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恶贯满盈的董卓虽然死了,但是东汉的灾难并没有结束。杀了董卓以后,王允主持朝政,态度傲慢。
并且对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明确表态:我不原谅你们!
这俩货一看,低头也是一刀,抬头还是一刀。于是打着为董卓报仇的名义从洛阳东边带兵打进了长安,杀死了王允,打败了吕布。之后便挟持献帝,开始把持朝政。
吕布被赶跑了以后,几经周折才占据了兖州,期间跟曹操打了几架,开始曹操一败再败,后来却被曹操大破于定陶。没办法,吕布准备去投靠袁绍,谁知道袁绍不仅不收他,还想联合曹操灭了他。无奈之下,吕布想到了当时占据徐州的刘备,(虽然你们弟兄三个曾今一起打我,但是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便和陈宫等人去投奔他了。
刘备也是一个会演戏的人,既然要欢迎吕布,那就要摆出欢迎吕布的架势。于是出城三十里迎接吕布,和吕布并肩入徐州,说话客气中不失亲热,跟见了失散多年的亲人一样。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这个情节,好像从未发生过。
进了城以后,吕布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讲述了自己的遭遇,然后表示了自己的投靠之情。刘备对曹操和袁绍的行径发出了强烈的谴责!
几句客套话说完以后,吕布恢复了自己的真实状态,嚣张跋扈,以自我为中心。虽然嘴上说是来投靠,但又找个两个客观原因提高自己的身价。随后表明,自己不做刘备的部下,而是要平起平坐。刘备这货更狠!当即表示把自己的职务和地盘全给他,搞的吕布一愣一愣的。但吕布不是个客气的人,管他是怎么想的,立马准备说成交!在就要伸手接印信令牌的时候,一瞥眼看到了要翻脸的关羽和张飞,心中一惊。
要是换了别人,吕布可能不会顾虑。但关、张二人的武力,吕布心里有数。如果这阵接下印信闹翻了,自己在有准备的刘关张面前也占不了什么便宜。然后假笑着拒绝了。
陈宫大家还记得吧?当年县委书记都不做了,跟着通缉犯曹操混的哪位!
他在这个时候说了一句一针见血的话:“强宾不压住,请放心。”他即点明了,让徐州不过是刘备的一场戏,同时还暗示了刘备和吕布心里都要有数。
于是,刘备不再相让,两边人马各自安歇。
但是,如何安置吕布的工作,这是个难题。(看来安置工作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问题。)
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是如何才能让吕布甘心做小。
机会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第二天,吕布回请刘备,刘备就带着关羽和张飞两个大保镖一起去了。(面上说是兄弟同吃同睡,其实是怕吕布害他)吃完喝完,吕布邀请刘备到后堂谈事,关羽和张飞不喊自己也进去了。吕布叫出自己的妻子严氏和女儿拜见刘备。(古代男女有别,只有对待亲兄弟或者知己好友才会让自己的家眷相见)从这可以看出,吕布对刘备的态度和款待还是相当感动的。可是一句话不当,把张飞惹火了。吕布要让妻女见刘备,刘备自然谦让说不必。吕布顺口说了一句:“贤弟不要客气。”就这一句客套话激怒了张飞。张飞说我哥哥是什么身份,你是个什么东西?竟敢喊我哥哥贤弟?来来来,我们大战三百回合!
