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武林的真相 / 第二章 初探秘籍

第二章 初探秘籍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有一天上午,张清随母亲和奶奶去家附近的河边赶一个集,趁大人买衣服挑款式之时,张清独自从人群中钻了出来,在过道上溜达。无意间看到一个老头儿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铺了一地的旧书。张清踱着八字官步,倒背着手,好比个有身份的文化老者一样,踱步走了过去。低头瞄了一遍,在一堆破旧并掺杂盗版的群书中忽然发现隐匿着一本“武林秘籍”。他顿时眼睛一亮,伸手迅速从中抽出。那是本红皮书,书名写着《点穴与解穴》。张清甚感好奇也很兴奋。
  上前问道:“大爷,这本书多少钱?”
  摊主伸出粗犷的二指:“两块拿走。”
  张清正好口袋里存着两块零花钱,刚好够把这本书买回家。拿到“秘籍”的那一刻起从来不爱看书的自己不管懂不懂,从早到晚的,眼睛就没离开过白纸黑字之间,好似那么回事儿的天天翻,天天看。一个星期过去了,最后看的头晕,晕的都快吐了,还是没看懂。
  张清心想:”看不懂咋办呢?”
  左思右想,最后终于蹦出来个不太靠谱的点子,就是找来了十八岁的表哥一同探讨,表哥何许人也?他是个武术狂热积极分子,早早的就辍学了,打架斗殴的本事还是有点的,不过还是自己想象的能耐比真本事大。表哥特别喜欢武术,估计也是被武侠电影的洗脑后果,哥俩最大的共同点:都爱好武术,但没有武术老师!
  表哥总爱在张清面前显摆双手倒立行走和单手俯卧撑,自称手掌能劈三块砖,在张清眼里表哥不算什么能人,毕竟这点本事是个武警都比表哥厉害。但张清知道自己年纪小,确实没有表哥的能耐,而且年纪比自己大点儿的少年乱七八糟的经验多,对于“秘籍”的解读多少会有些帮助。后来表哥见到这本书,表现的的确很兴奋,但其文化程度却和张清不相上下,足见其水平也就止步于小学了。不过是两个标准臭皮匠的水准。好奇心使得二人开始“正儿八经”的研究这本“秘籍”。书里除了看不懂的点穴和解穴的文字和图画外,还有点穴的招法套路、抻筋压腿基本功、功力器械辅助训练等等。又是蹲马步,又是插铁沙,劈砖头、抓铁球,都=唯一能看懂的就是最后几句话:有的三年练成,有的十年练成!
  张清想:“若是比着练三年,没练成该咋办?岂不是白白浪费了时间?谁又能确定这本“秘籍”的内容是真的还是假的呢,虽然谁都明白,功夫不是一朝一夕的,但是三五十年才能练成的东西,没有真正的师父教,哪能瞎练呢。谁又知道对与不对呢?况且我根本没那耐心。”
  就这样,二人一边看书一边跟着瞎比划了个把月,最后总结出了一个结论:看了等于没看!
  若说唯一的收获就是记得哑门穴是死穴。自此之后,张清对所谓的“秘籍”凉了一年,不再翻阅。不过多少还是觉得自己有点功夫的了。
  张清十一岁那年,喜欢看流行武侠电影和功夫电影,武侠电影都是吊钢丝、埋炸药的特效,张清知道是假的,但内心却一直希望有真的。平时做梦都会梦到自己有了特异功能,趴在冬青绿化带上飘移,骑着自行车飞出自家窗户,在小区楼宇间穿梭。有一个夏天的周末下午,张清和“小弟们”在楼下公园玩耍,突然阴天,刮起了大风,紧接着轰隆雷音,零星的掉在地上几滴大雨点儿!这风太大了,鬼哭狼嚎的声音!张清赶紧往家跑,跑在路上突然间,霎时闪过一道闪电落在他眼前,相距不到半米,其危险性可想而知。张清还没来得及反应,突然又一道闪电劈在他眼前!
  但此时的张清并不害怕。却偶然萌生了一种念头:“这么吓人的闪电没劈到我!难不成自己有“神功护体”?还是什么特异功能?”
  此时雨天还是阴的,雨滴了滴并没有下。张清决定先不回家了,要试着发动“神功”来制衡这股子大风。此时他两脚横开,骑马蹲裆式,两掌前推,迎风使劲大喝一声:“风停!”
  说来也是奇了,风真停了。张清惊讶的瞪眼愣了,心想:“灵了!风居然真停了!看来我真行!再试试!”
  等一会儿风又起了,张清故技重使,又大喝一声:“风停!”
  风又停了。张清高兴了,看来自己真有点能耐了。这么好玩,再来一遍。
  一会儿风又起。张清继续发功:“风停!”
  这次风不但没停,反而更大了!张清有点失落,但心里又不甘心,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又重复了好几遍。最后把灵与不灵做了个对比,结果7:3。就算是灵了吧。
  第二天,张清感冒发烧了,向老师请假在家,打了一个礼拜的吊瓶……
  当时功夫电影是成龙、李连杰等武打片最经典最量产的时候,寒假、暑假、周六、周日、放学中午与晚上有空就看。比起成龙、李连杰,张清更喜欢赵文卓和,他感觉成龙是功夫杂技搞笑风格。李连杰动作属紧凑好看风格。赵文卓的感觉最像传统功夫大师,身手舒展飘逸,动作快慢有度,所演的角色举手投足都带有大侠的风骨。黄元申的腰杆很直,演霍元甲的气质比霍元甲本人还好,如同电视主题曲唱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民族英雄的腰也不会随便折。在张清的印象里,英雄气概应当是站如松、坐如钟,外儒内强才是武学应有的气质。
  电影、电视中的武打片害人不浅。无论高手低手,只要有对打就是奔着十几二十分分钟去。一场电影一个半小时,一对一打斗并变着花样来闹腾一个小时,就结束了。张清被电影洗脑后的打架思路就是这样。同学间闹闹还行,真遇到半路截道的“坏小孩”就不灵了。
  有一年冬天,貌似习得武学“秘籍”并觉得自己有点功夫的张清因为同学被欺负要替同学出头,其实无非是想试试自己本事如何。
  就在张清小学附近的一个胡同口找常在此处出没劫道儿的一批小屁孩儿算账。张清带着三人,站在胡同口,齐声用大喊骂街的方式把他们引出来,小破孩儿们也争气,如同恶饿狗看见包子一样窜出来三个。带头的自称“黑旋风李奎”,上嘴唇两道鼻涕,红脸蛋子脏兮兮,戴一顶毛线织的灰色窝头帽子。“李奎”个子最高最壮。另外俩长的一个像核桃,一个像枣,可以忽略。
  胡同口有点未融化雪,张清准备就地与“李奎”一对一大战三百回合,上手大一打就懵了,上去一脚蹭在对方裤子上,变成了互抡王八拳,又变成撑葫芦架,又演变成了抱摔,结果张清稀里糊涂的滑倒在地,不仅吃了一口雪,还被雪渣迷了眼。小破孩儿们一看情况不妙,就想溜了。张清虽然倒了却死死拽着对方的裤脚不撒手,对方一使劲,裤子扯开了一道口子,还是跑了。战斗自开始到结束花费十秒钟。或许这就是张清关于当下流行的MMA最早最原生态的实战体验了。
热门推荐
飞剑问道 无疆 我是仙凡 一念永恒 天影 六迹之万宗朝天录 飞剑问道 无疆 我是仙凡 一念永恒 天影 六迹之万宗朝天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