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大相公 / 第三十一章 烽火急递

第三十一章 烽火急递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崇政殿
  平常这里是赵祯和宰执、两制以上的重臣议事之处;但今日仅有几位宰执在列。
  上首坐着的便是大宋官家。
  “陛下,如今天下承平不久,梁适却不遵诏令,妄开边衅,这是置天下于不顾啊!”枢密副使程戡率先挑起话头:“且京西、荆湖、河东、江淮诸路多有水患,此时穷兵黩武,乃亡国之兆啊!”
  程戡是在狄青去位后以参知政事进拜枢密副使,加户部侍郎。
  和吴充相同,程戡共有三子十婿,其中四女婿是文彦博长子文恭祖,所以二人同属姻亲。
  亲家二人皆在东府为相自然会被士子百官嚼舌根,为了避嫌,程戡自请调离东府,官家看在文彦博的面子上,就抬了半级给授枢密副使。
  跟韩琦不同,程戡是有三分军事眼见的,早年历任西北各州府,虽无显著功绩,但胜在稳妥!
  任期内没有发生大的战事,也没失地吃败仗;也因为这个原因,倒也被人尊誉:熟习边事。
  有光环的加成,此时说出前面那番话,分量就不一样了。
  远比一般人要重得多!
  赵祯叹了口气,温声安抚:“程卿,何至于此?”
  殿内一共站了七人,除程戡外,还有新进参知政事王尧臣、和新进枢密副使韩琦、田况;以及枢密使王德用、昭文相文彦博、集贤相富弼。
  韩琦因为当初担任陕西安抚副使期间有过好水川之战这场大败绩,所以此时没有贸然开口。
  王德用则是年纪太大,没打算要争权揽功,就这么混一两年,家族子侄也有该有的荫补,到时去位后,四时八节自会有宰执的体面。
  因此默不作声当个泥塑偶。
  而富弼和王尧臣两人抱着的心态和王德用差不多,这件事情上牵扯过多,不愿做恶人。
  唯一能有资格在西北边事上说话的只有田况!
  ‘临大事能断者,莫如田况。’这是当年赵祯咨询叶清臣朝中诸臣子情况时,后者给对方的评价。
  不可谓不高!
  “田卿?你怎么看?”赵祯将视线放在对方身上。
  被点到名字的田况上前一步,抬手微微作揖:“回陛下,老臣......老臣不知。”
  堂中除了程戡跟文彦博有姻亲外,还有他跟富弼。
  其妻富氏,是富弼正儿八经的妹妹。
  官家亲封的永嘉郡夫人。
  之所以这么回答,是因为踏出那步时,眼角看到大舅子暗中摇头。
  富弼如此做也是有原因的,田况跟程戡就像俩极端,前者没有子嗣,只有一个女儿;所以于官场任事都是大开大合毫无顾忌。
  更不会如同王德用那般为家族子侄着想。
  因此得了个‘临大事能断者’的评价。
  但现在这情况明显就能看出是文彦博在向梁适发难,同时也在逼迫官家做出取舍。
  官家那声:‘何至于此’是向他们这些老臣发出的求援信号。
  可惜,如今朝中上下皆是文彦博门人,谁又能挣脱?
  赵祯心中暗叹:就因为没有应允范景仁所奏?你们就要如此逼朕?
  “程卿,巩州还未传来坏消息,是否......”
  话还没说完,程戡再次呛声:“两京六路皆受灾严重,如何撑得起大战?”
  “这......梁适并未另讨钱粮,乃是西北路中筹集。”赵祯不欲争辩,因为他知道,争到最后得胜的也不是自己。
  程戡正准备继续输出火力时,文彦博动了。
  “陛下,各路受灾的流民纷纷北上,据各地奏疏计算,秦州一地至少收容近二十万灾民,不得不慎重啊。”
  这就是诛心之言了。
  你梁适一介臣子,恩处于上的道理不懂吗?
  没有官家下旨,你无故收留这么多人要做什么?
  况且其中竟还有楚氏将门掺和。
  想反?
  这话一出,场中有三人站不住了。
  富弼率先开口:“接纳收容灾民,于情于理,于公于私都属边事守臣之责,相公所说慎重何意?”
  话音落下,韩琦也跟着道:“收民为编如何不成?”
  不怪二人反应激烈,主要是文彦博说的那一番话,富、韩二人都曾做过。
  并且据悉,梁适所用的法子还是韩琦当年首创的。
  若是真计较起来,那俩人不就是被架在火上烤?
  “哼,今时不同往日,西北之地若有半分闪失,尔等担得起?”文彦博毫不客气,嘴里说出的话比深宫内院还有森寒。
  王尧臣闻言没忍住,下意识开口:“河北已经拨粮,且都是从官家内库拨出,相公何必着眼于末节?”梁适已经被你挤出东府。
  况且到现在都没有音讯传来,那估计也不是什么好局面。
  就剩了楚氏将门在,你又何必赶尽杀绝?
  况且楚氏孺人和官家错综复杂的关系难道不是拜你文宽夫所赐?
  “陛下,军国大事老臣身为宰执重臣难道不能言?”
  赵祯一怔,不成想文彦博竟恨梁适、楚氏如此之深,且大娘娘如今也仙逝,难道就不能看在我的面子上放过他们母子?
  “文卿何至于此?”近乎求饶的语气。
  文彦博充耳不闻,固执己见:“臣身为宰执,当为国为民,亦是为官家着想。”
  但凡朝堂上每每争论,只要将国家和百姓拉出来为自己的话做背书,摆出为民请命的姿态,那就立于不败之地。
  赵祯颓然瘫坐在龙椅,抬手扶额暗自神伤,也不开口。
  殿内君臣就这么僵持着。
  底下宰臣心思各异,皆异于文彦博今日如此强硬,难道是有大事要生?
  刚念叨,殿外传来一声急报。
  “陛下不好了!”
  “陛下,西北八百里急递,近二十万灾民叛乱哗变!”
  内侍因跑的太急,没注意脚下,被门槛绊倒‘噗通’栽进殿内。
  赵祯下意识起身,有些不真切,复问:“叛乱?”
  内侍挣扎起身,跪地拜倒,双手呈奉下面送上来的札子:“回陛下,泾原路驻泊都监张守约上书言秦州近二十万民叛变。”
  这下整个大殿里的人都听清了。
  赵祯咚地瘫坐下去,半开口好似痰堵住喉咙说不出话。
  而富弼和田况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出蹊跷;哪有这么巧的事情?
  至于文彦博则再次冷哼:“哼!梁适论罪当诛,楚氏满门该斩!”话是这么说,但他心中也有些纳闷。
  自己只是叫夏安期和孙希文逼迫对方而已,怎么会出现哗变?
  这中间难道还有他不知道的事情出现?
  ..............
  在宋朝,正儿八经寒门是难出头的,另外想做到高位,必须有贵人相助。
  所以经常能看到某知名历史人物和另外某知名历史人物其实是姻亲。
  码字不易,求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