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大明英雄记 / 十四章 玄经

十四章 玄经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就在那一年,他们这伙盗墓贼,在川西鹤鸣山意外发现了一位武学奇人生前生活的遗址,得到了他留下的宝藏。
  鹤鸣山,位于四川江源县(属地在今天四川崇州市、大邑县境内),乃是道家名山,道教的发源地,道家始祖张道陵修行的地方。该山山势雄奇,起伏叠嶂,云雾环绕,双涧环抱,形如展翅欲飞的仙鹤,故名“鹤鸣山”。相传当年张道陵在此遇到太上老君下凡,得其授予三天正法,教以正一新出道法。于是张道陵以此为基础,撰写出二十四品秘箓,开始在民间布道。他广收门徒,教化于民,正式创立了正一盟威道,简称为正一道,是为中国道教的肇始。
  不过俗话说得好,“教内无派,千奇百怪。”这道教也不能免俗。道教在中国蓬勃发展了两千年,流派众多。有的道教其他流派的暴躁老哥,非要维护自己流派的尊严,未必愿意承认正一道在道教中的特殊地位。因此,非要咬文嚼字地说,这鹤鸣山乃是道教正一道的道源地。
  这位隐居在鹤鸣山的武学奇人是谁?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张三丰。张三丰成名在明朝初期,是大明朝家喻户晓的人物,到此时还不到百年时间。
  张三丰,名君宝,号三丰,武林异士,道家真人,武当派的开山鼻祖,乃是大明朝武林江湖中大名鼎鼎的传奇人物。简单地说,张三丰的一生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肇于少林,兴于武当,道于四明,仙于鹤鸣。”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张三丰年少的时候,曾经在少林寺游历。在少林的经历,给了他很大的启迪,激起了他的凌云壮志。应该说,少林寺是张三丰事业发迹的滥觞。于是在后来,张三丰根据他在少林寺的领悟,结合他游历天下的心得,一手创立了武当派,天下闻名。在武当派声名鹊起,成为武林领袖的时候,他又急流勇退,脱离了世俗事务,转而到四明山去静心修道,终有所悟,领悟到天道的真谛。最后于鹤鸣山参悟仙道,在鹤鸣山升仙而去。
  且说王普这一伙盗墓贼中,他自己本来是四川巫山人士,冒籍为湖广巴东人。其实巴东和巫山虽然分属两省,却是紧挨着相邻的地区。巫山县就在长江三峡的巫峡的起点处,而巴东县在巫峡的终点位置。两县的直线距离不到一百华里,风俗语言完全一样。也因为如此,王普就冒籍为巴东人士。
  这个团伙中另外两人都是陕西人士,一个是陕西渭南人,一个是陕西汉中人。
  单说这汉中,汉中和西川本为一体,历史上一直属于大四川地区,乃是西川的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却是元朝的时候,蒙古人被四川人不屈不挠的抵抗精神吓怕了。于是就想了这么一个恶计,它把汉中划给了陕西,等于是把四川分成两部分,削弱了四川的实力。汉中划出去,四川实力大概少了八分之一。而更重要的,四川原来在北边的两道天然屏障,第一道就是秦岭的天险,直接就废掉了,只剩下大巴山这一道屏障。
  汉中分出四川,这是源于蒙古人削弱汉人抵抗实力的恶毒用心。因为四川是中国最有骨气的地区,所以它肢解掉四川,直接就削弱了汉人反抗异族侵略的最主要的实力,是弱化汉人实力最立竿见影的办法。没想到到了明朝的时候,虽然太祖打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可惜朝廷没有有识之士,能识破蒙古人对四川所搞的这个阴谋。它就依照元朝的旧俗,仍然把汉中隶属于陕西布政使司,没把这个错误的行政区划纠正过来。结果一直延续到今天,汉中都还属于陕西省。
  其实汉中地区,几千年来,一直属于巴蜀地区。从上古的梁州、益州到川峡四路,可以说,从地理位置,文化,饮食,语言,习俗等各个方面,他和西川都是一个整体。可是最后因为蒙古人的阴谋,被从四川分开,一直到今天,这真的是一个历史的悲剧。而且很遗憾的是,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悲哀,当然如果非要咬文嚼字地说,这是我们汉族的悲哀。我们汉族本来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汉中的归属也算是这类灾难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但是多难兴邦,灾难总能够把我们的民族精神磨砺得更有锋芒,激发人民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让大家风雨同舟,患难与共,而让我们的民族更加伟大。
  要说古往今来,四川的疆域,也是分分合合。就如播州遵义府,划给了贵州;乌蒙昭通府,划给了云南;以及今天,川东的部分,独立成为了重庆市。但是这都是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些地区都是文化风俗近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的划分都是正常的现象。唯一的例外,就是汉中,是最不应该被分出去,强行和关中捆绑在一起。这两个地区完全属于不同的文化,关中是秦文化,汉中是蜀文化。关中属于标准的北方地域,汉中属于山清水秀的南方地域,两者文化截然不同的地区强行扭合在一起,是不是有点荒唐?
