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汉末之满城尽带黄巾甲 / 第五章 缓进急攻

第五章 缓进急攻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和这些老黄巾们滚了一次久违的大通铺,陈胜这一屯人简单吃过饭后就在屯长邓疙瘩的招呼下走上了广平城头。
  邓疙瘩似乎因为编制不足额的事情心情不太好,整个人黑着脸,显得脸上的刀疤更加狰狞。
  在黄巾军的编制中,大部分还是沿用了汉军的编制。
  最上面是“天地人”三位将军,无需赘言。
  往下则是渠帅,渠帅基本是三十六方的负责人,主要知名的黄巾军将领有波才(豫州黄巾主帅)、彭脱(豫州黄巾副帅)、卜已(青州黄巾主帅)、张曼成(南阳黄巾主帅)、马元义(荆、扬黄巾主帅)为代表的主要将领。
  当然,这些渠帅也是有大小之分的。
  加之,黄巾军起义以来总体人数膨胀太快,早已经超过最开始预算的编制了。
  如今,但凡统帅万人以上的头领都可以称之为“渠帅”。
  只不过,这种渠帅不是张角亲口封的,仅限于底下人自己叫着,满足一下这些黄巾军膨胀的心里需求。
  渠帅之后就是校尉了,校尉一般都是各个渠帅的心腹之人。
  自从唐周出卖了张教主的得意门徒马元义造成起义提前之后,黄巾军内部对于高级一点的将领提拔起来都是小心翼翼的。
  但凡掌兵数千的校尉都是知根知底的人,生怕又出了一个叛徒。
  即便这些中高级军官数月之前之前还只是个农夫,对于军事一窍不通也无法改变些什么。
  校尉之下都是一些小军官了,司马、军侯、屯长、、队率、什长、伍长。
  屯长又被称为“百人将”,顾名思义,一个屯正常情况下该有一百人的编制才对。
  但是,昨天忙活了一天,邓疙瘩才堪堪凑足七十多人,实际的缺口还是很大。
  黄巾军与汉军不同,他们的人员补充都是自己想办法的。
  抢起优秀的兵源都是要论资排辈的,一点儿不亚于后世某些省份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不遗余力。
  其实,更多的小渠帅还要自己准备粮草,好在邓疙瘩是跟着人公将军出来的嫡系人马,粮草方面倒是不用担心。
  大概类似于,常校长的中央军和地方军的区别,亲娘和后娘。
  但是,以陈胜的眼光来看,邓疙瘩显然是个有理想的人,他与其他屯长眼光不太一样,他这个屯的人都是精壮的黄巾力士,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一股子杀气。
  他好像不是为了单纯凑足人数在战场上跟汉军比人多,他是真的想建立一批能和汉军较量一番的黄巾军精锐。
  每个组织内部都会有这样的人,飞天鹰、镇山虎、叼肉狼、老黄牛,显然邓疙瘩就是勤勤恳恳的老黄牛。
  陈胜听说说,邓疙瘩是边军出身,回家之后发现一家老小都没了,张角帮他报了仇,他这才死心塌地跟着张教主干这没命的买卖。
  而且,他入教很早,一直跟着三兄弟走南闯北的,只可惜人比较轴,只愿意在黄巾军底层干,不愿意当什么三十六方的渠帅。
  照他的话说,人有多大的本事就吃多少的饭,建立黄天之世需要他这样的笨人!
  坦率来讲,陈胜非常佩服这样的人。
  当然,陈胜是知道黄巾军的下场,他不想在黄巾军这条破船上船毁人亡,他只想做一条划水的!
  邓疙瘩这个屯被分到第一批守城,负责守卫百米左右的城墙,为了应对汉军接下来的进攻,他们紧锣密鼓的准备各种防御器械。
  诸如擂石、滚木、弓箭、叉木、金汁都要一一运上城头,这些守城器械提前做好标记,安置好位置,以便随时可以取用。
  好在,黄巾军别的不多,唯独人多,一上午下来,陈胜倒也不显得多疲惫。
  ——————
  广平,最开始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吴汉的属国,后来才被改为县,隶属巨鹿郡。
  而且,汉末带头大哥袁绍的北方幕僚团中的沮授就是广平人。
  张角野战的计划落空,他打算先想用广平的城防来消磨汉军的锐气,等待四方的黄巾汇聚在九节杖、黄天之旗下后依靠人数优势填平汉军,一战定乾坤。
  天下皆反,八州丧乱,汉庭只有三路大军平叛,想必卢植还是想着速战速胜的,你要战?我偏偏不和你战!
