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天卦宗师 / 第一章,太行生根

第一章,太行生根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天卦宗师
  第一章,太行生根
  雍正二年,泰山以西,太行山南部一带逢百年不遇之大旱,几乎颗粒无收,老百姓饿死无数,尸横遍野,大量灾民流离失所,纷纷逃往各处求生。话说在太行山东麓黄河北岸有一郭家集,是个较繁华的镇店,买卖铺户上百家,因此地旱情较清,老百姓日子过得也算悠闲,郭家集镇东头有一铁匠铺,老板王忠,四十出头,膝下一儿一女,女儿已出嫁,儿子王成十八岁,王忠和媳妇崔氏还有儿子一家三口共同经营着铁匠铺,活计多数‘为各家农具,王忠手艺好,生意也是应接不暇。和往常一样,一天清晨王忠在铺子里清点着打好的农具,等农户们上门来取,他刚刚清点完,就看见远处来了很多人,走近一看,好多的难民,扶老携幼来到了镇上,头前一妇女背着一孩子,手里还领着一个,满头污垢走到他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一口中说道“大哥行行好,给些吃的吧”,说着让旁边站着的孩子也跪下,王忠赶紧招呼崔氏,“孩子他娘,拿着吃的来”,崔氏正在做早饭,不知什么情况,出来一看,街上都是难民,崔氏回到厨房拿了几个窝头递给了妇女和孩子,王忠赶忙说盛几碗粥,崔氏应了一声,这时又有几个难民看见妇女和孩子正在吃窝头,也赶紧过来,央求着王忠给些吃的,王忠一看,回屋把粥锅和干粮都端了出来,每人分了些,这时难民已经纷纷走到各店铺乞讨,王忠看着几个难民吃饭,好像都是饿了几天的样子,便问妇女“大姐,你们家是哪里啊,怎么来到这里”,妇女哭泣的说到“我们家是黄河南岸的,今年大旱颗粒无收,家里人都饿死、病死了,只剩下我们娘仨跟着乡亲们出来逃荒”,王忠说“县衙没有赈灾吗?”,妇人说“前期县衙开了粥场,可过了没多久粥场就不开了,说多地受灾,粮食还得等等”,这时有一五十多岁的老汉说到“受灾的太多了,我们只能出来,不然都得饿死”。
  王忠不敢让难民多吃,怕撑坏他们,就让崔氏收了碗筷,然后问几个难民,“你们几个打算去哪里啊”,几个难民互相看了看,那老汉说到“恩人啊,您这有什么活计吗,我们都是庄稼人,啥活都会,给口吃的就成”。王忠看着一群难民甚是为难,虽说自己一家吃喝不愁,但养活六七个难民是绝对养不了的,正在为难,这时来了几个取农具的农户,大家一看,都说回家取些粮食,送给这些难民,王忠一听很高兴,但又一想这一百多人住哪啊,发了愁了,崔氏说“当家的,你去找里长拿个主意”,王忠一听也只有如此,王总让崔氏拿出粮食多做些干粮,自己就去找里长,当王忠到了里长家,已经有好几个当地人正在和里长商议难民的事,里长说人太多了,很难安置下,可以暂时解决吃的问题,但不是长久之法,大家商议了很久也没妥善的办法,最后一老者说到“离此四十里大山里有一道馆,里面住着一位老道长和一个徒弟,道馆虽然年代久远,却也宽敞,里长可去和道长商量一番。”里长说到“嗯,我这就去,大家先凑些粮食,等我回来。”大家各自散去安抚难民。
  午后未时,里长坐马车回到镇里,和大家说道长同意接受难民,里长找了几个青年把筹集的粮食装上大车,吩咐把难民送进大山,王忠也让儿子王成随行,难民一看,都纷纷跪倒称谢。王成一行人来到道馆天色已晚,只见道馆门前有两株柏树,两人合围粗细,庙门三个字《无极观》,后面有一排正房和两排厢房,院内也是苍松翠柏,此时夕阳早下,道馆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王成上山拍打庙门,过了一会,庙门开了,出来一个小道士,十来岁,看到王成说到“施主是郭家集的吗”,王成说到“是,里长让我们来的”,小道士说“我去禀告师傅”,过不多久,出来一个道长,年近六旬,较瘦,但身材挺直,仙风道骨,手拿拂尘,见王成说到“小施主把难民让进来吧”,王成和几个青年把众人安排妥当,粮食送进了馆里,和道长辞行回了郭家集。
