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梦回三国成诸葛 / 第十一章 衣带诏书怎么变了?

第十一章 衣带诏书怎么变了?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从许田狩猎回来后,曹操急忙问身边的程昱:“程昱啊,刚刚狩猎之时,各位公卿大臣,文武百官有何反应?士兵们高呼万岁的时候有多少人不高兴?”
  “国舅董承气得满脸通红,关羽已伸手摸剑不少大臣也是敢怒不敢言啊。”
  “还有荀彧,我对他那么敬重,他却心向天子。朝廷上下上下忠于天子的人不在少数,所以我还是当个霍光,伊尹吧,不要在想着进位之事了,更何况诸葛修远说我将来会被封王,他所说之事目前一一应验。封王足矣。”
  刘备院内,刘备,关羽,张飞,修远围坐在一张桌子。
  关羽:“诸葛先生为何阻拦我,曹操对天子如此无礼,我当时正要拔剑斩了曹操,为国出害。”
  “曹操与天子相近,左右都是曹操的心腹之人,如果轻举妄动,可能不但杀不了曹操,还会伤到天子,到时候罪名反落到主公身上。”修远相劝。
  “哎,今日没有杀了曹操,以后就更没机会了,定会成为国家之祸害啊。”关羽十分气愤,怒摔手中酒杯。
  “莫急莫急,以后还会有机会,而且是一个关将军你亲手可以斩杀曹操的机会,只怕你到时候下不来手啊。”
  关羽听后十分怀疑,也不知修远为何会说出如此话语。此时的他只想斩杀曹操,怎么也不会想得到多年后,自己会亲手在华容道放走曹操。
  修远料得到,这是马上要皇帝衣带诏血书给刘皇叔了,自己来到了这个世界,还没有做那些改动时间线的事情,可眼下情况十分紧张,尽管皇叔对自己百般信任。可连皇叔自己也不信现在的局面将来会有自己的兵马,自己的土地。看来是时候出面扭转这一切了。
  “主公,今天过后,因为关将军的举动,曹操定会开始防范主公,因为主公既是皇族后裔,又是关将军兄长。曹操如今大权在握,对任何人都会采取监视的行动,主公只管在这院子中种菜浇水,勿要在外露面,更不要与天子接触,如果天子派人来召见主公,主公就派我去,自己称染重病,卧床不起。我有办法。”
  果然不久,天子传口谕:天子卧病十分想念皇叔,招皇叔进宫叙旧。刘备为了不让前来传口谕的宦官前来看出自己是装病,只得提前用大桶,装满凉水,跳入桶中,用凉水浸泡。果然,染得极寒,卧床不起。
  宦官前来,看得刘备卧病再床,加之刘备又让修远入宫拜见天子。既是刘备安排,宦官也只得照做。
  到了宫门前,只见拱门周围甲士林立,皆是曹操安排的士兵啊。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诸葛修远是也,天子卧病,前来探望天子。”于是从袋中拿出些银子给予门前侍卫。
  这些侍卫听从曹操吩咐,如若是皇亲国戚,亦或是刘备前来见天子,则必须拦下通报给曹操。其他人等可通行又收好处,便不予为难,放修远进宫。
  进了皇帝寝宫。刘协见来者不是刘备,十分震惊,今天可是招刘备来商议诛杀曹操的大日子,可刘备没来如何是好。
  “爱卿是何人?刘皇叔身体如何?”
  修远知道,如不出意外,今天便是衣带诏书的日子,这刘协也没见过自己,必须拿出点东西让刘协信任自己。
  “皇叔身染疾病,所以卧床不起,无法前来,特让我来拜见陛下。臣有事奏明陛下。”
  修远轻声说出:“今天莫不是陛下想拉拢刘皇叔,想让刘皇叔诛杀曹操。”
  刘协听后大为震惊,这不是正要做的事情吗?还没有和其他任何人说过,这修远是如何知道的?莫不是有人泄露了事情?可这事无人知晓啊,本来只是想先通知董承罢了,让董承去通知其他信得过人,今天本来招刘备前来正是要试探
  见刘协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修远又说道:“陛下想要诛杀曹操,所以准备衣带诏书给董承,让董承联系各位效忠陛下的死士,而刘皇叔就是陛下看重的人。臣猜的不错吧?这里四下无人,陛下只管直说。”
  刘协立马慌乱了起来,自己所想做之事,被这不知名的修远一一说中,况且听闻这修远给曹操写了一篇《求贤令》让曹操招募许多天下英才。怕修远是曹操的耳目,可他又在刘备的身边,这人到底是谁,原来又没见过。
  “你——你究竟是何人?你说这些可是杀头之罪。”
  “陛下,听臣一句劝,取消你这个计划,且这董承也并非忠爱国之人,虽贵为国舅,可他当年乃牛辅部将,曹操是当年他招入朝中。现在虽然想帮陛下你诛杀曹操,可他诛杀的目的是什么,是想继承曹操的大位啊,而非兴复汉室,如今曹操大权在握,而他董承,自认为有功,不想屈居曹操之下。”
  刘协听后,觉得十分有道理,可却又不敢相信修远所说,现在的刘协有点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
  “陛下,曹操乃丞相,手握大权,天下人都说曹操如当年的董卓,可曹操尊君臣礼节,没有对陛下不公,若曹操死,朝廷必乱,曹操手下骄兵悍将无人可掌控,到时候定会威胁陛下的安危啊。不过请陛下放心,皇叔虽现在无尺寸之地,但必会中兴汉室。陛下在许都中要保重。”
  刘协思来想去也是,想当年除去董卓,反而使得天下更乱,今曹操兵多将广,如若除去岂不是重蹈覆辙,况且现在能保住自己,保住朝廷的也只有曹操。
  “陛下,吾有一计,如今皇叔在内无兵权,如今需要兵权在外,听闻袁术在淮南不体恤军民,如今想北上投奔袁绍,可让刘皇叔引兵前往,可兵马大权都在曹操之手,皇叔无法有施展之功,今日需向皇上借一物,来让皇叔有兵马大权。”
  “何物?”
  “董承之人头。”
  刘协大惊。董承毕竟是国舅啊,岂可这样,更何况如果这样,董贵人会怎样子呢?
  “董贵人也会死!陛下若要保住江山社稷,必须得如此干,才有机会。曹操现在虽无僭越之心,可他手下精兵猛将,将来都指望曹操称帝,就可封侯拜将,到了那时不仅由不得曹操,也由不得陛下啊。”
  刘协痛定思痛,想要保住刘氏江山,或许得牺牲自己的国舅和董贵人了吧。满是哀痛,却也只得点下头。
  “曹操被封为丞相,陛下可与其提起封公,曹操必然不敢接受。再谈起曹操救驾之功,恩于汉室,到那时,臣才可行动。”
  “曹操如何不敢接受?”
  “如今北有袁绍,袁绍是陛下封的大将军,如今曹操已为丞相,袁绍甚为不满,若接了陛下的风尚,袁绍岂能忍?陛下放心。”
  刘协只得接受。也不知修远如何行事。
  ——————
  小结:《三国志》中写的是辞受,《资治通鉴》说“称受”两者很不同,第一个意思是自己宣称有诏书,第二个指的是天子下诏书。事后刘协安然无恙,加之董承原来是牛辅部曲,曹操确实是收董承令,才有挟天子以令诸侯。董承史书上记载并非一个忠君爱国之人。所以说很有争议。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