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乱晋 / 第八十三章:悟空学成

第八十三章:悟空学成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八十三章:悟空学成
  “小妹妹,”虞权摸着小女孩的头,温柔地问道,“你,听懂了没有?”
  “我……”
  小女孩扣着手,扭捏着一直不回答虞权。
  “小妹妹,那你先去背诵吧……”
  虞权搪塞着小女孩,眼看着这群孩子的心不在学习上,虞权自己也不好再勉强什么,只能任由他们去了。
  这个时候只见小女孩点点头,捏声捏气地背诵了起来,还时不时地偷偷瞄虞权一眼,似乎虞权在小女孩的眼里是个很恐怖的人。
  虞权安慰小女孩后,阔步走出屋子,想着自己小说的事情。
  既然现在没什么事,而且孩子们也并不想读书识字,那自己何不放纵他们一回?他们也是出身宗室,自然不用担心以后的前程,自己还不如关心下自己的小说呢,谁让自己以后要靠小说吃饭。
  想完这些,虞权索性转身找了间无人的屋子,安心地写起了自己的小说,任务便是修改第一回,当然也包括后面的章节。
  自然不是虞权不负责任,实在是虞权没法对这些孩子们严格。别的不说,这些孩子们喜欢玩乐,实在是很正常的。试问,哪个孩子不愿意出去玩?何必苦苦相逼?
  再者才是虞权不愿意得罪他们,毕竟他们是宗室人员啊!有的是惠帝司马衷这支的亲戚,有的是齐王司马冏这一支的孩子。
  想一想来说,还真是这样,这些孩子们自然不要像寒门、平民士子那样,努力读书,然后寻找出路。
  虞权无奈的摇摇头,社会内卷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自己一个普通人又如何能改变呢?与其想这些没用的,还不如管管自己小说呢!自己可是要靠写小说挣到第一桶金,然后才能招兵买马,之后便是叱咤天下。
  再回想起历史,虞权记得,留给自己的时间着实是不多了。
  按照历史记录来说,齐王司马冏这个时候应该没有几天活头了,接下来便是长沙王司马乂。
  而长沙王司马乂之后是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二王之后便是八王之乱的结尾,是以东海王司马越执政为前奏的。
  那个时候,惠帝司马衷也死了,因为没有太子,所以就让惠帝司马衷的弟弟司马炽即位了,这便是历史上的晋怀帝司马炽。
  这么说来,留给自己的时间着实不多。别的不说,就说自己的靠山,现在估计也只有齐王司马冏和长沙王司马乂了,难道自己转而投靠成都王司马颖?
  不不不,成都王司马颖那么暴躁,估计会一刀杀了自己,更别提河间王司马颙那个老狐狸了。
  而历史上八王之乱的胜利者——东海王司马越,他其实也并没有苟活太长时间,甚至于尸体和棺椁都被胡人践踏,护送东海王司马越尸体的士兵甚至于被全部杀完。
  虞权相到这里,不禁的打了个冷战,要说这东海王司马越真是惨。自己死了,尸体想要运回东海国,半路上还能被胡人截胡。
  试问,谁有东海王司马越悲惨?
