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我给祖宗当副将 / 第三章 东厂西厂锦衣卫

第三章 东厂西厂锦衣卫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朱晓滨回忆完这一切,又使劲捏了捏自己的胳膊,很疼,没错,自己不是在做梦。
  可如今回不去了怎么办啊!正在朱晓滨焦头烂额的时候,自己的祖宗朱承炳收了刀,径直朝着他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两个副手模样的人。
  朱承炳此时才三十几岁,却因常年行伍,看着沧桑得像是又老了十几岁。他在朱晓滨面前立定,朝着朱晓滨伸手做了一个揖。
  这可如何是好!哪有祖宗给自己行礼的!这是要折煞死自己的节奏啊!
  朱晓滨赶紧学着自己祖宗的样子回了个,生怕慢些会被滚滚天雷劈了他。
  朱承炳再次打量了下朱晓滨,开口说:“多谢搭救,刚才要不是壮士出手相救,我怕是已被倭人所害了。”
  朱晓滨也不知道应该说点什么,只是含糊着说:“应该的,应该的!”
  朱承炳见朱晓滨如此神态和说话,甚是疑惑,接着问:“在下XX卫指挥使同知朱承炳,壮士如何称呼。”
  朱晓斌自己没啥职务,怎么说呢,也只能报上大名:“在下朱晓滨。”
  “晓滨”这俩字怕是在现代都用的烂大街了,不过在古代听着还是有些别扭的,好在他姓“朱”。
  “喔?”朱晓滨眼前的三个人有些兴奋了,朱承炳接续问:“原来同姓,听兄弟口音也是官话,小兄弟祖籍哪里?”这是要看看是不是沾亲带故,攀辈分了。
  朱晓滨想了下回道:“金陵吧。”
  “吧”不是不确定,只是就先这么应和着吧。
  “甚巧!”朱承炳高兴地说。
  其实这都是听上辈的老人们说的,当年他们家在明朝也算是皇族。朱元璋驾鹤西去后好日没过多久,正好燕王zudy......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反惠帝朱允炆,结果老祖宗运气不佳站错了队,支持了朱允炆一派,差点被朱棣清算了。
  好在是朝中有高人相助,才算保住了老祖宗的命。后来赶上北京保卫战,祖宗阵前有战功,得了景帝朱祁钰的恩赐,家里才有了些起色,袭了个卫所的指挥使职务。于是他们这一支历代在卫所生活,一直到明末。
  这时朱承炳身后一个面相和善的人问:“刚见兄弟戚家刀法着实娴熟,莫非是戚家军?”
  朱晓滨脑子飞快运转着,阿福也不在,他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作答,即便自己历史很棒,但是还没棒到这么细致末梢,但是自己的刀法的确是戚家刀法,姑且先装作是戚家军吧。于是朱晓滨只得硬着头皮点点头,算是默认了。
  朱承炳侧身向朱晓滨介绍起来身后两人:“这两位都是我族弟。”
  刚问话的人也向朱晓滨行了个礼,说道:“千户朱承铸!”
  朱承炳身后另一个留着络腮胡的人、膀大腰粗的人也跟着行礼:“千户朱承涛!”
  朱晓滨一一回了礼,感情这三位都是自己那一支的祖宗们啊!
  想想也是,朱元璋所创的卫所军本来就是世世代代守土一方,半耕半兵,自己开支,打仗的时候才调拨出征,有些像建设兵团的味道。卫所军世袭,子承父业,兄弟也同军,有血脉关系再正常不过了。
  朱承炳抬头看了看周围高耸入云的大数,说出了在场所有人都想问的问题:“刚才兄弟一直藏在树上?不知兄弟只身在此有何军务?”
  这下朱晓滨实在是没法回复了,他得使劲想想,他总不能告诉祖宗们自己是穿越过来从天上掉下来的吧?万一有些东西答得太离谱必然惹出一堆麻烦。
  朱承炳看出了朱晓滨有难言之隐,回头与两个族弟对视了下,朱晓滨算上坐死的那个倭寇,毕竟干掉了四个敌人,细作应该不是的。然而戚家军驻地距离此处很远,谁没事吃饱了撑的跑这么远。
  溃兵的情形他们也不是头一次见,朱晓滨支支吾吾又神情难堪与那些溃兵何其相似,兄弟三人心中猜测朱晓滨八成也是个无路可走的溃兵。
  毕竟这场战争过于惨烈。
  战争初期,朝鲜本来负责保障粮草的,但朝鲜丧失了对大部分地方的控制权,征不到粮食,饿的明军好几天吃不上饭,非战斗减员严重。逼得万历皇帝只能从国内运粮,结果负责后勤的朝鲜官员们大发国难财,又克扣去了不少。
  贯穿整个抗倭战争,明军手头的粮食都是紧缺的,部队战斗力因此大打折扣。朝鲜军也经常一触即溃,几乎不堪大用,除了李舜臣的海军还有那么点意思,其他大部朝鲜军不给明军提供假情报就算阿弥陀佛了,导致战争进程很慢。
  特别是近期明军收复了诸多城池,本来有限的兵力不得不再分出来去驻守,而倭寇作为侵略的一方,经常组织优势兵力攻击。
  所以明军的伤亡经常很大,部队被击溃出现溃兵很正常。
  但倘若朱晓滨真是戚家军的人,那他肯定被逮住就凉透了。戚家军平时的军纪那是出了名的严苛,连平日里的娱乐都有没有,战场上出现失误也是要砍脑袋的。
  做人要讲究知恩图报,朱承炳他们深知这个道理。如果只是一般的溃兵,兄弟三人是绝对不会插手管的,但朱晓滨可是救命的恩人,于是就这样朱晓滨稀里糊涂的被邀请进了祖宗们的军营暂住些日子。
  这一仗,祖宗朱承炳的手下战死了十几号人,伤七八个人,而自己却一粒粮食也没有找到。
  朱承涛看着从身边经过的受伤军士,气的跺脚直骂朝廷保障粮食不利。
  朱承炳的情绪当然也不高,他没言语什么,只是叹了口气,正在思索别的办法,当务之急还是要找到别的办法弄到食物,朝廷的辎重还不知道多久能到。
  朱承铸制止了朱承涛的抱怨,说:“老三,你少说几句,万一传出去是要治你的罪的!”
