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大明凡人 / 第2章 衙门里的人

第2章 衙门里的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明白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之后,赵进宝该为今后的生计发愁了,不然肚子饿的慌。
  “夫人,我好饿,能做点吃的吗?”听完夫人的讲述之后赵进宝觉得自己非常非常的饿。
  “夫君,我也好饿但没办法给你做饭。”夫人如实回答道。
  败家娘们,看起来文文气气的竟然连饭都不会做,也不知道当初老爹是怎么看上她做媳妇的。
  “扶我起来。”赵进宝有点气愤的疏导。
  自己家不管怎么说也是凤翔城当官的家庭,找不到一口吃的?赵进宝下了床走出自己的房间。
  “夫君要干什么?”夫人问道。
  “当然是去厨房找吃的。”
  “除了这间房子,其他的房子都已经被官府贴了封条,我们没办法进去。”夫人说道。
  贴了封条?
  赵进宝回头望着夫人,“怎么会这样?”
  “还不是因为你爹犯了事。”
  我爹犯了事,我就活该被抄家吗?
  “既然是抄了家,我们怎么还能够待在这里?”赵进宝多少懂一点历史知识,很清楚抄了家的人是不能待在原来的家里。
  “知府大人念在跟你爹同朝为官的份上,考虑到你当时昏迷不醒,让抄家的官差宽限咱们一些时日,不然这个时候的我们已经流落街头了。”
  夫人的话让赵进宝心里拔凉拔凉的。
  他走出房门,一个人独自坐在台阶上,望着空荡荡的院子发呆。这座院子很快就不属于自己了,我该去哪里呢?
  “夫君你就别发呆了,好好想想咱们以后的日子吧。”夫人走出门对他说道。
  “还能怎么过,走一步算一步吧。”赵进宝有气无力地回答道。
  难题太大了,对于当下的赵进宝来说根本没有办法解决。
  “我说的是当下,如果咱们再不吃点东西是熬不过今天的。”夫人对他说道。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自己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
  我的妈呀!
  500年前的自己,命运一点都不比现在好。
  “厨房在哪边?”赵进宝问道。
  “你这是怎么了,连自己家里的厨房都不知道在哪里吗?”夫人不解的问道。
  “夫人你也知道,刚才我撞得很重,对过去的事情有点记不起来了。”赵进宝回答道。
  夫人听他这么一说,长长地叹了口气:“唉---,今后的日子该咋过呢?”
  “先别叹气,赶紧给我说厨房在哪里,我过去给咱们找点吃的。”赵进宝不耐烦的说道。
  夫人带着他来到厨房跟前,“就是这里。”
  赵进宝把自己家的厨房好好打量了一番,只见前面的门窗上贴着封条。他来到厨房后面,这里的窗户上没有贴封条。
  赵进宝用力推了推后窗户,“咯吱--”一声后窗户推开了。
  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赵进宝笑着对夫人说道:“至少今天咱们不用挨饿了。”说着赵进宝从后窗户往里爬。
  “夫君你伤势刚好,能行吗?”
  这句话简直就是对这位天才的侮辱。
  我赵进宝是什么人,上学的时候那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虽然没有做过打老师、骂校长的事情,但翻墙爬窗的事情绝对不是第一次。
  这样的事情当然不能给夫人说,“夫人,你就放心吧,我没事的。”
  “夫君,你这可是偷窃行为,一旦被官府知道要受到惩罚的。”夫人提醒到。
  偷窃?
  偷别人家的东西才是偷窃,偷自己家的东西,能算偷吗?
  “夫人此言差矣,偷别人家的东西是偷窃,偷自己家的东西只能是拿。我拿自己家的东西有错吗?”赵进宝说着从窗户外面爬了进去。
  毕竟是官宦人家的厨房,里面的东西还算丰富。
  赵进宝从盘子里拿出几个饼子和糖糕,然后从窗户递给夫人,“夫人,你尝尝。”
  夫人一边吃一边对赵金宝说:“多拿几个,吃了这一顿下一顿还不知道该在哪里吃呢?”
  现在的每天几乎成了人生的最后一天,该吃的时候一定要吃饱,该拿的时候一定要拿够。
  于是赵进宝找了一块笼布一股脑把盘子里所有的吃食都包在里面,从窗户递给夫人,然后自己再从窗户爬出来。
  “夫君,这些东西能够咱们吃两天的。”有了吃的东西夫人的语气也和缓了许多,“从明天起,咱们就不能住在这里了,当下我们最需要找住的地方。”
  虽然明天的太阳会照样升起,但自己该住在什么地方呢?
  “你身上有钱没?”赵进宝问道。
  “我一个妇道人家又不管家里的账,哪有钱呢?”
  这可咋办呢?
  赵进宝把自己浑身上下摸了一遍,也没摸出几个钱,准确的说一个都没有。
  没钱拿什么租房子呢?
  “我们去父亲的房子看看。”赵进宝对夫人说道。
  在赵金宝看来500年前的爹不管怎么说也是一个当官的,就算不贪污受贿,克扣粮饷,仅凭自己的俸禄也能攒下一些银子来。
  两个人来到父亲的房门外,不由得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间房子,前前后后,里里外外,所有的门窗上都贴着封条。
  “该咋办呢?”夫人不仅问道。
  “不用着急,晚上我再想想办法。”
  现在是午后,随时都会有人进来,可如果到了晚上事情就好说了。
  想法很美好,实现起来有些困难。
  “赵举人醒了没有?”一个声音从门外传到进来。
  啊?
  夫妻两人不由得对视了一下,“这人是谁?”
  “应该是衙门里的差人。”夫人说道。
  衙门里的差人放在今天应该属于公职人员,可在明朝这种职业其实并不光彩,因为他们属于皂隶。
  在明代的衙门里,皂隶和杂役是画等号的,政府规定这些穿青色布衣,交领、窄袖长袍,下打密褶,腰间系束红布织带。地位更低的,穿青衣外罩一件红布马甲,腰系青丝带。
  俗语把他们称作“贩夫皂隶“,泛指的都是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虽然是社会地位低下的人,但着这种人的名声并不怎么好,原因是他们经常欺负比自己身份地位更低的人,敲诈勒索,索要钱财,欺上瞒下,甚至还干一点坑蒙拐骗的事情。
  社会地位都到了这个地步,还不思进取,好好改变一下自己的声誉,再这样下去不怕遭报应吗?
  实话跟你说,这些人一点都不担心报应,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后顾之忧。
  明朝政府规定两种人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一种是囚犯、僧人、道士、商人、犯讳的人;另一种就是“娼、优、隶、皂”这四类人的后代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娼,倚门卖笑的人,指的就是妓女;优,也就是所谓的优伶,唱歌卖艺的人。
  隶、皂指的就是在各级衙门里打杂的、跑腿的非正式员工。
  既然连改变命运的通道都被堵死了,这些人除了干坏事,还能干什么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