  虞权无奈的摇摇头,随即便又开始了写小说,至少现在对自己来说写小说是最为重要的。
  这个时候,虞权也修改完了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现在开始了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
  虞权对这个第二回的题目是有很深的感悟,只是现在正文还没有写完,万不可现在就写批注,只好将批注默默记在心里,等着以后补充了。
  美猴王有了名字叫孙悟空,其实便不在是曾经那个美猴王了。从这一刻开始,孙悟空便再也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美猴王了,但孙悟空他又还想做回之前那个美猴王,这点便是吴承恩笔下的《西游记》的悲哀所在。
  联系到人的身上也是,有时候我们到了某个阶段,再也回到从前,再也不是以前的自己了。
  “一日,春归夏至,大众都在松树下会讲多时。大众曰:‘悟空,你是那世修来的缘法?前日师父拊耳低言,传与你的躲三灾变化之法,可都会么?’悟空笑道:‘不瞒诸兄长说,一则是师父传授,二来也是我昼夜殷勤,那几般儿都会了。’大众道:‘趁此良时,你试演演,让我等看看。’悟空闻说,抖擞精神,卖弄手段道:‘众师兄请出个题目。要我变化甚么?’大众道:‘就变棵松树罢。’悟空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棵松树。”
  孙悟空有了“性”,在师兄面前卖弄,满足自己心里那一点点虚荣。所以生出了混世魔王,要来占他洞府,斩了魔王自己便成了新的魔王。练猴兵,夺武器,到最后闹天庭都是因为孙悟空他自己有了个性,也就是所谓的“性”。所以,孙悟空的祖师才会说此去定生不良。
  这点,从师傅当时对孙悟空的训斥便可以看出来。
  师傅当时的话是这么说的:“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孙悟空这个时候自然是磕头认错,可是师傅赶他走的心很坚定,孙悟空没办法,也只能拜别师兄弟离开这里。
  而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悟空道:“决不敢提起师父一字,只说是我自家会的便罢。”
  这一段话,确实很有意思的。师傅教授了孙悟空很多本领,也明知道孙悟空离开后会惹祸,为什么不让孙悟空报出自己师傅的名字呢?难道真的是因为师傅不想惹祸上身?又或是师傅因为有孙悟空这么一个徒弟而感到耻辱?
  虞权并不是这么认为的。
  有人的理解是菩提如今隐居,当年肯定是和很多人不和,以悟空那性子肯定会招惹一些人的祸事,此举也是为了保护悟空。如果知道了菩提是悟空的师傅,那悟空肯定会遭到当年菩提的仇人的陷害。
  虞权却不认同这个观点,虞权认为这段话反而表现出菩提祖师已经有了反心。
  虞权认为菩提是想举兵造反,甚至于是一个在逃通缉犯。要不然怎么会隐瞒身份在人间办学,要不然怎么会得了孙悟空这么一个有天赋的弟子而暗喜?
  可惜悟空口风不严,没有经过菩提祖师的考验。禁止悟空泄露他的信息,难道不是怕位置被发现吗?
  另外,菩提祖师肯定在悟空的身上下了禁制,可是普通的避免被牵连有必要吗?
  不管他的真实身份是谁,地位肯定都不低,本领也不小,拒不承认又怎么样?
  菩提祖师这一段话实在让人费解,表面上看是表现了师徒离别之时的伤感,细思极恐,反而表现出吴承恩写作技艺的高超。
  当然,这些都是虞权脑洞大开,其中或许不能推敲,不过这个已经不重要了。
  很快的,虞权便写到了结尾,原文是:“好猴王,念声咒语,驾阵狂风,云头落下。叫:‘孩儿们,睁眼。’众猴脚屣躧实地,认得是家乡,个个欢喜,都奔洞门旧路。那在洞众猴,都一齐簇拥同入,分班齿序,礼拜猴王。安排酒果,接风贺喜,启问降魔救子之事。悟空备细言了一遍,众猴称扬不尽道:‘大王去到那方,不意学得这般手段!’悟空又道:‘我当年别汝等,随波逐流,飘过东洋大海,径至南赡部洲,学成人像,着此衣,穿此履,摆摆摇摇,云游八九年馀,更不曾有道;……’”
  这一段话,表面上写的是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在小猴子面前讲起自己求师学艺的过程,实际上却显露出孙悟空的“人性”。
  这一段何尝不是孙悟空自家卖弄,在“乡亲”面前挣个名堂?
  虞权苦笑着摇摇头,这点却是自古有之,这点作者吴承恩写的真是妙极了!
  孙悟空这才回到花果山,便跟小猴子们说他是拜师学艺,这点可是违背了菩提祖师的训斥啊!
  第一次说出自己如何得道,违背当初的承诺,菩提祖师要求悟空说自己是在家自学,悟空却忘记了这点。
  虞权看着《西游记》第二回,自己这个时候也已经写完了,心中却有很多想法要记录下来,这可是自己这个原作者的一首批语呢!
  “不行,赶紧找个时间记录下来,说不定以后也能形成一门‘西学’呢!”
  说着,虞权便开门而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