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执燕 / 第十六章 冲突,一触即发⑴

第十六章 冲突,一触即发⑴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公孙稷的府中,听到新来的都宰派人将府中上下围了个水泄不通,顿时就炸锅了。甚至于还在奴仆之间传出谣言,说是家主明日就要被押回蓟都问斩。
  别的不说,就公孙氏的司马、司徒和司工的职位被撤,这就足够让府中上下惊慌的了。
  都知道公孙氏上面有人,谁知道失势被问责就在眨眼之间,新来的都宰弹指之间便将公孙氏一族打下神位。
  嘶!
  新都宰果然好手段!
  城外,公孙氏的宗族墓地,阵阵冷风掠过草地,月光之下的殉葬坑若隐若现。
  这是一个单棺椁的陶器墓,墓中还陪葬了许多陶礼器,顺带也放着一些玉饰。代替杀殉的木佣之中,这时突然发出“吧嗒”一声。
  这分明是两个活人!
  虽然战国时已经开始用木佣代替活人殉葬了,但是公孙氏还是将这两个人关在了棺椁之中。
  “阿姊,你还好吗?”
  一个稚嫩的童声突然响起来,他发出虚弱的呼喊声,尽力地朝着旁边的姐姐蠕动。
  因为男童的整个身体被绳索紧紧捆着,让他动弹不得,他只能一点一点地蠕动。
  “咳咳咳~”
  男童的姐姐咳了一声,男童听到这个声音乐坏了,原来姐姐还活着啊!
  “阿姊,你快醒醒~”
  男童背过身去,用被捆着的双手费力扯着姐姐的衣服,希望这样能让姐姐快点醒过来。
  “你莫晃了,阿姊被你晃的头晕……”
  少女睁开双眼,尽力地呼吸着外面的空气。
  啊,好清新啊!
  男童见姐姐醒了也不废话,小手三拐四饶,一转眼就将手上的麻绳解开了。挣脱开身上的绳索,他慢慢将头探出殉葬坑,然后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咦,人呢?”
  见守在坑外的公孙氏家兵已经全然不见,男童挠着脑袋,不解地问着。
  少女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躺着。虽然弟弟已经将她身上的绳索解开了,但她一点也不想起来。
  男童见外面没人,赶紧弯下身子拉少女,一边拉还一边催促着:
  “阿姊,快逃吧!”
  少女挣脱开男童的手,失望地答道:
  “我们还能去哪里?逃了也会被抓回来……”
  男童听完姐姐的话,轻轻放下姐姐的胳膊,面漏忧色地抬头看向月亮。
  “月亮啊月亮,难道今天我和阿姊就要死在这里了吗?”
  少女推开压在身上的木佣,借着弟弟的肩膀一使劲儿便坐了起来。狭小的空间里,两个人都在努力地平复扑通扑通的心跳,沉默着迎接死亡的到来。
  “阿姊,我在迷糊之间听见都里新来了一个都宰,还是堂堂的公子,我们就去投靠他吧!”
  男童似乎想起来了什么,一脸激动的攥起姐姐的玉手,细嫩的小手吹弹可破,只是上面的血痕太不应景。
  “这能行吗?”
  少女有点不相信,在她眼里天下乌鸦一般黑,逃到哪里也没有她姐弟俩的活路。
  “阿姊,我们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男童的目光炯炯有神,似乎成竹在胸。
  夜色渐渐深了,从公孙府中跑来的家兵来到殉葬坑的时候,突然发现男童和少女已经不见了踪影。一想到府中不能回,殉葬的贱隶也没了踪影,他顿时陷入了恐惧之中……
  ……
  昨天燕成在公孙府中发飙,一夜之间就传遍了整个临乐都。除了被困在公孙府中的乡吏之外,还有两个乡三老因为临时有事就迟到了。他们两个一听闻昨日之事,赶紧负荆在衙外向燕成请罪。
  燕成也没有立刻接见这两个乡三老,只是将他们晾到了清晨。从昨天半夜跪到现在,两个乡三老早已经是头晕眼花,饥肠辘辘了。
  看着咕噜噜叫唤的肚子,他们也不理会,依旧是跪在门外等着燕成出来。
  虽然他们很饿,但是保命要紧啊!
  看着时间差不多了,燕成这才让都司马公孙窦带他们进来。
  “建信君申饬尔等,如若再有下次,定不轻饶!”
  公孙窦板着个脸,严厉地训斥着两个乡三老。
  两个乡三老自然是不敢顶嘴,昔日都中任人欺负的小吏,现在转眼之间就成了都司马,还是堂堂建信君跟前的红人。
  给他们两个胆子也不敢惹公孙窦啊!
