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二世元年九月,章邯受命率骊山二十万刑徒及奴产子迎击陈胜起义军周文部,屡战屡胜,屡胜屡战。
先杀陈胜于城父,后又屡屡破贼,天下起义军无人是其对手。
不过短短两年,他也由少府一跃成为大秦上将军,一时间风头无俩。
再无人提起他曾败于黄良之手。
由于王离要封锁代郡已经落入黄良之手的消息,所以黄良还活着的消息自然更不会放出去。
世人只知:王离亲提十万大军讨伐阴山,阴山大军十去其六,余者逃进了草原深处,不敢南顾,已经对大秦构不成威胁。
这是王离上奏所写,使者也来九原郡走了一遭,回去所奏也是一般无二。
章邯坐上上将军的宝座后,信心满满,屡屡把六国余孽按在地上摩擦。
该死的是赵国民风过于彪悍,如今赵国的起义军风头太盛,大秦郡兵远不是敌手,而他率领的大军距离太远。
远水救不了近火,看着舆图半天,决定动用边陲之军。
他是上将军,有调兵的权力,
一纸调令,直接要把边陲重将王离,调去赵国之地。
王离接到调令的时候,脸上半点不显,但心中全是不屑。
被一个管着渔盐赋税出身的少府骑到头上,让身为武将世家出身的王离如何能服?
心中不服归不服,出兵在所难免,而且拖不得。
思索良久,亲自写了一封密信交给自己的心腹大将苏荣,还不放心的细细叮嘱了一番。
苏荣听了叮嘱,虽然感到很诧异,但并没有多问一句。
怀中揣着密信,片刻不敢耽搁,乔装打扮一番后,带着两个亲卫,连夜出了九原郡。
悄悄出了长城,骑快马过了数百里草原,进了阴山。
这是苏荣第二次来到阴山,上次是带兵来的,这次却以如此的身份来到此处,心中五感杂尘。
想到王离将军的嘱托,跟着引路的士兵,进了定安关,进了阴山土城,进了内城……
到的时候已经时值黑夜,果然是黄良亲自接见,并无旁人在侧,还把身边亲卫都赶了出去。
果然是王离将军跟他有约在先,这才安心一点。
简单行了个礼,便昂首挺胸站在厅正中,把怀中的密信递了上去。
黄良细细看过密信,面上没有半点神情,抬头道:“事情已经清楚了,回去告诉他,本将答应了,会按时赴约。”
他是谁,两人都心知肚明。
苏荣不知道密信说了什么,也不问,听了黄良的话后便转身离开。
苏荣离开后,杨虎快步走了进来,唤了一声:“将军。”
“风雨欲来啊!”叹了一声,随后吩咐道;“去请大小姐过来一趟。”
王离接到调令后,调兵遣将,运送粮草,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三天时间就这样悄然而过。
入夜,长城外三十里,点起了一堆篝火。
一行五人,正围着篝火呈半圆而坐,战马在不远处打着响鼻,声音在这黑夜中格外的响亮。
已经过了子时,却还没有等到该来的人。
“将军,他真的会来么?”开口的是苏荣,眼中还有担心。
这一行人中,为首的赫然是王离。
这个边陲重将,竟然带着五个心腹将领来到此处,其余亲卫一个不带。
行为算得上荒诞。
王离那张老脸在篝火的映照下看起来格外苍老,一点都不符合他的年纪。
“会来的,再等等。”很难得,王离的声音没有了往常的爽朗,反而有点低沉。
又过了一刻钟,黑夜中终于响起了马蹄声,马蹄声并不密集,听声音也就两三匹。
很快,三匹马闯进了几人的视线。
来人是黄良、蒙娟还有杨虎。
王离的身边,除了苏荣外,其他三个武将纷纷起身,手已经不自觉的按在了剑柄上,戒备着。
今夜跟着王离悄悄出来,他们觉得奇怪,来到这里,也知道是见不寻常之人,却没想到会是黄良。
现在,只要王离一声令下,他们的剑便会出鞘,哪怕明知敌不过黄良,但他们不惧。
王离依旧坐在地上,并未起身,见到几人的动作,低声道:“都坐下吧。”
几人虽然坐下了,但握剑的手并不松开,一脸警惕,
黄良三人已经下了马,把马缰交给杨虎,与蒙娟一起走向篝火。
杨虎一人牵着三匹马,亳不担心黄良的安危,走向不远处的黑暗山坡,放哨去了。
黄良隔着篝火,坐在王离的正对面,蒙娟坐在身侧,呈二对五的姿势。
随手添了跟柴火,黄良瞥了一眼王离,便再次把目光放回篝火中,介绍道:“蒙家大小姐,蒙恬的嫡女,我想,她来了你也能放心些。”
“你考虑得很好。”王离难得的赞扬道,这样的赞扬还真不多见。
黄良这才抬头,认真打量着王离的脸色,又看了一眼他身边的几个心腹将领,也算是老熟人了。
阵营不同,却无法改变曾经是袍泽的事实,哪怕如今物是人非。
“说吧,这次这么急找我来干什么?”黄良一副随意的模样,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王离没有说话,只是从自己怀中掏出那份调令,扔了过去。
黄良伸手捏住,只扫一眼,就清楚是什么东西,曾是秦将,谁还不知道这东西。
“这挺重要的吧?我一介叛将可看不得。”话是这么说,可手中速度可不慢,三两下就打开了,随后看了起来。
“上将军调令,命我率十万大军前往赵地,剿灭叛贼。”王离拨弄着篝火,继续道:“十万大军一走,长城边陲必然会遭受匈奴袭击,届时,希望你能搭把手。”
不得不说,王离对匈奴还是非常关注的,也知道冒顿单于的狼子野心,更知道自己的离开,是冒顿夺取九原郡的大好时机。
但,知道了又如何?不得不走啊。
“你这是在求我?”黄良一脸揶揄,看着王离沉重的表情,心情更好了几分。
王离一双虎目看着黄良,一字一句道;“你杀了孙铁,那是我的心腹爱将。”
黄良脸上的笑随即收起,当初两人约好,王离退军而去,自己本应该也放过孙铁才对,但因为看到他差点杀了蒙娟,一时气愤便下了杀手。
而且,自己当初答应过陈举要给他报仇的,杀孙铁,不后悔。
虽然当初王离也没有明言要自己放过孙铁,但不管如何,终究是理亏。
正了脸色,“只要我还在,冒顿就只能在草原里吃草。”
这话一出,让蒙娟都为之侧目。
话说得很狂,但王离信他。
“如此最好。”王离松了口气。
黄良双眼半眯,道:“既然你要率兵离开,那就算不得还镇守边陲了。”
未竟之意,王离听出了,这也是他这么急找黄良的第二个原因。
王离闭上眼睛,无奈道:“说吧,你想要什么?”
