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穿越三国成为小女孩 / 一百四十四章 无可奈何

一百四十四章 无可奈何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对于益州发生的事情,天下其他诸侯并不知情。
  那是自然的,毕竟不是什么大事,也没有谁会刻意宣传,只有在日后发生了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的时候,才会有人追溯根本而进行调查吧。
  而与此几乎同时的江东。
  “山越又反,为祸不小,不知诸公可有何良策?”
  年纪轻轻的孙权在这个时候得到了与他年纪完全不符的身份地位,近两年来光是处理仙逝之兄孙策所遗留的烂摊子就花费了不少精力,而且还没有完全处理完毕。
  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会稽、吴郡两地的蛮夷接连造反,尽管严格来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可却依然使得孙权军疲于奔命,他觉得需要一个合适的人选去镇压。
  于是话音落下之时,他的目光便是落在了张昭的身上。
  于公,张昭乃是孙权兄长孙策的托孤之臣,直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的二者之一,于私,他又是孙权的老师,会让孙权下意识的产生依赖性。
  但是,此时过于年轻稚嫩的孙权遗漏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有关山越一事,其实算是外事。
  是的,他不应该问张昭,而是应该不远万里传信于鄱阳湖练兵随时准备进攻江夏报仇雪恨的周瑜,哪怕是暂时把周瑜调回来也行。
  “这,应当好言相劝,尽量安抚。”
  张昭这个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寄”。
  如果询问的是政务上的事情,他能在一瞬间给出无数种方案,并且其中有一条绝对包你满意。但偏偏问的是军事上的事情,那就没有办法了。
  我点了,你呢。
  “…”
  孙权并没有反应过来自己是问错了人,只是单纯的对自己老师给出的意见感到无语。
  “主公,肃以为,可抽调一将,以恩威并施之法,震慑蛮夷。”
  周瑜不在的时候,孙权麾下能够出谋划策的人里,就鲁肃靠谱了,除此还有个勉强靠谱的诸葛瑾。
  至于其余人,都是政农大咖,你让他们谋划兵事,没立马跟张昭一样而是有犹豫一下就已经很不错了。
  孙权突然很无奈,一开始他并不知道亡兄孙策给他留下的人当中,除了武夫就没几个谋士。
  周瑜虽然是个合格的参谋,但他更是个究极合适的统帅,孙权不能将其一直束缚在自己身边。
  “子敬以为,何人可当此任?”
  孙权眼见也没其他人想说点什么,而鲁肃的想法也确实很靠谱,就开始期待起了下文。
  蛮夷之辈,光靠武力镇压其实很简单,但难的是他们动不动又反。
  “肃保举黄盖黄将军。”
  这个时候的黄盖,还称不上是个老将军。
  “末将定不辱命!”
  眼见有人推举自己,黄盖也是立马出班,主动请缨。
  ···
  樊城郡,樊城太守府。
  “一切进行的都很顺利,孔锡那边说商业上的产业已经逐步取得了成效,想来再过不足一年的时间便是可以正式有所营收了。”
  吕玲绮代替朱里巡查归来,正在向朱里汇报着情况。
  “很好。”朱里是打心底里觉得很好,但是在此刻感慨万千的她确实千言万语也就仅有此二字脱口。
  最起码的一点,如果资金的问题足以解决了的话,哪怕再遇战事并且迁延日久又在粮草情况暂时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她也不至于再采取之前的下策了。
  尽管当时的刘始在被朱里“冤杀”之后被证实了的确是与刘备有所联系,但她的出发点却并不是如此。
  她只是实在没办法了,身为一郡之主,并且是拥有“督”一郡的权利的将领,她不可能有事没事就给自家主公曹老板找麻烦,除非遇到了她无法做出决定的事情,不然任何的一切都得她自己承受。
  那件事或许会成为她人生中难以磨灭的污点,但即便如此,假设情况复刻,她依然会选择这么做。
  因为她是曹老板的臣子,因为她是曹老板任命的樊城郡守,并且享有督一郡的权利,因为如此,她必须要尽可能的替自家主公守住城池。
  她实在做不出劫掠百姓的事情,但却可以昧着良心洗劫城中不愿合作的大户。不,准确的说是必须昧着良心去做!
  并不是因为什么高大上的理由,只是单纯的因为她需要好好的完成曹老板交给她的任务。那就是守住樊城。
  不然曹老板没事调她到前线干啥?
