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祸乱九州 / 第一卷第二十三章:谈话

第一卷第二十三章:谈话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清寂按着有些发胀的太阳穴胡思乱想着,从李复的书房出来以后也不知道下一步要去哪里。
  昨日傍晚,玉琼坊的调查结果就出来了,盘下铺子的是一个已经死了十年的楚州籍人,而且有人看到玉琼坊的掌柜和一个身着面纱的女子渡江北上,对比了一下面纱女子和陈国昭阳公主宇文玉的画像,两者身形倒是有着九分相似。
  玉琼坊是北陈暗探一事基本上可以确定了,可这等事情居然出现在了李氏的眼皮子底下,这简直就是对李氏的侮辱。
  要不是昨日乃是李清寂和媚儿的大喜之日,李清寂绝不介意杀几个人给秘网里其他人充当一下警钟,而不仅仅是杖刑了事。
  李清寂不知道北陈都查到了什么,但原有的军议计划是一定要变了。
  原本决定今天带着媚儿和亲卫北上去北府大营的李清寂,如今又被闽越这一番事情搞得心烦意乱,也不再急着出府,就这么漫无目的地走在侯府里的玉砖路上,放空着自己那浆糊似的脑子。
  李氏作为荆门府数一数二的大家族,府内的大小道路都是用作一种叫玉砖的材料铺就而成,这种玉砖因为烧制出来的样子酷似青玉而得名,但价格却要比青玉便宜许多,因此常常被人用来铺路。
  不过虽然这种玉砖不贵,但也只是相对青玉而言,就玉砖本身来说,也不是寻常人家用得起的。哪怕是一些略有家底的家族也只会在一些正式的地方铺就玉砖。像李府这般奢侈到大小道路均是用玉砖铺就的,在整个大周也找不出几家。
  此时的李清寂便沿着那由玉砖铺就的小路,低着头一步一步踢着路旁的鹅卵石慢腾腾地走着。直到一道比李清寂矮上半头的身影挡在李清寂身前,李清寂这才正起身子侧歪着头打量着来人。
  挡路的少年身着一身青黑的鳞甲,腰间还挂着一柄出自自己手里比正常军刀短上半截的精钢刀。看着那微微抿着翘起的双唇,迎着阳光一左一右两个酒窝显得格外刺眼。
  见少年这身如此与众不同的打扮,李清风也不免一愣,下意识的以为自己这个爱惹事的弟弟惹了什么麻烦回来,毕竟往年自己没少帮这个弟弟擦屁股。走上前去拍了拍少年的肩膀说道:“李清风,你这身打扮想干嘛,又惹了什么麻烦回来,鳞甲都穿起来了。”
  “哪有什么麻烦,我都多久不惹事了,哥,你先看看我这身帅不帅。”
  李清寂微皱着眉仔细回想了一下,最近这一两年确实没怎么给这个弟弟擦过屁股,也算是认可了少年的前半句话。附和两声旋而问道:“没惹麻烦你穿鳞甲干嘛?”
  “跟哥你出征啊。”
  李清寂只觉得李清风脸色那洋溢的笑容越来越像一个恶魔,还是催自己命的恶魔。
  当下拽着李清风的衣袖坐在路旁的石头上,沉声问道:“谁允许你出征的?姨娘知道这事吗?家里的事有你哥我和父亲,你没事跟着瞎参合什么?”
  被李清寂一番呵斥,李清风有些发懵,又分辨出自己的大哥不想让自己跟着出征,继而有些委屈,嘟着嘴道:“我娘同意了啊。而且我也是李家子弟,连哥你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人都能上战场,我为什么不能?”
  李清寂只是不能习武,但平时的锻炼也没有落下,提刀舞剑还是没什么问题的,不过在李清风这个幼年学武,如今单手能轻松提举五百斤的磨盘的弟弟面前,被冠上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称号,李清寂还真没底气反驳。
  “臭小子,你还敢嘲讽我。我说不行就是不行,走,去找赵姨娘。赵姨娘不同意,你哪也别想去。”
  “别啊,哥,大哥,好哥哥,我又不给你惹事。”听得李清寂要带着自己找娘亲,李清风哪里肯去,本打算着想说服大哥然后带着大哥去找娘亲‘据理力争’,如今第一步就碰了壁,李清风也是满肚子委屈。
  但大哥毕竟是大哥,李清风哪里敢跟李清寂动手。被李清寂一扯一拽着半拖着到了后院。李府的二夫人,也是如今李府唯一一位女主人,李清萍李清风兄弟二人的生母赵氏,正穿着一袭青色襦裙坐在短亭内,另有身着一袭火甲的长发女子站在赵氏身前。
  李清寂远处见得这一幕没来由地感觉到不妙,整个李氏穿红色火甲的女子除了自己那个长姐李清萍还能有谁,转头看向自己身边还缩着脖子的李清风,暗道一声‘真不愧是姐弟俩’。
  硬着头皮带着李清风走上前去,对着赵氏和李清萍分别行了一礼:“清寂见过二姨娘,见过长姐。”
  “清风见过娘亲,见过长姐”李清风也在后面不太情愿地跟着分别行了一礼。
  陪在李复身边,受了近二十年耳濡目染的赵氏又怎会没有些眼力,看着李清风身上披的青黑色鳞甲和满脸的委屈样子,故作不解地笑道:“清风今日怎么披甲过来请安了?”