  王普他们这三个人的盗墓团伙,结识于河南。先后在关中和四川盗墓。那关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中国古代三大盛世周、汉、唐的首都,帝王贵族墓葬很多,他们实力有限,很难入手。四川地区,主要是普通的富豪世家墓葬。而且由于战乱,当地原住民流失,这些墓都已经荒芜,成了无主古墓,所以倒好入手。至于发现张三丰升仙前的生活遗址,完全属于意外收获。他们在鹤鸣山踩盘子的时候,觉得那地方仿佛是有人曾经生活过的痕迹,误以为是古墓遗址,于是加以探索,最后阴差阳错就发现了张三丰最后的修仙之处。
  张三丰最后在鹤鸣山生活了大约二十年,仙逝前,把他的所有遗物,都留在了那里。这其中不乏有一些奇珍异宝,让人垂涎三尺。
  他们三个盗墓贼合作了几年,本来还算正常,关系倒也融洽,所得的赃物差不多三个人都平分掉了。可是这一下,财富动人心,面对着奇珍异宝,大家的关系就尴尬起来。特别是王普,他是武林人士,更知道张三丰在武林中的分量。那张三丰名满天下,乃是一代武学大宗师,中国内家功夫的奠基者,明朝武林第一大派武当派的创始人。
  于是王普起了独吞宝藏的念头,先下手为强,把两个同伙杀人灭口,把宝藏据为己有。正所谓,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他们这种盗墓贼本来也不是什么正经人家,以利益组合的群体,最后因为利益冲突发生火并也不奇怪。
  其实这也是中国人的通病。能和你共患难,却难得和你共富贵。什么“苟富贵、勿相忘。”一般都是痴心妄想。不过这个说法,好像也有点玄乎,并不是特别的准确,现实中好像还存在比较明显的性别差异。大抵对男性来说,相互间更容易共患难,不容易同富贵,而对女性来说,更容易同富贵,而不容易共患难。就以最典型的婚姻关系而言,男人发达了,自己容易出轨,这是男人喜欢和老婆共患难而不喜欢共富贵,这是男人有钱就变坏的理论基础;男人破落了,女人容易变心,这是女人喜欢和老公同富贵而不喜欢共患难,这是女人变坏就有钱的理论基础。
  王普干掉了同伙,独吞了宝藏,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做人命大案。其实张三丰的遗物中,金银财宝这类的财物,并没有什么,它主要是有一些武林至宝,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张三丰的武功秘笈。因此王普干掉同伙,也不是全是为了金钱,也有害怕他们走漏风声的缘故。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他倒是可以和同伙分享宝藏,可是就怕有关张三丰遗著的消息泄露出去,很有可能在武林中掀起惊涛骇浪。到时候众多武林人士都来抢夺这些宝物,会给他招来杀身之祸。
  这武学秘籍由张三丰写在他的遗著中。张三丰仙去时,身后留下了一部遗著,称为《玄玄玄经》。因为张三丰,最后求道寻仙的时候又自称张玄玄,所以这书名的意思,就是张玄玄的玄经。《玄玄玄经》一共分为三部,洋洋洒洒有上千页,约二十万字。
  第一部是《玄玄道经》。主要是讲述他的道家思想,修道玄功,炼丹大法。
  第二部是《玄玄武经》,记录各种武功修炼的方法,有五卷。第一卷,内功,第二卷,轻功。第三卷,兵器。第四卷,拳掌。第五卷,巧技。
  这第一部,第二部都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是记录各种功夫的口诀方法,下册却是这些口诀方法的详细注释。
