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在历史彼岸看花开放 / 第十一章 世隆称帝的蝴蝶效应

第十一章 世隆称帝的蝴蝶效应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十一章世隆称帝的蝴蝶效应
  面对大礼的咄咄逼人,唐老大有点扛不住,首先服软。当时的宰相是杜悰,就是两年前的西川节度使。是杜牧的堂哥,也是李商隐的表哥,还有个身份是唐宪宗的驸马,已经六十多了,老油条一个,得了个外号“秃角犀”,历史评价是才不周用,能力上比他弟弟杜慆差很多。这年七月,杜悰上书劝唐懿宗,希望派使者到大礼也拜祭拜祭世隆老爹,进行安抚工作。然后世隆改个名字,唐朝便给他正式册封,这样大家都有台阶下。唐懿宗也同意了,准备派左司郎中孟穆作为使节前去吊祭。不过唐老大办事的效率实在太低,到了十二月孟穆才准备出发。刚出发,就收到了大礼侵占嶲(xi)州(四川西昌市)、邛崃(四川邛崃县)的消息,于是马上回头,从哪里来还回哪里去。
  王宽守不住,那么再换一个试试。这年,唐懿宗派湖南观察使蔡袭接任安南都护!
  公元862年正月,大礼再攻安南,这时唐老大有了防备,没有得逞。但不久,大礼又约了他的几个小弟桃花、茫、裸形等部落合兵五万多人攻打安南。
  公元863年正月,大礼五万人攻陷了交趾并两次破安南省会,这次唐老大损失毕较惨重。安南都护蔡袭为首的政府领导班子被团灭,仅仅一个会游泳的小秘书(幕僚)樊绰带着官印泅水逃脱(所以说游泳这门技术还是不错,关键时刻能救命),被杀被俘不下十五万人。
  蔡袭也许是史上最悲催的安南都护:别的都护没守住城,但至少会跑;他跑都比别人慢一拍,还拖累整个领导班子都获得了“因公殉职”的光荣称号!
  这次唐老大为了补充兵力,把在徐州、泗州招的二千兵派去防守交趾一带,其中抽出八百徐州兵防守桂林,并答应三年后调换他们回家。庞勋就是防守桂林的一员,还走关系当了个粮料官的肥差。
  看,大礼独立的蝴蝶效应终于显现出来了。如果没有大礼侵占安南,就没有政府征兵,也就没有后来因为政府某些短视无能官员的食言,引来轰轰烈烈的庞勋等人私自返乡之旅。
  大礼攻安南,唐懿宗在做什么呢?这一年二月开始,唐懿宗把高祖李渊的献陵到宣宗的贞陵,足足十六座帝陵都拜了一遍。不是因为他又多大孝心,而是他想出游。领着皇亲国戚、带着大量的随从、祭祀物品,一大帮驴友组成浩大的上坟祭祖团,却一路载歌载舞,时不时晚上开个盛大的PARTY,几个月时间把关中游览个遍。
  正是:
  “瑶池宴罢归来醉,笑说君王在月宫。”
  而作为安南省会的交趾第二次被占,领导班子被全灭,都护府只得北迁到海门镇。人没了,朝廷再组安南领导班子的动力都没有,在当年六月一度废了都护府,直到七月份才又在交州设置都护府。提宋戎为交州刺史。以容管(现广西地区)经略使张茵兼管安南军府事。
  宋戎、张茵还是不行!
