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汉末兴唐之凤起幽燕 / 第十六章 叹玄龄,旧事谋定大将.

第十六章 叹玄龄,旧事谋定大将.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夜无事。
  天明时分,杨再兴与魏鸿等人便放火烧了山寨,带着三百余喽啰及整理好的粮草、辎重,跟随李长孙下了山。
  看着这些归降的新兵卒,李长孙心神微动。
  李长孙:“不知...这些降卒能不能做为玄甲军的兵源啊。若是能将玄甲军给训练出来,哪怕只是初具雏形,都能够大大地降低之后攻略并州的难度啊。”
  大约正午时分,李长孙一行便在附近的县城处与刘虞等人汇合了。见人已到齐,众人便也不再停留,起程继续向着蓟城而去。
  又用了大约十日左右的时间,到了中平六年(189年)二月,刘虞一行终于是赶到了蓟城,刘虞这位幽州牧终于是到任了。
  而在上任之后,刘虞并没有像公孙瓒那般,与乌桓、二张(张纯、张举)正面死斗,而是精简了部队、广布恩惠,并派遣使者告诉异族首领们,朝廷将会宽大处理,可以免除他们犯下的罪责,凭此来招降丘力居等人。
  平心而论,刘虞真不愧是汉末人气王,丘力居等人在听说是刘虞来上任之后,便纷纷派遣使者前来沟通归附之事。
  公孙瓒因为担心刘虞会立下大功,所以就暗中派人于途中暗杀这些外族的使者。但丘力居等人知晓此事后,就统统绕道到刘虞处...投降。
  (PS:本段是依据正史记载来写的,并没有黑公孙瓒的意思。不过...在写这一段的时候,青章也确实是边写边笑。公孙瓒负责的时候,要天天跟外族、二张打死打生;然后刘虞一来......
  丘力居等人:“我们投降!”
  太嘲讽了,真的是太嘲讽了。)
  除此之外,刘虞又悬赏通缉了张举、张纯二人。听闻刘虞至此,以及见识了刘虞的手段之后,这二人便是吓破了胆、逃到了塞外,他们的部众也是或降或逃,顷刻间便被瓦解。
  而到了中平六年的三月,张纯被其手下王政杀死,首级被送到了刘虞这里。
  就这样,幽州这场令汉室大感头疼的叛乱,刘虞只用了月余的时间,就轻松解决了。
  随后,刘虞便因功被拜为太尉,封容丘侯。且由于刘虞一贯有清廉的名声,汉灵帝还特意照顾了一下刘虞,让他可以不用去西园缴纳巨额礼钱了。(按照规定,当时官拜三公的人,都要前往京都西园缴纳巨额的礼钱)
  在这段时间里,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刘虞的长女-刘兰,看上了那位威震边塞的白马将军-公孙瓒。
  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历史线发生了改变,公孙瓒的妻子侯氏(涿郡太守侯某之女)此时已经病逝了,家中尚无正妻。
  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其实反之亦然。这公孙瓒相貌英俊、声音洪亮,再加上他威震边塞的战绩,很快就俘获了刘兰小姐的芳心。
  而在知晓了这件事情之后,刘虞也是赞同的。一来,自家女儿找到了如意郎君,做父亲的肯定是高兴的;二来嘛...有了这个岳父的身份之后,刘虞也能更好地劝导公孙瓒,让他对于胡人不要只是一味的屠杀,要懂得怀柔的重要性。
  就这样,一场盛大的婚礼在蓟城隆重举行了。
  即使刘虞生性俭朴,但适逢女儿出嫁,也是狠掏了一番家底。再加上周围郡县那些仰慕伯安公(刘虞)名声而前来道贺的人,这场婚礼虽然称不上妆红十里,倒也为这苦寒的幽州之地增添了一抹浪漫之色。
  而在婚礼结束之后,李长孙就向刘虞提出了收服并州的请求。
  李长孙:“义父大人,日前得报,羌渠单于之子铁木真刺杀了须卜骨都侯,并与休屠各胡达成了共识,被拥立为新的南匈奴单于。而且据可靠消息称,这铁木真野心不小,有尽吞并州之心,进而南下进犯我中原大地。”
  刘虞:“铁木真...此人居然有如此之大的野心......”
  李长孙:“义父,孩儿有个提议。”
  刘虞:“二郎(李长孙小名)但讲无妨。”
  李长孙:“我们不如趁这铁木真刚刚继承单于之位、立足未稳之时,由代郡入雁门郡,打他个措手不及,一举收服我并州失地!”
  刘和:“父亲大人,孩儿以为二郎所言甚是。我们当趁这铁木真羽翼未丰之时将其一鼓荡之,若是等他在并州站稳了脚跟的话,怕是就更难对付。”
  听到李长孙与刘和的建议,刘虞不禁沉吟了起来。
  随后,他突然对着旁边的一位青年问道:“玄龄,你如何看?”
