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春秋野望 / 第二十九章:邯郸狄人有异动

第二十九章:邯郸狄人有异动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陆陆续续发完了工钱,再过几天就是农历春节了,春秋时代,中秋、端午等节日还未出现,但是年节是自殷商起就有了,这时又称改岁、献岁、上日、元日。百姓们祭神祭祖、除旧布新,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总算可以好好歇歇了。
  夏商周薪火相承,导致春秋战国时代有所谓的夏历、殷历和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月建不同,所以又叫做三正。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后世通常所说的阴历正月)为岁首。
  这时各国历法也颇为混乱,姬姓诸侯国多用周历,楚国等则用夏历。
  齐国的商人节前如约而来,运来了齐鲁的大好布料,正愁铁钱花不出去的黑山人民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很快将之抢购一空。虽说是糟糠之妻,两人在一起就是搭伙过日子,但这么多年下来哪能没点感情,如今手头总算有了盈余,给孩子和妻子做一身衣裳也是该有的心意。
  工人可以停工休息,兵士们却不行,施人吉决定将黑山军分为五个批次,轮流放假回家团聚。这样既可以保证黑山的安全,也有时间让兵士们得以好好休息。
  作为最值得依靠的力量,军队自然是施人吉心目中的重中之重。趁着年前空闲,他开始了七寨的劳军之旅,主要是发些年货,表彰下先进个人啥的,务必把军权牢牢抓在自己的手里。
  于是趁他外出的这三天,限粮政策未经通报在总寨开始试行了。
  施人吉回来后,赶紧紧急叫停,并且撤去了繁仲深的总计之职,将他调入军中,以后只专管军中辎重,变成了军队的后勤官。可以说相对于之前黑山财政的大权独握,这样的处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大大被削权了。当而那提出这个意见的小计官,也是一般的命运。
  限粮政策虽只实行了三天就被终止,但还是不可避免造成了百姓的一些恐慌情绪。有了铁钱却买不到粮食,于是这新币刚出来没几天就开始贬值了。而且这三天中还有更恶劣的事情发生了:
  “换粮了,换粮了,一百文粮食换九十升粮了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了。”有人在人群中大声吆喝着。
  “不是一文钱一升粮食吗,怎么到你这就是这个价钱了?”一位老年妇女说道。
  “大婶子,之前一文钱一升粮食是不错,可是现在黑山上缺粮啊,要不然司库也不会想出铸造铁钱,把一半的禄米以铁钱的形式发放。我告诉您吧,今天粮店的粮食可是比昨天又少了许多,您要是上面没啥关系,就是过去也是白跑一趟,根本买不到粮食。”这人嚣张的说道。
  “老婆子我就不信了,施将军刚定下的规矩,你们就敢这么改。儿子,走,我们排队买粮去。”老婆婆气愤。
  “娘,是真的,隔壁的二叔刚从粮店那回来,今天的粮食已经卖完了,早早就了关门。咱们现在过去也没用,好多人排着队呢,都是打算排通宵的,等着买明天的粮食呢。”儿子扶着老娘有些无奈,虽然看不惯这些人的做法,但是确实买粮食越来越难了。
  只有那些跟粮铺有关系的,才能以一文一升的价格买得到,轻轻松松就赚了中间的差价。
  “来来来,铁钱换粮了啊,明天一百文可就只有八十五升了。”
  “我换,我换。”有人上前。
  “娘,咱也换吧。”老妇人的儿子也意动。
  “当家的,再等等吧,我就不信弄成这样,就没人出来管管。”妻子心疼少掉的粮食,对丈夫说道。
  施人吉回来后,为挽救铁钱的信誉,宣布敞开供应以铁钱换粮食,并让乡宰一级级通知下去,告诉大家公库粮食充足,可以足额兑换。为了让更多人相信,他还要求空车返回的齐国商人车队,陪自己又演了一场戏。
  让已经售空的商队载着黑山库中的粮食,悄悄出山,再大摇大摆进山,故意表演了一次大宗的粮食买卖。并散播出去消息,今年齐国大丰收,粮食很多,便宜的很,正源源不断往这运呢。
  如此,总算是稍稍缓解了缺粮的恐慌,缓解了铁钱的信任危机,虽然大部分铁钱还是流通了回来,但是情况一天天在改善,只要铁钱购买力足够,相信大家早晚会接受它的。
  另一方面,施人吉不得不感慨自己身边人才的缺少,说来那繁仲深之前不过是汤阴一小吏,做些计算工作,自然也没有自己这般有后世许多经济知识。骤然把他提至高位,特别是做这完全陌生的经济工作,实在是有些难为他了,所以才有此闹剧,根本原因还是自己的用人之过。
