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穿越水浒之英雄鲁达 / 第十三回 五台山鲁达参禅

第十三回 五台山鲁达参禅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且说鲁达、史进二人一路行了近一个月,于二月中旬来到那五台山下。看那五台山时,果然好座大山。但见:
  云遮峰顶,日转山腰。嵯峨仿佛接天关,崒嵂参差侵汉表。岩前花木,舞春风暗吐清香;洞口藤萝,披宿雨倒悬嫩线。飞云瀑布,银河影浸月光寒;峭壁苍松,铁角铃摇龙尾动。宜是由揉蓝染出,天生工积翠妆成。根盘直压三千丈,气势平吞四百州。
  二人继续前行,远远地便看见一座写着“五台福地”的大牌楼,到得跟前原来却是一个集镇,约有五六百人家,也有卖肉的,也有卖菜的,也有酒店、面店、客店等,很是热闹。鲁达说道:“咱们且过去看有什么需要的东西买些。”猛听得旁边有叮叮当当的响声,顺风吹进耳朵里来,看那响处,却是铁匠在那里打铁,门上一个木匾,写着“父子铁匠铺”。鲁达想起来了,这是原著书里鲁智深打禅杖和戒刀的那家铺子,暗道:“咱不是和尚,用不着禅杖,就弄个棍子使吧。”鲁达说道:“咱们进铁匠铺看看,如果有好钢,打造个趁手的兵器吧!”史进点头同意。
  来到铁匠铺门前,拴了车马,鲁达与史进便进了铁匠铺。鲁达问道:“店家,有好钢铁么?”
  铁匠停住了手说道:“二位客官请坐,想要打甚么东西?”
  鲁达说道:“不知有上等好铁么?”
  铁匠答道:“小人这里正有些好镔铁,不知客官要打什么?”
  鲁达说道:“洒家只要打一条八尺长五十斤重的水磨镔铁棍。”
  史进说道:“俺打一把二十斤重的三尖两刃刀和一把腰刀。”
  店家说道:“好嘞,客官自去忙,小人自用最好的镔铁打造,三日后来取。”
  鲁达问道:“要几两银子?”
  店家答道:“不讨价,实要十五两银子。”
  鲁达说道:“洒家给你二十两银子,明日便要取,你若打得好时,再赏你。”
  那店家接了银两道:“小人现在就打造,明日午后来取吧。”
  鲁达在镇上找了一个车马店,将坐骑寄养了,自与史进买了些绸缎、布匹等礼物,雇个脚夫随同挑上五台山来。二人寻到文殊院寺门前,果然是好座大刹。但见:
  山门侵峻岭,佛殿接青云。钟楼与月窟相连,经阁共峰峦对立。香积厨通一泓泉水,众僧寮纳四面烟霞。老僧方丈斗牛边,禅客经堂云雾里。白面猿时时献果,将怪石敲响木鱼;黄斑鹿日日衔花,向宝殿供养金佛。七层宝塔接丹霄,千古圣僧来大刹。
  鲁达、史进刚要迈步进门,就见一个年轻僧人走过来,合十见礼,说道:“适才师傅正在佛堂讲经,突然说有两位贵客来寺,叫小僧出来迎接。想必就是你们二位施主吧,请随我来!”另一个看门僧接过礼物挑担。鲁达、史进有点儿懵,没敢言声便随着年轻和尚穿门过院进了方丈室,智真长老正盘膝坐在禅床上闭目打坐。鲁达见这长老,六旬之上,眉发尽白,骨格清奇,俨然有菩萨之相。鲁达和史进大气也不敢出,毕恭毕敬地站着等待。
  过了一会儿,智真长老睁开眼睛看着鲁达,合十说道:“阿弥陀佛!贵客远来,有失迎迓,见谅!”
  鲁达忙躬身施礼,说道:“不敢当,大师客气!俗人鲁达与兄弟史进前来,打扰了贵寺清净,还请大师见谅!”
  智真长老说道:“贵客远道来临,敝寺山门光辉。且请座上拜茶!”旁边侍立的小沙弥听了,给鲁达和史进看茶。智真长老注视着鲁达说道:“鲁施主,你本与我佛有缘,当是老衲入室弟子。但天外来客,机缘有变。今日施主终究还是来了,想必求的是前程吧!阿弥陀佛!”
  鲁达一听,脑袋嗡的一下,心道:“大师果然是得道高僧,几句话已将我说透,太厉害了,太神奇了!”
  鲁达知道,儒释道三教,本就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人的文化思维里,很多事情就不是可以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简单定义的。鲁达也是一样,他并不排斥佛道学。
  鲁达双手合十,躬身施礼,说道:“大师,机缘有变或是机缘巧合,终归是有缘。所以,俗人今日前来参禅,的确是求问前途!”
  智真长老说道:“老衲还有法会,鲁施主暂且休息,或观览五台山风景。法会之后,老僧自会找你俩说话。”说罢,两眼垂帘入定了。
  知客僧带鲁达和史进出了方丈室去斋堂用斋、休息不题。
  晚上掌灯时分,首座僧来请鲁达兄弟二人再去方丈室。智真长老说道:“义结金兰,同甘共苦,前途必无差错!”
  鲁达、史进双手合十,说道:“谢谢大师指点,我等谨记!”
  智真长老说道:“史进施主请出去歇息吧!”