  被刘虞成为玄龄的那位青年,自然便是此前被李长孙所召唤出来的大唐贤相-房玄龄了。
  由于此前听闻了李长孙收服龙牙山贼众的事迹,待刘虞一行抵达蓟城之后,房玄龄便是慕名而来,投奔到了李长孙的麾下。
  而房玄龄才智超群、屡献奇策,很快就受到了刘虞的赏识,被准许参议军事。此时,房玄龄正好就在州牧官邸之中,与刘虞等人一同商讨着事务。
  听到刘虞的询问之后,房玄龄赶忙拱手道:“刘公,在下也赞同两位公子的提议。”
  房玄龄:“目前并州的情况十分复杂,共有铁木真、黑山贼这两大势力,以及流窜于并州、司隶的白波贼,和心思难测的于夫罗。”
  房玄龄:“而盘踞在并州的势力虽多,却是各自为战,形同一盘散沙。趁此机会,我们便可以拉拢一方去征讨一方,将他们给逐个击破。”
  房玄龄:“在下听闻那铁木真文武双全,又有着不俗的二子及一班得力干将辅佐,若是等匈奴独霸了并州或是与其他势力结为了同盟的话...刘公,我们恐怕就大事难成了。”
  刘虞:“嗯,玄龄所言有理。”
  在李长孙、刘和、公孙瓒和房玄龄等人的倡议之下,刘虞便是通过了收服并州的这一提议。
  而朝廷此时无暇管顾并州的事情,见有人愿意去接手这个烂摊子,那自然是不会反对的,很快就批准了这一请求。
  只不过...在领军出征并州的主将人选上,却是产生了极大的争执。
  几日后的军事会议上。
  公孙瓒:“刘辅机(刘和的字),你是不是疯了?!二郎才是个17岁(虚岁)的少年,如何担得起主将重任?!你以为此去并州是去玩闹的吗?让二郎来当这个主将,你是想要害死他吗?!”
  (PS:史料中好像并没有明确记载刘和的字是什么,再加上刘和融合了长孙无忌的魂魄,所以便用长孙无忌的字来作为刘和本世的表字。)
  刘和:“公孙伯圭(公孙瓒的字),二郎此前收服龙牙山的壮举,我们都是知晓的。二郎文武双全,又有如此的智计与胆魄,如何担不起主将的大任?”
  闻言,公孙瓒不禁嗤笑了一声,“区区山贼罢了,能与南匈奴和张燕的黑山贼相提并论?”
  刘和:“哼,公孙伯圭,你休要看不起人。你扪心自问,在这段时间里,无论是操练士兵、出谋划策,还是演论兵机,你哪一点敢说自己就强于二郎?”
  公孙瓒:“呵,那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真正的大将是要靠真刀真枪杀出来的。”
  看着自家儿子与女婿的激烈争论,坐在主位上的刘虞感到了一阵头大。不过他此时却并没有说话,因为在刘虞的心里,对于此番出征并州的主将人选,也是十分的纠结。
  看到刘和与公孙瓒争执不下,李长孙便出来笑着打了个圆场,并对公孙瓒拱手说道:“伯圭兄,小弟有一个提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公孙瓒:“二郎请说。”
  李长孙:“伯圭兄既然与兄长(指刘和)争执不下,谁都说服不了谁,那么...这主将的人选,我们不妨赌一赌,如何?”
  公孙瓒:“哼,说得轻巧。赌?军国大事,岂可这般儿戏?!”
  李长孙:“哈哈哈...伯圭兄莫急,如今我们双方争执难下,这样下去,若是贻误了军机可就不好了。既然如此,我们便不妨一赌,说不定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呐。”
  公孙瓒:“哼,那你想赌什么?”
  李长孙:“听闻伯圭兄射术无双,小弟斗胆,愿意讨教一二。”
  公孙瓒:“哦?”
  听到此话,公孙瓒顿时就露出了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看那样子,仿佛是在说:“你是来白给的吗?”
  一念至此,公孙瓒便是大笑道:“哈哈哈...二郎有志气啊!行!若是你真能在射术上胜过我的话,我便将这主将之位让与你又何妨!”
  李长孙:“多谢伯圭兄成全。”
  随后,这二人便是拱手拜别了刘虞,到外面找地方较量射术去了。而在离开之时,李长孙还悄悄地向一旁的房玄龄使了个眼色。
  看着这二人离去的背影,刘虞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紧皱的眉头。对于此番出征并州的主将人选,他还是十分纠结。
  而就在刘虞苦恼之时,他却突然看到了一旁的房玄龄,此时也正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见状,刘虞有些好奇地问道:“玄龄,你在...想些什么啊?”
  闻言,房玄龄赶忙拱手答道:“刘公,在下...只是突然想起了一些陈年往事。”
  刘虞:“哦?不知是些什么陈年往事啊?居然能让玄龄你这般思量。”
  房玄龄:“不瞒刘公所言,在下刚刚突然想起了高皇帝和楚霸王的一些事迹。”
  刘虞:“哦?此话怎讲?”
  房玄龄:“在下记得昔日高皇帝入关中之时,恩威并用,使得秦人恐高皇帝不为秦王。而楚霸王却是屠秦宗、焚咸阳,大失关中人心啊。想起这些事情,真是令人不禁感叹啊。”
  刘虞:“嗯?!”
  听到房玄龄所言,刘虞好像是悟到了一些什么。在慎重思索了一会儿之后,他便是在心里做出了一个郑重的决定。
  “此番出征并州的主将......非二郎莫属!”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