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超越曾经的我 / 15 拾宝

15 拾宝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七八月份的收益不差,张松在羊城的北城区周边几个大型高校中不断穿梭,收购的各类毕业生带不走的书籍、小型电器、搪瓷脸盆、铝制饭盒、保温壶一类的东西,实打实地赚了差不多有三百多块钱。
  当然,更大的收获还在后面,张松在几大高校间收购破烂的同时,还不忘打听询问高校总务处的各种情报,最终通过种种厚脸皮地手段,搭上了其中两所高校主管后勤的科长关系,拿下了高校积压在仓库中的许多过时校刊、文件资料等废旧书籍的资源。
  “今儿个真高兴啊~~~”
  板车已经被张松给淘汰了,当初也是为了应急所以才搞了那么个玩意儿,不过那四个比拳头稍微大点的轴承承担车轮的功用,在郊区并不平坦的道路上行进,其实耗费的力气仍是很大,稍不留神便会将板车上的货物给颠下车来。
  所以,在张松赚到了第一笔钱之后,他就花了一百多块钱搞了个二手自行车并请人改造成三轮板车,相比之前的交通工具,完全是鸟枪换大炮了。
  一所高校数千人,几年来堆积的陈旧书报、过时刊物,让张松接连搬运了数次,才算将其搬运完毕,等到这些书籍出售给爆竹厂、包装厂等需要它们的地方后,进入张松钱包中的大团结数量,直接翻了一倍不止。
  刚刚终结的计划经济时代,给予了张松太多的帮助,得益于那些不再需要票据就能够买到的各种小礼物,张松渐渐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回收渠道来。
  虽然有行贿的嫌疑,但是张松真正收购各类废弃物的时候,可从来没有过恶意压价的行为,最多就是偷偷压压称,少算些废弃品的重量而易。这样的作为,不仅让张松的收购合理合法,同时也让那些个人得了些小利的管理者,无需冒太大的风险。
  当然了,自己回收给予的资金是足额足量的,而跟张松打交道的管理员报上去是多少,那就不是张松能够控制地了。
  哼着欢快地小曲儿,拉着满满一车的废弃书籍,张松摇摇晃晃地踩着踏板,回归到了三元里的村庄中。
  “哟,这又是去哪儿淘换的书报啊?”
  路过的杨大娘,看着满载而归的张松,顺嘴跟张松打着招呼。
  “还没吃饭呢,大娘?”
  张松没有回答,反而笑嘻嘻地转移话题。
  “是啊,要不你今儿也别开火了,来我家一起吃得了。”
  杨大娘也没有追根究底的意思,顺着张松的话头,客气地发出邀请。
  “算喽,我家里买的菜都蔫儿了!”
  张松哈哈一笑,婉拒了对方的好意,继续踩着踏板驶过了对方的宅子,沿途还遇到了好几名本地村人,大家也都客客气气地打着招呼。这些日子在村中厮混,张松也早就跟村里人熟络了起来,彼此间见面相遇打打招呼,聊聊天什么的,倒是一点都不见外。
  回到自己的小院儿,开锁推门一气呵成,然后满载的三轮车上一堆堆的书籍被张松倾泻到一间已经堆积了不少书籍的房间中。张松用书本随意堆砌起一个书台,一屁股坐了下去,然后缓缓翻阅起其中有用的东西来。
  “《读者文摘》、《故事会》、《羊城晚报》……”
  大多数的书籍报刊,都是打发时间的消遣书籍,真正有内容的并不算多,张松随意将这些没什么用处书籍丢弃到一旁,然后挑挑拣拣找到一两本如《骆驼祥子》、《鲁迅全集》这样的文学书籍出来,放到另外一边,留作晚上消遣的精神食量。
  “哇,这本书不错!!”
  终于淘换到一本有用的书籍,张松如获至宝,也不知道《电子管收音机原理与维修》这本书是哪个马虎的家伙跟丢弃的废书籍放在一起,正好可以让张松拿来瞧瞧,自学试试。
  在大学生的宿舍区回收废弃品,总是会有意外的收获,有那家庭环境优越的年轻人对于坏掉的电子器材,总是要比普通人家要大方,所以这些日子里张松陆续又低价回收了不少的坏旧收音机。
  只是苦于找不到相熟的修理工,张松只能将这些相对值钱的物件儿存放在家中。
  当然,张松很清楚,这些收来的微型收音机必须想办法尽快修好,这样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毕竟这些玩意儿不是电冰箱、电视机这种大型家电,更新换代的速度可是非常的快。
  所以,苦寻合适的修理人员无着落的时候,张松便打算找些书籍回来,自己一点点慢慢自学起来,这对于未来的发展也是不错的选择啊!