  朱承涛这形象一看就是个暴脾气,嚷嚷着:“二哥,当初就是让咱们兄弟送趟兵而已,后来不知怎的竟然让咱们留在来打仗。打就打吧,结果你看看现在这样子,上面又不顾咱们死活,受这等窝囊气还不如回家种田去!”
  “哎呦喂,好大的口气!”他们身后突然传来了似男非男似女非女的声音,惊得众人赶紧回头。
  此刻一个宦官打扮的发福中年男人不知何时已站在他们几个人身后,身后紧跟着两个面若寒霜,目光逼人的人。再看这俩人打扮,皆是身穿飞鱼服,手握腰间绣春刀柄。
  朱晓滨心中大惊,这特么一看就是锦衣卫的人!和电视上几乎一模一样,来者不善啊。
  朱承炳赶紧几步上前行了个军礼,说:“下官不知王公公今日到此,有失远迎。”
  这个叫王公公的太监一边捏着兰花指整理着自己的衣带,一边用中性的声音厉声说:“朱大人,朱千户也太没规矩了吧?竟然扰乱军心!当我东厂吃闲饭的?”
  东厂?难怪这太监后面跟着俩锦衣卫的人。
  在明朝那时候,东厂大部分时候都是比锦衣卫高半个头的,东厂的头子就是电影里那个叫厂公的太监,权力大得很,从锦衣卫抽调下官办事几乎是常态。
  这帮人办事那可比正常人狠太多,落他们手里别的不说,得先来一遍酷刑。朱晓滨看着惊讶得不能言语的朱承涛,感觉自己这位老三祖宗很可能要遭点罪了。
  朱承炳也知此事不好,私下瞟了几眼周围,又向前几步靠近了王公公,然后在耳边低声说:“都知道王公公在东厂不仅手握重权,还菩萨心肠,我族弟就一匹夫,公公莫怪,这是下官一点心意,请笑纳,请笑纳。”
  朱晓滨看到朱承炳左手从怀中掏出一个锦绣小囊塞到了王公公的手里。
  王公公悄悄接过锦绣小囊,轻轻掂量了下,直直看着朱承炳,然后又将眼睛移到了别的地方。他干咳两声,对几个人说:“自来此地监军以来,朱同知待咱家甚好,念朱承涛是初犯,咱家就不追究了,何况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留着这颗脑袋上阵杀敌吧。莽夫,记得没下一回……”
  朱承炳赶紧把朱承涛拉过来,对着王公公就是一顿谢礼。朱晓滨看着眼前这一切,心中不禁感叹着人脉的重要性,以及老祖宗刚才那锦囊里到底装了多少金银,放现在那得值多少钱啊。就这么大手一挥,没了......
  紧接着王公公说道:“朝廷前阵子又调拨众多粮食,这才几日,怎如今又这光景。皇上震怒,令我等速查明此事。”
  众人唯唯诺诺地应和着:“甚好甚好!”
  王公公继续用兰花指捋了捋自己的衣带,慢悠悠地说:“咱家虽是个宫人,但也有报效大朝廷之心!”说罢他双手举至胸前向南行礼。
  众人对王公公也算是很了解,见此情形都很识趣,又开始夸赞王公公神马功德千秋、治世良才。
  王公公果然很吃这一口,只见他用袖口掩住口鼻,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极其阴柔地笑着。
  正当王公公被众人快要捧上天之际,朱晓滨脑袋又烦抽了,忍不住从嘴里吐出了一个词:“身残志坚!”说完朱晓斌自己都后悔了,这关自己什么事啊!
  他真想扇自己一个大耳刮子,怎么自己嘴这么碎,用在太监身上那不是在戳人家的痛处么,但一切都不及了。
  王公公果然是特务出身,耳力也超群,果然立马就捕捉到了这个词,他似笑非笑地看着朱晓斌,问道:“好一个身残志坚,朱大人,这位总旗官看着面生得很哇。”
  这死太监怎么这么个表情啊......朱晓滨顿感情况不妙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