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宋遗民在南洋 / 第50章:科研所

第50章:科研所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科研所,虽然人员稀少,只有十六人。
  但这些人都不凡,其中有原本新学堂的老师,因为痴迷于周易凡讲的科学,所以加入进来。
  也有四处行骗的炼丹师,被周易凡拆穿之后“请”了进来...
  他们各自擅长不同的领域。
  所以虽然科研所的研究人员并不多,但周易凡依旧安排了三个方向供他们进行研究,物理,化学,生物。
  物理,虽然周易凡曾经学的是工科,不过几年的工作生涯,也让他忘的差不多了。
  现在也就零星的记着一些物理常数和公式。
  当然其实那些知识他也不是都忘记了,如果有人提出来,他没准一下子就想起来了,就比如你考试的时候。
  但是,虽然物理有周易凡的帮忙,其实还存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一克,一米,一秒到底是多少?
  这对于周易凡他们来说还真是一个大难题,要知道古代的一斤可不同于现代的一斤等于五百克。
  也就是说他没有办法依靠现有的计量单位进行换算。
  所以在物理研究之初,就是来确定一克,一米,一秒到底是多少?
  及时不能做到绝对准确,但也要将误差缩减到极致。
  这是一个大工程。
  一开始周易凡本想用另一时空的秒摆来确定一秒的,但很快他就被另一个问题难住了。
  确定一秒的秒摆,它的摆长是一米啊。
  一米又是多长?重力加速度是9.8米每秒,那每秒中一秒又是多少?一秒就是一米摆长......
  好吧,这样下去不得无限套娃。
  还好,其中有人提出来刻漏这项计时工具。
  虽然没办法估计刻漏滴落一次的时间是多长。
  但只要根据1天12个时辰24个小时1440分钟86400秒,进行等分就可以了。
  实际操作就是在保证水面高度恒定的情况,不断进行实验,直到一天的滴水量可以接近86400滴。
  是不是被吓到了,不要惊慌,可以先确定一刻,也就是15分钟需要滴落多少滴水。
  这样做之后,再依据太阳升起时同一根木柜的长度,来确定一天,就可以进行一天86400滴的实验了。
  这样是不是就简单多了(,,#゚Д゚),好吧还是很难,但没其他办法了。
  不过在确定了秒之后,接下来的米,克等就好确定了,当然误差也有就是了。
  秒确定之后,米就依靠重物在重力加速度落下的时间和距离来进行确定。
  至于克,在长度单位确定之后,只需要测试纯水(蒸馏水)就可以计算出一克到底是多少了。
  当然为了更加精准,米和克都需要经过上百次的实验,而且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
  在这些单位被确定之后,才开始对周易凡所提出的各种物理公式进行验证,整理和推导。
  当然他们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编撰。
  他们需要将他们的所有发现根据难易程度,先后顺序,整理成册。
  化学,和物理比起来它就要简单不少了。
  元素周期表周易凡还是记得的,直接拿来用就是了,反正这时候也没人告他侵权。
  不过其中也有很多物质并不知道该怎么辨别,还好这个时候已经发明了硫酸,也就是绿矾油,依据硫酸的特性可以鉴别不少的物质。
  所以现在研究化学的四名科研员,其中两人就被周易凡安排进行鉴别各种物质,然后进行终结和归纳。
  当然,周易凡也不可能一直去补充理论知识,剩下的两人就进行应用化学的研究。
  想要正真的发展,化学工业可不能少,所以三酸两碱必须要能实现大规模生产。
  其中一人就主要研究怎么大规模生产,当然距离成功还相当的遥远。
  至于另一个人,主要研究周易凡提出的课题。
  比如制作香皂时残留废料中的甘油,这玩意可是制造消化甘油的原料之一。
  当然消化甘油的制作并不困难,周易凡就知道怎么制造,但其中关键是怎么让其稳定下来。
  周易凡可不想像诺贝尔一样,“彭”的一声...
  所以必须的想办法让其稳定下来,但是关于这个,周易凡还真忘了,这就需要有人去实验了。
  生物,这方面周易凡涉及的还真不多。
  难道要告诉他们人是由“猴子”变成的,根据DNA判断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这些当然不能给他们说了,说了也只是徒增烦恼,还是告诉他们其它自己记得的知识吧。
  知识交给他们之后,至于该怎么发展就靠他们了。
  当然周易凡这边还是会给予他们支持的,比如说显微镜。
  这东西,周易凡已经吩咐玻璃厂进行实验了。
  只要那边一拿出来,这东西就立马会来到他们这里。
  周易凡这次来科研所,主要就是查看各方面的进度。
  其中物理的进展最快,在确定了不少的物理定律,同时在应用物理上面也有所突破。
  其中在重力和光学两方面的发展最为迅速。
  不久前他们就进行了一次实验,利用两面巨型凸透镜制成的望远镜,成功看清楚了月亮上没有神仙,只是一片荒凉。
  在当时,这次实验可是惊动了全科研所。
  虽然周易凡早就告诉他们天上并没有什么神仙,但自己亲自看到之后还是一阵失望。
  化学的进展也不错,依据前人的经验和现有的实验,他们已经确定了常见元素。
  同时在大规模生产三酸两碱上,三酸之中的硫酸,只要硫磺足够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
  甚至还可以进行小规模的生产硝酸,这让周易凡相当满意。
  以前仅周易凡自己制造的一点硝酸,都拿去制作消化甘油了,害的他想试制硝化棉都不行。
  这下化学研究,又可以增加一个课题了,硝化棉。
  生物的进展和物理化学相比,就差的太远了。
  他们还在对各种动植物进行分类,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工程。
  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周易凡肯定是不许的,并不是不进行分类,而是你总得拿出一点实际有用的东西吧。
  比如在医学方面上的,这是生物研究成果最容易变现的一种方式了...
  还有养殖上,现在虽然有海鱼补充蛋白质,但人们肯定需要更多种类的蛋白质...
  可是很显然,他们一心扑在整理上,看样子还是得由自己来安排。
  接下来,周易凡将生物分成三组,第一组依旧整理记录,只是他们现在的整理主要是拥有药用价值的东西。
  第二组,对植物进行研究,和培育,从周易凡这里知道了遗传,还不用...
  第三组,主要就是动物,养殖和防害都是他们研究的方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