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重回千禧年代 / 第 16 章

第 16 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千禧年代的火车站熙熙攘攘。
  
  广场地面上散落着少许垃圾,不少小商贩挑着担子卖东西,从火车站广场到候车大厅的一路上,舒晏碰到了两个乞丐三个骗子。
  
  “钱包被偷了,回家路费还差十块……”
  
  舒晏暗自摇头,火车站骗子的骗局,竟然二十年始终如一。
  
  火车站太乱,舒晏连牵着小舒燕走都不放心,一路抱着她,直到上火车后才把她放下来。
  
  从南城到金城,未来高铁只要五十分钟,现在绿皮火车却要开四个小时。
  
  春运刚开始,火车上人挤人。
  
  舒晏担心小舒燕被挤到,自己也不想受罪,于是没买硬座、买了硬卧。
  
  现在的硬卧车厢不像以后一票一座,现在硬卧车厢是卖站票的!
  
  站票数量也控制得并不严格,在春节前返乡的日子里,硬座车厢挤得水泄不通!
  
  好在硬卧车厢里是一票一卧,没买卧铺票的乘客无法进入硬卧车厢。
  
  连通硬座车厢和硬卧车厢之间的小门是锁起来的,因此硬卧车厢里清静又宽敞。
  
  小舒燕第一次坐火车,看到什么都觉得新奇。她既不嫌火车站乱,也不嫌火车开得慢。窗外的景色平平无奇,但是透过车窗看仿佛就不一样了,小舒燕看得津津有味。
  
  舒晏将双肩包放在卧铺间的小桌子上,拉开拉链,里面满满一书包吃的,“先吃哪个?”
  
  坐火车无聊,肯定要吃东西。
  
  小舒燕顿时被难住了,双肩包里的吃的是她和姑姑一起收拾的,小舒燕对里面装了什么好吃的一清二楚。
  
  旺旺仙贝、旺旺雪饼、喜之郎果冻、娃哈哈AD钙奶……
  
  每一样都是她爱吃的,小舒燕一时间不知道该吃什么。
  
  舒晏任由小舒燕慢慢纠结,自己撕开一袋旺旺仙贝的包装,咔嚓咔嚓咬了起来。
  
  最近零食大包小包地往回买,其实她自己吃的比小舒燕吃的更多,每次想抽烟时就用零食占住嘴巴。
  
  自从回到二十年前,舒晏一根烟也没有抽过,再坚持一段时间,舒晏就可以宣布自己真的戒烟成功了。
  
  舒晏原本以为自己每天零食不断,一定会长胖,但是大概是之前跑学校太辛苦了,她的体重丝毫没变!
  
  舒晏吃起零食来就更没有心理压力了。
  
  两人一口气解决了半个书包的零食,舒晏抽出一张湿巾递给小舒燕,让她把手擦干净,然后进入学习时间。
  
  一个多月后,小舒燕就要参加分班考试,她现在的水平还差得远。
  
  舒晏原本想花钱请个老师给小舒燕补补课,但是她把戴老师说的考察内容一条条写下来后,发现一年级的小孩她自己就能教!
  
  既然如此,舒晏决定自己先试试看,毕竟这样时间更加自由。
  
  好比现在在火车上,车厢摇摇晃晃不方便写字,但是完全可以拼拼音、做算术。
  
  舒晏提问,小舒燕回答。
  
  “声母有哪些?”
  
  “播泼摸佛,得特讷勒……”
  
  “韵母有哪些?”
  
  “啊喔鹅、衣乌迂……”
  
  “4加5等于几?”
  
  “9!”
  
  “5加6等于几?”
  
  “11!”
  
  “6加7等于几?”
  
  小舒燕算不出来了,偷偷掰手指。
  
  “12……?”
  
  舒晏摇头。
  
  小舒燕又重新掰着手指数了一遍,十根手指不够用。她先把手指一根根竖起来,全都竖起来后又一根根弯下去,最终弯下去了三根手指。
  
  “13。”
  
  小舒燕紧张地看着舒晏,“姑姑,我是不是很笨?”
  
  舒晏语气坚定地回答道,“你一点也不笨!”
  