  两个乡三老一边陪着笑脸,一边恭敬地跟着公孙窦进了都衙。都衙他们两个经常来,自然是很熟悉,但是现在都衙已经换了当家人,他们心中不免多了几分敬畏和害怕。
  如果让他们两个还去依附公孙稷以及公孙氏,他们是打死也不干的。既然建信君都不在追究,还给他们两个投靠的机会,他们二人自然是尽心尽力,唯燕成马首是瞻。
  燕成命令公孙府外的捕役都撤了回来,又招呼都丞卫陶迅速清点都中青壮劳力,还计划着赶紧训练出百十人能打能抗的亲兵,为接下来整顿临乐做准备。
  由于燕成身边现在只有宜、卫陶和公孙窦,矢被派去下都搬救兵,还有两个刚刚投靠自己的乡三老,但无奈都中事务繁多,乡里琐事更甚,燕成六人忙的是七荤八素,昏头转向。
  现在的情况是,燕成坐镇都衙指挥,宜手握弓弩冲任燕成护卫,而公孙窦则是掌握都中捕役随时待命。
  如此一来,也就只有两个乡三老,还有一个都丞负责六乡三十二里的大小事,包括田赋登记,人口造册等等。
  两个乡三老在卫陶的帮助之下,忙活了大半天,直到傍晚的时候,这才将都中青壮劳力集结起来,又挨家挨户征收了粮草布匹,这才趁着天还没黑匆匆返回都衙。
  “尔等可有欺瞒?”
  燕成翻着两个乡三老送来的简册,然后冷冷问了一句。
  “不敢欺瞒上官,还望建信君明察!”
  两个乡三老赶紧表忠心,额头上随即涌出了豆大的汗珠。
  燕成很确信这两个乡三老不会搞鬼,因为他们在统计这些资料的时候,都司马公孙窦就在旁边督察,哪里会耍心眼呢?
  公孙窦平日受尽了家族的欺负,就连乡吏也不拿他当回事。如今当上了都司马,直接变成了小人嘴脸,对下人动辄打骂。如果不是都丞卫陶说都中缺人,恐怕他会将所有的捕役都撵回家去。
  燕成也不会将公孙氏逼的太紧,计划先选出青壮作为亲兵,然后紧紧控制住乡吏。等他将都中情况摸熟之后,再收拾他们也不晚。
  集合了都中的壮丁,燕成又化出一部分青少年,其他的人就又放了回去。在这个时代,劳力是很重要的,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如果都征来当兵,那农田耕地谁来种?
  燕成将壮丁之中十五岁以上的挑出来,然后又让他们围着院子跑了四五圈。也就这四五圈,又筛出很多身体虚弱的人。
  看着这些人气喘吁吁地躺在地上,大口的吸着空气,脸也煞白的,就像是第一次参加马拉松的。
  “有那么累?去,把那些掉队的人全部遣散!”
  燕成无奈的摆摆手,下令让都司马公孙窦遣散掉队的人,这么一来,身体还算可以的也就一百人。
  “建信君!百人是不是太少了?”
  公孙窦面漏难色地看着燕成,他知道燕成已经彻底得罪了公孙氏,而公孙氏势必会暗中蓄力,然后反攻倒算。如今他们也就征到百名少年,真跟公孙氏的上千奴仆、家兵较量,恐怕自己这边会吃大亏。
  燕成又何尝不知道,可是这些人严重营养不良,身体也太弱了,就连四五圈都跑不到。
  “今日就到这里吧!尔等随本君出去走走!”
  燕成揉着太阳穴,最近真的是太累了,需要放松一下了。
  “诺!”
  看着燕成一脸疲惫,公孙窦也不好说什么。将那百名少年安顿好之后,便又喊来卫陶、宜、秦开等人。
  公孙一族,是阻碍燕成实施大计划的绊脚石,但是搬开这块历史悠久的绊脚石又何其难!
  现在还不行,等到开春之际……想到这里,燕成心里不由的多了几分烦躁。
  不过这烦躁很快地就一消而散。自己虽对公孙族人严厉淡漠,但对百姓又是特别好,至少老百姓对自己画的大饼感到极大的性质。
  从昨天到今天,不断的有人来拜访自己,声称从未有过像自己这样勤政爱民的都宰,还说是临乐之幸,百姓之福。
  ……
  燕成一行五人,骑着马在城中四处闲逛。当拐到一处逼仄狭窄的巷子时,燕成猛的就勒住了手里的缰绳。
  “那是……”
  他们正前方迎面走来一队人,气势汹汹,每个人手里还拿着武器,没有武器的拿着农具,很快地便将整个巷口堵住了。
  “这是……”
  公孙窦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公孙氏的族人,并非是一般的老百姓。
  燕成听完公孙窦的话,大叫一声:
  “不好!公孙族人这是要跟我们明斗啊!”
  众人手里的缰绳越攥越紧,胯下的骏马也“斯斯”哀鸣,马蹄踏在光滑的地面上也激起一阵阵尘土。
  燕成深吸了一口,渐渐地驱动胯下的马,距离公孙族人越来越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