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我在战国上淘宝 / 第四章 就这?

第四章 就这?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金手指。
  前世,韩安的媳妇没少给他科普这个名词。
  超能力、道具、随身老爷爷之类的算是比较过时的。
  而“系统”则是流行了十多年金手指。
  因为系统的种类繁多,几乎能兼容各种元素。
  类似淘宝商城的系统也不是没有,但也只算是类似。
  韩安这个相似度太高了。
  因为他能够购买的东西都是前世淘宝商城上能够购买的东西,而淘宝上没有的东西,比如火药、枪支等被禁止的东西,韩安根本就搜不到。
  搜一个手枪,出来的都是金黄色的鸡腿。
  倒是搜打火机的时候出来了几个手枪造型的。
  不过韩安也没有太过在意,他暂时对自己的安危并没有什么那么在意,他只是没勇气自杀而已,但求生欲似乎也没有那么强。
  所以,他选择的第一件商品是一本书。
  《史记》算是记载先秦历史最权威的著作了。
  在韩安看来,来到一个陌生世界,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尽量收集这个世界的信息。只有了解这些,才能制定好目标计划。
  他不是一个机会主义者,做事之前制定计划,早已成为本能。
  从小韩安的记忆里,他已经知道这是华夏历史上的战国时代,他所在的是国度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
  但以他的历史知识积累,勉强能想起的只有韩非这个名字。这也是小韩安记忆中存在的名字。
  至于其他,他就两眼一抹黑了。
  所以只有尽快了解这个世界,了解韩国的形式,才能在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
  那么历史书籍必然是最好的选择了。
  于是他在淘宝的搜索框中输入了“历史书”三个字。
  搜索结果排在第一的叫《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
  虽然韩安现在的确是儿童的身体,但也没打算买这一本,所以都没有点进去。
  第二本就是《史记》。
  金黄色的封皮,厚厚的六本,看着就觉得权威。
  韩安几乎没有怎么考虑,直接点了立即购买。
  流程进入到订单确认页面,居然还有三个什么育儿课程赠品。
  韩安没有管它,看了一下价格,书本本身价格88元,运费300元。
  运费比书本还贵尽四倍。
  韩安稍微想想便知道,如果真的能从两千年后的世界送到这里,别说三百了,就算三百万那也不算稀奇。
  他点开了运费后面的小问号,后面直接注明了运费的收费标准:商品无论品类,按重量统一计费,100元/公斤,不足一公斤按一公斤算。
  返回细看,果然运费那一栏有灰色的字体显示书籍的重量为2.7kg。
  韩安点击了立即购买,进入了付款页面。
  第一栏显示余额:¥23,538.11
  第二栏显示应付金额:¥388
  韩安深吸了口气,点击了确认支付。
  一个新的界面弹出:
  支付成功,货物配送中,请稍等……
  大约等了一分钟,就在韩安有些忐忑,想看看是否有什么地方可以查看配送进度的时候,新的弹窗出现:
  货物已送达,是否现在签收?