  难民在道馆按下了身,里长让人送来农具,村民一部分在附近开荒种田,一部分回到郭家集帮助镇民做些活计,一百多人总算得到了安置。
  第二章,拜师学艺
  转眼一过两月有余,村民在道馆附近盖起了很多茅舍,有家庭的陆续搬出了道观,毕竟观内拥挤。观主也不多问,任由众人出入。道长号元通,精通玄学医术,幼时跟随师傅长大,后老观主去世后,便收养一弃童师徒二人相伴,专研医理玄学,为附近村民行医治病,虽然身处深山,但声誉极高。一日,难民中一孩童生病,求道长诊治,此孩童正是前段王忠接待难民妇女的四岁幼子,道长让妇人把孩子抱到大殿西侧一屋内,便上前观察,只见孩童双目紧闭,面色紫青,道长伸手把脉,面色凝重,随后把孩童上衣褪去,只见孩童腰部又一大块黑色,仔细一看,有两排动物咬过的伤痕,道长说到“这是中毒了,看上去像是蛇毒”,妇人吓得直哭,只喊道长救命,妇人娘家姓周,自大灾过后,全家只剩她和两幼子三人,一个四岁,一个六岁,见此光景,早就没了主意。道长问道“今日孩子可去过什么地方”,周氏答到“午时前两个孩子在观后玩耍,回来后就昏迷了”。道长听罢,拿出一把小尖刀,点燃油灯,在上面烤热,然后把孩童的伤口割开,挤出黑色的脓血,挤干净后用酒洗净,附上自制的黑色药粉包扎好伤口。然后对周氏说,我们去观后,周氏擦干泪水随道长来到观后,只见道长手拿一根竹竿,在附近翻来翻去,忽然草丛搜的一声,串出一条灰色的大蛇,长五六尺,粗如孩童手臂,尖头,吐着信子扑向道长,道长手疾眼快,反手一竹竿打在蛇的北部,蛇吃痛停住,道长不等蛇反映过来,又是一杆打去,蛇受伤慢慢蜷了起来,道长俯身抓住蛇头,吩咐崔氏拿来了布袋,把蛇装了进去,道长深知此蛇为太行蝮蛇,剧毒,如不是孩子有衣服遮挡,毒液全部入身的话,他早就没救了。回到观中,道长把蛇入瓮,然后灌入烈酒封严。然后取出一个葫芦,倒出两粒丹药给小孩服下,周氏泣不成声的问“道长孩子有救吗”,道长答到“那要看他的造化了,撑过明早也许能活”,周氏越发的悲伤,一直给道长磕头,求道长救命。一夜无话,天刚明,道长来到小孩身边,一边把脉一边问一夜未睡的周氏,“夜里可有异常”,周氏答到“只是昏迷,不见好转”,道长呼唤徒弟取针来,不一会小徒弟拿来一包针,道长取出几根较细的针分别扎入小孩的几处穴道,又把伤口包扎解开,瞬间屋内一股的腥味,道长眉头紧皱,在窗台处取出一个小罐,打开后,只见一条红色的小蛇缓缓游出,只有两寸长,爬出后附在伤口上拼命吸食,吓得旁边周氏惊叫一声,道长一摆手,周氏不敢再出声,过了一会,小蛇全身鼓鼓的,吃饱一般,慢慢爬回了小罐,道长又重新包扎好伤口,给小孩喂下两粒丹药。周氏已经吓得面色苍白,不知所措。一如反复七日,每天都是扎针,小蛇吸食,喂丹药,终于小孩面色见红,也微微的睁开了双目,周氏急急跑去告诉了道长,道长说到“醒后只可食粥,不可多食”周氏一口称是。转眼一月有余,小孩已痊愈,女子过来见道长拜谢,道长到“此童大难不死,又帮我收蝮蛇一条,太行蝮蛇多年难求,可救人无数,也算是功德一件。”周氏道“道长慈悲胸怀,救小儿不死,请道长收小儿为徒,以学道长医术为民造福。”道长说“修道之人贵在心,一切看缘”。周氏跪地不起,让幼子也跪下认师,道长无奈,称先让孩子识字,拜师以后再谈,周氏拜谢。
  周氏母子三人同其他难民在太行山落户转眼近五年,其他人有的被陆续召回原籍,只有一部分还留在当地,周氏则开了几亩田地,两个儿子在道观识字读书,有时帮道长及徒弟捡草药,也许真的是天意,周氏的小儿子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不到十岁已经能背诵多部药书,并且对药理一点即通,道长虽然没有正式收他为徒,但看着确是满心的喜欢。一日周氏问两个孩子学业,长子说“我不太喜欢研究药理,也不想当郎中”,小儿子说“师傅有好多书,不但有各种医书,还有其他书,记载着历法,数字还有图像,只是我看懂的很少,师傅是一个很学问的人”