  “你只是不够熟练。”
  
  “你很聪明!”舒晏看着小舒燕的眼睛说道。
  
  她不是在哄小孩,舒晏在教小舒燕的过程中惊奇地发现,小舒燕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很好。
  
  在舒晏自己的童年记忆中,她一直都是学习不开窍的笨小孩。全班同学都会做的题目,只有她一个人不会做。
  
  但是现在她教七岁的自己学习,发现哪里是她笨呢?只是从来没有人好好教过她罢了。
  
  别的小孩在读一年级之前,就已经学过拼音、认识很多字、个位数加减法都会算了。
  
  千禧年代还没有流行起快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电力厂附属幼儿园里的老师们也不太懂性格培养,幼儿园小班就是玩,大班就是提前讲小学内容。
  
  拼音、认字、算术,电力厂附属幼儿园都教过了。
  
  但是舒晏没有上过幼儿园,舒仲康和唐凤娟觉得没必要花那份冤枉钱。
  
  舒仲康和唐凤娟一心生儿子,两人更不可能自己教舒晏。
  
  因此进入小学一年级后,别的小朋友这些都学过了,只有舒晏连什么是拼音都没听说过。
  
  舒晏甚至不明白为什么全班都要用同样的姿势坐端正,不知道有事要举手,不知道该怎么握铅笔。
  
  自然而然的,她成为了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笨蛋小孩、不乖小孩。
  
  之后去特殊教育学校的半年时间,更让一切雪上加霜。
  
  舒晏一直认为自己在学习上没有天分,直到她开始教小舒燕,发现小舒燕非常聪明!
  
  再回想起往事,一切豁然而解。舒晏诧异极了,明明这么简单的道理,她为什么一直没想通?
  
  如果不是她自己教小舒燕,恐怕她到死都会认定自己不擅长学习。
  
  舒晏从中发现了一条真理,那就是从小形成的观念,长大后也很难推翻,很有可能伴随一生。
  
  于是舒晏开始找到机会就夸奖小舒燕——
  
  “你真聪明!”
  
  “你真漂亮!”
  
  舒晏希望让小舒燕从小认定自己聪明漂亮,长大后一辈子都觉得自己聪明漂亮!
  
  舒晏不知道自己的夸奖能不能让小舒燕一生自信,但是她很快就发现了夸奖的作用。
  
  她夸的越多,小舒燕认字的速度就越快、算数的准确率就越高!
  
  偶尔遇到想不起来的情况,小舒燕也不像之前那样紧张慌乱了,能够冷静地思考,思考片刻后多半都能说出正确答案!
  
  夸孩子竟然有这样的奇效,舒晏决定一天夸一百遍也不嫌多。
  
  .
  
  有小舒燕的陪伴,绿皮火车上的四个小时舒晏竟然也不觉得漫长。
  
  吃了一会零食、教了一会算术、又让小舒燕躺在卧铺上睡了一小觉,火车就抵达金城了。
  
  舒晏抱着小舒燕下车出站,把行李放在宾馆,然后打车直奔生产电动车的绿源公司。
  
  绿源公司的工程师看到舒晏的灵魂画作之后,被震得半天回不过神来。
  
  舒晏指着自己的画解释,“这个餐车,我想要罗马假日的风格和配色。”
  
  “《罗马假日》您看过吧?奥黛丽赫本主演的……”
  
  张工:“…………”
  
  “罗马假日我看过。”
  
  但是恕他眼拙,他眼睛都快瞪出来了,也没看出眼前这张画哪里和罗马假日有一丝关系。
  
  好在舒晏虽然画画不行,但是表达能力很好,她指着一辆电动三轮车,连说带比划,终于让张工明白她想要改造出一辆什么样的移动餐车。
  
  张工皱眉,“你这不是改装能解决的了。”
  
  “从一开始的生产环节,就不一样。”
  
  “你要的移动餐车,底板低、承重大。你卖的吃的和你这个人都要站在车里,餐车的底盘必须稳。”
  
  张工看了一眼舒晏的身高,“你长得还挺高,想要在餐车里站直,头和上半身从餐车的大窗户里露出来,餐车车顶棚子的高度还要高。”
  
  “我们公司现有的三轮车和四轮车型号,哪一种都没办法改动成你想要的那样。”
  
  “你想要这样一辆移动餐车,那得从头开始给你做。”
  
  舒晏顿时紧张起来,“那能做吗?”
  
