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道归于道 / 第四章 初窥九野

第四章 初窥九野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九野地理志》,书如其名,讲全书的是道如何演化以及九野的诞生形成,以及这个世界的地理人文。当然,也包括一些人族的先贤事迹,还有就是是各族大佬是怎么影响到九野地理环境的。除此之外,就是记载一些九野的神物,以及各地的种族以及当地的风俗了。
  秦凝泉翻开书页,只见着笔之处,便是气势宏大的开篇。
  “道立久,天气始下,地气始上,阴阳错合,相与优游竞畅于宇宙之间,被德含和,缤纷茏苁。阴阳错而成天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天地以道为运,行而不滞。方者主幽,圆者主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火曰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水曰内景。上水现而生五行。故道生而阴阳生,乾坤始,坤乾生六子,四季运行,九野初始……”
  看来这个世界的地理跟自己“前世”华夏古代神话所记载的世界概念差不太多,也是只是好像少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啊,秦凝泉心想,又信手继续翻页。
  “大道冥冥,而转四季,欲与物接而未成……”
  讲的是大道对于四季流转的控制。
  “道衍,与天地接,其清者升,化先天之形,浊者降,化凶兽之流。而人者,清浊之间也,清浊之化也,后于道而生,而常离于道……”
  人族远于道?不应该啊,这倒是和秦凝泉“前世”看过的许多小说倒是不同,他感到颇为奇怪。
  “然人者,清气与浊气相合,阴气同阳气共生,静者与动者共济。约束于浊气者多也,故人居于地而远天。然,虽离道者众,合于道者矣不寡也。”
  好吧,还是要看个体的天赋,秦凝泉无奈地想到。而自己这具身体地天赋,好像……并不是十分的好。
  “自娲皇造人始,人居于中域,而万族居于四方,以此划为九野,亦称‘八荒’,或曰‘天下’。太古二皇(伏羲、神农)得握道柄,神化而游于天下。天运地滞,人族兴,故常居于中而万族服也。”
  “九野之北,有白民之国,其肤若雪,寿五百载,其身天成……”
  “九野之西,羽民国立于昆仑之下,其民类人而肩生羽翼,飞而不远,二三里至。然与道合者,虽千万里,可往矣……”
  “九野东南,有裸国,黄帝入而解带,出而着裳,其人不着片缕,形与人近,然躯体天成,金石难伤。又有东南之人族外迁,居于此地,披发纹身,多以捕鱼为业,故坎道于此行……”
  “另,凡于无人之野,多精怪凶兽,择人而噬,凡夫少行……”
  裸国啊,真是想想就觉得……
  咳咳,有伤风化,秦凝泉想。不过该说不说,九野之中的生灵还是十分多样的,这又增加了秦凝泉对于九野的好奇,不过还有凶兽啊,嗯……也算正常。
  “天地本通也,共工与颛顼争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也。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故水多东流。建木立于西南之海,伏羲、皇帝常以之为梯而登天,然黄帝之后,建木无踪,无人知其所往,今唯有昆仑,立于九野之西,茕茕而立,虽昆仑之山众,然可以通天者一也。其下有道之石以供修行,五色为至,然今天帝以重兵屯于昆仑神山,人难至矣……”
  “故今者,百事之茎叶,皆本于一根,而条循千万也。”
  秦凝泉长出一口浊气。怪不得今天跟自己诊治的那位老者对于小布袋子之中的东西如此渴望,毕竟是可以帮助人悟道的仙石。
  好吧,看来人族在九野之间的位置很尴尬啊,多数人族肉体凡胎,再看其他各族,皆有自身造化,而人族又有凶兽骚扰,怪不得二叔说人族的担子很重。
