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在历史彼岸看花开放 / 第十七章 各出招

第十七章 各出招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十七章各出招
  焦璐很郁闷,士兵大都派出去作战,大部分战败后跑的还不回来,只得组织最后一点兵力想挖开汴水阻挡返乡团。可惜挖的速度太慢,返乡团到时,水还是不急不躁慢悠悠的流淌,返乡团裤腿一卷就能过河。焦璐没办法,只好官服一脱,跑去徐州和崔彦曾挤一块办公。
  返乡团占领宿州!
  占领宿州后,庞勋做了和裘甫一样的得民措施--开仓放粮,给老百姓发钱发米。
  庞勋靠这招一天之内连家带口的就招募了数千人,其中壮丁也有千多人。当然庞勋的粮食不是白拿的,有的拿了粮还不想当兵的壮丁直接就被返乡团砍了。小便宜没这么好贪的,只占便宜不干活的人在什么时代都是要首先被淘汰的。
  一半自愿一半强迫的招来这么多兵,庞勋便自称兵马留后,(暂代节度使)安排分兵守城。
  第二天元密军收到消息紧赶慢赶过来,宿州城上已经旌旗招展,守备森严。而且河水已经又深又急,没有工具是过不去了,只得先围城打造过河器械再说。焦璐是好心办坏事,摆了个大乌龙。
  三天后,元密军才打造好渡河工具过河开始攻城。
  这城攻的很憋屈。
  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元密军这边,并最终导致元密军的失败。
  天时:将要围城时,突然刮大风,攻城方成了逆风作战。
  地利:城下元密军旁边有很多木质违章建筑,属于易燃一类安全风险源。
  人和都不用说,光天时地利两方面庞勋就抓住机会给予元密军大“惊喜”。
  庞勋方毕竟是当过几年正规军的,这点漏洞一下就抓住了。“嗖嗖嗖”一批火箭免费大赠送,火势就从农舍蔓延到了元密营寨,搞得元密军后队还要灭火。
  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现场情况就变成了元密军前面要冒着城头上的石林弹雨,后面又遭遇烟熏火燎。一番激战下来,损失将近三百,连城门都没摸到,搞的元密欲哭无泪,只得后退。
  元密全军撤退,准备修整一夜明天再来攻城。
  但庞勋不陪他们玩,他又使了招空城计和金蝉脱壳、瞒天过海连环计!
  晚上,庞勋组织(威胁)“娘子军”在城墙上做防守、打更等工作。自己带领主力部分收集了全城三百多艘大船,装齐各种物资顺流而下来了个战略转移并在下游成功的给元密军挖了个坑。
  挖坑前,庞勋对太监张敬思重金相赠,并派专职司机(骑兵)护送到汴河东岸,让他回长安。这张敬思是他们再次漂白的希望,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十月十三日一大早,元密军早餐都没来的吃,就从城墙上散漫的“娘子军”队形上发现庞勋顺江逃跑了。
  逃了,那就赶快的追,要不不好交差。
  元密立刻下令部队饿着肚子追击返乡团。
  这是史上最狼狈的追兵,部队有的衣服都没穿齐整,有的扣子都系反了,有的鞋子还丢一只的就这么被催促着出发,旗帜东倒西歪,队伍参差不齐,不名就里的人还以为是逃兵呢。
  一路奔跑,勇敢是方向。
  到了中午,饥肠辘辘的元密军总算是看到返乡团的影子了。
  密密麻麻的船只都停在汴河岸边,几十个在岸上看风景的士兵远远看见元密军到来,“哧溜”都跑到船上去了。
  元密军一看有戏,对方这是怕了准备逃跑,那就赶紧开工灭了这帮家伙再吃饭不迟。
  返乡团这招是抛砖引玉。
  乐极容易生悲。元密军开心冲杀到岸边刚登上船去剿匪时,庞勋率上千名伏兵从坡岸边冲了出来,上千名士兵都同时从各自船舱里冒出身来,来了个里外夹攻。
  信心满满的元密军拔凉了一大截。
  这一战,从中午打到傍晚。
  这一战,返乡团是真正的以逸待劳。可怜的元密,部队早饭没吃,午饭没吃,再打下去连晚饭也有永远吃不到的风险。
  实在没气力玩命了,不带这么玩的,还是跑吧。
  元密军大败!
  元密带着残兵败将一路逃跑,返乡团是紧紧咬着屁股追。最后连逃跑的力气也没了,返乡团来了个关门捉贼、瓮中捉鳖,元密等带兵团管理人员全部因公殉职,喂了江鱼。
  所以说饿着肚子打仗真是不可取,赢了没力气扩大战果,输了还会影响逃命的速度。
  所有将领都阵亡,死的士兵也有上千,剩下的全部做了俘虏。双方士兵本来很多还是认识的,当下也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一番思想工作做下来,全部投降给庞勋打工。
  至此返乡团巧用连环计、疑兵之计、空城计、金蝉脱壳计、瞒天过海计、抛砖引玉计、以逸待劳计和关门捉贼计最终以微小代价取得这场PK的大胜利!
