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执政大晋 / 第二十四章论琅琊王

第二十四章论琅琊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自从移民实边、武器研发一干事情都完工了以后,司马睿整天便泡在王岚姬的温柔乡里,沉迷到无法自拔,正巧,今天是冬至,天黑得比较早,司马睿吃了一顿热乎乎的饺子以后,便就带着三百七十五名藩军,匆匆赶往洛阳了。毕竟,距离起事就只有三个月了,有一些起事的具体细节还需要面对面地商讨敲定一下。
  永安里,新一代的阴谋家就站在家族的起源地负手望月。司马睿又开始捋思路了,皇太后杨芷和太尉杨骏可以说是一条线上的,一个坐镇后宫,一个执掌外朝,虽然说杨骏智商经常不在线上,但是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学会敬畏每一个对手,这是成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的最起码的标准,汝南王司马亮现在还在许昌飘着,有这么一个强大的军镇,就在洛阳跟前儿,杨骏就算是再傻,也不可能装看不见,大晋五大军镇,许昌是距离洛阳最近的军镇,从许昌出兵,不到半日,豫州的大军便可到洛阳城下。不过,司马亮估计也没有这个胆儿。这就难办了,司马睿现在最大的倚仗就是他琅琊国的五万四千藩军。呃,当然了,还有一万五千六百八十名锦衣卫,不过,锦衣卫仅仅只是司马睿用来刺探情报和干脏活儿的,其实并上不了台面儿,司马睿可不舍得把锦衣卫全部消耗在发动政变上。再者,司马睿也不想锦衣卫这张底牌这么快就暴露在世人面前。
  另外,在沂蒙山发现的矿山,司马睿已经派藩军将那片儿矿山给圈了起来。然后征发民夫连夜开采。开采完之后,就送去军器监。虽然说现在的研究经费有些紧张,但是研发材料,司马睿还是可以保证的。司马睿已经派人跟军器监的人打好招呼了,先让他们造出一套明光铠试试看。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贾南风说,司马睿因为被圈禁时期,修身养性,心性有所提升,特意把东海郡的厚丘县增封给司马睿,司马睿原本十七个县的藩国,现在变成了十八个县,倒也算得上是因祸得福了,司马睿在得到新的封地之后,就立刻吩咐内史诸葛寅,对新封地的百姓们进行了新一轮的薅羊毛,割韭菜。打地主,将当地豪强私匿的人口尽数放出,鼓励生育,又将琅琊郡和东莞郡人口稠密的县中的人口,迁到厚丘县。然后,在司马睿进行了一波神乎其神的迷之操作之后,厚丘县原本不到一千户的户籍直接一下子暴增到了一万零二百户。整个琅琊国的户籍人口到达了十八万三千六百户,九十一万八千口,然后,司马睿毫不松懈地薅羊毛,又将藩军扩充到了五万七千。
  可以说,司马睿现在对于藩国地盘儿的扩大已经是陷入一种执念之中。兰陵郡或许也不错呢,司马睿摸着下巴暗自思忖道。兰陵郡下辖氶县、兰陵县、戚县、合乡县、昌虑县。从东海郡析置而出,虽然不是大郡。但是,司马睿看中了兰陵郡两点:第一点就是,兰陵郡有着大晋四大门阀“王谢袁萧”其中之一的兰陵萧氏,司马睿现在已经有了琅琊王氏作为臂助,再拉上一家兰陵萧氏也可以,毕竟没有什么比“女婿”这个头衔更加保值的东西了,至于王岚姬那边,司马睿日后再想办法去解决。第二点就是,兰陵郡盛产美酒,但是大晋的酒税依然不低,现在兰陵郡最大的酒水经销商就是兰陵萧氏,司马睿可以为其提供皇商背景,然后以此入股兰陵萧氏的酒水生意,那样一来,利滚利,司马睿几乎就是没有任何一丁点儿的损失,就有一大笔钱入账。想想都觉得划得来。
  现在,开阳商会已经有一大笔钱入到司马睿的户头账上来了,这些钱已经够司马睿来打造明光铠了,不过,如果要是打造骑兵,那就力有未逮了。算了,这些事情,等到司马睿得到长广郡作为新封地以后,开凿金矿之后,一切经济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司马睿发誓,等到开采了长广郡金矿之后,一定要打造一支两万人的一人双骑的骑兵。
  另外,司马睿在军校弄来的那些孩子们,等到十年后,八王之乱进入白热化阶段之后,近二十万的青年军,绝对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军事力量。