  一日清晨,道观前飞驰一辆马车,不等别停稳便从车上跳下一壮年,来到观前急匆匆敲观门,院内应了一声,然后清风开了大门,这时壮汉说到“小道长元通大师可在?”,话音刚落,只听院内问道“哪位施主?”,壮汉答到“元通道长,我母亲病重,请您前去医治”,元通道长说到“你先别急,说说令母什么情况?”。壮汉大步来到院内见了道长深深的施礼,说到“我是郭家集的李三,昨晚饭后母亲说心口痛,到了半夜就人事不省了,我连夜赶来请道长务必前去救救我老母亲”,道长听罢,进屋内取来药箱,说到“事不宜迟,救人要紧,走吧。”二人出门坐车直奔郭家集,一路无话,到郭家集后,道长来到屋内,见土炕之上一老妇人正喘着粗气,周边围着老妇人的几个晚辈,大家见道长进屋,纷纷后退,请道长近前,道长翻开老人的眼皮看了看,然后对众人说,“你们先出去,留下一个人帮我”,其中一个汉子的说到“道长我听您吩咐”,然后回身又对其他人说到“大哥,大嫂你们和弟妹们出去等吧,这有我呢”,其他人无语而出,道长诊视一边后,在药箱拿出几根银针,分别扎在老人的几处穴道,当最后一根扎入膝盖处,老人忽然全身一抖,慢慢睁开了眼睛,嘴微微的颤抖,好像有话要说,道长看着老人的眼神,对着汉子说到,“你去叫其他人进来,老人家有话要说”。汉子连忙出去,随着其他几人陆续来到屋内,道长说到“你们看看老人有什么话要留下,人估计不长久了”。话毕,退出了屋内。过了一柱香的时间,屋内传出了哭声。
  李三急急跑了出来,来到道长身前撩衣服跪倒“请道长救救我母亲”,道长摇摇头走进屋内,又取出一根银针扎入老妇人的后背,但老人还是只有出气没了进气,瞳孔也慢慢的放大,道长把针陆续都起了,说到“准备后事吧”,众人哭声一片。哭罢多时,李老大出来和道长说到“我母亲临走时说,前几天做梦,梦到我十年前去世的父亲,说他下葬的地方受鼠蚁侵扰,请道长给另择一好居处,还说这几年家里不是这个摔伤就是着火或者被盗,女人生病,着实不安,她请求道长给她和我父亲另择安葬之地,希望道长应允”。道长说到“我没有带丧葬用品,请派个人把我徒弟清风找来,顺便把物品带齐”,李老大忙说好,找了一年轻后生驾马车去接清风,傍晚时分,清风带着物品赶到,后面还跟着周氏的幼子二河,周氏婆家本姓朱,因居住黄河边,所以给二子起名大河,二河。清风见了师傅说道“二河不愿留在家里,非要跟来”,道长没说什么,接过清风手里的褡裢,在里面取出黄表纸,然后用朱砂一气呵成画好一符,然后喊了一声“急急如律令”,随着话音落地,符纸燃烧起来,整个院子好像被什么罩起来一样,一片宁静,道长说道“镇灵符以启动,大家准备为老妇人安排后事吧”,大家忙碌起来,另有人为师徒三人安排了吃住,晚饭后,道长叫来李家三兄弟,说道“我已算过,近期不利安葬,明日入殓老人家后要先寄放一段时日,半月后我在过来择地,顺便把令尊和令堂合葬”,三人连声道谢。
  次日,道长为李家安排着一切事物,清风和二河也忙前忙后,道长看着二河连连点头,人不大,确学的很快,且很到位。第三日一切准备完毕,道长又启动封灵符,把整个灵柩封印,然后三人赶回观中。回来后,道长让二河喊来周氏,对周氏说到“你们母子来到此处以六年之久,大河不爱学习玄学医理,二河确对此很有天分,小小年纪就熟读各种医书,并且很聪明,我年事以高,想把我所学全部传授给清风和二河”,周氏连忙答应,道长又说到“二河我给起道名为清诚,即日起为我观正式记名弟子,长大后你母子在商议是否真正奉承三清祖师。”二河连忙跪倒磕头,向师傅行大礼。
  第三章,天卦第一课
  二河拜师后,元通道长起名为清诚,称清风为师兄,每天闲暇时二人和道长开始学习易理。一日晚课,道长和二人说道“本门起源于隋朝,注重药理及玄学,本门一师祖天资聪慧,年轻时巧逢机缘,在昆仑山云游时得一高人指点,学会了青乌经,青乌经本是上古时期部落首领所掌握的高深天学,是上古先贤根据天文和地理的属性所创。”清诚问道“师傅,难道上古就有这么高深的学问吗?”道长说到“怎么会,玄学是几千年多代人共同的生活体验,且玄学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师只是在药理和玄学风水上有很高的造诣,并不是学了全部”。
  道长接着说到“药学早期是人寻找各种植物充饥时,发现了其作用,通过多代人的验证,进一步用于治病,药理和玄学是想通的,都源于自然,玄学是根,是一切的源”。清风插言到“人体的五脏也是源于易理,讲究五脏平和,五脏平不生病。”道长说到“清风,药理你要多指点你师弟,以后的日子我要传授你们风水玄学,开始为师只是让你们先读基础书籍。是为了交给你们以后深层次的东西。”二人连忙称是。