(实际上吕布的年龄和当时的官职名气都比刘备大,喊贤弟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
吕布面对叫嚣的张飞,沉默不语。
并不是因为叫错了贤弟而沉默,而是吕布明白,自己不能动手!因为就算自己带着张辽、高顺等人杀了刘关张,徐州城内的军马也可以把自己一家剁成肉酱。
到了这个时候,气氛就有点尴尬了。刘备急忙让关羽劝住张飞。
第二天,吕布见刘备的时候主动提出,张飞容不下自己,我愿意另投他处。刘备听后说:“你要走了,我的罪过可就大了。劣弟有什么冒犯的地方,我代他给你赔罪,改天一定让他登门给你道歉!离这不远有个地方叫小沛,是我以前驻扎的地方。有点狭小,你要是不嫌弃的话,权当歇马,你看咋样?粮食军需的问题,我来解决。”
吕布知道徐州北部的公孙瓒、西曹操、南袁术等诸侯都不会容纳自己,只有在刘备这还有机会。而且跟曹操打了那么长时间,军马疲惫,粮草缺乏。确实需要一个容身之地。现在也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于是,对刘备表示了感谢,准备率领军马去小沛,刘备还假意的批评了张飞。
应该说,刘备对吕布的这个安排是非常正确的。因为这样不仅解决的吕布的问题,而其现在吕布和刘备互为犄角,曹操再来打徐州的话,就要面对吕布和刘备两路诸侯,这样徐州的安全系数提高了许多。
但是,关键就在但是。
刘备在安排好吕布之后,没有花精力或者是没有时间去安抚徐州内部的武将势力。导致在不久之后的那场兵变,让刘备不得不退出徐州,而客居小沛的吕布却堂而皇之的进入徐州城,从此宾主易位,直到徐州被曹操拿下。
曹操这边平定了山东后,上表奏报朝廷,李傕、郭汜看了非常高兴。一高兴就给曹操升官。封为建德将军、费亭侯。李傕自封为大司马(大致应该相当于现在的军委第一副主席,只对皇帝负责。除了皇帝,他是军事上最大的人),郭汜自封大将军(跟何进当年一样,军委第二副主席,除了皇帝和大司马,他是军事上最大的人)。两个人走的是董卓和王允的老路,横行无忌,嚣张跋扈。得到了很多大臣的不满。
太尉杨彪、大司农(农业部长兼劳动部长)朱儁偷偷的向献帝上奏,说可以先设下一计,让李傕和郭汜二人不和睦,自相残杀,然后再召曹操带兵进京,剿除奸党,扶持朝廷。
献帝同意了。
于是,杨彪使用反间计挑拨李傕、郭汜两人的关系,两人果然中计反目成仇,在长安城
大打出手,一人挟持天子,一人挟持官员,多次交战各有所伤。献帝在杨奉等将军的保护下得以脱身,并派人去曹操哪里求援(以为他是忠义之士)。
曹操的智囊团是主张奉天子的,曹操前期的五大谋士是:荀彧、郭嘉、荀攸、贾诩、程昱,前两位给曹操谈到维护汉室,保卫皇帝是一面正义的镜子。并指明了今后的战略大方针“逢天子以令不臣”劝曹操早日进兵,将献帝控制在手上,以取得政治上的主动。并强调今日不取,献帝他日必将落入别人手中。曹操听了他的们的话。立刻出发,骑兵先行,步兵随后,亲自派大军前往。
当时的北方第一大诸侯袁绍也有这个想法,只是因为优柔寡断的性格晚了一步。
献帝成功的和曹操碰上了头。饥寒交迫的他在曹操的盛情款待下,自然是感激万分,大加封赏。
李傕、郭汜本来已经不和了,但此时担心自己不是曹操的对手,于是又联合起来了(吕布投刘备时怎么说的来着?)。进发洛阳。
曹操听说李傕、郭汜来犯,命令夏侯惇引兵为左翼,曹仁引兵为右翼,自己亲领中军上阵。大败李傕、郭汜,李、郭二人狼狈而逃。
洛阳离曹操的根据地兖州比较远,曹操又怕大臣们不服从自己,就与部下商议迁都,谋士团一致同意。于是,进宫对献帝说:
“都城都被贼人烧毁啦”
“在这防守不方便啦”
“许昌离山东近,供应粮食方便啦”等为理由,劝献帝移驾许县,献帝和大臣们都惧怕曹操手中的兵权,不敢不从,于是起驾迁往许昌,到了曹操的大本营以后,他牢牢的把献帝控制在手中,大权在握,开始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历史。