  司马睿在出宫之后,正好碰上了一个人,这老头儿大概五十八九岁的样子,身穿冕衮之服,皓首苍髯,但是保养的很好,白净儒雅的脸上也没有同龄人的老人斑和褶皱——赵王司马伦!不管从历史上来看还是从现在朝臣们的风评上来看,司马伦都是一个平庸之人。这可是个重头,赵王司马伦,晋宣帝司马懿第九子,乃柏夫人所生,也就是虎啸龙吟里面的柏灵筠。至于像虎啸龙吟里面把他演得那么流弊,就连司马睿这个宗室旁支都看不下去了,司马睿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在电视剧里演的绝对是夸大。司马师、司马昭、司马伷异母弟。晋武帝司马炎的叔父,司马衷的叔祖父,武帝践祚之后所封第一任琅琊王,后改封赵王。和汝南王司马亮是八王之中辈分最大的诸侯王。同时两人也是八王之中最废物的诸侯王。不过,和司马伦比起来,司马亮到也可以称得上是一时俊杰,年轻的时候倒也有些作为。可赵王司马伦嘛,司马睿本来是不想说的,但是,算了,还是说一下吧,司马伦现在和年轻的时候一样平庸。可偏偏他是八王之中最废物的诸侯王,同时他也是八王之中,野心最大的诸侯王。其他的七位诸侯王都是为了夺权,但是真敢篡位的诸侯王,就他一个。篡位啊,就连最后八王之乱最后的胜利者东海王司马越都没敢这么干。嗨!偏偏他就干了。干了诸侯王们想的发狂,又不敢干的事情。
  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废物的诸侯王,连贾南风这么流弊的不行的人,都死在了他的手里。对此,司马睿也只能说一句:“真乃时也,运也!”不过,大晋自从建立起,司马家就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本事越大的宗室诸侯王,死的越早。比如:司马睿的祖父琅琊武王司马伷和司马睿的叔祖父扶风武王司马骏,楚王司马玮、成都王司马颖、长沙王司马乂、齐王司马冏。越是风评很差的宗室诸侯王,活得时间久越长久。比如:平原王司马干、汝南王司马亮、梁王司马肜、赵王司马伦。往往本事大的宗室诸侯王还会死在风评很差的宗室诸侯王手中。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定律。恰巧,司马睿现在已经被大众自动归入了本事大的宗室诸侯王的范围之中。司马睿连连摇头,表示:孤还很年轻,孤还没有活够,孤也不想早死。司马睿也是下意识地想要躲过这个怪圈。
  这个赵王司马伦,虽然说是个废物吧,司马睿日后并且还很有可能与之刀兵相向。但是从目前的状态来看,司马睿完全没有得罪他的必要。“景文拜见叔祖父。”司马睿见躲无可躲,只能乖乖地行了一个家族晚辈的礼节。同时这也是司马睿不愿意待在洛阳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待在洛阳的宗室中不少的诸侯王的辈分特别的大。还总是爱倚老卖老。“啊,是景文啊。”司马伦笑着一把攥住了司马睿的双手,兴高采烈地打着招呼。关键是,司马睿这还是第一次和他见面。这老家伙是个自来熟啊。司马叡一头黑线。
  “叔祖父怎么到洛阳了?是皇后召见的吗?”毕竟是宗室元老,司马睿也不好对他太过冷淡,礼貌地寒暄了几句。司马伦捋了捋胡须,笑着道:“是啊,我年纪大了,本来应该在藩国颐养天年,可是却架不住国事繁忙,总是被召入宫中。看到景文就好像看到自己年轻时一样的精神。”“叔祖父谬赞了,叔祖父这么大年纪了,还在为国事操心,让景文内心十分佩服。”您年轻的时候和现在貌似也没有什么区别吧?司马睿腹谤到。不过司马睿还是礼貌地寒暄了几句,司马睿便匆匆告退了。
  这赵王司马伦也是一个奇人,秉政时期,手握洛阳十五万禁军,结果差一点儿被淮南王司马允七百府兵反杀。由此可知,司马炎的儿子也不全都是酒囊饭袋。只不过,越是有本事的往往越是斗不过老谋深算的,整个司马家都是这样,本事越大的死得越早,越是不怎么样的,反而活的时间越长久。
  “孙秀,你对琅琊王怎么看?”司马伦回过头来,问着旁边一个中年文士道。“回大王,琅琊王颇知礼度,落落大方,器宇不凡,虽然得皇后器重,但为人不张扬。”孙秀恭声说道:“微臣以为,琅琊王值得大王交好。”“嗯。”司马伦微微颔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