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话说武王伐纣成功之后,大举分封有功之臣和同姓宗亲,以及上古王后裔。公东征以后,又在武王分封的基础上,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分封诸侯,至此,中原大地上遍了许许多多的诸侯国。
郑国
一个分封很晚的诸侯国,是第一个挑恤天子权威的诸侯国。
郑国的始祖是宣王之弟姬友,宣王封在首都镐京附,国号为郑。姬友后称为郑桓公。
后来宣王逝,幽王继位。姬友觉王朝岌岌可危,积重难返,想留自己这一脉,于是迁洛水东部,建都新郑(河新郑)。
公前771年,方游牧民族“犬戎”,攻入王朝国都镐京。由于当初幽王烽火戏诸侯,所以现在没么诸侯来救他了。
姬友作为幽王的叔叔,当然要救他,但是不过犬戎,杀死了。幽王也一同遇害了。
镐京犬戎大肆扫掠,变得残破不堪。
姬友的儿子姬掘突,继位为郑国国君,后称为郑武公。
武公就护送幽王的儿子平王,迁都洛邑(河洛阳),称平王东迁。
洛邑也成,是当年公营建的,意是成就朝功业的地方。
姬掘突因为护送有功,封卿士。卿士相当于宰相,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公前757年,姬掘突的夫人武姜生下了一个男婴,这个男婴就是大鼎鼎的郑庄公,姓姬,寤生。
关于他的出生,官的记载既不是透云霄,也不是紫气萦绕,只有十个字:庄公寤生,惊姜氏,遂恶之。说郑庄公出生的时候难产,他母亲姜氏了惊吓,所以讨厌他。
郑庄公有个弟弟,叔。他母亲喜爱叔,经常在郑武公(也就是姬掘突)面前说公叔如的机智过人,如的聪明伶俐,一大堆好话。就是要郑武公立公叔为太子,但是郑武公不同意。(因为当时的制度是立长不立幼。还有一个规定是立嫡不立庶,也就是子凭母贵,立正夫人生的孩子,不立妾室生的。)
等到寤生十三岁的时候,郑武公逝,寤生继位,为郑国国君。虽然年轻却十分成熟。这一年他母亲姜氏说要将“制”这个地方给公叔,寤生不同意,说制地是个军事要地,不行,其他地方都可以。姜氏说那把“京”地给他吧。庄公同意了。
公叔在京地把城墙扩大延伸,使京地的城区面积变大了。这事传到国都新郑,大臣祭仲就跑去对庄公说:王规定,大的地方的城区面积,不允许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地方的城区面积,不能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现在京地的城区扩大,这是不符合祖制的,希望您管管。庄公听,说了一句言:多行不义必自毙,你就等着看吧。
又过了几年,公叔又命令部和部的部分官员听从他的命令。大臣公子吕坐不住了,跑去对庄公说;“一个国家不允许有两个君主,你是将君位让给他吗?如果给他,我就去效忠他,如果不给他,我就去消灭他。“庄公说:”不用担心,他会自食恶果的。”
郑庄公二十二年,公叔的士兵,武,车马都准备充足了,就联合他母亲姜氏,攻郑国国都。庄公得知后,他派公子吕去攻京地。京地攻破,公叔逃到鄢地。庄公又去鄢地攻他。后来叔又逃到国。庄公就没追了。
庄公知道母亲也参与叛乱后,将送到颍地,并发誓说,不到黄泉不相见。后来又后悔了,想接他母亲来,又怕人说他言而无。
颖地的长官颖考叔听说这件事后,觉得升高的机会到了,就来朝见庄公。庄公赐他酒食,他把好的食物包在一边,庄公就问他这是干嘛,颖考叔说:“我家母亲年老,未曾吃过国君赏赐过的东,所以包一些去给吃。”庄公听,一阵慨:“你有母亲可以孝顺,而我却没有。”颖考叔就问为么这么说,庄公就对他说了经过。
颖考叔听说:“这还不简单吗?臣有一计,可使国君与您母亲相见。”
“愿卿我。”
“只要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在地道中相见,谁又会说您呢?”
庄公接了他的建议,在地道中有泉水的地方和母亲见面了,出地道后就把母亲接了国都新郑。
从此颖考叔就得到了庄公的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