  也确实如黄巾军高层预料的那样,不过一个上午的时间,汉军就来了,但是他们却没有急着进攻,反而当道下寨开始扎营。
  昨日一战溃军十余里,确实让一路顺风顺水的黄巾军见识到了汉军精锐的厉害。
  北中郎将的旗帜,旗甲整齐、杀气腾腾的汉军方阵给了城头上的黄巾军十足的压力,沉闷而无力。
  暂时没有人赶出城,只是默默看着忙忙碌碌的汉军,还有那些投降的黄巾军老弱被驱使着干活。
  而另一边,城外汉军出来一队人马在广平城外观望。
  这是卢植亲自领着人在城外观阵,其中有副将兼任乌桓中郎将的宗员、巨鹿郡郡守郭典、魏郡郡守张则、渤海郡守杨璇、甘陵相刘虞、书佐刘德然、军侯刘备并一干北军五校军官陪同。
  “君业,依你看这广平县如何?”
  卢植策马执鞭,扫了一眼广平的城防,问向身边的巨鹿郡守。
  郭典是司隶冯翊人,本不在巨鹿为官,年前才调来冀州担任巨鹿郡守的,甫一上任就遇见黄巾军造反,说起来也只是比卢植早到这里两三个月而已。
  现在,身为河北平叛总指挥的卢植骤然问及广平县的城防诸事,让他还一时难以回答。
  这时,本为甘陵相的刘虞为郭典解围了。
  “卢公,广平小县,城方圆不过二十里,城高不过三丈,城中器械不多,四川也实在是无险可守,北军骁勇,可一鼓而下。”
  刘虞是正经的汉室宗亲,海内闻名,之前是甘陵王的相国,甘陵国被张角攻破,甘陵王被乱民抓住,他逃了出来,正是巨鹿郡守郭典对他礼遇有加。
  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这个时候,刘虞自然是愿意为郭典说几句话的。
  郭典感激的看了一眼刘虞,恭顺的对卢植说道:“中郎将,刘相国言之有理,广平不难克,难在速战速胜,早日剿灭黄巾,斩杀贼酋张角向陛下报捷才是难事!”
  卢植抚须,也不计较两人说得是否合自己的方略,反而问向一旁静听几人说话的刘德然,道:“弘道,你随军多日,黄巾军如何,你说说看?郭使君、刘相国的方略如何??”
  刘德然对着众人拱手行礼,慨然道:“卢师,郭府君与刘相所言均是良策,所思所虑确实为要害之处。
  但是,学生以为,剿灭蛾贼不在于是否速胜速战,而在于缓进急攻!”
  卢植目光远眺,不置可否,继续说道:“你且说说,怎么个缓进急攻之法?”
  “贼首张角传道十余年,利用符术、巫医蛊惑民心久矣,其信徒遍布天下,一时之间从者如云,方今天下莫能制之!
  然,我汉军出司隶入关东不过三路大军、五六万精锐而已,贼众我寡,如此一城一池,一郡一州的平叛,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竟全功?何年何月才能彻底剿灭蛾贼?
  故,学生以为,当步步为营,按兵不动,待得蛾贼各方悉数聚拢在此。
  广平正如郭使君、刘相国所言,无险可依,正是绝好的决战之处。
  届时,待得皇甫中郎将、朱中郎将平定大河之南的豫州、兖州黄巾主力后一并北上,我汉军大军云集可一战破贼。
  如此一来,慢则明年,快则年末,天下黄巾可平!”
  “好一个缓进急攻之策!弘道,看来为师已经没什么可以教你的了!”
  卢植老怀大慰,对于这个学生很是满意,不枉费自己把他留在身边教导之情。
  此番黄巾之战过后,分润些军功,自己再保举提携一番,放任地方磨练一段时间后做一任郡守不成问题的,再过几年,说不得卢氏一门必将出个两千石的大吏。
  人嘛,都是有七情六欲的。
  卢植自己这辈子算是名留青史的人物了,年岁不小的他也该为自己卢氏一门考虑了。
  而且这也不算什么大事,大汉多少数百年的名门望族都是这么起来的。
  一起随行的郡守、将军们也都是识趣之人,知道卢植是有意提携自己的学生。
  再说,刘德然的缓进急攻之策确实比速战速决之策更为高妙一筹,没必要凭空做了恶人。
  这蛾贼大好的军功在眼前,捧一捧卢氏弟子,卢植想来也不会亏待自己这些人,利益交换嘛,很公平!
  花花轿子众人抬,自然又是对刘德然一番赞赏和夸耀。
  却不知,落在最后的一个人看着左右逢源、春风得意的刘德然,看着这些老官僚逢场作戏的手段炉火纯青,心下满是酸涩。
  又想起自己前些日子去拜访同为宗亲的刘虞被拒绝,那门房老苍头眼皮都不愿意抬一下,连话都没帮自己递一句。
  唉!
  不知何时才能完成自己在家乡大桑树下许的豪言壮语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