  公元864年,南诏再破安南、邕(yong)管。还越过大渡河、清溪关袭击嶲(xi)州和邛崃关打秋风。
  这年唐老大千挑万选总算蒙对派出了一个有能力、有作为的将领:原泰州经略使高骈任安南都护。
  高家世代在禁军中担任要职,属武将世家。高骈是南平郡王高崇文的孙子,身为富家子弟却没养成纨绔习气,而且武力值高,箭法也厉害,是现实版的神箭手。曾经“一箭贯双雕”,被称为“落雕侍御”。后又在当神策都虞侯时粉碎过党项人的叛乱,屡积战功升为泰州经略使。
  他上任安南都护后克服各方面掣肘着手整饬军容、加强防守,从此在安南大展拳脚,打得大礼很没脾气,后来又历任右金吾大将军、西川节度使,最后被封为渤海郡王。
  如果没有晚年的昏聩,他的一生是完美的。
  高骈来后,世隆见南边打的比较吃力,西面就有了和谈的意思,公元866年三月,派了清平官董成当使者,来到成都。四川节度使李福很高兴的准备接见时,董成却要求李福按国礼对待。这李福哪会同意,哪敢同意!这小弟的国家本来作为老大就没有同意,如今还想和老大平起平坐,怎么可能,想的太美!谈了五次双方还是谈不拢,李福生气了:“丫的,给你面子还蹬鼻子上脸了”。不谈了,关起来先请你们吃吃牢饭再说。
  还好不久接李福班的刘潼没有这么任性,刘潼就是公元852年派去招降巴山饥民的谈判专家,为人、为官都比较有大局观。他到任后就把董成他们放了,并把情况汇报给了中央,让中央去解决这种棘手问题。中央把使者接到了长安,唐懿宗在别殿很亲切地接见了南诏代表团一行。会中,唐懿宗很诚挚的表达了对世隆的亲切慰问以及对他老爹的沉痛哀悼。就目前双方边境形势,希望都能克制各自情绪,争取友好和平共处。代表团也带来了世隆的一些诚挚问候,对李漼老爹的沉痛悼念及对大唐文化的深情仰慕等等。双方在刻意营造的友好气氛下结束了此次交谈,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当然双方谁也没在国礼不国礼这些分歧上停留,有意忽略掉。会后,唐懿宗很高兴,赏赐了代表团丰厚的礼物,隆重送回南诏。
  这边愉快的国是访问刚结束,南诏小弟就给唐老大打脸,十月份,南诏又越过大渡河、清溪关来嶲州和邛崃关打秋风。不过这时高骈练兵有成,发挥关键作用,给了南诏军迎头痛击。不仅“白衣没命军”被打得差点没命,损失了三万人。南诏派来的伪安南节度使段酋迁也被干掉了,南诏设置安南节度计划失败。随后高骈相继收复了交趾、邕管,都护府也重新搬到老地方办公,这也算是给唐老大挽回了点面子。
  这次都护府移故地,并于都护府置静海军,重筑安南城,由节度使兼领都护,终唐一代不废,高骈就是首任静海军节度使。
  以上年代流水账大家看出什么没有?世隆在位初的五、六年,每年都要和以前的老大比划比划拳脚,打的老大伤筋动骨、鼻青眼肿的。这情况到了公元866年高骈出马时,才暂时扭转点了局面。但唐懿宗也不敢主动惹大礼那条恶龙,只是命令安南、邕州、西川各军队保住边界就可以了,其他不再追究、不敢追究。
  世隆经过这次失败也冷静了下来,毕竟也长大了,经过这么几年的政治锤炼,懂得了些取舍。知道高骈不好惹,打已经不再符合大礼的利益。那么打不过就求和吧,欺善怕恶、趋吉避凶人之本能。政治就是这样的,没有长久的敌人,只有长久的利益。
  公元867年,作为礼尚往来,世隆派杨酋庆为首的代表团到成都开始破冰之旅:拜见四川节度使,理由是感谢上次对其代表团的照顾,感谢唐懿宗的礼物。如果此行顺利,双方将有和解的可能。
  不巧的是,四川节度使又换人了,这次是一位新设置的定边军节度使李师望负责外交事宜。
  李师望就是参加过剿灭裘甫起义中的那个台州刺史。
  唐朝为何要新设定边军节度使呢?我们来看李师望是这么骗唐懿宗的,当时还是凤翔少尹(今陕西凤翔县副市长)的李师望假装很关心国事的对唐懿宗上书说:“嶲(xi)州地理位置是很重要的,大礼动不动就到嶲州打秋风。而成都路途遥远,遇有情况难以应变救援。不如另外成立一个定边战区,在嶲州驻扎重兵,总部就设在邛州,这样可以随时应付大礼的进攻。”
  表面意思没错,很为国家考虑。但有心人对着地图一比较就发现问题:邛州在嶲州和成都之间,距离成都不过70-80公里,而距离嶲州却是300多公里。你总部在邛州,兵力自然也在邛州,真遇到南诏进攻嶲州,等你从邛州慢悠悠的赶到,嶲州的钱袋子都被来回薅光好几遍了。
  整个朝堂,更无一个是贤人。
  就是这个建议,朝中上下无一人反对,竟然还被获得了唐懿宗的批准,李师望成了当仁不让的第一任定边军节度使。从一个副市长一下变成军区司令,背后不知花了多少钱财,和李琢一样是个“债帅”。
  既然是花了钱到手的官,那么上李师望上任后的主要工作就是收刮钱财,士兵和百姓都是同等剥削对象,得了不少民脂民膏同时,引得“士卒怨、群蛮怒。”
  这是没有任何政治眼光、头脑简单、腐败无能的贪官。