  “《半导体技术》期刊?啧啧,这可是赚到了啊!!”
  越是深翻,张松的收获越多,虽然现在的废旧书刊里没有诸如夹藏现金的惊喜,但是像许多很有价值的期刊,也是让张松大为惊喜。
  夜色黑沉,张松随便炒了个菜对付了一下,便开始挑灯夜读起来。
  初高中时学到的那点物理知识早已经被张松还给了老师,此时看起那些专业的书籍来,多少显得有些吃力。但实话说,这个时代的电子技术并不算太难,电容、晶体管、滤波器等等原件都组合在一块塑料板上,唯一有些麻烦的就是找出具体哪个原件出现的毛病。
  自学修理还需要专业的设备,万用表、电烙铁等材料的采买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不过对于此时乐在其中的张松来说,这些投入都算不了什么,就是采买各种元器件的时候,会有些麻烦。现在的羊城,可还没有专业的电子市场,想要在市面上购买一块小的电容、晶体管,都是很麻烦的事情。
  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以克服的,市面上找不到电子元件的售卖点,那张松就将损毁最严重、找不到真正问题的袖珍收音机分解,利用现成的元器件焊接在其他的收音机上。还别说,小半个月时间过去了,真叫张松给修理好了一部牡丹941收音机。
  吱吱~~~
  “欢迎收听……”
  “……thissong……”
  收音机调频中,十几个电台纷纷扬扬传来声音,夹杂着电磁噪点的喇叭声里,甚至还有带着英式英语腔调的广播声,让张松每天夜里又多了一点乐趣。
  很快,张松修理收音机的手艺也渐渐娴熟起来,在分解了两台收音机,获得了不少元器件之后,张松也将手里剩下的四台收音机给修理好了。
  “杨大娘,你帮我问问,咱们村里有人需要收音机的吗?”
  三元里每天也有固定时间的广播,宣扬政府的各种政策与制度,所以对于广播这类事情,村里人其实一点也不陌生。刚好推车出去,准备开始新一天工作的张松,碰到了杨翠花的时候,顺嘴便向对方兜售起了自己修理好的收音机。
  “收音机??那么贵的东西,谁家用得起哦!!”
  杨翠花瘪着嘴,想都不想地摇了摇头。
  “不是那种插电的收录音机,而是手掌大小的微型收音机,没几个钱的东西!!”
  张松知道对方可能误会了,连忙从身后的拖斗里取出一台正好带在身上的收音机,打开开关后滋滋作响的小喇叭响了起来,一首《军港之夜》的悠扬歌声缓缓流淌出来。
  “原来是这东西啊!”
  杨翠花明白过来,小心翼翼地凑了过来,带着艳羡地神情注视着张松手里的收音机,想要拿来瞧瞧又怕不小心给弄坏了的模样,实在有些好笑。
  “这玩意儿牡丹牌的!!放在商店柜台上新机子可是得要28-29块钱,不过我这是二手用过的,所以要便宜得多!!”
  说实话,这收音机的受众群不少,但是二手收音机的买主就不多了,加上张松大多数时间都在收购废品,自然没有时间去处理这些玩意儿。所以,他才会想到找杨翠花来帮忙,一来自然是因为对方本地人,熟悉周围环境,知道谁有需求,二来则是杨翠花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张松即便放两台收音机在她家里,也不用担心对方会跑路。
  “我只要11块钱,大娘你要能谈成再高的价格,那都是你赚的。”
  “而且,我这收音机还有半年的质量保证,在这半年里如果谁要买我收音机出了问题,那我负责无偿帮他修好。”
  “不过,说实话,我这收音机质量绝对过硬,肯定不会出现任何毛病的。”
  张松做过销售,自然很清楚出钱买二手物品的人,心中最担心的问题,在这个还没有质量三包的年代,张松为了手里这些二手货,先一步走出了售后质保的道路。
  “你这说的是不是真的哦?”
  杨翠花很显然动心了,虽然市面上已经有了电视机,但是那动辄好几百块的大家伙,实在不是一般小老百姓们用得起的。倒是这微型收音机小巧玲珑,随便走到哪里去,都能收到电台,正适合老人家们日常消磨时间,或者晚上大家躺在床上的时候,听听国家新闻什么的。
  “货真价实!!”
  张松拍着胸脯保证道,这手里已经有四台修好的收音机,以后也势必会有更多的二手电子产品,经由自己勤劳地双手修理好,再卖出去。如果能把杨翠花这个看起来蛮精明地妇女,拉拢起来,让她帮忙兜售自己修理出来的二手产品,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