  还有什么好犹豫的,韩安直接选择是。
  接着就感觉被窝里一凉,右手的手掌触碰到了一块硬纸板。
  韩安精神一振,正要掀开被子查看,突然想到小侍女还在房中,于是翻了个身,把书移到里侧,然后掀起了被子的一角,借着幽暗的光线,终于看到了此次购物的成果。
  六本黄色硬纸板封面的书本,还有三张彩页,就是所谓的育儿课程的宣传册了。
  时空速递果然给力,300快运费花的很值,不但速度一流,连多余的包装都没有,虽然少了些拆包裹的乐趣,但也环保不是。
  书是32开本,六本,每本差不多五六百页。
  韩安把第一册摆到眼前,略过前言,直接翻到目录,在第三册上看到“卷四十五韩世家”,于是连忙找到第三卷,翻到对应页码。
  “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後苗裔事晋,得封於韩原,曰韩武子。武子後三世有韩厥,从封姓为韩氏……”
  借助注释和白话翻译,韩安阅读起来没有什么障碍。
  事实上,就算没有翻译,韩安也不会看不懂。
  因为史记的行文本来就是流水账式的记录。
  某侯某年,何人发生何事。
  这种格式的文字,真的没有什么难懂的地方。
  偶尔会出现几个生僻字,也并不影响阅读。
  韩安快速浏览文言大字,十分钟便读到了最后。
  “
  桓惠王元年,伐燕。九年,秦拔我陉,城汾旁。十年,秦击我於太行,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十四年,秦拔赵上党,杀马服子卒四十馀万於长平。十七年,秦拔我阳城、负黍。二十二年,秦昭王卒。二十四年,秦拔我城皋、荥阳。二十六年,秦悉拔我上党。二十九年,秦拔我十三城。
  三十四年,桓惠王卒,子王安立。
  王安五年,秦攻韩,韩急,使韩非使秦,秦留非,因杀之。
  九年,秦虏王安,尽入其地,为颍州郡。韩遂亡。
  ”
  韩安小脸苍白。
  桓惠王是谥号。谥号是人死后,后人给起的。
  当然桓惠王比较奇葩,他的谥号是他活着的时候自己起的。
  但还不是现在。
  韩安自然不知道这件事情,但桓惠王是谁,他也猜出来了。
  他知道现在是韩王然十四年,又知道不久前白起屠了四十万赵军,稍微一对比,就知道桓惠王就是自己的便宜老爹——韩王然了。
  后面那句“三十四年,桓惠王卒,子王安立”中的“子王安立”说的就是自己。
  也就是说,再等二十年,三十岁的韩安会继承韩国王位,然后再过九年,秦国俘虏了自己,韩国灭亡。
  自己连谥号都没有,中途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派韩非出使秦国。
  这恐怕还是占了韩非的光。
  看来历史上的自己还真是够废柴的。
  韩安知道如果自己不做出什么改变的话,大概自己会跟历史上一样,还有二十九年的日子好过。
  二十九年的时间不长不短,韩安并不在乎。
  韩安郁闷的是,看这破流水账一样的记录,自己除了知道未来几年,秦国会陆续攻占韩国一连串的城池之外,其他的事情还是近乎一无所知。
  穿越者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熟知历史事件么?
  并不完全是。
  历史事件会因为穿越者的蝴蝶效应而发生不可知的变化,除非是一些自然灾害,比如洪水、地震等等。
  穿越者最大的优势其实是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哪些忠诚良将,可以当作臂膀,哪些奸佞小人可以提前提防。
  然而这篇韩世家中并没有相应的记载。
  唯一的韩非,还是他已经知道的人物。
  不死心的韩安又翻到赵世家,有意思的是,在赵世家里,他居然看到了一个韩国的大臣,也就是上党郡守,冯亭。
  而且同样是末代君王,赵王迁还有个幽缪王的谥号,手下还有扈辄、李牧、司马尚、赵怱、颜聚这些有名字的臣子。
  而且还有地震、饥荒等天灾的记载。
  对比韩国末代的记载,如果不是司马迁对韩国有偏见,那么就是韩国真的是完全没有亮点值得记录的了。
  这对韩安来说,实在是太不友好了。
  他不甘心,翻回目录,找名字有“韩”的卷名,一共四个,除了“韩世家”之外还有“老子韩非列传”、“韩信卢绾列传”和“韩长孺列传”
  韩信那个一看就是汉朝的,没必要看,韩非是熟人,暂时略过,于是翻到“韩长孺列传”的页面,看看这个“韩长孺”是什么人。
  才看两段,便知道这货还是汉朝时期的人物,于是不看,又翻回“老子韩非列传”,跳过老子的部分,去看韩非的事迹。
  除了引用了韩非的“说难”,其他事迹还没小韩安记忆中的多。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韩安知道自己“知己”的计划算是夭折了,史记中韩国的部分应该不会有更详细的记录了。
  这本《史记》对他的用处只剩下部分“知彼”的用途了。
  而因为各国纪年不统一,他想把人物事件脉络理清楚,还得花一段时间仔细阅读分析。
  发现金手指的好奇和热情已经消退。
  韩安本就体弱,这个时候,脑子已经有些迷糊,晕晕乎乎的就睡着了。
  他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回到了现代。
  他开心的搂着妻子,想要跟她说自己穿越到韩国的故事,可是三言两语就说完了,妻子鄙夷的看着他:
  就这?
  
  
热门推荐