  读毕《九野地理志》,秦凝泉心情有些沉重,虽然他并不是九野的人族,但在老家也是经过了几千年文化的熏陶,对于九野人族也是十分具有认同感的,下意识把自己代入了人族。
  秦凝泉又看了看自己从书架上拿的另一本书——《十万个不为什么》。确实,秦凝泉承认,这本书的名字就跟闹着玩的一样。然而,他在两个大书架的数百本书籍之中,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番之后,极力想要找到几本关于“异世小知识科普”的书,却失望地发现,自己这位‘前辈’,确实没有看过什么正经书,不是什么志怪小说,风流狐狸精爱上穷书生,要么就是那些不靠谱的修士的吹牛自传,让秦凝泉不禁感慨,原来九野也有爽文这一回事。
  虽然这本书从书名看来就不是很正经,但秦凝泉随手将这本书乱翻一通之后,却可以肯定,这是一本相对来说靠谱的书……吧。
  果然,翻开这本书的扉页之后,秦凝泉再次感到了世界的参差。
  “十万个不为什么”,这是书的标题,所以秦凝泉并不感到震如何惊。
  关键是这个副标题——别问,问就是不知道。
  这位写书的前辈不仅仅是书名起的随意,就连副标题也不想去花心思啊,怎么好像小孩子一样。秦凝泉不禁哑然失笑。但随即感到这句赌气似的话好像之后隐约有些深意。
  书的扉页之上,本该留着作者名字的位置却好像被抹去了,只留下了淡淡的黄褐色的痕迹。显得突兀却又和谐。
  秦凝泉没有多想,毕竟这本书本来就由于年月久远而有些泛黄了。他继续带着尽量平静的情绪去继续翻阅这本书,尽量不让自己再被震撼到。
  正是这一本看起来不那么书,才让他对九野所推崇的“道”有了基本的认识。
  “不要问,问就是不知道。”开篇又是那句像是调侃又像是富有深意的话。
  “道者视之而不见,闻之而不得,触之而不及,道不可问,问之得,然而非道也。”
  “道者衍化万千而同根,吾辈无数人族先贤以身求道、以身殉道,才为人族踏出了一条可行的求道之法。后世千万人族之孙当自勉矣亦真当自强也”
  “人皇伏羲,观天际星辰,察地理水文。见走兽之麟,而微禽鸟之羽。以此观道,借天地之势,画觅道之阵。入阵者可顺天地之力而与神化,神游寰宇之中,抵达道境之域。人入道境之边缘而寻道,以微末之理,寻本真之道。而使人近于道。”
  “道境?这位前辈的话怎么有些自相矛盾啊?”
  不是说“道不可见,道不可闻,道不可触么?”,这道境又是怎么回事?
  “大道昭昭,化神千万,大道冥冥,予物造化。大道远矣,处千万仞远而不可及,大道近也,环于周身而无不在。”秦凝泉继续向下翻阅,有些认真了起来,这本书的内容,并不像标题那样滑稽。
  “道境者,道之化也,实虚无也。道境本无物,赖吾人族先贤悟道有果,以气倾之,来养道阵,后来者可入阵,择道而行。今之道境,如繁星之空矣。吾辈摭拾先辈之道果,砥砺而行,慷慨而歌!”
  秦凝泉这才明白,所谓的道境,并非大道自身所产生的,而是人皇伏羲以自身悟得的乾坤之道,硬生生开辟出来的一块地方。
  又以法阵作为媒介,无数先人前辈将自己的精气输入其中,含带着自身所悟得之道。
  积水成渊,聚沙成塔,有了今日如同大网一般的道境,引导后人,以求原道。
  墙上镶嵌着的玉珠一般的石头散发着明亮却又不至于刺眼的光辉,静静地照在秦凝泉的脸上。秦凝泉的眼眸深邃,不知正在思考着什么,仿佛要将墙壁望穿。
  读毕之后的秦凝泉有些震撼,靠在椅背上,长吁了一浊气。
  无论什么样的世界,什么样的时代,总有那么一群中流砥柱,人族脊梁。
  读完了两本书的秦凝泉对于九野已是有了一定的认识。
  而读毕这两本书,已然是耗费了秦凝泉一整夜的时间。
  “哎呀~~”秦凝泉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
  忽然想到二叔醉酒的时候说要带自己去永城的觅道阁悟道。
  永城?觅道阁?
  秦凝泉嘴角微微一翘,自己的旅途终于要正式开始了么。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