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鸿蒙道圣 / 第一章 苏景修

第一章 苏景修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朗朗读书声随着沙沙风声从远处一座青山顶的“房子”里飘散而出。可以听得出这读书声中夹杂着一丝丝稚嫩。
  这“房子”所在之山巍峨挺拔。绿衣附体。奇峰俊石。远处看去端是雄壮无比。山角之下有一巨石。巨石上面刻有两个猩红大一字!方山。巨石底部又写有几个小字:神福洞天。
  这方山位于SX省SY县最北处。相传此山是“南极仙翁”的成仙道场。南极仙翁是民间老百姓叫法。道家典籍记载其是盘古第九子。名为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神霄九宸大帝之首,为四御之四。初时。在此地修炼一万六千三百年证道,白日飞升后便留下这雄奇的神福方山。以及山顶的一座道道观。名为道一观
  可能是因为道教无为无不为、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注定他没有办法像佛教那样名利双收。名扬天下。
  说其是道观。更不如说是一座奇怪的四合院来的更为贴切。因为这个道观既没有按照均衡式的坐北朝南以八卦为布局的方位来修建。也没有按道家另一种照阴阳五行定主建的方法修建。到更像一座四不像的简化版四合院。
  最外面山门也只是像普普通通院门一般。毫无气势可言。院中竖立着一个约为一人多高的石葫芦。据传说是南极长生大帝飞升之时遗留之物。这葫芦有些许的灰中透紫。除了葫表比较光滑以外。没有一点点的出奇之处。勉强也能算的上是这座道观的“景点”之一了。
  葫芦跟前有一座香客上香的四足方鼎。也是年久之物,鼎中烧着寥寥几炷香。就这几炷香还是山下村民烧的。道一观有一本“神奇无比”的道经。与葫芦和方鼎并称为“道一三宝”。这经书几百甚至千年传承下来已经有点儿“破败不堪”。原书名都无法考证。
  道一观道士们为了方便。就用道观名字给其命名为道一经。这经书甚是奇怪。整本经书有小孩子拳头大小的厚度了。你说他“破败不堪”吧。可整本书的没有半点破损。材质很是奇特。似纸非纸。似绸非绸。你说他完好吧。也不对。这经书只有最后十几页有文字。前面的几百页全是“白纸”。
  这最后的十几页记载着是岐黄之术和草药辨认之术。其中大部分医术高深到令人咋舌。而一些草药更是闻所未闻。就连道一观老道士都只学的其皮毛。不过就这一点皮毛也让道一观的道士个个都成了病抓药。上山寻元的好手。在加上这方山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是个天然的药材宝库。山下的居民有个头痛脑热跑肚拉稀的便都来寻医问药。道观道士不收钱还会是不是赠送村民一些山上产的土味。这也使得道一观的道士在山下村民心中地位甚高。
  村民个个都是半个道教徒,道观大部分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大部分是山下老百姓给的。逢年过节还会给做一些新衣新鞋送上山。可以说要是没有山下村民救济。道一观还在不在都两说。
  院子正前就是是这座道观最“巍峨大气”的建筑三清殿了。殿内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象前的香案下面有一群年龄大小不一的道士,最大的看着有三十多岁。最小的那个看着只有八九岁。脑袋上扎着两个冲天揪。一脸的稚嫩。身上的道袍既显得有些破旧,又又有些不合身。甚至仔细一看。可以发现居然是一深一浅两种灰色。
  这群人正在摇头晃脑的背诵着功课。那朗朗的读书声就是从他们而来。而他们正前的太师椅上则是坐着一眯着眼正在酣睡的老者。这老者头戴方冠,两鬓斑白,胡须掩颈,身材高瘦。陂有些仙风道骨之像。这群道士的穿着更是破败不堪了。有的人身上有十几个补丁之多。更有甚者。一身道袍居然已成淡淡的白色。和佛教的珠光宝气。金碧辉煌。当真是天壤之别。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随着这句的读完。下面一群道士都停了下来。其中一个比较年长的道士在等一会儿后。看那太师椅上的老者没有反应后。便起身向其走去,先是行弟子礼。之后便先轻轻咳了一声。然后说:
  “师傅,今日早课弟子们已经做完了。”
  说罢也没在多说。便站在老道士身旁。脑袋微微低垂。等候着老道士的吩咐。那老道士仿佛没有听到一般。依旧双眼微眯的打着酣。下面的一群人仿佛习惯了一般。个个都坐直了等着,谁也没有说话,也没有乱动。
  过了约莫十多分钟,终于见那老道士慢慢地睁开了眼睛,老道士先是怔了怔神。然后扫视了众人一圈。这老者的眼睛倒是看着格外的精神明亮,完全不像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所能拥有。
  “嗯。。。”
  老道士先是一声轻嗯。然后便微微抬了抬头对着跟前那中年道士说到:
  “。。早课既已做完,那就安排大家换衣服,带好东西,做好下山准备,今天是下山义珍的日子,万不可掉以轻心。”
