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光武天下 / 重兵围剿

重兵围剿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且说李通的造反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腹死胎中,李家先后六十余人遇难。所幸的是,刘氏与李氏结盟之事,只有李通等少数几人知晓,而且他们都顺利逃脱,因此,刘氏暂时并未受到牵连。虽说少了李家这个盟友,但是如果原本约好的南阳各地豪杰不打退堂鼓的话,造反计划未尝不能照常进行。于是,李通灭门案一出,刘縯立刻派遣人去各县联络,重申了造反的意义,要坚持起兵不动摇。然而,豪杰们见此刻已然惊动了官府,知道官府此时必然有所防备,不敢在轻易妄动,纷纷推辞,借口也是千奇百怪,这个老母生病,那个妻子怀孕,这个儿子忤逆,那个女儿思春。总之一句话,咱这几天不是很不方便,不然你刘縯先上,等我这边家事处理完,再过去帮你?
  豪杰们的临时变卦,让刘縯措手不及,破灭的梦幻,碎成了一地的伤感,想造个反,怎么就这么难呢?
  外援已经泡汤,刘縯要想继续造反,只能寄希望于荆州的绿林军和青徐二州的樊崇军,只要他们能够取得一场关键的胜利,重挫朝廷的威风,揭穿官军都是纸老虎的面具,那么局势就有可能反转。
  然而,事实却让刘縯大失所望,四个月前,规模曾一度达到近六万人马的绿林军突然遭到瘟疫,死伤近一半。作为根据地的绿林山也必须要放弃,何去何从,众位首领意见不一,谁也不肯服谁,最后干脆散货,一分为二,各谋出路。王常,成丹等人率部西入南郡,改称“下江兵”,王匡,王凤,马武,朱鲔张卬等人北上南阳,称“新市兵”。经过瘟疫和分裂,曾经强盛一时的绿林军,已经元气大伤,沦为穷寇,仿佛风中残烛,摇摇欲灭。尽管两个多月前,在南阳平林又多出了一只流民队伍,陈牧,廖湛汇聚千余人,号称“平林军”,但终究是小打小闹,难成气候。
  不过好在青徐二州樊崇军的表现给了刘縯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我们应该还记得,去年樊崇军流连不利,在青徐二州牧田况的挤压下,处境一度岌岌可危,几乎到了覆灭的边缘。随后王莽又派遣景尚,王党两人领两万中央军,前往青徐二州协助田况围剿樊崇军。然而,景尚和王党自持有天子的委任,根本不把田况这个地方长官放在眼里,两人立功心切,一味自行其是。令一方面,中央军都是外来兵卒,对这个地方和百姓并无感情,所到之处,多有残破,和樊崇军几乎没有区别,甚至更为糟糕。军纪败坏如此,其战斗力可想而知。结果,中央绝遭遇樊崇军主力,一战即溃,景尚和王党二人也为乱军所杀,成为迄今为止官兵阵亡的最高级别军官,本想好好捞一把,不想小命也丢了,可见不是什么便宜都可以占的。
  景尚和王党阵亡的消息传到了长安,满朝震动。王莽大怒,决定派遣一支更为强大的中央军,将樊崇一举荡平。在确定新的中央军统帅时,王莽颇非了一番脑筋,最终决定由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共同领兵。人选一出,百官都是唏嘘不已,太奢侈了,这简直太奢侈了。
  王匡和廉丹组成的主帅阵容,的确极尽豪华之能事。从官职上看太师乃是文臣之首,更始将军更是武官之冠。从威望上看,王匡是王莽的族侄,宗室至亲,有他在,可以放心。廉丹是百战名将,勇猛绝伦,有他在,可以安心。
  名将加名臣,堪称是超豪华阵容。更有阿谀奉承者,对王匡和廉丹的东征痛心疾首,道:“二公此番东征,长安的星空将暗淡一半。”
  王莽对王匡和廉丹二人此行也是给予厚望,这两人就是朝廷的楷模,帝国的形象代言人,不出场则已,一出场便要光鲜亮丽,威震四方。正因此如此,王莽不惜下血本,为二人配置了最精锐的军队,装备最精良的武器装备。
  大军未发,朝廷上下已经欢呼雀跃,从此以后,即使反贼再多,也不用担心了。王匡和廉丹,精兵强将,如狼似虎,你说这么强大的军队一出手,几乎是不用打,看着阵势就足以把反贼吓死。
  相对于长安的盲目乐观,身处战场最前线的田况却是倍感焦虑,火速上书王莽,劝谏其收回成命。田况的奏章是这么写的:“乱可乱,非常乱,反贼无食而作乱,郡县无能而捣乱,朝廷无知而添乱。三乱并起,乱之又乱。是乱矣。”又说中央大军不可轻易出动,出则弊多利少,曰:“窃见诏书欲派遣太师,更始将军,二人奶爪牙重臣,领兵少则无以示威四方,领兵多则沿途无以供养。空复多出将帅,郡县苦之,反甚于贼。”既然中央大军不可轻出,何以灭贼?唯有坚壁清野!曰:“宜急选牧,尹以下,明其赏罚,收拾离乡,小国无城郭,徙其老弱置于大城中,集藏粮食,派重兵驻守,贼来攻城,不能下,所过无食,势不得群聚。如此,招之必降,击之则灭。”最后田况再立军令状,曰:“委任臣况以二州剿贼,必平定之!”
  读了田况的奏疏,笔者还是颇为赞赏,新朝还是有能人的,可惜不受重用。田况所言,可谓是知己知彼,谋划周全。因为他知道新朝的军队早已是糜烂不堪,不足为用,不应在抱有幻想。其次,流民乃是胸无大志,只求粮食,一旦无粮,自然就会瓦解。有鉴于此,对付流民的最佳策略就是以守为攻,坚壁清野,这就是不战而战。在满朝文武一片喊杀声中,能冷静的提出这个策略,不得不佩服田况的远见卓识,而这份远见卓识,并非田况拍怕脑袋就想出来的,而是在战争中用无数鲜血和人命换来的。倘若王莽此时能够虚心纳谏,大胆放手让田况去做,哪里还有后面赤眉之乱,导致江山沦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