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任务大明 / 第三十三章 风水宝地

第三十三章 风水宝地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三十三章风水宝地
  三人将玄虚送到门口,心思又活泛起来,试着去拉静晨的小手,不要说又是被那静曦破坏,这妥妥的女版法海呀,孙鸿舟赶紧打发孙老六带着雪橇车,将王明顺等大师傅接过来,等官府、刘家、段家和道门的人手一到,大家一起去看下几个屯堡的情况。
  孙鸿舟最关心的是,屯堡各自有什么资源,到时候各种工匠按照资源远近安置,想必到时那些大师傅经此一事,自然可以漂白身份,自是一箭双雕,等了两个时辰,各方的先期人马才堪堪到齐,一出门又是小雪,已经成常态了,大家赶紧一些,正好可以到达锦州城外的村庄歇歇脚。
  第二天,一路风尘的众人,终于看见了第一个废弃的屯堡,方圆一里左右,大小类似一个比较大的小区,这个屯堡是土砖结构,外墙很多地方都已经破损,各种植物的枯枝零星的冒出雪层,里面更是凌乱,也不知是什么什么建筑东倒西歪,不过整体来说,场地倒是够用了。
  剩下的六个屯堡也是各种“遗址”,最后一个,两面的围墙倒塌,这屯堡的围墙简直是高危建筑有没有,看来是没办法修复了,按照官吏的意思,应该是先恢复距离锦州最近的屯堡,不过按照王明顺的意思,最好恢复小凌河女儿河河边的屯堡,不仅可以捕食鱼虾,也方便船只的运输。
  于是孙鸿舟拍板,让孙老六跟着官吏赶紧回去协调物资,几个工匠学徒则是带着静远两人去孙家坳运输人手搬运物资,等官吏一走,王明顺将孙鸿舟拉到一边:“老爷,刚才那个倒塌的屯堡位置极佳,距离府城县城正合适,如是推倒重建个偌大的屯堡,后期的发展潜力极大,不知老爷……”
  居然和孙鸿舟想到一块去了:“现今百废待兴,唯今之计只能先把这六个屯堡先张罗个样子出来,等我们积蓄够了,再最后好好规划一下这个大屯堡,你等四下看看,这些屯堡周围可有资源,到时六个屯堡各自按工匠种类命名,铁匠占大头就叫铁河堡,木匠则叫木河堡,如何?”
  一众工匠自然是没有意见,正好段家、刘家和道门的人手还在,大家一起动手清理出还能用的几间房舍,维护几下还能凑合几天,这样把堡内能用的物资都用上,总算没有露宿街头,虽说这屯堡是朝廷的,但屯堡内的生活设施和工匠区可是自己的有没有,可能是河对面的朵颜三卫关系又开始紧张,所以这边官府也是未雨绸缪,否则丢土千里,这里的将官恐怕一个跑不了!
  等这七个屯堡建立起来,别的不说,沿河的防御肯定强了不少,这七个屯堡都是小型的百人屯堡,按照编制是驻扎标准的百户所,所以军营也需要规划好,孙鸿舟当天和王明顺等人一直商讨到深夜才去休息,七天后,六个屯堡依次开工,大体的外观已经修补完成。
  人民群众的智慧真不是吹的,用河里的淤泥将屯堡外墙涂刷一遍,一夜过后便被冻成坚固的冰墙,各种物资也采办过来,六个工地依次开工,也是有条不紊,至于陆续运来的流民乞丐则是良莠不齐,有的还算年轻,虽是瘦弱补养几天也能帮衬,可大多数都是老人孩子,按照刘家家丁的说法,肯定是有人在使坏。
  看来是有人巴望着看自己的笑话,就算有人上下撺掇,又岂能让他们称心如愿,孙鸿舟这几天也完成一个小渔村的支线任务,总算弄来几个渔夫搬迁过来,几张渔网一拼接,一张大网就形成,渔夫家属则带着孩子老人编制新的渔网,知县大人答应的船只也到了,虽说只有三条,但按照渔夫的说法,一条船四千斤鱼货没有问题。
  屯堡的吃食已经快要告急,孙鸿舟也是急的抓耳挠腮,不断让人破开冰面,今天总算能下去尝试捕捞,孙鸿舟虽是旱鸭子,不过这内河大船上去也没有什么不适,除了静曦等几个人,其他人都没有什么激烈反应,按照渔夫的说法,冬季鱼货少,建议采用拦网捕鱼,所谓拦网,就是两只船大概平行,将网拖在中间拦住江面。
  一番操作将渔网慢慢展开,下来就是无聊的等待,不到小半个时辰,渔网受力已经绷直,渔夫赶紧摇橹返航,等到了河边感觉渔网又沉了几分,看来是大有收获呀,两边船上的人喊着号子不断收紧渔网,慢慢的就有鱼儿的身影越出水面,成了!大家兴奋的嗷嗷直叫!
  可是问题接踵而至,就算使用先进的绞盘技术拉拽,可是渔网将将浮到水面位置便再也拉不动了,没法,大家依次下船来到岸上,拽住网头跳下船头向岸上走,最后赶来几匹驮马,才将这渔网连同大堆鱼货拉上岸,孙鸿舟傻眼了,这河里居然有将近两米的大鱼,怎么后世似乎从来没看过,难道是灭绝了?