  张工回答道,“技术上肯定是能实现的,就是做得大一点、稳一点、结实一点、底盘低一点嘛,外观上的改变没什么难度。”
  
  “但是要很贵。”
  
  舒晏听到能做,先松了一口气,听到很贵,又悬起半颗心,“有多贵?”
  
  张工估计道,“大概要两千块。”
  
  舒晏表面眉头紧皱“这么贵啊!”,然而心里已经笑开了花,两千块的价格在她的预算之内!
  
  张工对舒晏说道,“但是能不能做,我说了不算,我得去问问我们老板。”
  
  舒晏连忙低声问道,“如果老板不同意的话,您能接私活吗?”
  
  张工听到舒晏的话,笑了,“别着急,等我问完我们老板再说。”
  
  舒晏更放心了,张工这么说就是愿意接私活!
  
  她的移动餐车稳了!
  
  张工拿着舒晏的灵魂画作去和老板谈,舒晏在会议室里等待。片刻之后,老板竟然和张工一起来了!
  
  老板自我介绍姓倪,看起来四十来岁,有些发福。倪总开门见山道,“舒女士,你愿不愿意把你的餐车设计卖给我们公司?让我们公司按照你的设计图生产餐车,卖给更多的顾客。”
  
  国内的电动车行业几年前在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三没支持的条件下诞生。绿源公司从创立的那一天开始就举步维艰,如今通过不懈努力已经实现了商业化运作和工业化生产,但是最大的问题还没解决——销售。
  
  生产的再好,卖不出去,公司就要倒闭。
  
  因此倪总看到舒晏的移动餐车设计图后,才迫不及待地过来和舒晏面谈。人们对电动自行车尚有疑虑,不愿用电动自行车代替自行车和摩托车,没准能从小摊贩这里打开市场。
  
  舒晏跨越城市拿着自己画的设计图来到绿源公司,就说明电动餐车现在没有地方买,但是小摊贩们已经有了这个需求。
  
  如果小摊贩们都用上电动餐车,人们看到电动餐车用得好,或许就有人尝试购买电动自行车了。
  
  倪总认为这是个机会!
  
  哪怕电动餐车不赚钱,但是电动餐车出现在大街小巷,全都是电动车的活广告!
  
  倪总对舒晏说道,“如果你愿意的话,你的餐车我们不收钱,还可以为你一遍遍地更改、调试,一直到你满意。”
  
  舒晏笑了,“如果我同意的话,这一遍遍的更改调试,可就不是为了我了,而是我在帮你们公司打造最完美的产品。”
  
  倪总没想到舒晏看起来挺年轻,还牵着一个小女孩,一点都不像正经谈生意的样子,但是谈起生意来却这么敏捷。
  
  既然被看破了,倪总爽快承认道,“是。”
  
  舒晏继续说道,“刚才张工报价两千块,但这两千块是生产第一辆餐车的价钱吧?如果后续批量生产的话,生产成本肯定会大幅度下降的,我不信绿源以后还会卖这样的高价。”
  
  倪总无奈点头,“对。”
  
  舒晏说道,“所以你只免费给我一辆电动餐车,出价太低了。”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确定下来,绿源公司除了给舒晏一辆电动餐车之外,还给舒晏三千块钱。
  
  绿源公司以后可以使用舒晏的餐车设计进行批量生产。
  
  签订合同后,舒晏立刻收到了三千块现金。
  
  倪总对舒晏说道,“我还以为你会提出从我们公司销售的每辆餐车的利润中抽成。”
  
  这个方式舒晏当然也想到过,但她不喜欢,“那样太费精力,时间也拖得太长。”
  
  绿源的销售额,还不是对她报多少就是多少?难道她还能去查账?
  
