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在历史彼岸看花开放 / 第二十一章 久违的胜利

第二十一章 久违的胜利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没钱没粮怎么办?抢!占领区富户地主、过往商旅主动上缴的,收80%财产税;有偷税漏税甚至隐匿不报的,杀!这样又有几百家族因隐匿财产罪家破人亡。
  飞扬跋扈为谁雄!
  其中当初一起从桂林回来的返乡团成员更是变得骄横跋扈,目中无人。老板庞勋的话对他们都有点不管用,不但夺人家产,还抢人妻女。义军慢慢从内部开始糜烂,变得不思进取、凶狠、贪婪,人性丑陋的一面慢慢显现。
  在双方积极备战中,时间慢慢滑过公元868年的尾巴,来到公元869年。
  咸通十年(869年)正月,康承训率各路兵马7万余人从宋州推进柳子镇西,自新兴至鹿塘连营30里,壁垒森严。柳子镇是义军姚周防守范围,义军要分兵四守,各城防守就不过几千人,形势紧急,庞勋调兵到处救火。
  救火还碰到窝里反的猪队友。
  丰县义军守将孟敬文是义军起义元老团九大成员之一,手下有点兵就不把老大庞勋看在眼里,并且想着自己当老大,派人做出点如鱼腹藏书什么的异象诱导士兵,让大家认为自己当老大是天命。
  天命最高!
  正好这时魏博节度使何全皋遣将薛尤领兵攻打丰县,孟敬文派人向老大庞勋求救。庞勋很仗义,派亲信将领帅3000兵马支援,却全部被孟敬文当成炮灰坑死。
  经此一事,庞勋看清孟敬文的心思,于是骗他说:“王弘立已经占领淮南,我要前去坐镇,任命各地有资格的将领都先回来,从中选一人守徐州”。
  守徐州那是身份的象征,没有人不动心,何况天命在身的孟敬文。
  孟敬文很高兴的跳进坑里,半路就被庞勋的伏兵擒拿,不久被杀。
  义军的内讧对整体实力损失不小,使得丰县也被包围,危在旦夕。不但如此,屋漏偏逢连夜雨,义军派出的两支扫荡部队都遭到致命打击。扫荡海州(今江苏连云港)的义军被官军使了招断桥计导致全军覆没,得到甜头再次扫荡寿州的义军也都碰到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曹翔重兵围剿,损兵折将几千人,让义军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势力进一步萎缩。
  这是辛谠援军还在途中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也是公元869年正月影响江淮两岸的一系列大事件。
  多少生命因这场意外事件陨落都没有影响唐懿宗的心情。这个正月,唐懿宗爱女,才貌双全的同昌公主嫁给同样才貌双全的右拾郎韦保衡。
  同昌公主不仅是皇室男人快乐之后的附加产品,还是真正的爱情结晶。她母亲郭淑妃和李漼曾一起经历过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属于患难见真情。所以身为父亲的唐懿宗为女儿举办了超级豪华的婚礼并送了份超级丰厚的嫁妆。其丰厚程度对现在的任何土豪来说都需要深深的仰望:一栋京城长安繁华地段广华里的豪宅一栋,占地肯定不是我们现在按平方米计算,现在一个中等大小的小区的面积抵得上就不错。物品呢,珍宝玉器倾尽宫中所有的送,触目所及都是金光灿灿,玉质绵柔,连公主家的垃圾桶都是金丝编的。
  在几乎送光了国库中的珍宝之后,李凗还觉得不够表达爱女之情,又送了五百万缗现金给她。
  一个字,壕!前无古人的壕。
  我们只能感叹: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受尽父母宠爱的同昌公主风光下嫁,却无法持续风光的生活。一年后,就因怪病香消玉殒,年仅21岁。
  父亲唐懿宗又给了举行了比婚礼还要盛大的葬礼,准备了和嫁妆一样丰富的陪葬品。大才子唐懿宗亲自写歌悼念,著名“作曲家”李可及(乐工)配乐《叹百年曲》以其音乐婉转凄迷,引人泪下而成年度最佳金曲风靡一时,同时王公大臣也纷纷作诗作曲表示哀悼。而同昌公主的死亡事件也导致了史上级别最高的医闹事件发生,倒霉了无数人,让长安一片腥风血雨。
  同昌公主追封为文懿公主,隆重下葬,各式陪葬品烧给公主地府去继续富贵生活。
  可笑的是,这些陪葬品烧给文懿公主后,灰烬还未冷却,韦家亲戚朋友就迫不及待扒开灰烬淘宝。
  再有钱,没有健康,财富也只能便宜他人。
  而幸运的韦保衡从此踏上了飞黄腾达之路,即使同昌公主死后唐懿宗也爱屋及乌,圣宠依旧,后来顺利成为欺上瞒下的“权奸”,直到唐僖宗上台才被迫结束权奸之路。
  几家欢喜几家愁,京城热闹而江浙地区在一片冷清中新年新春正月过去,李克用同他老爹来了,“义军收割机”朱邪赤心的三千骑兵隆重登场。
  朱邪赤心的三千骑兵成为左右战争胜负的关键。每次双方战斗正酣,胜负难分时,这些骑兵就如幽灵般冲进战场。这就好比一群正在打架的绵羊中冲进几百头狼,义军无论气势、武力、装备皆是不如,胜利天平马上向官军一方倾泻,最后以义军惨败告终。
