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心中的华尔兹 / 第一章:慢舞步 赤色的华尔兹 上

第一章:慢舞步 赤色的华尔兹 上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我是杜欣易,男,1982年的人,出生在一般的双职工家庭,独生子女(注:响应当时号召)。我们家同我爷爷的两个兄弟,共三家人一起住在祖宅的小院儿中。三家的住宅布置,成“品”字状分布,因为我爷爷是家里的老大,所以我们家在中间的位置。
  小院不大,成长方形南北走向,我们家在中,二爷爷家在北,三爷爷家在南角。我们家对面就是最早的租屋,破旧矮小,后做了杂物房。爸爸小时,那屋顶就是他经常睡觉的地方。由于里面堆放了家族历代的杂物,我从小的愿望就是能进去一探究竟,说不定能发现什么宝贝(注:因为爸爸总说里面有很多好东西,最后大了才知道,爸爸所说的好东西就是各种值得回忆的物件)。可是门总是锁着不让我进,一直到最后院子拆迁,这个愿望都没能实现。(注:主要是里面没灯,那时人小,怕黑~)——来自于儿时的记忆
  我们家是两层小楼,这是爸爸亲手做的模型,领人自己盖的,我出生时还只是茅草房。一年春节,不知谁家放旗火(注:各地叫法不同,有的叫蹿天猴儿、有的叫云哨子、有的叫小火箭等等),带着火苗子飞至,点了家里的屋顶,那时我不到一岁。听妈妈说,尽管全院人齐力扑救,房顶仍差不多没了,又是冬天,大人发愁的想哭,可只有我看着天“呵呵”地笑个不停。现在想想,没了屋顶看天上的星星可方便多了。第二天爸爸只能向爷爷求救去了。——来自于爸爸妈妈的回忆
  听妈妈回忆往事,爸爸这大半辈子,向人寻求帮助的次数,包括自己的家人,用一个手都能数的上来,且大多时候求人都是为了我。
  爷爷跟着爸爸赶忙跑回来看了看现状,我这杜家老大的长孙独苗生活的环境,着实凄惨了些。“老房子,是该修缮了!”爷爷终于发了话,之后向爸爸提供了资金支持。毕竟那时父母每人每月也不过几十元的工资,没有人帮助,谁弄得起啊!就这样,我住进了新房。
  建房时,虽然爷爷工作忙顾不上过来帮什么,可是我们都清楚,奶奶在世时,因为长期治病,欠了不少外债,爷爷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去偿还,现在能一下拿出这么多钱来建新房,这份隔辈的爱和作为一家之主的关怀,足够了!我始终感激,不敢忘记。再者他的两个兄弟及家里孩子,也就是我的大叔、二叔们也帮了很多很多。有招呼同学、战友、朋友的,来帮着运东西;有跑着买材料的;有负责后勤的,忙的不亦乐乎。短短十天两层小楼就盖好了。现在想想,那时候两个爷爷和叔叔们的同学、朋友感情,纯粹!火热!真可以说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节奏!——来自于爸爸妈妈的回忆
  就这样随着我慢慢长大,这个院子也不再宁静。由于我天生改善能力和乖巧的性格(注:妈妈说,就是破坏和废气也就是淘气的不得了),整个院子总是鸡飞狗跳的。不到十一月就会走路,手拿爸爸的一只乒乓球拍,院子晃荡着想去哪去哪。那个年代哪有保姆,家里也没有老人能帮助照顾,大人们都需要上班,只能拜托二爷爷(爷爷的二弟)家的奶奶帮忙照看,因为当时只有二奶奶属于全职家庭主妇。
  在爸爸七岁时,奶奶就因病去世了,所以我也没享受过自己奶奶的关爱。从小到大总听爸爸说,奶奶性格善良、温柔、脾气特好,只有一个缺点就是有严重的重男轻女心。如果奶奶在世看到我,那岂不是要天天捧在手心。所以一有委屈(注:准确的说是淘气,挨老爸打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奶奶在世,躺在她的膝盖上,老爹是不是要帮我拿好吃的,哄我?
  不过有时福祸并不一定,虽然亲奶奶没见过,可是二奶奶对我真比自己的儿子(注:也就是我的小叔)还好。
  这不,我晃荡着拎着球拍就奔着二奶奶养的小鸡去了,真有意思。现在想想,我可能那时有做科学家的潜质,这一上午就蹲在鸡圈里一动不动在研究。在研究什么呢?研究为什么小鸡从我身边过,拿着球拍拍下去,它就不起来了?很遗憾,我这天才的科学家潜质,在爸爸回来后,伴随着屁股蛋儿上一顿巴掌,就被扼杀在摇篮中了。可惜了了!——来自于妈妈的回忆
  我到了两岁,显然建筑师的潜质爆发了,没事就开始用脚步丈量院子的大小、三家人房子的高低和屋顶平台的尺寸,跟着我的“导师”也就是比我只大三岁的小叔。基本上院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被我们探查过了,时不时还会在墙根儿、屋顶平台或者通往二楼的外置楼梯上留下我们湿漉漉、骚烘烘的记号。一样,晚上回来,一个挨吵、一个挨打,妥了,建筑师的潜质也早早的被扼杀了。——来自于妈妈的回忆
  不过与好奇心相比,任何恐吓和逼迫都是纸老虎。
  白天没事还是到处调皮,上午去三爷爷家的鱼缸里抓鱼去了,中午竟然在爸爸养的兔子笼里睡着了,下午又去二爷爷家,跟我小叔正方便面吃啦!弄得二奶奶跟着屁股后面找我、劝说、擦药油、喂吃的、洗脸洗手等等。跑不了,爸爸妈妈晚上回家,要么被打屁股,要么就是被吵一顿。男孩子么,就是这么皮,没办法。
  没多久爸爸妈妈觉得给二奶奶带来太多麻烦,于是只好商量,想找个幼儿园给我送出去,可是最低年龄要求也是三岁,差的多,就这样到处想办法,仍没能解决。还好妈妈有个同事说,有育红班专门接收我这年龄段的,就是为了双职工家庭准备的,这才让爸爸妈妈看到了希望,正好就在我们家附近就有一个公立的,大事妥也。——来自于爸爸妈妈痛苦的回忆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