  第三部是《玄玄杂经》,是《玄玄玄经》字数最多、最为繁杂的一部分,什么杂七杂八的内容都有。譬如,张三丰的自传、诗歌、宝诰,文章,以及他所经历的那些奇闻怪事,人生感悟等等。
  却说王普得到这个武学秘籍,如获至宝,大喜若狂,于是马上开练,首先就是练习最基础的内功。可是这修炼内功谈何容易,他练了十几天,门都入不去。各位观众,难道这《玄玄玄经》是假的?是骗人的神棍理论?其实不是的,这是很简单的道理,简单举个例子,就以今天来说,就算你有了一整套大学教材,也不可能就很轻松地达到全日制本科的水平。一般的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要花费四年时间来学习。如果是自学,那肯定得花更多时间。再说,大学学习四年,这是对优秀的高中毕业生而言,你要是文盲,那还得先上小学六年,再读中学六年,算上最后大学四年,差不多要学习十六年,才能有正常的大学全日制本科的水平。练武也是如此,哪有几天就见效的道理,何况这是最高深的武学。
  因此这练武其实就跟学习类似。就说他那大明朝,普天下的读书人至少有几百万。大家都是学的之乎者也,四书五经,为什么有的人学了一辈子连个秀才都考不中,写篇文章狗屁不通。有的人轻轻松松就中了进士?做得文章如花团锦簇一般?
  一般说来,这学习的效果主要跟四个因素有关。前两个是外因,第一是好的教材资料,第二是老师的教学水平。后两个是内因,第三是学生的智商,智商低的学生他是永远也学不好书本知识的,这就是命。这样的人也并不是说以后就没有出息,但是显然并不适合纯粹的脑力劳动。第四,个人的勤奋程度,就算你很聪明,你也需要很努力才能成功。因为中国的聪明人很多,要在一堆聪明人中脱颖而出,你就得比他们更努力。
  当然所有这些,都对天才例外。你说李白、苏轼这样的大文豪他努不努力?按常理来说,应该也很努力吧。不过他们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就是靠努力吗?我看还真不好说,你说他们真的又有多刻苦呢?也未必就是闻鸡起舞、悬梁刺股那般的刻苦。这两人在诗词上的成就震古烁今,可是他们的用功程度却未必到了惊天动地、空前绝后的地步。天才的成就不是仅仅靠努力能达到的,人家的天赋无人能及,这是不可以模仿的。简单来说,天才就是天赋和汗水的混合体。那个汗水是人人都可以付出的,而天赋却是不能学习和模仿的。学习知识就是靠的汗水,推陈出新就是靠的天赋。汗水决定人的发展下限,天赋决定人的发展上限。
  就如苏老泉自嘲所说:“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这苏老泉苏洵也是散文大家,自己多次参加科举,总是考不上,以致搞得他最后都有心理阴影了,托病连考场都不敢上。登科对他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可是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年纪轻轻,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双双就高中了,登科就像闲暇时帮父母做家务那样轻松。面对天才般的儿子,他有啥法子?也就发两句牢骚,最后还得乖乖的服气呗。因为,天才的成就不是咱们这些常人可以想象的,天才的优秀不是咱们这些常人可以理解的。这就是,天才可以欣赏,却不能模仿。
热门推荐
飞剑问道 无疆 我是仙凡 一念永恒 天影 六迹之万宗朝天录 飞剑问道 无疆 我是仙凡 一念永恒 天影 六迹之万宗朝天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