  说罢老道士起身看了眼下面的弟子后。便朝内殿走去了。
  道一观的道士每个月会下山为山下村民义诊一次,为村民诊诊脉。发放一些村民平时能用得着的止血散,去痛丸之类的。也算是对山下村民的一种回馈,也不收钱,山下各个村的村民则是回馈一些衣物,食物,日用品之类的作为回礼。你来我往倒是其乐融融。
  下面本来一群安静的道士们听到这个瞬间都眉开眼笑起来,一时间竟有些纷乱。道一观日子清苦,在世人看来雄壮无比的神山,在他们眼里早已变得索然无味,倒是山下的那些现代化的电视,音乐,手机等等来的更有吸引力,有时候运气好还会赶上城里的人去山下村里放电影。而且每次下山义诊虽然挣不到钱,但是老百姓们会给各种东西,吃的,喝的,用的通通都有。
  可这时那那老道士缺突然停下了脚步,然后回头先是望了一眼那年长道士,然后又对着着下面的一群人轻声叫了一句
  “景修”
  原本下面乱作一团的道士们立刻安静了下来,纷纷扭头用安慰的目光看向他们中间最小的那个道士,仿佛大家都知道那老道士要说什么一般。
  那小道士听到再叫自己后,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赶忙扭过头来对着那老道士行弟子礼,然后用他那稚嫩的声音说到
  “师傅,弟子在。”
  小道士有些拘谨,显得有些怕这老道士。
  “山路崎岖,行走不易。景修你身子羸弱。修行不足。就留在观里吧”
  那老道士轻言轻语的留下这一句话后便离开了。丝毫没有在意那个被他叫做景修的小道士眼中那浓浓的委屈指意。
  旁边的其他道士们听到这句话后,都是一副在正常不过的表情。然后纷纷用着溺爱的目光看着这个叫景修的小道士。
  这时其中一个年级看着比那中年道士稍小一些,身材异常魁梧。国字脸的道士先是露出一脸溺爱的笑容。对着景修摸了摸他的头说到:
  “小景修不必觉得委屈!师傅他老人家是觉得你还小,担心你走山路太累,所以才不让你下山的。等你再大一点了,身子再强壮一点。师傅就肯定会带着你的。”,
  “是啊,小景修,那山路太难走了,还得背那么多东西,每次回来我的脚都磨出血泡,腰酸背痛的。”
  另外一个看着较为消瘦,一脸大男孩样子的道士也咧着嘴,漏出一嘴的大白牙笑着走了过来,然后伸出手拍的道一的后背啪啪作响,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
  接着其他道士门也纷纷说到
  “小景修,等师兄回来给你带糖果。”
  “小景修明年师傅肯定就会带你去的。”
  “。。。。。。”
  这名为景修的道士姓苏名景修。是个孤儿,刚生下便被扔到了山下的村子小河边,村民发现的时候只有一张破布包裹,人已经是奄奄一息命不久矣了,因为离着县城医院太远,村子里又没有像样的交通工具。加之村民对道一观道士医术的信任,便连夜送到山上观内。
  据说老道士把那本熟记于心的道一经拿出来又整整研究了一晚上,然后去神山深处亲自采了三味药材,才最终将苏景修救活,山下村民家家都负担重,没有人家愿意在多一张吃的嘴,最终就将他就留在了道一观,当了个最小的道士。老道士将自己出家前的姓作为其姓。又以方山美景为名。末加一修字。给其取名苏景修。
  俗话说山中无时日,世上已千年,这春去秋来,寒来暑往,转眼便是八个春秋。
  苏景修在山上一待便是八年,期间从未下过山,对外面世界的理解全部来自于师兄们的口中以及山上那些有限的书籍之中,因为对于山下的世界没有太多的映像和了解。苏景修也就没有那么强烈下山的愿望了,相比较对外面的世界,他更喜欢去菜园里看看自己种的蔬菜有没有被山上的猴子偷吃。可以说这座神福方山就是他的整个世界了。
  苏景修本来一肚子委屈。可看着眼前的这么多师兄弟们又是安慰自己。又是逗自己开心。郁闷瞬间去了一大半。甚至还期待起了上次师兄们给他带的那种甜丝丝的黑糖。
  大家看着苏景修情绪不在那么失落后便都各自去做准备了,毕竟下山给村名义诊需要带的药材物件很多,都需要提前打包准备好。
  到最后只留下先前去叫醒老道士那中年道士了,他看众人都走后,便慢步走到苏景修身边,先是摸了摸他的头,然后说到
  “你的师兄们说的都不错,你年幼且先天身体不好,山路难走,负担太大,师傅他老人家也是担心你,所以才一直不肯带你下山,以后等你身体好些了,一定会带你去的。”
  “你且在家,熟读经书,清扫大殿,厨房灶台角落有给你留的午饭,我们傍晚便归。切勿乱跑”说完笑了笑便也去准备了。
  整个大殿最后只剩苏景修一个人站在那里。
  “唉,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什么时候才能像师兄们一样强壮呢。”
  苏景修自言自语一番后笑了笑,并没有太多的失落之情。
  苏景修熟练的将师兄们的座位收拾好。然后又拿起扫把将整个大殿清扫了一遍。等苏景修刚扫完。还没来得及抹去额头上的汗珠。就听见外面传来声音
  “小景修!!!我们走啦。”
  这一愣神的功夫,其他人准备好了东西在道观门口已经准备好下山了。
热门推荐
飞剑问道 无疆 我是仙凡 一念永恒 天影 六迹之万宗朝天录 飞剑问道 无疆 我是仙凡 一念永恒 天影 六迹之万宗朝天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