  按照渔夫的估计怎么也有个两三百斤,这一网恐怕就足够今天一天的吃食,大家赶紧将鱼货装上雪橇车运输到另外的屯堡,想必这些工匠流民还有帮忙的家丁等人,再不会为吃食操心,几条最大的鱼却是无人去抓,一来不知道这鱼的脾性,万一暴起伤人如何是好,再者这些鱼颇为沉重,滑不溜手也不好装运,最好的办法是等其扑腾几下没了力气,然后就地斩杀!
  大家都是士气高涨,唯独那几个渔夫却是心情不佳,孙鸿舟纳闷了,走进一看,好嘛!这渔网已经破了一个大洞,一个渔夫心疼的禀告:“老爷,小的们平日只在小村旁的小河捕鱼,何曾见过如此世面,看来这渔网的网绳还是细了些。”
  孙鸿舟哈哈一笑,安慰渔夫:“无妨,这次在编制的渔网都是比较粗的麻绳,想来编制成功,也由不得这些大鱼猖狂!”
  渔夫再次问道:“老爷,这一网下去,想来也够了一日吃食,这再次捕捞也无处堆放,你看这……”
  静晨在旁边插言:“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如将这些多余的鱼货养起来?”
  孙鸿舟眼镜一亮,是啊!旁边的渔夫倒是想的不同:“夫人好算计,只是这小凌河河堤如何紧要,如要掘开引水,恐怕要洪水滔天,这如何使得,又不能养在这河中,如何处置?”
  孙鸿舟沉吟片刻,顿时有了主意:“此事不难,可在河边建一水车,水车转动翻卷,下面在建一沟渠引水,长此以往,水滴石穿,这池塘总有灌满的时候,等水满之后,再将水渠改道或者做其他处置,这屯堡附近不出多久,鱼货满仓随时取用,岂不快哉!”
  渔夫也是回过味来:“老爷果然是文曲星下凡,如此妙计,既不用挖开河堤,又能引水利用,小老儿也是开了眼界!”
  渔夫有了工作方向,自然欢天喜地的去修补渔网不提,这些渔夫也是地位低贱,原以为到这边少不得会受欺辱,没想到这边的大老爷倒是和气,早早的就给安排了住房,虽是草草建造家徒四壁,不过大家都是如此,反而没了怨怼,几天时间这里都在肉眼可见的变得更好。
  正好陶水堡那边因为挖掘粘土,或者修建瓷窑砖窑或者陶窑,一大片地面都是处处大坑,正好来作为鱼塘,至于耕地,这边的荒地多了去了。正准备坐上雪橇车去陶水堡看看,玄虚倒是风尘仆仆的赶了过来:“小道友!贫道可算找到你了,赶紧随贫道来,这风水宝地怕是有着落了!”
  系统立刻提示:触发支线任务,帖木儿的藏兵洞,完成任务的固定奖励为:铠甲一千副,长刀四千把,长枪一千根,弓三百张,箭羽一万五千支,另外补给物资若干!努力!
  我草泥马,这是古代军火库的节奏呀!根本不管玄虚头上红色的箭头,已经免疫了好吧,赶紧拉过玄虚准备细细询问,却看到玄虚身后有个小道,手上还捧着一个古朴的道士法器,就像司南的底座,不过是由三个圆形的圆环拼接而成,层层相扣,上面密密麻麻刻着奇怪的文字,像是篆字,又不是太确定。
  孙鸿舟指着这东西问玄虚:“这是何物?莫非就是依仗此物,找到了那块风水宝地?”
  玄虚还未开口,静曦就不屑的回答:“还以为你天上地下无所不知,连这乾坤六合仪都不知道,孤陋寡闻!”
  孙鸿舟被鄙视了也是不恼,也难得静曦能找到机会得瑟一会,也是不易,玄虚兴奋的说道:“小友有所不知,这位便是道门的风水一脉后辈翘楚,此次也是天佑道门,据他所说,这次的定位恐怕不是小玄机!”
  孙鸿舟点点头,可不是,虽然不知这帖木儿是谁,不过这囤积的家伙数量不低,怎么着也是重大发现!连忙让孙老大处理陶水堡的工作,孙鸿舟立刻跟随玄虚坐上雪橇车,连中午饭也是顾不得了,大家也是不见怪,毕竟这里的人习惯于一天两餐,也就孙鸿舟稍微挑剔些。
  在距离木河堡十五里左右,一座高约两百米左右的山包映入眼帘,这里距离木河堡和石河堡都不远,原来是石匠看重这边的石材,至于木匠在哪里落地都差不多,现今这北方木材真短缺不了,山包已经被大雪覆盖,只能依稀看到斑驳的颜色,正好石匠大师傅正带着几个徒弟四处走动,看到孙鸿舟一行立刻跑了过来。
  这石匠大师傅叫做杜十二,也不知父母当是如何想起的名字,不过手艺倒是没得说,原来在姚家村虽是祖传手艺,可是练习的时间太少,基本都是小石雕小牌位,这次看到这偌大石头山,把这杜老哥喜坏了,因为需要,孙鸿舟已经下达了石磨、石墩等物的订单,还有其他工匠定制的用具,这回老小子恐怕得累个好歹,这样一来杜老哥反而健旺起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