  心中知道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李清风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单膝跪地朗声说道:“母亲,孩儿身为李家儿郎,没有父兄和长姐上战场,自己只能留在家里的道理。孩儿也想随军出征,请母亲成全。”
  原本站在一旁脸色平静如水的李清萍见李清风将自己拖了进来,虽说恼恨这个投机取巧的弟弟,但也没有办法,总不能现在过去打他一顿不是。
  当即学着李清风单膝跪地的样子,朗声说道:“女儿作为家中长女,也没有一直躲在弟弟后面的道理,请母亲成全。”
  李清寂在后面看着两人对着自己的后脑勺和赵氏平静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的秀脸,暗感要遭,出言劝道:
  “姨娘,清风今年才十四,还小。如今天下未定,何愁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等清风大些也不迟。至于长姐,家中还有我和父亲,哪有男人还活着却让女人顶上去的道理,姨娘三思啊。”
  李清风出言给自己辩驳道:“天江一战的时候大哥才十五,而且我下个月就十五了,哪里小了。”
  “论提刀纵马,李家女子何曾弱过男儿,清寂这不能习武之人都能随军出征,我为何不能?”李清萍也不甘示弱地道。
  李清寂很适宜的没有继续说话,毕竟这两个人自己一个都打不过,何况决定权在赵氏手里,何苦自讨没趣。
  亭内寂静了片晌,最终还是赵氏率先打破了沉默,挥了挥手示意周围的仆役都退下,又对着李清风李清萍两人道:“我跟寂儿单独说会话,你俩先去外面等着吧。”
  两人虽不情愿不能参与到赵氏和李清寂的谈话中,但看起来两人在赵氏那关应该是过去了,相顾一笑,跟着仆役退出了凉亭。
  见亭内再无旁人,李清寂还想出言再劝,却被赵氏抬手打断。只见赵氏不知道从哪抓了一手饵料撒向亭下的池塘,饵料如雨滴般落入水中荡起一圈圈的涟漪,四周的红鲤纷纷向亭下游来争夺着鱼饵。
  “清寂你看,这饵料一撒,池塘变得多热闹啊。”
  见李清寂在一旁不说话,赵氏笑了笑,柔声问道:“北辽那边还有多久?”
  李清寂心中一紧,北辽的事是他自己一手操办,整个府里他也就跟父亲李复商讨过,连媚儿都不知道此事,哪里会想到今日就这般被姨娘云淡风轻地说了出来。
  “清寂不知道姨娘在问什么。”
  “我特意将下人们都遣走,甚至风儿萍儿都没留下,你又何苦瞒我呢?你父亲在前朝末年做的事都没瞒我,你难道还怕我会泄密?”说到最后,赵氏都不由地加重了语气。
  听到李复连当年的龌龊事都说给了赵氏,李清寂心中满是无奈。本以为自己的父亲应是个铁骨铮铮的沙场汉子,却没想到在闺房里这么藏不住话,怪不得不续妾室了,就这张嘴,多续两门妾室估计李氏都得被续没。
  赵氏率先挑明这些事情,李清寂也没有必要再故作糊涂,淡淡地说道:“清寂不敢,可姨娘真想知道?”
  赵氏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天江一战伊始,两年不治。”
  赵氏叹了一口气,轻声道:“也就是说,还有一年?”
  “是”
  “这天下,真的能定?”
  “尽人事,听天命。既然姨娘知道前事,便明白我李氏别无选择。”
  赵氏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轻哼一声:“还真的是别无选择,祖上的坑,要自己儿子来填,都是好祖宗好父亲啊。”
  李清寂没有接话,赵氏也没有继续说下去,两人就那么一人侧身坐在短亭的长椅上看着池中还在争食的鱼儿,一人站在亭间望着远处的青山烟雨,沉默着仿佛彻底融入了这方世界一般。
  直到鱼儿四散游开,赵氏才缓缓起身,对着李清寂轻声说道:“清风清萍到底还是李家儿女,躲不过的。就像这池塘一样,只有饵尽,鱼散,才能起码在表面上真正变回太平。李氏的罪,不能都压在你一个人身上。”
  李清寂看着赵氏那双略显疲惫的眼眸,只是张了张嘴,终究还是没有再劝。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