有一天,曹操聚集手下的谋士,对他们说:“刘备屯宾徐州,吕布安身小沛,如果他俩联合起来起来的话,可是我的心腹大患啊。”荀彧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给曹操献上“二虎竞食”的计谋,假意封刘备为徐州牧,暗地里让刘备杀吕布。如果刘备杀了吕布,那他以后就没有了辅佐;如果事情不能成功,吕布就会杀刘备。二人相争,曹操便坐收渔翁之利。曹操听后觉得很妙,立马依计行事。
难题抛给了刘备,刘备同志收到信以后,一看头就大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连夜把人叫来商议。张飞他脑子一根筋,想到啥就是啥,于是说:“吕布本来就是个没义气的人,杀了他又咋了?”但刘备认为这样做更没义气,于是没同意。
第二天,吕布来祝贺刘备升官。刘备把曹操的信拿给吕布看。吕布看完说:“这时曹操的奸计,故意让我们不合。”刘备让他别担心,说这种事我是不会做的。
曹操一看刘备没中计,又使出“驱狼吞虎”之计:
让人先暗中通报袁术,说刘备偷偷的上表说要攻打南郡;然后又以天子之名让刘备去讨伐袁术。如此一来,吕布一看情况不对肯定会另做打算。
刘备明知这又是曹操的鬼计,但是又不能违背皇命,只要去南郡。出发前,大家商议由谁来守城,张飞毛遂自荐。
刘备了解自己这个弟弟的脾气,担心他做事莽撞,而且喝完酒后打人闹事。
但是张飞态度很坚决,并保证不喝酒不打人。刘备一看不依了他估计兄弟都没得做了,只好让他守,但是还是不放心,便让陈登监督张飞。
袁术听说刘备来黑他,二话不说,派上将纪灵起兵十万,杀向徐州。两军相遇!刘备虽然兵少,却打败纪灵。纪灵退守在淮阴河口,不敢跟刘备打了。
地图移动到徐州城内。刘备走了以后,张飞请手下的将领们喝酒,由头是喝完这一场以后不喝了。张飞一口气连喝几十杯,(不管多大的杯子,肯定不是白酒。那个时候的主流酒是黄酒)喝完以后又起来给大家喝,最后来到曹豹面前,曹豹酒量不行,就请求他看在他女婿吕布的面子上不要再让他喝了。张飞本来就讨厌吕布,一听的吕布的名字,当现都毛了!立马让人把曹豹拖出去鞭打,打了五十鞭以后,在众人的苦苦相劝下才罢手。
曹豹被打了以后,恨死张飞了。连夜给吕布写了一封信,约他趁着张飞喝醉酒过来打徐州。吕布想得徐州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二话不说立马杀了过去。凌晨三点左右,兵临城下!吕布在城门边叫道:“刘使君有密事派我前来。”城上军士报告曹豹,曹豹立刻下令开门。吕布一声暗号,众军齐入,杀声震天!
张飞酒还没醒,听到声音慌忙披挂上马,还没出去吕布就带人来了。没打上几回合,就败下阵来。十八骑燕将保护着张飞,杀出东门,连刘备的老婆(刘备起兵之后娶了甘夫人)孩子都没顾就跑了。
张飞找到了刘备以后,诉说了整个事情的经过,关羽听说刘备的家眷都没逃出徐州,对张飞埋怨不止。张飞惶恐不安,拔出剑来自杀谢罪。刘备慌忙把他抱住。但从这个时候起,刘备被袁术大败,无处可去。
吕布想利用刘备为自己的羽翼,以便自己将来打袁术,就邀请刘备回小沛驻军,刘备欣然同意。
孙坚死了以后,他的长子孙策把家眷搬到了曲阿,(江苏丹阳市)托舅父丹阳太守(市委书记)吴景照顾,自己则带着属下投靠了袁术。袁术看他少年英俊,很喜欢他,对别人说:“要是我能有像孙郎那样的儿子,我死了也安心。孙策虽然很受袁术的喜爱,但不甘心父亲打下来的基业就此毁掉。于是有一天专门找到袁术对他说:“舅父吴景被扬州刺史(大致相当于省长兼省军区司令员)刘繇逼迫,如果刘繇占据丹阳的话,我的一家老小必定会受到迫害。所以想问您借几千兵马过去解救。作为抵押,我愿意把父亲留下来的玉玺放到这里!”袁术一听到玉玺,两眼放光,马上点了三千军士和五百匹马给了孙策。
孙策谢过后,带兵想丹阳进发。
孙策率军走到历阳(今安徽和县),路上遇到了一队人马。最前面那人,俊逸潇洒,风采绝伦,看到孙策后,下马便拜。孙策一看,原来是结义兄弟周瑜。
周瑜,字公瑾
庐江舒人(徽今安省合肥市舒县)
姿质风流,仪容秀丽,性情开朗,气度宽宏