  除了阵亡和投降的,竟然连逃跑的士兵都没有一个跑回去给崔彦曾报信的。
  是怕承担战败的后果,崔彦曾会拿他们开刀泄愤,还是崔彦曾实在太不得军心?
  总之一支三千人的部队消失,崔彦曾第一时间竟不知道。
  崔彦曾不知道战场情况,但庞勋知道徐州的情况。降兵为了邀功,徐州的一兵一卒都告知得一清二楚。
  徐州还剩一千来兵,大部分还是大家的亲戚。返乡团现在有将近五千人,这么大的优势,天时地利人和都在返乡团这边,夺取徐州十拿九稳。
  两天后,庞勋北渡濉水,又经山路朝徐州城进发。
  也就是这天晚上,崔彦曾才知道元密军全军覆没的消息。还能怎么办,赶紧写进向邻居求救吧!
  第二天,崔彦曾又抓紧安排做好防御措施。几个城门都先堵住,征些壮丁作为预备军,加强城防。只是崔彦曾一个人在积极的指挥这指挥那,下面人都已经无心防守,大家对这么点还和叛军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兵基本是不报什么指望。
  不临阵反戈就阿弥陀佛。
  这时有人劝崔彦曾还是撤退先,暂时到衮州去办公,却小看了崔彦曾的决心。
  人都是矛盾体,有遭人嫌的一面,也有令人敬的一面。崔彦曾为人太刻板,治军太死板,用人太呆板,但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荣誉感和军人的气节还是有的。
  他说了句:“我身为元帅,城破捐躯,是我的本职工作。”说完,杀了劝说的人。
  不管出于哪方面考虑,他最后也实现了这句豪言,这点他无愧于他的岗位。
  第三天,十月十七日,庞勋、许佶他们回来了,返乡团回来了。
  三个月,三千里路,历经千辛万苦在外打工六年半的返乡团成员终于还是平安回到了家乡。
  困难险阻都挡不住游子归来的心。
  离开是八百人,回来将近七千人,一路锣鼓喧天,鬼哭狼嚎。
  如果是以前,八百人都要搞得沿路鸡飞狗跳,七千人更要一路大扫荡。但现在,七千人的庞大队伍,其中还有很多三山五岳的绿林同道,愣是比政府军还守本分,基本做到了秋毫无犯。对沿路碰到躲避不及的居民还做到了和颜悦色。
  只因为这是家乡的父老乡亲!故乡情结,华夏几千年的情结。
  戌鼓断人行,边雁一声秋。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是返乡团的真实写照。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方面的消息:
  创业老板事业有成给家乡父老全体发红包,给村里这样那样的福利。家乡有什么公共措施、集体活动要求捐款都是来者不拒。
  甚至有在外面心狠手辣的黑老大,对家乡人都会仗义相助,从不欺压。
  在外面走私、偷税漏税的大枭经常会做些修桥铺路,造福乡梓的善事。
  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做善事弥补自己的过错,只是因为那是他们的家乡、自己的根。
  返乡团和善对待乡亲的后果是乡亲给了他们更大的回报:
  人争归附。
  攻城战开始,有乡亲一起参加攻城,这真是人心所向的一场战斗。城里士兵不想守,城外士兵死劲攻。徐州城分内外两城,外城叫罗城,内城又叫子城。崔彦曾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外城在乡民的协助下不一会就被拿下,只得退到子城龟缩防守。可惜还是挡不住乡民的高涨热情,有的乡民可以冒着城上的箭雨纷飞,推着烈火熊熊的草车去烧城门。真是比返乡团成员还勇猛,很有当敢死队的潜质。
  子城也没坚持多久,毫无悬念的破了。以崔彦曾、监军张道谨、宣慰使仇大夫、焦璐为首的省领导班子全部成了阶下之囚。
  而作为返乡团闹事的导火索,都押牙尹戡、教练使杜璋、兵马使徐行俭连这待遇都享受不到,作为这场兵变的牺牲品,他们享受的是开膛破肚的待遇。
  “刳而剉之”。
  连带他们背后的家族也全被屠杀殆尽。战争,就是这么残酷。
  随后,庞勋迎来了他事业的第一个小高潮。徐州市民踊跃报名参军,原来驻军也改换门庭加入返乡团,队伍很快达到上万人。其中就有徐州旧将张玄稔,这是个关键分子。
  城内还有个乞丐,见此机会也开心的加入庞勋部队。这个叫乞丐有点勇力,在庞勋集团的这一年中,因为军功累积做了个小校的基层干部;他又很有眼光,深谙见风使舵之精髓,以后在大唐集团、黄巢集团都呆过,总之哪个老大实力大就跟谁,最后竟然也混到了个河阳节度使的高位。
  他就是诸葛爽,自称为诸葛亮的后代之人。
  庞勋在老领导崔彦曾的办公场所高高而坐,堂下大小文武济济一堂向他跪拜,堂外士兵杀气腾腾伫立两旁,谁都不敢正视自己。这酸爽,杠杠滴。庞勋有点飘飘然,他迫不及待需要与之地位相匹配的职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