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话说匈奴冒顿单于收留乌孙王子为义子,认为王子有王者之命,对王子特别看待。但是冒顿单于为争当世间霸主,常常发动战争,争夺土地和财物。因此阏氏、后宫、王室家眷有时也要四处迁徙、奔波,经常劳顿困乏、缺衣少食。更不用说年老的布就翎侯带领着年幼的乌孙王子,这对亡国之臣、寄人于篱下,经常受到歧视。
乌孙老臣布就翎侯身体每况逾下,王子猎骄靡是唯一的复国希望,他唯一所能做的就是要保护好王子,让他长大成人,报仇复国,可现在他们成了匈奴人的累赘,冒顿也渐渐更加轻视他们。
乌孙老臣心生积虑,从小就对王子灌输为人之本、王者之道、怎样为人处事。乌孙王子天资聪慧,自是明白其中道理。但这远远不够,乌孙老臣每天都在巡找机会,怎样才能使王子才能得到冒顿单于的重视呢?
最近乌孙老臣发现单于冒顿常去探望阏氏,虽然瘀氏长的美丽大方,对冒顿也是温柔体贴,可冒顿平时只关心行军打仗,从不关心女人,这是怎么回事?
经打听观察才知道:阏氏生了公主,是唯一位公主,因此非常疼爱,冒顿生性好战,好得王子,对于公主毫无兴趣。
自从有了公主,瘀氏少见冒顿,一日冒顿酒后问:“阏氏最近在干什么?怎么多日不见本王?”
侍从回道:“大王,公主近日整日哭闹不休,王后照看公主。”
冒顿不悦道:“公主乃一女而已,尚不能行军打仗,难道能治国安邦吗?”怒而急去见瘀氏。
近王后帐前,听婴儿啼哭,更是恼怒,冲进帐中,瘀氏大惊、怀抱公主停止摇晃,见公主仍旧啼哭,不知所措道:“大王!”
冒顿正当发怒,却见公主停止啼哭,一双又大又圆乌黑的双眼望着自已,双眼挂着泪珠,却面露天真的微笑凝固了,好象期待大王去逗她。冒顿正自疑惑,慢慢走向前去,公主非但不惧,且一双小手做欢迎状,双脚齐蹬,咯咯的欢笑。
冒顿见公主纷嫩温柔的小脸,满身奶香,甚是可爱,抱着公主破天荒亲了一口,大喜道:“公主知父王也,我的小公主啊!小公主!你可是父王的心肝宝贝啊!”冒顿单于的父爱之心油然而生。
阏氏本见大王怒气进帐,又见抱公主,惊吓差点昏厥,因为大王只知打仗,从未抱过小孩,恐对公主不利,不想却见大王由怒转喜,赶紧顺势讨好冒顿道:“公主最爱大王,您看,见您来了,就不哭了,还笑个不停。”说着就想接过公主,怕大王不会抱孩子,不知轻重伤着公主。
就连太子、王子见冒顿面目凶狠,尚惧怕,唯公主不惧反而索抱,自是十分欢喜。
瘀氏也因此受宠,对冒顿投其所好,对公主越加疼爱。
这小公主有时闹人,哭个不停,但一见到冒顿单于就破涕为笑,冒顿单于便高兴的抱起小公主,最喜欢小公主用那柔软的小手揪自已的头发、拽胡须、挖耳朵与鼻子,甚至拧他的脸作怪像,。
冒顿单于身边所有人对他都是惟命是从、毕恭毕敬,自感是帝王是尊神,越发英雄孤独悲戚,小公主对自已无拘无束,他仿佛回到了人间。稍有闲暇便来抱抱小公主,逗她玩,这时他思想全然放开,再加之阏氏对冒顿百般顺从照料,这时的冒顿单于真正享受着天伦之乐。
所以冒顿常处理完军中大事,来看看小公主逗逗女儿,还取了名字朵兰。
一次冒顿醉酒后酣睡,醒后还晕晕沉沉匆忙上朝。见大臣们有的抿嘴、有的低头、有的捧腹笑个不停。大怒道:“上朝乃议国家大事。岂能儿戏!”
大臣们惊恐万分,全望着八贤王,八贤王赶忙谢罪道:“大王息怒,您照照镜子看看,是您赐予我们欢乐,我们岂敢不从。”说着强忍着笑。
命侍卫们拿来镜子,一看自己脸上被画得红眼绿鼻子、帽子挂着四只毛耳朵,胡须也用红绳扎成小辫。一张英雄狠脸上竟如此花花绿绿。忍不住狂笑、上气不接下气,晃了晃还没完全清醒的脑袋道:“小公主与我演戏,让我扮演狼奶奶,竟把我画成这样,我忘记卸妆了,退朝!”