  史进看看鲁达,也不敢多问,便随着首座僧去客堂歇息了。
  智真长老对鲁达说道:“鲁施主本有善心,还有佛缘,今日起这个念头,要来参禅投礼本师。老衲的确应有剃度徒儿,法名智深。但老衲已知你非你,你亦是你。剃度与否,已不重要。老子说过:‘道法自然,不必拘泥。再比如,‘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神秀与慧能禅师所作的畿子,一个强调的是渐悟,一个强调的是顿悟,而后发展成大乘佛教的南北两宗,互有嫌隙。依老僧看来,渐悟与顿悟并无高下之分,只是悟道的两种途径而已。芸芸众生,能顿悟的毕竟少之又少,即便是顿悟了又能怎么样呢?慧能的弟子徒孙们不还得居庙宇,诵读《坛经》么,这不是‘时时勤拂拭’又是什么呢?人们往往对那些听起来神之又神、玄之又玄的东西感兴趣,津津乐道,不过是契合了人性中喜欢好奇的一点。若真的‘本来无一物’,又岂会有尘埃?更谈不上‘惹’字,还去悟什么呢?天下庙宇,多建于名山大川,主要是希望远离尘世,利于清修。早课晚课,青灯古佛,悟道之途并不容易,虽然很多人不能顿悟,但穷其一生,读经参禅礼佛,成为得道高僧的不在少数。若依老衲个人喜好,清修渐悟甚好,过程也是悟道本身。鲁施主,出家剃度是修道,不剃度也能修道。你已非你,又何必纠结是否命运一致呢?老衲今日就再续前缘,收你做个俗家弟子吧。阿弥陀佛!”
  鲁达双手合十,说道:“久闻长老清德,争耐俗缘浅薄。今得以成为大师俗家弟子,实平生万幸。不过弟子仍有一事纠结,据传我等本是天星下凡,要随一个叫做宋江之人做替天行道之事。那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之聚义又当如何解?”
  智真长老说道:“出家人不打诳语。日月星辰、山河湖海、花草木竹,本是自然之物,何来与某一人对应?红尘中利欲熏心,为达目的假借天文异象耍弄手段比比皆是。宋江是何许人老衲不知,也不想知。但自欺欺人终有报,时辰未到。六根束缚多年,四大牵缠已久。堪叹石火光中,翻了几个筋斗。咦!阎浮世界诸众生,泥沙堆里频哮吼。阿弥陀佛!”
  鲁达熟读《水浒传》,知道宋江等人的伎俩与结果。但今日智真长老居然说出了结果,鲁达是由衷感佩智真长老的道行高深。
  鲁达又问:“师父,不杀生乃佛门五戒之第一,弟子今后如何面对恶人?”
  智真长老说道:“清规戒律是一种强制手段,它的后面跟着惩罚。就比如我们在佛前忏悔,其实是你先做错了事。任何事情都是有前提条件的,如果外敌入侵,涂炭生灵;强盗为非作歹,jianyin掳掠时,杀生就是最大的善行。乱世之中,只要合情合理,就可以杀生!人们常说曹孟德为奸贼,刘备是仁义之君。难道刘备不杀生吗?同样都是杀人抢地盘,刘备不过是因为假称自己有刘姓皇族血脉糊弄人罢了。三国乱世,谁能迅速统一国家,让百姓少遭罪,就是最大的善行。浮世光阴有限,苦海无边,人身至微,生死最大。作为佛门弟子,还是以弘扬佛法,让人们不生恶念,或止恶修善为妙。”
  鲁达合十答道:“弟子明白了。”
  智真长老又道:“吾弟子,此去与汝前程永别。记住,你本天地过客,世事随缘;诚心做善事,正果将临。切记切记!”说完,向空中一挥手,垂帘闭目入定了。
  旁边侍立的沙弥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鲁达站起身来,合十向长老深施一礼,出得方丈室,回客堂歇息去了。
  次日晨,下山路上,史进好奇地问道:“大哥,那智真长老跟您说什么了,还不让我听?”
  鲁达笑道:“不让你听是因为你听不懂,所以听不听无所谓!”鲁达见史进依然疑惑的神情,说道:“不信啊?好,智真长老说了‘六根束缚多年,四大牵缠已久。堪叹石火光中,翻了几个筋斗。咦!阎浮世界诸众生,泥沙堆里频哮吼。’你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啊?”
  史进听了,张大了嘴巴,半天也没说出一句话来。
  鲁达笑道:“智真长老说的那句话的意思是,尘归尘、土归土,及尽繁华,不过一抔细沙。”
  史进更是听得一头雾水,说道:“大哥,小弟我服了,心服口服。不过您刚才的那句话等于没说,我还是没明白。”
  鲁达说道:“用大白话说就是白忙活一场,最后啥也没得到。这句话是说给世上人的。不过我认为:甭管最终是不是一场空,咱们先享受路上看风景的过程!兄弟你能遇见我,保证天天有惊喜哦,哈哈!”
  史进小声嘀咕了句:“天天有惊吓还差不多……”
  这趟五台山参禅之行,鲁达心里是高兴的,他最担忧的“寿数”问题,已经随着智真禅师的那句“你已非你,又何必纠结是否命运一致呢?”而解开了。
  鲁达、史进二人吃完饭去车马店牵出坐骑,在镇里买了棉衣、羊皮袄等御寒衣物,又到铁匠铺取了兵器。鲁达掂量着手里的水磨镔铁棍,暗道:“虽然比鲁智深的六十二斤水磨禅杖轻些,但俗话说:千里不捎书,路远无轻载。几十斤的铁家伙儿,天天扛着也是负担啊。”
  史进问道:“大哥,咱们现在去哪儿?”
  鲁达说道:“走吧,沿官道去真定府方向,经北京大名府,再往南便可到东京开封府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三回完】
  2020/6/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