  二河到“师傅您让我看的书,没有风水玄学啊”,道长说到“风水的理论基础就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本就是自然演变而来,两仪本就是阴阳,阴阳合则孕育万物,古人把东西南北四个向加上四维八个方向画成图挂在墙上称为卦,最早的易理源自于伏羲,八个卦分别为乾上、坤下、坎右、离左、艮、兑、巽、震居于思维称为先天八卦,后来周文王把几个卦的位置调整运用于自然,创后天八卦为,离上、坎下、兑右、离左,乾、坤、艮、巽居思维。贤人们又陆续发现了五行,金水木火土,世间万物都是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黄帝时期河马于黄河之中出现,背负河图,洛水神龟负洛书出水,至此易理予以完善。”
  清风道“师傅,风水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用易理作为依据。”道长答到“风水,本说的是自然之风水,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通过多年的居住,发现自然对人的身体产生好坏两种现象,为了避开不好的,才通过天象和地象来区分,目的就是趋吉避凶。这才产生了风水这门学问。”
  道长接着道“古人为了住的舒适,都选择背阴朝阳的住址,并且邻近水源,这就是人们说的阳宅,后来长辈去世,为了纪念和孝顺,也开始为长辈寻找好的安葬地,这就是阴宅,所以风水有阴阳宅之分,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清诚道“师傅,风水怎样才能做到趋吉避凶呢”。道长道“孩子问的好,风水术数就是用自然产生的易理,根据天象和地象的关系,来帮助人们找出好的居住之所,我们祖师爷学到青乌经后,自己又通过为人相宅看地,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创立了天、地、人三般大卦,写了三本书来阐述,掌握了易的道理,易就是变,自然哪有不变之理。用不变的理论去应对变化的自然,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清风道“师傅说的很明白了,就是用易理的理论来做出好的风水”。道长说“对,就是这个道理,我们门派全部的风水理论是三般卦,可到了宋朝,本门分成了三派,随道观都称无极观,但因各自掌握的风水知识不同,被分成了天卦门、地卦门还有人卦门。我们这门属天卦门,是风水玄学最深奥的一门,但是对于风水阵法我们确比不了其他两门,至于道家的武术由于我门的祖师不喜欢打打杀杀,所以只传下了无极拳一种养生的拳法,以后有缘你们两个也许能见到其他两门的师兄弟,可以互相学习,掌握祖师爷传下的所有风水玄学。”
  道长喝了一口茶,继续说“今天我们先学习《青囊经》,这也是风水入门必读之书,《青囊经》传言为黄石公所创,我门把这本书列入风水必读之书,共三篇四百余字,原文讲:(天尊地卑,阳奇阴耦,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阖辟奇耦,五兆生成,流行终始,八体洪布,子母分施。)此段为开篇之作,主要阐述的是阴阳原理和河图之五行运行规律,五行运行而成八卦之卦理,你们要仔细背诵,结合先前易理的基础,先、后天八卦,五行之生克,还有河图和洛书之分布图,潜心研习,做到深入齐心,以备日后所用。”二徒同声应道“是,师傅”,道长接着说道“青囊经博大精深,你们要仔细研读,以后我们每日天明行医治病,晚上则研读经书,不可荒废。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各自休息。”二徒拜别道长。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