众臣们松了一口气,一惊一诈擦着汗,摇着头散去。
乌孙老臣知其事,心中打算如何做对乌孙王子有利。
公主稍大一点,更是顽皮、淘气,王公、大臣的孩子却都不敢惹她与她玩耍,由于公主与孩子们之间的争闹、打斗,如果公主吃亏了,就哭着回去告状许多王公大臣都受到冒顿单于的训斥,朵兰公主欺负别的孩子就不了了之,附近的孩子都惹不起躲起来。
小公主没人与之玩耍,这时乌孙老臣心中却有另种想法和打算,因为自了已年老体衰,乌孙王子的命运令他非常堪忧;竟让乌孙王子前去接近小公主,王子本不善言语,但公主无人与之玩耍,无奈也只好与王子一起玩耍。
初始小公主很放肆,而王子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其它小孩都不与之玩耍,瘀氏见公主有个玩伴心中也是高兴,一来有个哥哥不但可以保护小公主少操点心,二来养好小公主可更多的讨大王欢心。
乌孙王子听话,可朵兰小公主从小玩皮娇身冠养,稍不顺心就发脾气,有时竟然打骂王子,阏氏虽然知道公主玩皮,为哄公主哭闹非但不去管教,却故意训斥王子哄着公主不要再哭闹,。有几次公主自已跑路不小心摔倒,却诬告王子推倒,王子因此也挨了不少打骂。
王子受了委屈,常躲起来不见公主,公主对王子已产生依赖,没有“玩物”也是着急,阏氏又把乌孙王子招来。
王子不想在王宫中,大人很多个个都要管他,很不自在,于是把小公主带到草原上玩耍,遇到许多小孩,公主仍然任性顽皮,那些孩子都讥笑公主娇气包、坏孩子,气的公主坐在地上大哭,乌孙王子见状大怒,竟和四五个小男孩打起来了,谁知几个小男孩虽然比王子年大,且人多势众却被乌孙王子打的鼻青脸肿。
此后又有些玩童找王子挑衅,均被王子打败,王子的名声大起来了。
这些男孩的父亲大都是王公大臣,虽对王子有有恨,但碍于阏氏护着却也不敢放肆,于是联合起来本想参王子一本,对冒顿单于道:“大王,乌孙乃亡国之奴,竟然胆敢欺辱我匈奴人。”
冒顿大喜心想这乌孙王子一个能打败四五个比自已大的男孩,果然是真命天子吗?我们匈奴有这样的天子相助何愁不能称霰王天下呢?冒顿特别喜好英雄人物,于是便对几位大臣道:“尔等是匈奴的英雄吗?”
大臣们一听暗喜心想:大王看在自已劳苦功高会为自已出气,于是得意道:“臣子跟随大王出身入死,立下汗马功劳,难道不是英雄吗?”
冒顿忽然怒而训斥道:“虎父犬子,尔等有何面目?匈奴人需要英雄传承开疆扩土,而非护待懦弱之辈,你等再若谈及孩童之事,定当重罚!”
臣子们羞愧难当,心中暗骂:我家孩子打了公主,大王训斥我们,我家孩子挨打,还是训斥我们,这老家伙,太不讲理了,灰溜溜的退下,再也不敢提小孩之事。
王子在匈奴,那些小孩们都已不是对手,大臣、王公又惧怕冒顿,又不敢再惹,王子总算不再人人再欺辱他了。
对于朵兰公主的玩皮,王子总是忍让,常思索着如何改变困境。
一次乌孙王子带朵兰公主外出玩耍,见有一只漂亮的鸟,非要王子捉住,他们狂奔数里,也没追着,公主脚酸背疼,口干舌燥,还摔了跤。于是就责怪王子,竟动手打王子,王子非常生气,还起手来,照着屁股肉多的地方痛揍了一番,小公主见没人护着,憋着气,不敢哭出声来。
回去后,公主“哇!哇!”大哭,告状王子打她,可所有的人不信,因为只见公主欺负王子,王子从未哼过一声。这次王子仍旧一言不发,瘀氏只好假装打王子,总算哄好公主不哭了,公主这次真受委屈,多日不理理王子,但却乖巧了许多。
公主几天不见王子又着急了,仍然念念不忘那只美丽的鸟,他们找到一片树林见树上有一个大鸟巢,公主对王子道:“王子哥哥,你能帮我捉那那鸟巢中的鸟吗?”
王子本担心公主不再与自已玩耍而失宠,因此也特别听从,为了讨好公主,显示自已的能耐,看着那高高的鸟巢,竟夸口道:“看我的,公主,我一定要捉住那鸟。”
于是便上树,许多时公主脖子望酸了,还未触及鸟巢,由于此树高大,王子年幼,早已累的气喘吁吁,眼见快到了,忽然两只大鸟尖叫着飞来,护小鸟,对王子发起了进攻,王子吓的从数丈高的树上掉下来,公主吓的捂住双眼大哭,王子眼见就要着地,变成一只白神鹰,赶走了两只鸟。
等公主惊恐睁开双眼,王子安然无恙的对她傻笑。公主激动、诧异认为王子是个小英雄,天真烂漫略带担心笑道:“王子哥哥吓死我了,我们别再冒险了,还是先回家吧!”
从此公主再也不欺负王子了,反而对王子更加亲近,王子也对公主更加呵护。
乌孙老臣见状也总算放心了许多,他也知自已年岁已到,择机觐见冒顿单于道:“大王,王子已到习武年龄,恳请大王教王子习文练武,以报仇雪恨!“
冒顿心想自已受月氏之辱,乌孙王子从小善于搏杀,长大必是虎狼之雄,为我大用,必可为我灭月氏。可要万一养虎为患又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