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梅花道 / 第十四章 柴码头

第十四章 柴码头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鹤知梅在被放出巡捕房之后,先是回到青羊宫,但当时余天师正在悦来茶园里面听天书,两个人阴差阳错地岔开了,说不得,只能自己去找七宝斋的线索。
  按照余天师的思路,直接是往川剧的线索上摸,但鹤知梅和对方交过手,像岑矮子这种脾气火爆的人,天生腹怀金乌,要说是个火人也不为过,一膀子力气不说,冬三九穿大褂,夏三伏恨不得脱层皮,若不得阴阳调和刚柔相济,迟早都是横死,因此这种人要是还能活在当下,多半都是靠在水边生活,因此就往码头这边走来。
  但我们多嘴一句,阴阳调和的办法可不仅仅是水,岑矮子喜欢的是“牌中一张,色中一点”,最爱在花街柳巷搞事情,这倒是鹤知梅没想到的。
  在杜甫笔下,成都是一座河网密布的“江城”。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成都让他想起家乡威尼斯。成都的河网上通岷山山区、中联平原各地、下连万里长江,是避开难于上青天的水上蜀道,更是进行大宗货物运输的最佳方式。
  因此上,成都的码头遍布府河、南河各处,没有一百也有几十,但要说大的,只有这五处,哪五处?北门柴码头,东门药材码头和丝绸码头,南门米棉码头和西门油码头,虽然范围缩小了,但这几处码头都是蜀中最大的货运去处,要找人依然无异于大海捞针。
  鹤大仙掐指一算,直奔柴码头而去,看官您道是为何?只因棉、油、丝、药都是禁火的物事,至阳之人一但靠近这些地方,多半就要走水,偏偏这北门柴码头去了反而无事,为什么呢?
  这北门柴码头运的都是自岷山上砍下来的柏木,顺水漂下,到了北门的柴码头上,再由码头工人一根根钩住捞上岸来,要说这木怕火不假,但这木头在河道中漂流,乃是沾水木,柏字沾水是个泊,木字沾水是个沐,生克之理细致如斯,反印了“火赖木生”的五行变化。
  鹤知梅去到,正是柴码头上“漂木”的时候,府河两岸早早围了无数百姓,都来凑这场热闹。
  所谓“漂木”,就是岷山上木头到港的时候,把木头捞上来的活动。老成都的府河打横了一百四五十米宽,这些木头是不可能靠钩子从岸上钩来的,得有人踩在木头上一点一点从河中心把木头往岸边带,这些木头个大腰圆不说,在湍流中前颠后簸,不停翻滚,若是脚桩拿得不好,很容易从圆木上滚下来被后面的木头撞个脑浆迸裂,所以每年捞漂木死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老百姓爱看那身段好的工人,走在河中像是使轻功一样,另一方面也爱看死人,古代老百姓的生活不似书中写的那样琴棋书画风花雪月,哪怕真是这样,过久了也腻味,更多的人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没见过什么世面,所以要是能亲眼见证一个人以一种比较英雄的方式死去,那是什么快乐也换不来的宝贵经历。
  那木头群从上游下来,远看好似一条翻江滚龙,正待择人而噬,这时候从两岸人群中走出百十多个小伙子,不见多大块头,但个个都是一身的腱子肉,在太阳光下泛起古铜色的油光,两条腿肚子更是好像四块铁疙瘩,刀砍上去都豁口。
  鹤知梅虽然没找到岑矮子,不过在这群人中倒看见了一张意想不到的熟脸——狐狸精。
  只见他从头到脚不着一物,只胯间围着一条兜裆布,手上一根长竿,竿头上带有铁钩,钩头上又有许多倒刺,不光是拉木头好用,码头上打群架时摸一把出来,一钩就是二两肉,所以这杆子也有个外号叫“铁菩萨”,算是黑色幽默的一种。
  狐狸精盯准了靠岸的木头,一个跨步往上一纵,正落在木头中段,那木头吃力向水里一沉,接着往上反弹,狐狸精跟着那反弹的力道把身子向上一提,只两只脚尖把木头带住了,又带着轻一些的力道往下压,如此反复三次,稳稳当当停在木头上,两岸观众见了狐狸精的登场,都暴出一声“好!”,盼望他使出一些更高明的手段,或者一脑壳栽进河里面去。
  他如此反复几次纵跃,来到河心,眼中盯准看住了,脚下一沉,手作的卢飞快,竿似霹雳弦惊,叉住一根木头就往回带,然而来时容易去时难,带着一根木头更比空手惊险万分,所以来时靠稳去时靠快,被拖住的木头本是打横,脚下踩的木头却是打竖,要想成功,则全凭憋着一口气将木头拖回岸上,一旦气岔了,几种力道聚在手中,很容易就被带歪了掉进水里。只见狐狸精脚下有如蜻蜓点水,一路小跑钻上河岸,人群中又是一阵“好!”,间中还杂着不少“嗨呀”,表示遗憾。
  狐狸精在岸上放下木头,转身又要入河,突然肩膀被人一拍,转头去看,却是一个尖嘴猴腮的道士,不是鹤知梅是谁?
  别看狐狸精现在一身腱子肉,甩开三五个人不在话下,但就被鹤知梅这么一拍,吓得发抖不说,一身骨头差点就要垮架,憋了半天憋出个:“道长别来无恙啊。”
  鹤知梅笑一笑不说话,只单手押着狐狸精,像是提鸡崽子一样,一路推波斩浪离开了柴码头。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