“我要代郡。”黄良的语气平淡,但很坚定。
“代郡不已经在你手上了吗?”话语中有难言的苦涩。
“不,我不但要在代郡驻军,而且代郡所辖范围我都要。”
“哈哈哈~”王离仰头大笑,笑容中有落寞,亦有苦涩之意,“不愧是乱臣贼子,乱臣贼子啊,惯会趁火打劫。”
“当日,本将就不应该答应你。”说完,整个人站了起来,狠下心来:“你且回去吧,本将在南下之前,必先为我大秦清除一些祸害。”
说完,带着几人转身就要离开。
黄良看着王离逐渐远去的背影,大声道:“秦人卑溅!秦人卑贱啊!”
果然,王离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愤恨道;“别忘了你身上也流着老秦人的血。”
黄良起身,对着王离行了一礼,道;“不知王将军能否听我再说两句?”
王离冷哼一声,不过还是走了回来,却不再坐下。
黄良不以为意,开口道;“自秦国建立始,数百年间,列国卑秦,不与会盟。直到我秦人奋六世之余烈,方灭尽六国,一统天下。”
“然始皇帝陛下去世不足三载,六国余孽死灰复燃,卷土重来,已经有燎原之势,难以阻挡。”
“黄良不才,敢问王离将军,此是为何?”
王离气哼哼的,并不答话。
始皇帝留下的能臣干吏都被胡亥赵高之流杀了个精光,天下不乱才怪,但这话他不能说。
“若长公子与蒙恬将军尚在,岂容这些腌臜宵小放肆。”说话间,黄良的眼中流露出恨意。
王离的脸色变了又变,蒙恬的死与他脱不开关系,他还从中分了一杯羹,成了这边陲主将。
“你不就是恨本将吗?杀了本将便是,何必把大秦搅得天翻地覆?”王离对着黄良怒目而视,道:“你身上流着老秦人的血,大秦倾覆,你也就成了丧家之犬。”
“我会亲自杀了你,但不是现在,我会让你死得心服口服。”黄良与王离的目光对视,寸步不让,“我要代郡,就是要给老秦人护住一片可以活着的土地,一片不受六国余孽侵害的土地。”
“你可想知道为何我要代郡,而不是九原郡?”
“为何?”王离没问出来,却是苏荣开的口。
“因为代郡离赵国近啊。”黄良露出嗜血的笑容,“白起能屠赵国四十万,我黄良.....也可以。”
恍惚间,众人似乎看到了一个疯狂的恶魔。
王离开口了:“你真是个疯子。”
“谢谢赞扬。”黄良笑着道。
看着逐渐疯狂的黄良,王离也疯狂起来,咬着牙做出违背臣子本分的决定:“本将要你以老秦人的血,在蒙家人面前发誓,无论如何你都会守住代郡,守住我老秦人生存的土地,绝不对老秦人刀剑相向。”
“求之不得。”黄良郑重道,“今日,我黄良以老秦人的血脉发誓,今生今世,誓死捍卫老秦人尊严,倾尽一生必定让六国余孽敬我秦人,畏我秦人,若违此势,甘受五马分尸之刑。”
王离松了半口气,像黄良这样骄傲的人,发的誓就会做到。
朝中局势越发倾颓,他已经开始后悔之前做的事情,如今只想给老秦人做些什么,哪怕罪不可赦。
“黄良还有一事想求王离将军。”
“你别得寸进尺。”王离恨得牙痒痒。
“若此行王离将军兵败,那我黄良会再取九原郡,给老秦人夺下立足的根本。”
“本将会留苏荣镇守九原郡,若本将真的兵败,九原郡双手奉上。”说完,王离气哼哼的转身离开。
对着王离的背影,黄良高声道:“请王离将军保重身体,你的命,本将军要亲自取。”
王离一行人骑马离开了,蒙娟才开口,“为什么不直接杀了他?”
“我与王离是私仇,如今他要做的事情关乎国恨,两者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