在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里,作者基于文学艺术需要,周瑜被描写成为与诸葛亮明争暗斗的人物,最终被诸葛亮气死。留下了孔明三气周公瑾,周瑜气的在马上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于马下,临死前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
但是周瑜为人宽宏,唯独程普与他不睦,程普认为自己年长,经常凌辱周瑜。周瑜降低自己身份,始终不与他计较。后来程普敬佩服他,对别人说:”和周公瑾交往,就像喝美酒一样,不知不觉就醉了。后来用于比喻与宽厚人交,不觉心醉,令人敬服的故事侧面的反驳了《三国演义》对周瑜的描述。
而且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
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孙策见到周瑜后,当下安营扎寨,把自己的志向告诉了周瑜,周瑜当即表示愿效犬马之劳。孙策非常高兴,因为他知道周瑜的能力。随后,周瑜又向孙策推荐了张昭和张纮,(了解三国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件事的分量)然后他们聚在一起,商量攻打刘繇。
次日,孙策进兵神亭岭(今永州市零陵区神仙岭),驻扎在岭北。刘繇听说孙策带兵前来,便带兵驻扎在岭南。安营扎寨后,孙策带着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等向岭上奔去,目的是探查军情。
与此同时,刺探军情的侦察兵也把孙策在岭上的情况报告给了刘繇。
刘繇认为这时孙策的诱敌之计,让部下不要去追。部将太史慈有不同意见。跳出来说:“现在这么好多机会不去抓孙策,你准备等啥时候去?”没等刘繇下令,太史慈就披挂上马,大喊一声:“有胆子的跟我来!”众将都按兵不动,只有一个小将被圈粉了,认为太史慈是个猛将,愿意帮他,追他去了!众将哈哈大笑。
这不是一支党指挥枪的队伍,
后果就是无组织无纪律,
一场战争被他们闹成了一场玩笑!
孙策正在山上探查,忽然听到岭上大叫:“孙策不要跑!”孙策回头一看,两匹马飞下岭来。孙策让十三骑一字摆开,横枪立马等着他俩。
太史慈高叫:“哪个是孙策?”
孙策问:“先生贵姓?”
太史慈回答:“我就是东莱太史慈,专门过来捉你!”
孙策大笑道:“我就是孙策,你们两个一起上!”
太史慈装的更大,说:“你们一起上!”
说完就从马横枪,只取孙策。孙策也挺起手中枪向太史慈刺去。
二人你来我往战不分胜负。
太史慈见孙策枪法不错,心想:“他们人多,而且这家伙也不好对付,还是把他引到偏点的地方再想办法捉他。”于是他假装被打败,往山里跑去。孙策紧追不舍,一直追到一块平地,孙策抖擞精神,一招回马枪向太史慈刺过去,太史慈也不甘示弱,用胳膊夹住枪头,右手也一枪刺过去,又被孙策夹住。二人用力一扯,一齐滚下马来,孙策拔下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太史慈也揪下了孙策的头盔,半斤八两,谁也赢不了谁。
突然喊声大起,刘繇带了一千多人赶来了。孙策一看,又慌又急,正好程普等十二骑也冲了过来。孙策与太史慈这才放手。
刘繇带着兵马,将孙策等十三人追到神亭岭下的时候,忽然又是一声大喊,原来是周瑜领军来了。两军混战到黄昏,风雨暴至,才各自收兵。
第二天,孙策兵分五路,劫了刘繇的军寨,把他的军队冲的四分五落。太史慈独立难挡,带着十几骑连夜投泾县(隶属今安徽省宣城市)去了。
孙策正带人攻打秣陵(今南京江宁区秣陵镇),侦查员报告说刘繇会和笮融去取牛渚了。孙策大怒,带着部队直奔牛渚。刘繇部将于糜出马,跟孙策打了不到三个回合,就被孙策活捉了过去。在孙策准备回阵时,刘繇部将樊能见孙策捉了于糜,便挺枪来追。那枪刚要刺到孙策后心,孙策阵上的士兵大叫背后有人暗算!孙策回头,看到樊能骑马杀来,大喝一声,声如巨雷。樊能竟然吓的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孙策回阵后,把于糜丢在地上时才发现,于糜已经被他用胳膊夹死了!一霎时,狭死一将,喝死一将,勇猛异常,世人称之为“小霸王!”