  春节过后又是三月,黑山继续稳步发展,铁钱也开始慢慢被接受,原来是全部兑换粮食,如今换个八九成,多少会留一些在身边。
  繁仲深虽遭贬斥,但工作仍旧认认真真,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将军,武库已经统计完成,如今军库中有青铜各式兵器两百二十三件,披甲两百零六件。另外我黑山自制的铁制大刀兵器也达到了两百三十柄,长枪为五百多柄,自制的竹木藤甲三百二十件。”调任军需官的繁仲深汇报道。
  “不错,看样子工农分离后,生产效率果然提高了不少。”施人吉颇为满意,这些武器、甲胄,可以让他手下的甲士达到四百多人,还能有一支五百人的长枪队。
  “是的,将军,如今黑山每月铁的产量在五百余斤,比之前多了一倍不止。”
  军需库有这样的好消息,情报司也有好消息传来。今年,公元前658年,晋国和虢国因为边鄙争端形势紧张,双方磨刀霍霍,似乎将要一战。
  施人吉一想,这么说历史上的“假途灭虢”之战要发生了?因而他兴奋地将半数情报人员都派去了虞国,密切注视局势的变化,特别交待留意虞国大夫百里奚这个人才,如果其沦为奴隶,务必把他解救出来。
  其实这倒是施人吉想差了,如今离虢、虞两国灭亡却还要3年时间,这不过是晋国第一次借道虞国攻打虢国,因为有了这次的良好合作为基础,所以三年后的那次虞国国君才会如此掉以轻心,导致被晋军突袭灭国。
  情报头子长勺季德亲自在前方坐镇,不断向黑山传回情报。不过他想不通,将军怎么会这么关注一个半截身子都入了土的老头子的动态,竟要自己将此人的事情做到一旬一报。
  虽然百里奚大夫在虞国确有贤名,但比他更有名的还有大夫宫之奇以及大夫井伯,这二人不但才华、声名更甚,而且也更加年轻。若是要拉拢人才,这两人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百里奚如今已经快接近七十岁了,在这个年代可算是非常长寿之人了,所以自然一般人都认为他没几年活头了,多半多半如今已耳聋眼花了。史书上记载,秦穆公五年,当他见穆公时声称自己已七十余。
  人才难得,倒不是施人吉不想亲自去招贤,只是如今山下的“峰峰军寨”有些不稳,所以他不得不留了下来,亲自主持可能要来到的战事。
  原来自去年施人吉提出“工农分离”这个政策后,今年逐步得到落实,两千余壮妇从农业上解放出来,加入到炼铁的大军之中。也因此,山上的石城寨和山下的峰峰军寨都愈发兴盛起来,人烟稠密、人声鼎沸。
  山上的山寨还好,躲在深山老林里,山下的军寨则引起了驻守在邯郸的狄人留吁部的注意。光是军寨值守兵士看到的,就已经有好几波留吁狄的探子来此侦查过了,料来如今邯郸正在集结人马,一场大战也是不可避免。
  不是施人吉不想退,以他目前的实力,安安稳稳发展才是王道。只是这一退,矿道怎么办,铁矿石的秘密必然会暴露给狄人。狄人连灭邢、卫,掠夺了大量的两国工匠,如果其中有睿智聪明之士,说不定就能按照炼铜的方法,炼制出铁来。
  如果在诸夏各国还没掌握这项技术之前,让狄人先点了这科技树,那么之后的文明会怎么发展还真不好说。也许一个不小心,施人吉就会成为整个诸夏的罪人,所以这个风险他可不敢冒。
  而且就算他之后可以同样把技术开放给如今的诸夏各国,也是并无大用。因为此时河北、山西等地基本上都是狄人的地盘,也就是说北方主要产煤产铁的地方如今几乎都在狄人的手中掌控着。而南方那些产煤产铁的地方,大部分都在夷人的地盘上,所以华夏文明先进入铜器时代再进入铁器时代也的确不是没有原因的。
  既然这仗必须要打,那么就要想想怎么把它打好了。卫国国君那,施人吉已经派出信使,前去求援,希望能得其出兵相助。卫文公还是个有能力的人,不过在先休养生息还是先恢复故土的两难抉择中,他会怎么做,还真不好说,更何况有一般老顽固大夫。
  另一处求援的地方,就是之前灭石城寨时有过良好合作的苍岩寨了。苍岩寨的人马不少,而且做的就是刀口舔血的买卖,只要有足够的利益,相信他们会感兴趣的。
  然而,似乎是好运有些用完了,坏消息是接二连三。两处的联络使节,此次求援行动都以失败告终,无论是卫国的君臣,还是苍岩寨的当家,都不敢与如今还十分强势的狄人擅起争端。
  情报司也慢慢将邯郸狄人的虚实打探清楚,好消息是此次行动只有驻守邯郸附近的留吁狄参与,不是整个留吁部的统一行动;坏消息是,仅仅是这么一部分留吁狄,集结了周边部众后,也出动了整整三千的大军,想要给予雷霆一击。
  而施人吉这边,紧急扩充了300新兵,使得黑山军的人数达到了两千人。留下五百人守寨后,可出动本部一千五百人的军势,其中甲士四百人,长枪队五百人。另外附属各寨如上次一般,可再出兵一千人助战。与上次不同,这次的这些附属兵至少是到黑山参加过轮训的,战斗力比上次要强点。
  “不行,看样子我要亲自去趟苍岩寨。”施人吉想到卫国的大夫,还是觉得苍岩寨或许更靠谱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