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三国往事 / 第一百二十四章 晋代魏

第一百二十四章 晋代魏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晋代魏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在司马氏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使晋代魏变成了现实。
  最早从司马懿到司马师,从司马师到司马昭。司马昭死后,司马炎终于实现了司马家族的最高荣誉——晋代魏。
  司马家族一路经过风雨的磨难。最终于司马家族第四代领导人司马炎走上了权力巅峰。
  而这过程是最艰难的。
  在司马懿到司马师和司马昭。中间经过政变,平叛,灭蜀之后。司马家三个灵魂人物终于给司马炎铺平了道路。
  司马炎也舒舒服服地当上了晋朝的皇帝。
  264年一月,钟会,邓艾都在蜀国被相继诛杀。三月,司马昭从晋公一路进爵为晋王。
  蜀国灭亡之后,刘禅全家迁到了洛阳。刘禅从蜀国离开的时候,蜀国的群臣没有跟随的人。只有郤正,张通留下了妻子儿女随行。
  刘禅一帮人到洛阳之后,被司马昭封为安乐侯。
  蜀国平定了,解除了司马昭心中大患。
  司马昭开始把心思放到了权力上面了。因为,司马昭这时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国内的压力和外界压力了。他可以把权力再往上整了。
  至于吴国已不足为虑了。司马昭认为吴国已经不是以前的吴国了。早已没有孙权那时的威风了。
  当上晋王的司马昭开始培养自己的下一代。这样做的是司马昭为了司马家族万代长存。
  八月,司马昭把自己的儿子中抚军司马炎上升为抚军大将军。
  十月,司马炎被册立为晋王的太子。
  司马昭不仅培养自己的儿子。还在264年劝吴国皇帝孙皓早日投降。
  司马昭的这一劝,果然有效果。
  265年四月,吴国孙皓竟主动派人来求和。
  可是好景不长,八月,司马昭因病去世了。
  他的儿子司马炎继承了他的职位。
  司马炎继承了父亲的相国和晋王职位。
  这时的司马炎已经掌握了全国军政大权。
  就在司马炎继承了父亲司马昭的职位时。
  这个月,襄武县有一个人说,看到了一个巨人。那个巨人高三丈有余,脚有三尺三寸,满头白发,身穿黄色单衣,戴着黄巾,拿着手杖。有点像当年黄巾头目张角的形象。
  还说是平民的王朝开始,而且还说:“现在就是太平之世。”
  九月,司马炎推荐了何曾任丞相,王沈任御史大夫,贾充任卫将军。裴秀任尚书令光禄大夫。并都建立各自的官府。
  这些人都是司马炎的亲信。或者说都是司马昭时期培养的上佳鹰犬。
  刚上任的司马炎安排好了一切之后。就开始效仿当年曹丕受禅让前做的事了。
  经过精心准备。265年十二月。司马炎为自己登基做准备。
  在司马炎接任相国后,就有一些人受司马炎指使劝说魏帝曹奂早点让位。
  在当时,晋朝在司马炎的领导和治理下,已形成了一大批优秀的官员,和人民基础。
  司马炎这时已经牢牢地抓住了晋朝权柄。
  俗话说国无二主,一山不容二虎。在当时,也不可能出现两个政权同时管理国家。
  这时的晋朝代替曹魏政权,已变成板上钉钉的事儿了。晋代魏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而且晋朝的恩德广施天下。百姓们都很信服和认可晋朝。
  这时,曹奂也知道自己的天命将要离开,这是大事所趋。
  于是,曹奂有了退位的想法。
  曹奂把想法告诉了太保郑冲。说自己想禅位给司马炎。
  郑冲于是就把此事秘密告诉了司马炎。
  起初,司马炎听到此等事。肯定激动地不得了。
  但是司马炎还是有心眼的。以礼拒绝。
  后来,有一次上朝。
  曹奂下了诏书。
  诏书上说:
  “晋王,你家世代辅佐皇帝,功勋高过上天,四海蒙受司马家族的恩泽,上天要我把皇帝之位让给你,请顺应天命,不要推辞!”
  司马炎听完诏书之后,还假意多次推让。
  而司马炎的心腹太尉何曾,卫将军贾充等人,带领着满朝文武官员再三劝谏。
  于是,司马炎看到自己已经顺应天命,人命。司马炎为了顺承他们的意愿。这才接受了魏帝曹奂的禅让。
  十二月,魏国亡,晋朝立。
  晋代魏的成功,标志着晋朝开始正式走向中国古代历史舞台。
  曹奂在洛阳南郊设坛禅让出了帝位,司马炎即位。
  265年十二月,司马炎登上了帝位,国号晋,史称西晋。改元为泰始。
  魏国灭亡了。当时曹奂二十岁。
  在司马炎改元后,封曹奂为陈留王。
  司马炎虽然正式登基了。但这时的司马炎心里并不会轻松多少。他很清楚,虽然他登上了王位宝座。但危机仍然存在。这因为全国还没有真正统一。
  因为这时司马炎该考虑该如何对待吴国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