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大相公 / 第二十三章 布局

第二十三章 布局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秦州城外库院前的草市子内。
  “狗嬢养的,这年成差的都要活不下去,怎么还来个阉人夺权?”朱裘一口唾沫吐在地上,看着城门方向叫骂:“天杀的阉狗,老子们这都三五日不曾见到吃食,是要倒逼咱们反了?”
  不怪他这么激愤,当日张全起事造反的时候楚舒就点明了他的跟脚。
  乃是河北人士。
  这两天河北来的流民也不少,路续都带来的消息是河北有粮!
  还是朝中相公们依着官家圣旨分拨的赈灾口粮.。
  按道理来讲,这粮食该给州县分一分才对,可蹊跷的是,县下别说粮米,就连稻壳都没见着。
  而本该转运各路的赈灾粮更是不见踪迹。
  挣命来秦州的流民,在楚衙内的规划下原本还能稍微喝点稀粥过活下来。
  但是,自打河东的来了个劳什子走马承受后,别说稀粥,就连米汤都没有!
  今天已经是第五天了,大伙吃的都是前些日子积攒下来的余粮!
  其中就有楚大娘子那日送来的炊饼,有可怜人将之藏住,结果这两天又给翻了出来。
  “朱裘,莫要恼了,当心官差!”
  一旁有稳重的老汉小心提示,若是惹恼了城内官人,那还不是说杀就杀了。
  “老阉狗.....”
  朱裘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发完牢骚后也只得认命,谁叫这世道不属于他们呢。
  类似这样的情形库院周围有很多,这些天断断续续都能听见报怨叫骂声。
  楚舒虽然在家,但他每天也能精准知晓库院里的一切事情。
  “民意如水,可疏不可堵。”这话是他说给娄鸿志听的。
  间接也是告诉其背后梁适,如何应对对策。
  娄鸿志不傻,闻言点头:“那薛副使那边需要去信联络吗?”
  “我叫忠叔亲自去了。”楚舒做事前会思虑好前后利弊:“信中已经说明此事,薛副使看了之后知道怎么做。”
  比外面的流民更早一些,他就知道了河北有粮的消息!
  甚至在第一次梁适给他寄来信的时候,信中就已经提及让他留心朝中动向和天使宦官来秦州的动机。
  好巧不巧,信刚到没几天夏安期就来了。
  接着孙希文也来了!
  一前一后,中间打了个时间差正好是河北转运赈灾粮食期间。
  孙希文身为河东走马承受,河东路的转运司判官经他授意,早早就停了运粮到秦凤的工作;
  等于说孙希文将粮食卡在了河东!
  “那我们需要做什么?”娄鸿志大概猜测出楚舒这一次的手段看似针对孙希文,实则是在跟文相公打擂台。
  心中激动的同时,又有几分忐忑。
  牵一发动全身,这盘棋上有秦凤、永兴军、河东、河北四路!
  路中各方皆为棋子!
  楚舒便是对弈者:“让经略司中的书办胥吏们放出消息,就说官家下旨,让朝中文相公主持赈灾;诸路皆有赈灾钱粮,各州府衙司专办;将风向引到转运司上面去。”
  “可会牵连薛副使?”
  “不会,薛副使身兼解盐司的差遣,夏安期来秦州后,等同于二者交接。”楚舒摇头:“更何况,转运副使和转运判官可不是一路人!”
  整个陕西路,转运使李参在京中;副使只有薛向,但薛向兼着盐法革新。
  更何况,有夏安期垫着,也不怕被旁人弹劾渎职。
  楚舒给薛向的意思是:按兵不动,坐看风起云涌。
  “河北帅司如何处理?”
  “交由梁大参!”
  娄鸿志闻言疑惑,梁大参远在巩州,如何能盯着河北的安抚使?
  千里眼顺风耳?
  楚舒一愣,随即明白对方应该不知道,于是开口解释:“河北安抚使吕景初和梁大参在朝中时就已经是敌对关系,如今他若是落井下石,别忘了东原梁氏不止大参一人在朝!”
  东原梁氏,在朝者六七十人,在京都任京官的也有十几二十个。
  这其中就有一半是梁适的子侄!
  梁适离开京师时,吕景初、马遵、吴中复三人联合上奏弹劾梁适十七罪状。
  当然,结局自然是三人被放出京都,其中吴中复是一贬再贬。
  也正是因此缘故,梁适跟他们结下梁子,孙希文才敢来秦凤耀武扬威!
  吕景初,被贬后,去年迁河北路安抚使;吴中复,其父亲乃是前朝李煜的家臣,廋死的骆驼比马大,耗费关系于今年改任河东路都转运使。
  马遵,以监察御史为河东发运判官。
  戏剧往往源于生活,任凭当初的梁适估计都不敢想,自个的仇敌竟奔到一窝去了!
  “这......”娄鸿志听完一时无语。
  这还真是巧巧她妈生了个巧巧,巧出花了。
  “欲使其灭亡,必让其疯狂,孙希文肆无忌惮是笃定文彦博会保他,仗着宫里的援助。”楚舒轻抿一口温茶:“这所有的前提是不出乱子,若出了乱子,那就是必死之局!”
  楚舒跟夏安期不同,夏安期是根正苗红的文官系统出身;而孙希文跟楚舒也不一样。
  孙希文是根正苗红的内侍宦官!
  连普通武将都不如!
  更不要说现在的楚舒早已进了文官系统。
  “那我这就放出消息引导舆论!”娄鸿志点头,正要转身办事时被叫住。
  “切记,此事一定不能让夏院判知晓!”
  娄鸿志再次皱眉:“为何是夏院判?”难道不应该是瞒着孙希文?
  “夏院判跟我们一样,也在坐山观虎斗,最后好坐收渔翁之利,吃下半个秦州的功劳!”楚舒眯着眼:“这几天他一直不出面,我怀疑他也在暗中布置。”
  若是夏安期没有野心也就不会一开始答应文彦博后又反悔,接着跟楚舒合作。
  这一次秦州水浑,想趁机摸鱼的不少!
  而真正占据天时地利优势的只有夏安期一人。
  “要不要遣人盯着隔壁?”
  楚舒摇头:“少做少错,多做多错;免得被发现。”
  “晓得了。”娄鸿志点头,说完见楚舒没有别的话,就转身退出。
  喝完盏中最后一口茶水,楚舒起身走到书桌前,摊开一张洛纸,提笔落字: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
  权谋之争,正式拉开帷幕;求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