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大明凡人 / 第19章 安民告示

第19章 安民告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栽赃陷害也是一件非常展现本事的事情,有时候还是高能力的体现。
  虽然赵进宝想到了要利用效忠信来栽赃陷害刘仁礼。
  “怎么才能弄到刘仁礼的效忠信呢?”赵进宝深深的思考着,“即便是弄到了这封效忠信,又该把它送给谁呢?”
  赵进宝虽然是一个三本毕业的学生,但基于对历史知识的爱好,在学校里学的也是历史专业。他很清楚现在已经是正德五年了,距离刘瑾被抓剩了不到半年的时间。
  “如果这个时候能够把刘仁礼的效忠信交给杨一清,他在收拾刘瑾的时候,顺便就把刘仁礼给收拾了。”
  借力打力是赵进宝做事情的基本原则。
  当然了,如果不借助杨一清的实力,就赵进宝自己的能力也是没有办法扳倒刘仁礼的。
  思路已经清晰了,剩下的就是如何得到刘仁礼写给刘瑾的效忠信了。
  原件肯定没有办法得到,因为这个原件在北京刘瑾那里;如果能够得到刘仁礼孝忠信的副本也是可以搬到他的。
  可怎么才能得到呢?
  赵进宝想了想暗自说道:“我还是模仿这家伙的笔迹,写一个送给杨一清。”
  想到这里,赵进宝高兴了,“哼哼,不管是不是刘仁礼害死我爹的,但从你的所作所为,特别是给刘瑾写效忠信这事情来看,刘仁礼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既然不是好东西,即便是被害死了,就当是为民除害。哼哼,千万别怪我心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现在赵进宝已经把思路理清楚了,剩下的就是如何得到刘仁礼的笔迹呢?
  这个并不难。
  当天晚上,赵进宝又给凤翔知府写了一封信,让他替自己寻找刘仁礼的笔迹。为了安全起见,赵进宝的这封信是通过信使交给凤翔知府大人的。
  第二天一早,赵进宝就收到了凤翔知府大人的来信。
  同样,这封信也是由信使交给赵进宝的。
  赵进宝打开这封信只见上面写了四个字“安民告示”。
  安民告示,这是什么意思呢?
  赵进宝左思右想之后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明白了,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同知这个官职和通判一样都是知府的副手,但按照排名却在通判之前,属于第一副职。按照分工同知是管民政的,也就是说事关百姓的日常事务都由他来管理。
  或许这位凤翔同知是一位书法爱好者,在写安民告示的时候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直接由自己来书写。
  在办公的同时顺便练练书法,真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赵进宝顿时恍然大悟,之后的几天时间里赵进宝特别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张贴告示的地方。
  中国古代张贴告示跟今天的公告有些相似,重要的事情公告的时间长一点,一般的事情公告三天就行了。
  三天之后,这张告示基本上就可以被撕掉了。
  当然了凡事都有例外,如果这张告示贴上之后还没到规定的时限,新的任务又来了需要用公告的形式来告知大家。
  于是前一张告示就会提前结束使命。
  告示墙的位置有限,一时半会贴不了那么多有用的告示。另外,中国古代由于没有电线杆,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也会把自己治不孕不育、阳痿不举的野广告贴在管家的告示墙上。
  地方本来就有限,再贴点这些东西,地方就更紧张了。
  所以官差在清理过期告示的时候,顺带把贴在墙上的东西一次性就全部清理了。
  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
  赵进宝就是这样一个有准备的人,由于他经常在张贴告示的地方转悠,终于有一天这样的机会被他等到了。
  两个公差拿着一张新告示来到告示墙边。
  “你去把原来的告示揭掉,我来把这张新的贴上。”一个公差对另一个公差说道。
  “这张告示才贴了不到三天时间,公告的时间还没到现在揭合适吗?”另一个公差看了看告示下面的时间说道。
  “这里的告示都贴满了,已经没有地方粘贴了,管它时间到不到,先揭下来再说。”年龄大点的公差很不耐烦的说道。
  决定一张告示的命运有多种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张贴告示地方的大小。
  由于地方有限,上一张由凤翔同知亲手书写的告示便被公差揭了下来,随手扔在了地上。
  赵进宝一看赶紧上前把那张揭下来的告示捡到手里,“这么好的书法作品怎么随手就被抛弃了?”赵进宝捡起扔在地上的告示说道。
  书法作品?
  两个正在张贴告示的公差看了看眼前这个傻乎乎的读书人不由得好笑起来:“这家伙怕是被书读傻了,明明是一张告示,怎么就成了书法作品?”
  “唉--,林子大了啥鸟都有,偌大的凤翔城里被书读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另一个公差摇摇头叹息的说道。
  虽然拿到了凤翔同知亲手书写的告示,但赵进宝拿的很稳,再往回走的过程中不紧不慢,一边欣赏,一边感叹,完全陶醉在其中。
  等走过了这个巷子口,赵进宝这台加快脚步向前跑去。
  好危险啊!如果当时张贴告示的公差把他拦住问一问,将会是另一种结果。
  回到家里,赵进宝平息了一下紧张的心情,这才开始好好研读这张告示。
  这是一张给百姓们阐述盐法的告示。
  有一点需要声明,那就是现在虽然是正德五年,但由于正德皇帝朱厚照不喜欢管理国家事务,于是这个时候大明王朝真正主宰者就变成了大太监刘瑾。
  刘瑾这个人虽然是一个身体不太健全的人但人家却是一个有抱负的太监,他最崇拜的人就是上一届太监头领王振,无奈自己读的书太少,虽然想领兵打仗、纵横疆场,但由于能力水平有限而且还不具备太监王振那样运筹帷幄的本领。
  于是经过长时间的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好办法。
  我要进行改革。
  信心满满的刘瑾决定对朝廷的弊病进行改革,其中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就是推行盐法。
  由于当时贵族操纵食盐价格,使得官府的盐格高私人的盐价,于是就出现了百姓愿意购买私盐而不愿意购买官盐的现象。
  刘瑾针对这种情况他要整顿盐法,清理盐课。
  而凤翔同知所书写的这道安民告示,讲的就是这件事情。
  这一张安民告示大概有100来个字,基本上把新盐法的内容讲透彻了,也把赵进宝需要写的内容都书写到位了。
  “好,有了这张告示,我就知道该怎么栽脏陷害你了?”赵进宝心中暗自说道。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