  再以现在的目光去看待之前的那件事,以资金充足为前提,她就完全可以轻轻松松的按照当时的均价收购粮草。
  不过,说得好听些的话,其实也正如战后第一时间的善后处理时她跟吕玲绮所说的话一样。
  她是有私心的人,在某一家的安危上,她选择了整个军队。
  而在整个军队的收尾工作,例如治疗伤患的事情上,她又偏心了樱花营。
  但是,不论如何,她的确是做了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情。
  永远都无法磨灭,世间的骂名,对于她的口诛笔伐,她也必须背负。在那件事情的处理上,她的确是个小人。
  “灾区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朱里收敛了情绪,她唯一值得倡导的就是好心态,已经发生的事情对她来说除了睡梦中会想起会让她寝食难安外,并没有太多的影响。
  “如你所说,典满的确有些急躁。”吕玲绮说这话的时候有点叹服的味道。
  “他的确不顾一切的想要完成你所下达的命令,不过在我用你交代的言语的抚慰下,他开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那就好,满哥很想像大个子一样,但是现在的他经验太过不足备了。”
  朱里对于此事早有预料,她知道典满想要什么,但她也知道典满目前所欠缺的是什么,所以刻意的将救灾的任务交给了他。
  老实说,有时候所有的事情都按照自己的预料一般发展的时候,并不是多么快乐的事情。
  比如这次的典满有些急功近利的情况。
  “既然你都猜到了,为什么不让别的人去呢。”
  吕玲绮对于朱里的决断很是不解。她是知道典满完全属于那种“依靠裙带关系上位”的人,除了一身武力外,毫无长处。
  在她看来,像是这样的人,最适合的工作就是合自己一样待在朱里身边当个护卫。而不是赶鸭子上架,让去做些根本不适合的工作。
  “诚如你所说,但我这边也有没办法的情况。”
  朱里无奈,道:“现在正好大个子也在,我就直言不讳了。”
  典韦毕竟是朱里的护卫,虽然会有很多工作要代替朱里去做,但在范畴担任主簿后,他那边的压力就没那么大了,也算是可以回归本职了。
  “你这么说,我倒是很想听听你对他是怎么看的。”
  典韦原本不打算听取这件事的,虽然那是自己的亲儿子,但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挫折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武艺上的修炼,他也从来没有刻意的指点过典满些什么,只有在后者实在愁眉不展的时候才会凭借自己的经验进行一些指点。
  男儿的天下就应该自己去闯,或许这也是天下大部分父亲的想法吧。
  这一次的他也打算同以前一样,听听就完事了。不过却因为朱里刻意指名的原因让他知晓,小姑娘是希望经由他的口把她的想法传达给典满。
  尽管典韦觉得没那个必要,但朱里始终是以兄事典满,所以典韦能够理解朱里为什么不亲自去跟典满说的原因。
  “亲情”这些事情,在这个时候,会成为阻碍。
  “怎么说呢,诚如你们所见,我个人的能力并不是那么的优秀,”朱里酝酿了一下词汇后,复杂的开口道:“因此我需要很多的人对我进行帮助。”
  “也是如此,我一直都有在尽可能的发掘人才,并且尽量的以自以为的方式,将他们安置在对他们来说最适合的位置上。”
  事实上,孔锡、房哲、范畴这三位深受朱里重视的人才都已经是属于大材小用了的情况,以他们的才能,但凡有一点机会就都可以成为当世任一诸侯的座上宾,而不是在自己手下遭受埋没。
  “但是呢,终归会在许多地方上依然无可避免的会出现捉襟见肘的问题。”
  “所以我希望能够逐渐培养一批不说达到足以治理州郡的地步,但至少可以没有意外的完成我所布置的任务的能力。”
  “你们也知道,我是一个有私心的人,所以相比其他那些不是那么亲近的人当中,于我而言最值得信赖的就是满哥。”
  “于是,我希望他能够明白我的想法,并且尽量的能够以最平稳的方式,达到我想要的目标。”
  说到这里,朱里也是顿了一下,泯了口杯中茶水,才继续说道:“但我也知道那其实有点强人所难。”
  “毕竟是把不合适的人选强行按在了那个位置上。”
  “有时候我也很苦恼。但我还是希望能够取得满哥的谅解,希望他不要因此而怨恨、埋怨我。”
  朱里的话语到了这里就正式结束了,道出了她心中的忧虑。
  这对吕玲绮以及典韦来说,都是出乎意料的一种解释。
  在他们看来,不论自身的能力如何,满足主君的要求是第一要务这件事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是典满父亲的原因,典韦的感触更是颇为深刻。
  他一直以为朱里的言论是有进行“批评”的言论在其中的,所以才会想要藉由自己的口去传达给典满知悉。
  只是没有想到,到了最后,她渴求的并不是催促典满成长,而是希望能够取得典满的谅解。
  真是个傻孩子啊。
  在这一刻,典满心中诞生了如此想法。
  或许,吕玲绮心中所想也是一样吧。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