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舜应天意逆天而行 / 第三十章 地狱净土 田园偶遇

第三十章 地狱净土 田园偶遇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冰冷幽暗的地狱之下是幽冥大神的密宫,一个身穿黑色战袍挺拔冷峻的身影立于殿中。一双如深潭池水的眸子静静地注视着水晶棺。习惯孤独的他,如今不再孤独,虽然水晶棺中的西羽不能说话,不能活动,但如今他的心竟这般安稳。
  哈夫抬起修长的手指,轻轻抚摸着水晶棺,只有在这里,他可以褪去面具,脸上透出一丝温情。千万年,天上地下的人都惧怕他,都知道了他的冷酷无情,没人知道他的弱点。他不曾在任何人面前显露过一丝脆弱。他惧怕让人发现他的弱点,为此封闭起自己,但见到西羽的那一刻,他放弃了,他只想把她带走。
  天上地下没有哈夫能感到安全的地方,除了这个地狱之下的禁地。这个禁地本是开天辟地之时混沌的起始之地,也是十八层地狱的终止之地,名曰:无极。地狱,是天上人间邪恶亡灵的受罚之地,是阴间的监狱与刑场。十八层地狱是以受刑法的时间长短,和罪行轻重而排列的。地狱一天比天上一天长得多,地狱一天等于人间三千七百五十岁,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如果进入第一层地狱,需要经过一万岁,也就是人间一百三十五亿年,才能结束出狱再次转世。逐次往后推,每一层地狱比前一层地狱,痛苦增加二十倍,时间增加一倍,到了十八层地狱时,就苦得无法形容,时间长的算不出来,但不管十八层地狱时间有多长,都有终止,而这个无极之地没有终止。一个无始无终之地,不在三界之内不在无行之中的无人之地,永恒之地。
  只是,来这里要付出的代价,不是常人能承受的。他知道如果西羽清醒绝不会同意,但还是强行把西羽带来,他就是这样一意孤行。哈夫以前没有在乎过什么,如今他算是在乎西羽还是不在乎西羽?如果不在乎,他不会带走她,如果在乎,却明知违背她意愿还是做了。对西羽他永远都是这么矛盾,这么纠结。
  兆天向北而行,一日正午来到单狐山,腹中饥饿,忽然看到一片田园,错落有致的种植着各种谷物,蔬菜和瓜果。有些瓜果兆天第一次见到,叫不出名字,只看着五颜六色的果子,十分诱人。兆天见四下无人,走进果园,抬手摘下一个红红的果子,正准备咬一口,突然从园子里跳出一人,一身农夫打扮,皮肤黝黑,抬起结实的胳膊指着兆天喝道:“别动!谁家孩子敢到我园子偷吃!赶紧放下!”
  兆天吓了一跳,急忙把手里的果子放到地上,不好意思的说道:“大叔我饿了,不知道……”
  农夫道:“饿了过来,这里有干膜和肉干,你手里的果子有毒,不能吃。”
  兆天吐吐舌,跟农夫走到果园凉棚下,农夫取了食物,递给兆天。兆天也不客气,撕开干膜,伴着肉干吃起来。
  农夫又倒了一碗水给兆天,问道:“你从哪里来?叫什么?怎么到的这里?”
  兆天道:“我叫舜,出来寻亲。”兆天这次出来仍然是女扮男装,头发束起,看起来像大男孩。虽然农夫看上去不像坏人,但上次的单独出行让她知道了世间的凶险,兆天不敢多言。
  农夫道:“你亲戚叫什么?这方圆百里的人我差不多都知道,也许能帮帮你。”
  兆天心下寻思:“刚想着你不是坏人,怎么说话就不靠谱起来,方圆百里的人都认识,口气不小。”心里质疑,但没有直接说出,而是试探的问道:“您都认识?”
  农夫道:“是的,这方圆百里的村落五谷农桑的种植都是我教的,寻个人总会容易些。”
  兆天沉思一下道:“数日前,一个陌生人把我的母亲带走,这个人有可能身穿黑色玄铁战袍,白银面具,但不知姓名。”
  听了这话,农夫皱眉道:“这个还真不认识,这十里八乡的是没有。我可以帮你问问,是否有人看到过。如果找不到,你一个小孩子还是回家去,江湖险恶,你不如回家等,也许你母亲哪天自己回去。”
  兆天心知农夫的话是好意,只是她的个性,又怎么会轻易放弃?于是岔开话题问道:“方圆百里村落的五谷农桑都是您教的,您怎么还在园子里种有毒的果子?”
  农夫道:“有毒无毒是相对的,有毒不等于不能吃。”
  兆天奇道:“你刚才说有毒能吃?”
  农夫笑道:“你这个孩子真是脾气急,听我说,果子没有成熟是有毒的,等成熟了就没有毒了,另外,有些直接吃有毒,但是火烤或煮沸就没有毒。我试好了,就告诉周围的人,如何种植,食用。”
  听到农夫说完,兆天对农夫刮目相看,甚是敬佩,能种植五谷的人或许有,能分辨有毒无毒的人有,但是自己尝试、分辨,等找到安全的食用之法,又传授他人实在是难能可贵。
  兆天拱手道:“请问高姓?姐姐说过,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一饭之恩,希望他日有机会能回报。”
  农夫道:“朱魁。”话还没说完,突然听到一个粗大女人声音传来:“朱魁!你死哪里去了!我的红灯笼怎么少了一个!”
  听到喊声,农夫一下有些惊慌,急忙走出凉棚。一个高高壮壮的女人,指着刚才兆天摘果子的地方,正在左右查看。忽然,女人从地上捡起红果子,脸色十分难看的瞪着农夫:“朱魁!你怎么看的园子!”
  不由农夫分辨,女人已叉腰叫道:“我最好的一棵红灯笼!”越说越气,抬手揪起朱魁的耳朵。疼的朱魁哇哇直叫,却不敢还手。
  方圆百里的人都感激朱魁,因为他的经验和知识让村人受益,有他的指导就有食物。但是朱魁怕老婆也是远近闻名的。来人正是朱魁的老婆,每次老婆发脾气都这样,朱魁从来只有求饶的份。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