  庞勋实在欢喜不起来。
  损失最大的是王弘立部队。
  王弘立也是起义元老团九大成员之一,本是庞勋部将刘行及的部将。自从一招“黑虎掏心”打了官军一个措手不及,灭了剿匪副司令戴可师和他的三万部队。又抢了寿州大批物资后,也是自信心满满,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他现在对剿匪总司令康承训的那些虾兵蟹将根本不看在眼里,主动越过直接领导刘行及向庞勋要求率领义军主力三万人和官军来个大会战。
  从前面战绩来看,王弘立也的确是一员有勇有谋的帅才,庞勋经慎重考虑也同意由王弘立指挥作战。
  王弘立收到任命很兴奋,立即部署了详细作战计划,他准备的是夜袭。
  如果没有沙陀骑兵,他也许可以成功。
  趁着夜色,王弘立领兵悄悄渡过睢水去偷袭官军鹿塘寨,前面还驱使很多平民做炮灰。这场偷袭对于警觉性很低的官军的确没发现,但却没逃过朱邪赤心的目光,夜色里沙陀骑兵来了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掩藏着无穷杀机。
  王弘立带着参谋团在高处眼看己方大军已经包围官军营寨,即将开展攻城战迎来胜利曙光之时,变数发生,沙陀骑兵从义军两侧突然来到战场给义军一个反包围。战场上只见这些沙陀勇士个个挥舞着屠刀纵马如飞,在人群中穿梭自如,吓得平民的第一本能是逃跑,义军的第一反应是避其锋芒。
  没有经过专业军事训练的短板显露无疑,遇到危险时首先服从的是条件反射般的躲避动作。
  这样抱头鼠窜的逃跑和躲避造就了更多混乱,让三千沙陀骑兵在三万义军中纵马践踏如入无人之境。其中就有李克用那还比较稚嫩的身影,和士兵一样在人群中无畏的冲突往来厮杀。
  沙陀人以一种兽血沸腾般的勇猛,冲垮义军的一切抵抗。
  而听到动静的康承训看到这种情况,抓住战机,果断命令官军从营寨中倾巢而出打扫战场,在骑兵配合下把义军做成了“夹心三明治”。几路夹击下,义军只得败退。
  败的容易,退的十分不易。有沙陀骑兵在,哪里逃的掉?从鹿塘寨到襄城将近五十里,双方好几万军队展开了一场马拉松似的追逐战。义军是一路掉血,淹死砍死踩死的不计其数,最后以阵亡2万多人的代价结束这场马拉松追逐战。
  一路是横尸满地,哀鸿遍野。
  战斗总算结束,当炮灰的平民逃跑后自然不可能回来继续当炮灰,朝廷有政策也不会找他们麻烦,先躲到山里避难再说。剩下王弘立在亲兵的协助下单人单骑逃离战场,如丧家之犬般凄凄惨惨戚戚回徐州向大老板庞勋请罪去了。
  义军吃到战争以来最惨重的失败,加上前几次损失,已经元气大伤。
  王弘立在徐州接受庞勋、许佶等大佬的军事审判,几人一致认为这一战失败是王弘立太骄傲轻敌的原故,对此重大事故王弘立是要负主要责任的。由此,庞勋、许佶几人判王弘立斩首死刑。
  关键时候,身为谋士的读书人周重出面救了王弘立一命。
  周重说:“王弘立立了两次大功都没有赏赐,现在一次失败就要杀。这样只罚不赏只是为敌人报仇而让己方将领寒心。不如原谅他这次,让他戴罪立功。”
  周重这个人虽然以才华自负,但人品还是有的,肯为义军着想。前面给皇帝写信是他、磨山惨案、庞勋贪图享受时站出来劝谏的也是他,很尽职的做着打工者的角色。庞勋、许佶等大佬也都比较器重他。听到他说的句句在理,虽然赏罚不明是义军特色,但这样当众说出来大家还是有点脸红,于是庞勋就原谅王弘立这次,让他将功补过。
  于是在陆续收拢了几百逃兵,庞勋又拨给王弘立一些人马,让他继续去拆泗州那颗钉子户去了。
  康承训部队打了这次大胜仗,不但挽回了士气,也从沙陀部队身上获得了勇气。大军趁势进逼柳子,与姚周部队对峙。
  双方一月之间“砰砰乓乓”在城外打了十几架,每次胶着时,沙陀骑兵就突然出现,然后官军就在后面轻轻松松的打扫战场就可以。
  仗这样打下去,姚周输的很憋屈。最后没办法,想从水路撤退,又被官军发现,被揍的鼻青眼肿的退回城里。
  官军围了城,天公还作美。当时大风刮起,官军趁机四下在义军大营加了把柴火,玩起了烧烤。古时的大营建筑材料都是易燃物,义军心慌意乱下也没有有效的防火措施。不想被烤熟,只得弃营向芳城逃跑。
  这一逃,王弘立的悲剧又重演。从柳子到芳城,上万部队被沙陀骑兵砍的几乎全军覆没,大将刘丰阵亡。
  最后姚周总算带着几十名亲兵逃离战场,前往投奔宿州友军。
  宿州是义军梁丕镇守,梁丕这人是个睚眦必报的主。和姚周一起共事时,两人就有过矛盾,一直怀恨在心。这次见到丢盔弃甲的姚周前来,哪还顾什么战友之情,先把仇恨解决再说。
  悲催的姚周带领着残兵一进城,就听见城门“咔擦”一声关闭,然后被梁丕伏兵出来一阵剁饺子馅般砍死。
  猪一样的队友比神一般的对手可怕的地方在于,你不知道什么时候猪一样的队友会在你背后给你捅刀子。
  梁丕杀了姚周报了昔日的一点个人恩怨,也没得到什么好处。庞勋听到消息就把他撤了抓去徐州上军事法庭,改派张玄稔镇守宿州,另外又派自己的亲信张儒、张实领兵数万协防。张玄稔的到来,为以后宿州的失守埋下一枚定时炸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