在这种特效加持的情况下,刘繇肯定打不赢,兵败以后,人马大部分投降了孙策,刘繇不得已奔向豫章(大致相当于今江西省北部(吉安以北)地区的地理单元。)投刘表去了。
孙策攻下秣陵,又移兵到泾县捉住了太史慈。太史慈被俘后,孙策亲自给他松绑,还将自己的锦袍脱下来送给他。太史慈见孙策的面子已经给足了,心里很感激,于是乎归顺了孙策。太史慈一投降,孙策就任命太史慈为帐下都督,拜折冲中郎将。要知道跟着孙坚起兵的第一大将程普这时候也不过是荡寇中郎将。
韩当、蒋钦等所谓的十二虎臣此时还只是个校尉。这个折冲中郎将虽然是个虚职,但也可见孙策对太史慈的重用。
此后,孙策远下江东,安抚民众,江东的老百姓没有不拥戴他的,一时孙策的兵力大盛。
随后,孙策命弟弟孙权和周泰镇守宜城,自己则带兵南取吴郡。
此时驻守吴郡的人是严白虎,自称东吴德王。孙策分兵水陆两路并进,围住吴城。一连三日,没有人敢出来应战。孙策带着众军在城门下劝降,城上一员副将左手扶着护梁,右手指着城下大骂。太史慈听他骂的太难听,不是那回事,马上拈弓取箭,对众人说:“看我这这货的左手!”弓弦一响,果然把那人左手射透,反钉在护梁上。
城上和城下的人看热闹不怕事大,掌声雷动,喝彩不息!
可严白虎心里就不是那个情况了啊,立马派弟弟严舆出城,前去求和。
孙策请严舆喝酒。喝了一会后问严舆:“你哥有何打算?”严舆说:“我个想和将军平分江东。”孙策大怒说:“你们真是心里没有数的很啊,咋能跟我相提并论?”
杀!
谁说的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严舆就被斩了!
严白虎知道自己打不过孙策,没有办法,只好弃城而走。孙策带兵去追他,黄盖攻取嘉兴,太史慈攻取乌程,吴郡的好几个州郡都接连被平定。严白虎一路赶到会稽(今浙江绍兴),与会稽太守王朗会和,共同抗击孙策。
会稽功曹(类似于现代的助理)虞翻劝太守王朗暂避孙策的锋芒,王朗不听。
王朗和严白虎固守会稽城不出。孙策一连攻了几天都不能成功,孙策的叔父孙静献策,建议声东击西,从查渎进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孙策依计。于是,夜里一面到处点燃火把,迷惑、牵制正面之敌,一面分出兵马悄悄从查渎出击。王朗出于意外,大惊,派周昕率兵仓猝迎战,孙策斩杀周昕,长驱直入。王朗败溃,带虞翻乘船逃到东冶(今福建福州)。孙策派贺齐追击,王朗投降,孙策派张昭劝王朗投靠他,但王朗不肯,后来朝廷征召王朗,孙策将王朗送至许都。孙策以朋友的礼节亲自拜访虞翻,虞翻投归孙策,被重新任为会稽功曹,于是会稽平定。
自此,
江东一带,
我孙策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