  和平符合唐政府和大礼双方广大人民的利益,但不符合李师望个人利益。没有仗打经过手上流通的物资就少太多,那还怎么搞钱?于是李师望找个理由竟然把代表团团灭,全杀了!真是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双方出现的一丝和解气氛也荡然无存。
  李师望在任几年捞的脑满肠肥,也搞的天怒人怨,最后自己看情况不妙,又抓紧走关系调走了,留下烂摊子给后任窦滂处理。哪想这窦滂比李师望还贪,西川局势每况愈下。
  世隆听到代表团被团灭的消息就暴走了,但是他还马上行动。为什么?成都是唐朝重镇,自然有重兵防守。南诏这几年国力损耗太严重,去年还打了个打败仗,缺兵少粮啊,出兵有心无力,只得先忍着。
  忍了一年多,这口恶气实在忍不下去了。公元869年,趁着唐老大忙着剿匪庞勋的机会,世隆打着为使者报仇的旗号,亲率倾国之兵进攻西川。从此,直到唐懿宗死,双方也没有和解。
  这就是伴随唐懿宗在任期间的第二个烦恼。间接来说,大礼也是导致唐朝国力衰败的一大因素。他不但右勾拳打安南,还时不时出左勾拳打打四川,搞得唐朝在两头都要重兵防守,两败俱伤。
  双方直到公元876年唐僖宗乾符三年,高骈派高僧景仙出使南诏,两国才结为亲戚:兄弟若甥舅之国。世隆此后改名酋龙,双方暂时休战。只是唐懿宗已经看不见了。
  据说世隆出生时,拳头是紧握的,掰开一看掌上写着:“通蕃打汉”四个字。通蕃倒不算很多,但世隆和唐老大死磕了一生却是事实。最后结果是唐老大被打伤了,自己也没落的好。常年军旅生涯,把自己的身体也拖垮了,最后感染病毒得了炭疽病,于公元877年正月英年早逝,年仅33岁。
  纵观世隆在位期间,一直在为争取大礼(南诏)与大唐的同等国际地位而奋斗不止。为此,都已经有了些病态的狂热。要知道唐老大虽然身体不佳,但人家底子厚啊。打仗最终拼的是国力,你这发展中小国,怎么和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大唐拼家底?到了打西川报仇时,南诏因为国力损耗太严重,竟然把全国十五岁以上男子全部征兵,导致耕田的都是妇女。这生产力怎么上得去?全民还不得勒紧裤腰带。
  双方和好,双方王室也没几年好活。
  世隆这只蝴蝶翅膀影响了大唐,也把自己也给扇伤了。他只顾和老大斗气,不管内政和协调各部落关系,导致经济下滑、各部落离心。世隆死后,儿子隆舜(法)即位,又改国号叫“大封民”。南诏自此也由盛而衰,不久又到了大臣专权时代。改国号并没有给南诏带来好运,喜欢打猎的隆舜玩了二十年狩猎游戏,最后把自己也玩成了猎物,公元897年被权臣清平官郑买嗣指使王族近臣杨登,在善阐城(今云南昆明)杀死。隆舜20岁的儿子舜化有(贞)即位。叛徒杨登站错了队,被当了替罪羊,自己没落的好,还害得全家都挨了一刀。公元902年,舜化有死后,郑买嗣又杀了其年仅八个月的儿子和王族八百余人。至此成功篡位,自立为王,改国号“大长和”。
  这个王朝也没传多久,郑买嗣传位至孙子郑隆亶时,928年,东川节度使杨干贞杀郑隆亶,灭大长和国,拥立赵善政为傀儡国王,建立“大天兴国”。杨干贞自己当幕后老板。
  929年,杨干贞不愿再当幕后老板,于是一脚踢开傀儡赵善政,自己称王,改国号为“大义宁国”。
  杨干贞没得意几年,937年,段宗榜的后代、段誉的老祖宗,白族贵族通海节度使段思平用“减尔税粮米,宽尔徭役三载”的激励口号,忽悠来了滇东白族贵族高方、董伽罗和彝族等三十七部,集体灭杨干贞的“大义宁国”,正式建立“大理国”。
  由于不是靠自己个人武力打下来的江山,大理成了古代版集团有限公司。帮助夺位的李、高、董等大贵族都是董事会常任股东之一,老段家作为董事长也经常得“尊重”其他董事的意见。
  大理在公元1095年,宰相高升泰篡位自己当了“董事长”,国号也被改成“大中”。只是高升泰还没过足皇帝瘾,奈何身体不允许,第二年就驾崩了。之后被迫还政给段誉老爹段正淳,这样大理一直延续到了1253年才被蒙古灭国,国祚比宋朝还长,后面再详述。
  以一组简单数据大家看看:
  860年,世隆建国“大礼”
  877年,儿子隆舜改国号为“大封民”
  902年,郑买嗣篡位改国号为“大长和”
  928年,赵善政建立“大天兴国”
  929年,杨干贞改国号为“大义宁国”
  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国”。
  从数据看出点有意思的地方:这个小国家不管怎么改朝换代,谁当皇帝,大家看他们国号都必定有个“大”字,这难道也和岛国人思想一样,小弟当久了,总想当老大,都喜欢称自己为“大某某国”来YY一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