  虽然绿源的倪总愿意付费购买她的设计,舒晏因此相信他的人品。但她还是选择三千块现金落袋为安,之后电动餐车卖多卖少卖不掉,都不关她的事了。
  
  她现在急缺钱,她选择用这三千块去做自己的生意,尽快赚更多的钱。
  
  倪总笑了,“不错,如果你要从每辆电动餐车的利润里抽成,我是绝不会同意的。”
  
  舒晏无法理解,既然不会同意,倪总为什么还主动提起?
  
  电动餐车成为了倪总想要打开市场的新产品,绿源公司的工程师和生产线齐齐开动,加班加点地为舒晏制造、改进。
  
  舒晏提了几次改进意见之后,电动餐车的成品终于和她脑海中的外观完美吻合。
  
  两大两小四个轮子,旁边有固定支撑,将餐车固定在地上不会乱动。
  
  车身上下左右前后六面全封闭,左右前三侧开了大大的窗户。可以通过窗户买吃的,离得远远的就能通过大窗户看到餐车里卖的是什么。
  
  车身是明亮的黄色,上面喷绘着可爱的食物。
  
  顶棚一侧伸长,伸出来的长度足够下面站一个人,顶棚是复古绿与白色相间的条纹——舒晏所说的罗马假日配色,就是这里了。
  
  就连前方的车把和车座,也按照舒晏的要求做成了白绿相间。
  
  整辆餐车充满了浪漫的异域风情,格外吸睛。
  
  舒晏试着骑了一下,速度很慢却很稳,她很满意。
  
  张工说道,“这辆车这么大,加上里面的固定货架已经很重了,回头你还要在里面放很多厨具和吃的,总重量太大,所以一次充电大约只能行驶10公里。”
  
  舒晏这才想起,现在的电池技术远远不如二十年后。
  
  不过十公里也够用了,足够她每天更换两三个摆摊地点。
  
  “电池可以重复充电300次左右,一天一次的话,能用将近一年。需要换电池了,绿源也免费为你换。”
  
  舒晏笑道,“那就谢了。”
  
  绿源公司叫了一辆运输车,将电动餐车从金城送到南城。
  
  .
  
  这一次金城之行的收获远超舒晏预期。
  
  她得到了一辆与脑海中外观一模一样的餐车,不仅一分钱没花,还反过来赚了三千块,为存款增添小小一笔。
  
  小舒燕看到姑姑高兴,自己就高兴。
  
  何况姑姑高兴时格外温柔,有一次她把4加5都算错了,姑姑还在笑呢!
  
  不过快要下火车时,姑姑很严肃地问了她一个问题,“如果以后你都跟着姑姑生活,再也不见你的爸妈,你愿意吗?”
  
  小舒燕的表情也严肃起来,她认真地思考,认真地回答,“我愿意。”
  
  舒晏点头,“好。”
  
  “从今以后,你就跟着姑姑生活。”
  
  .
  
  舒晏一路笑着回家,但是回家后立刻开哭——她径直走进厨房切了一片姜,往左右眼角一抹,两只眼睛瞬间通红,眼泪哗哗往下流。
  
  舒晏一边流泪,一边牵着小舒燕的手,敲响了对面的门。
  
  唐凤娟开门时吓了一跳,“这是怎么了?”
  
  舒晏拉着小舒燕的手,往唐凤娟手里一塞,“嫂子,我要回老家了。”
  
  唐凤娟疑惑道,“你不是要在南城结婚吗?怎么又要回老家?”
  
  舒晏只是摇头、流泪。
  
  唐凤娟拉着舒晏走进屋里,坐在沙发上,追问了好半天,舒晏终于哭着开口了。
  
  “嫂子,我对象和我分手了。”
  
  “这次去金城见他爸妈,做了婚前体检,查出来我不能怀孕、不能生孩子……”
  
  唐凤娟大惊失色,“不能生?”
  
  此时,一直默默听着两人讲话的舒仲康开口道,“你先别哭,总有解决的办法。”
  
  “既然你不能生孩子,恐怕这辈子也找不到男人结婚。嫁不出去就算了,但孩子是一定要有一个的。”
  
  “你这么喜欢小燕,不如将小燕过继给你?”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