关系,做到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做。”要大一点还不容易么,那句话应该会让蔡邕同志满意的,这可是对两千年儒家文化的高度凝练和总结,就是再过2000年也不会有比这句更大的话。
  然后那句本应在一千年后才出现的话提前出现在了东汉末年,并闪耀了几千年的光辉,引领了无数仁人志士,可以说仅凭这一句话,刘和就算以后混吃等死,也可以留名清史,当然这是后话,而刘和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如果他知道会发生什么,他绝对不会做同样的事,用他自己的话说,装X装过头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刘和刘安平同志平静而坚定的把话说了出来。
  蔡邕呆住了,任他如何去想也没有想到刘和会说出这句话,嘴里还在重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而自己毫无察觉。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志向了,至少自己是说不出也想不到这样的志向的,那几个老家伙也白搭,郑玄,因为党锢之争早就退隐了;孔融,虽是孔夫子后人,但确是腐儒一个,还非要从政,还口无遮拦,不知道哪天会横死;说实话,卢植是自己最看好的,师出名门,性格刚毅,文可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但是这又怎么样,平定黄巾后入狱,董卓入京再入狱,如果不是顾及卢植的名声,早就不知道死多少次了,现在的卢植恐怕早就没有昔年的意气风发了,同时抬头看向不远的卢植,然后发现他的震惊比自己更甚,竟然在浑身抽搐,如果自己年轻10岁,恐怕也会如此。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