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再者,兄台何必拘泥于一朝国号而忘记人生根本。这个国家姓刘还是姓赵,对百姓而言又有什么分别?难道兄只爱大汉,就不爱曾经的大秦和大楚吗?就不爱曾经的七国吗?其实这些国号都是空的,只有实实在在的人,才值得你尽力去爱。这就是人生根本。若不能爱人,又何谈爱国呢。”纪采薇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历史是具体的人创造的,而不是这些空泛无物的国号创造的。
徐晃心中一震。他知道孟子的民贵君轻论,但像面前这位“贤弟”所言,国家竟是可有可无的了?只有百姓才是贵重的了?他觉得有些道理,只是这论点太过大胆,他一时无法接受。
墨子也有过兼爱非攻的说法,只是与“才文弟”的意思又大有不同。听其话中之意,天下之人竟是不需要皇帝也能过好日子吗?果真令七国保持原本风貌,只有王而没有帝,也是一种合理的存在吗?这倒是符合老子“小国寡民”的治国理想。如此综合杂糅的说辞,令徐晃一直秉持的理想受到极大的冲击。沉吟好一会儿,他才接着问:“那依才文弟所言,今后天下又当如何?为兄又当……如何自处为上?”
“军阀割据已成局面,今后必定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到最后,只能留存几个相对较大的军阀相持不下。到那时,天下虽未一统,却也可以达到相对的平衡。
如此一来,战争就不会像今时这般频繁不休。最后直至其中一方再度衰弱,被其他方面吞并,留下最强的一方称王称霸,战争才有可能完全平息。人们才有真正平静安宁的日子。
虽然我个人以为,像历史上的七国局面并没什么不好,各国君主如果能各安国土,百姓又何尝不能各自保持独特之处,何尝不能安居乐业。只可惜,自从秦国一统,这所谓天下,竟是只能落入一人之手。说白了,是人的贪欲更甚了。以至于必须一统,才能罢休。”
纪采薇靠着对历史的片面回忆说完,静静地看着徐晃。
徐晃看着面前这不可思议的“才文弟”,惊讶他小小年纪,居然将局势看得如此透彻又如此大胆。而且说辞上更是新颖别致,自成一家。连忙再度拱手相敬:“晃受教了。盼兄弟不妨索性全盘相告。如今几派势力中,袁绍势力最为雄厚,其他还有孙策、刘表、曹操等人割据一方。群雄逐鹿,谁有这个能力一统天下,阻止战乱纷争呢?”
纪采薇笑了笑,心想我不过是说了点最基本的东西,就把徐晃给唬住了。其实我是占了近2000年的便宜呢。要是换个真懂历史的人穿回来,他岂不是要听到跳起来?“袁绍现在虽强,但日后也必定衰落。为公明兄计,在下还是看好曹操。”
“却是为何?”徐晃当局者迷,力求解答。
不过纪采薇只知其然,也说不出更多的所以然来,只好故作神秘地回答:“今后自有分晓。以弟看来,公明兄今后成就,也绝不止一个骑都尉。必定可以一展所长,名动四方。才文愚见,男儿志在报效家国,却往往只记得忠君,而忽略了爱民。试问一个国家如果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这个国家的基础又将建立何处?
相同的,如果只为了某一家某一姓效力,而不管那统治者是否有才能治理天下,还是残暴荒淫庸碌不堪,那又置苍生万民于何处?愚忠思想正像是为了豢养一只恶虎,而不惜将自己的子女奉之嘴边。真正的爱国,首先就要懂得爱民,懂得天下百姓到底要什么。愿公明兄细思。”
纪采薇用她的当代论点,将徐晃的疑问淡淡带过。记得自己还在台湾的时候,曾经看过一些政论节目。尤其是全民最大党的SLOGEN就是“人民的愚蠢,总是招来权利的无耻”,正好贴合这个时代的现状,索性拿来一用吧。只可惜这时代的人接受能力有限,她也就只能点到即止。至于那些“民主文明和谐自由”之类的词,恐怕徐晃想破头也无法理解的。
徐晃眼睛一亮,再次沉吟了半晌,站起身来长长一揖表示敬意。纪采薇忙站起身还他一揖,暗想自己实在是胜之不武。
“若蒙弟不弃,还可相信为兄,不妨让为兄带人马送你至陈留郡。这一路上兵乱迭起,有我们护送毕竟好些。”徐晃站直身正色说道。面前这个“才文弟”见识高远,品行高尚,虽然他不能尽然理解他的观点,他也不想让这样的人死于非命。
纪采薇之前还正在发愁这前路难行,自己带的那个地图,只能看懂一个大略的方向。哪料到天上掉下个公明兄,也不知道是自己命好还是昭姬命好,让五虎将一路护送,简直是祖坟冒了青烟!
有了他,不仅一路上安全许多,更有了识途老马,还可避开卫伯远的耳目。谁能想到,她能遇见个意气相投的阿兵哥徐晃呢?于是连忙拱手相谢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只是要劳顿公明兄多费许多时日,弟在此谢过。”纪采薇得意到爆,没想到自己运用这古人的语气是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
徐晃(?-227)字公明,河东杨县(今山西洪洞县东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曹操部下“五子良将”之一。
原为军阀杨奉的部下任骑都尉。公元196年,曹操击败杨奉后投靠曹操。参加过多次重大作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治军有方。曹操曾称赞徐晃:“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三国志魏书徐晃传》)。
在曹操军中历任裨将军、偏将军、横野将军、平寇将军。官渡之战中烧毁袁绍的后勤粮草有功,加封都亭侯。曹丕称帝登基后官拜右将军,封逯乡侯,后又进封杨侯。击败刘备于上庸后,驻守阳平关,改封阳平侯,假节钺,食邑3000。
徐晃对曹氏集团忠心耿耿,曾说过:“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当以功自效,何用私誉为!”。公元227年病死,死后谥壮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